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2013:你的人生我做主 » 第23章/调查问话(上)

第23章/调查问话(上)

    接下来的几天,客服部像是被猛火炙烤的汽油桶,谁都知道肯定要爆炸,谁都知道只要爆炸,谁都不能幸免,却偏偏不能抽身事外。

    除非,始作俑者张泉,能主动把责任扛下来。

    最开始时,风向确实是往张泉身上烧的。

    客服部那几个资深客服经常被调查组叫去开会,会议内容也无一例外地研判被张泉纳入“严重”级别的400投诉,是否正确。

    尽管张庆华和王一诺从未有任何暗示或交代给到这几名资深客服,但他们的意见都是统一的,一致的:

    张泉的归类,不科学,不严谨,不客观,不准确。

    可是,风向忽然又变了。

    调查由原来的调查组主导,变更为总部从新加坡外请的第三方咨询公司主导。

    调查的对象,也由客服部,以及被归档为“严重”影响到的业务组织及其领导,扩展为面向华强全体员工,全体客户的大范围的调查。

    每个华强的员工都收到了邮件通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前往调查问卷网站填写调查问卷,而且必须匿名提交。

    同时,历史三年以来,但凡打过华强400电话的全国客户,更是第三方咨询公司主要的调查目标,有信访函询的,有电话咨询的。但凡来电内容涉及到:响应不及时,响应不到位,响应内容与需求不符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和华强的调查组都会登门拜访,详细了解情况。

    如此规模的调查,显然不是接球在手的运营部陆仟能调动的,就算是运营部的老大唐凤强也不行。

    这一定是总部的领导层,弄不好是那几个常委开小会,亲自拍板定下的调子!

    对张泉的非议声终于弱了下来,舆论焦点回归到事件的起源和本身——关于“响应”的投诉,归类为“严重”是否正确!

    ***

    处于风暴核心的张泉,一直很淡定。

    对于客服部不涉本次事件的同事的好奇,他微笑应对。

    对涉及到的,特别是那几个负责归类的资深客服的敌视和敌对,他也坦然面对,不辩解,不道歉。

    他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是这几个“前辈”,鸡同鸭讲,讲什么?

    对王一诺,他是有愧。安排他暂时在归档客服岗位,是王一诺的好心,这份心意,他必须得记在心里。

    在整起事件中,她是最无辜,也是压力最大的那个。

    对张庆华,他的定位是帮助,尽管现在的张庆华已被折磨到内分泌失调,但一条职场红线,她仍然在努力恪守:对事不对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张庆华,或者说客服部的意见和建议,他必须找到合适的时机,阐述清楚。

    不动你,心里却恨透了你,

    和,

    无论动不动你,心里都对你很认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机会终于来了。

    第三方咨询公司终于开始对客服部约谈。

    客服部长张庆华,客服部客服助理王一诺,几名资深客服,以及整件事的“罪魁祸首”张泉,被点名到到总部2楼的小礼堂接受问话。

    ……

    主持会议的新加坡人,以及第三方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坐在一侧。

    另一侧以运行总监王晴为首居中,张庆华和王一诺分坐左右,几名资深客服都坐在王一诺一侧,张泉想了想,坐在张庆华身侧。

    新加坡人的汉语说得让人听着就别扭,简单的开场白后。一名头发花白,但面容很年轻的咨询人问道:“根据现有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华强日均接到的400电话均值,在300-400之间,对这个数据,请问客服部的……,”低头看了眼名单,“张庆华部长,有异议吗?”

    “没有。”

    “好。每日接到的400电话,其中投诉和情况反馈的日均数量,为100-200之间,这个数据是否有异议?”

    “没有。”

    “好。我们了解到客服部关于400电话的处理,与400电话关联人的职务、工资、奖金、绩效挂钩,请介绍下到底是与何种400来电才会与关联人的职务、工资等挂钩?”

    “主要与投诉有关。”

    “好。我们与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核对过,被标记为投诉的400电话关联人的职务、工资、奖金、绩效,并没有发生直接关联。”

    “是这样,关于投诉的400电话,客服部会设置几道关卡验证电话内容的真实性。”

    “好。请介绍下您刚才说的验证机制。”

    第三方公司的问题很是尖锐,所问的问题已经直指华强整体的客户服务体系,这已经远超出客服部的职责范围了。

    让客户满意永远只是一句口号,从来都是!

    让客户满意必须是在成本可控,或者说有利润的前提下,这句话才能成立。

    为了抢占市场,又必须保证有利润,很多项目不得不在成本和利润之间精打细算,由此造成的客户不满意或者客户投诉,本就不是现场项目组的问题。

    可是,客户不满意甚至客户投诉,又必须有直接负责的载体。

    因此,有没有“员工的收入与400来电相关联”的制度反倒不是重点,那些明显利润不够,甚至赔钱的项目,公司就不应该接。

    可话又说回来,这个不接,那个不要,华强还怎么发展?

    说到底,对项目挑肥拣瘦的直接结果,就是前进的路会越走越窄。谁都想吃香的,喝辣的,但清粥咸菜,也能活人,不是吗?

    毕竟华强的员工已经2万人,每个月仅仅是工资和五险一金支出一项,就动辄几亿元,这都是在有利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或者说,这本就是纯利润!

    不管是哪里的咨询公司,基本只负责“说”,从来不管“做”。

    说得轻巧的隐含福利,就是咨询公司可以随便说,随便问,但怎么答,答的啥,则是咨询公司拍屁股走人后,必须要面对的风险——你既然对你的岗位,你的工作有这么多意见,那对不起了,你别干了!

    现在张庆华就面临这个风险,事实如秃头上的虱子,但能如实答复吗?

    张庆华深吸了口气,刚要说话,王晴接话道:“我可以说几句吗?”

    “好。当然可以,谈话本就是开放的!”

    王晴道:“我刚接手运行总监这个位置,客服部是我分管的范围。因此我对客服部的验证规则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很多验证流程是根据我的意见设定的。以前的就不说了,就说现在的,客服部在接到400电话,特别是关于投诉和情况反馈的,我要求客服部必须与投诉客户的现场项目组取得联系,仔细核对客户的投诉,或者情况反馈内容,兼听则明吗!通常情况下,如果现场项目组就客户投诉的解释,我们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会主动回电客户,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并求得客户的谅解。”

    “好。我们发现再次投诉,重复投诉比例基本达到了20%左右,但对应的项目组的工资,奖金,绩效并没有相应的减扣,王晴总监,张庆华部长,你们谁来说一说,这具体是什么原因?”

    张庆华道:“我说吧。刚才您也提到了,对应项目组人员的工资,奖金,绩效是与400挂钩的。但是,每个员工都有生活,养家的责任,直接从工资处着手减扣,会对员工的生活,家庭产生影响,绩效也是同样。因此,客服部对公司的建议是与年底奖金挂钩,这几年也都是这么执行的。”

    “好。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会核对。接下来的问题是,客服部对再次投诉,重复投诉的处理机制,是否和初次投诉一样?”

    这是在调查问题,还是在追究责任啊!?

    怎么专挑没法明面回答的下手?

    很多事是没有办法公开说的,从来都是政策或规则是一回事,对策和办法是一回事。

    只要目标一致,目标没变,结果是好的,完全就可以了!

    王晴刚要说话,张庆华轻拍了下王晴的手臂,这个问题还是自己答吧。

    “请几位专家核对一下我的出差行程,并对比下我的行程与刚才几位提到的重复投诉,再次投诉的客户所在地是否一致。”

    “好。请问张庆华部长,您安排的行程,是应对第二次,还是第三次投诉?”

    “我会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拜访客户,但你也知道,我毕竟不能长时间离开客服部。因此,有一些客户,我是委托大区或分子公司领导代为拜访的。”

    “好。您委托他人代为拜访的暂且不说,就您个人亲自拜访的客户,有没有继续投诉的?”

    张庆华心头一片苦涩,道:“有。”

    很多时候,并不是她代表公司对客户委婉致歉就能解决的问题。这就好比是新买了一条裤子委托裁缝店缩一下裤脚,结果裁缝店一剪子下去,这条裤子不能穿了,这是道歉能解决的问题?

    “好。您担任客服部长以来,对自己工作的成效评价,最低0分,最高10分,请问您给自己多少分?”

    一阵心火忽然烧了上来,这是既要杀人,还要诛心!

    怎么给分?

    给少了,自己委屈。

    给多了,客服部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全公司都不得安宁,你对自己的工作还很满意?

    不高不低,也不行。让你当客服部长,不是让你中庸,骑墙的,你得解决问题。可以没干好,但不能差不多就行!

    她一狠心道:“我对我的工作一直都是尽心尽责!至于分数,我还是留给专家,留给我的领导来打吧。”

    “好。”下面的问题请……,”低头再看名单,“王一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