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修行之下 » 第四章 偷得先生半本书(上)

第四章 偷得先生半本书(上)

    “先生,先生,衢州地界可有什么特色?”老大不小,还是一副少年心性的男人问道。

    老先生抬手浇花,旁若无人。

    那男的又把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老先生才不甚耐烦地说出两字,人多。

    “人多也好啊,凡人多不多?”

    老先生懒得理他。

    看守花园的门童倒是接上了话。

    “公子,凡人和仙人都多的是,山下集市一堆人。“

    “真的?我就说衢州是个好地方,我爹还老不信。”

    老先生浇完这片花圃,转头去别处培菊了。那男人赶忙追着先生的背影问:

    “先生,先生,我下山去逛逛。”

    老先生无奈地摆摆手。”

    “去罢去罢,别说你是谁的学生就成。”

    “谢谢先生,先生不陪我去看看吗。”

    “滚。”

    老先生骂了一句。

    男人心满意得。

    春来时分,大日悬于中天。

    恢弘的山门被推开一条小缝,从中钻出一个八尺有余的身影,快步往山下走去。

    山门上有一牌匾,上书霁月书院。

    衢州是座大城,确实如门童所言,人多如蚁。

    男人走过城东大门,再穿过几条巷子,就见到大路上都是镶红鎏金,贵气逼人的轿子和马车。街道上摆着许多摊子,卖着些凡俗吃食和特产,也有卖胭脂水粉之物的粉摊,总之凡俗之物,似乎应有尽有。

    男人边走边看,瞧见一家卖花的铺子,来了兴致。

    先生这么喜欢栽花浇花,不如给先生买两盆花回去?

    只是一进去便后悔了,此处都是些半生不死,毫无生气的凡间花物。他不死心,前前后后看了几遍,确定都是些俗物后,失了兴,拔腿想走,又被人叫住。

    那花铺掌柜的笑意盈盈,问道:”客官想要什么花,可是没有寻见?“

    “这儿的花俗,我先生瞧不上的。”

    “客官说这话才俗气了不是。”那掌柜的听他这么说,倒是不羞不恼。“送先生嘛,就是一桩心意,送花这事,又是一桩雅事,花俗不俗的,有什么关系呢。”

    男人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您瞧这苏姜花,花型多好。咱店里卖了不少,都是买来送前辈,送先生的。”掌柜的指着一盆修剪过,且叶白花黄的凡花道。

    男人拿起那花,左瞧右瞧,瞧不出什么门道来。

    “那就它了,多少钱?”

    “只要六十枚铜钱。”

    “记...”

    男人脱口而出,刚想说记我爹账上,又想起这里不是自家地界,那套说法没用。

    男人面露尴尬。

    “掌柜,你这能赊欠吗?”

    “您这么大男人,要赖我这女子的账?”花铺掌柜白了他一眼,转而神色恭敬地行礼道。

    “见过仙人,仙人万福天安。“

    男人更尴尬了。

    “仙人取去便是。”那掌柜说。

    “我不是什么仙人,这是刚好没带现钱来,呃,你们这收灵钱吗?”

    花店掌柜垂眸。

    不是不能收,是不敢收。

    这天上仙人,未免过于惺惺作态了。

    “这样,我把这东西抵在这里。”

    那男子不由分说,把那物件拍在柜台上,拿起那盆苏姜走了。

    花铺掌柜震惊中抓过柜台上的物件,藏在衣袖里。

    是一块溢满灵气的仙牌,相当烫手。

    男人使了仙法,把那盆花置于袖中天地里,装作无事发生过,又瞎逛去了。

    这儿凡人还挺可爱的,他想。

    男人闲逛半天,没寻到什么新奇的玩意,吃食嘛也都是些凡人吃食,瞧不上眼。一路逛到衢州府衙前,无视了府衙前几十人的仙差护卫,直接抬腿就要进去。

    然后他就被拦了下来,被一大帮炼气三境仙卫请了出去,准确来说,是被赶了出去。

    男人也没生气,毕竟是先生不给报书院名号在先。

    一个衢州府衙,也没什么好去的。

    但衢州是谁家地界来着,男人想。曾经家里有一张天上地图,各大洲地界,州承势力,归谁所属,都清清楚楚地在上面标注着,可惜自己记不住。

    好像是上冗真人?不对,可能是元禄仙宗管的,元禄仙宗的宗主是谁来着,真想不起来了。

    正想着,男人一头撞到了墙上。

    不过不疼,撞了一下的男人退后几步,看了看这撞到了自己的墙壁上边的匾额。

    一心救人。匾额下边还有上下联。

    安有人生百十载。

    医得世间万千疾。

    显然是某个医馆了。

    修仙大道如此昌盛,凡间原来还有凡医?

    男人抬脚便进。

    一进门,男人用右手捂着头,装出一副磕到头的模样。

    医馆正面是一面摆满中药柜子的墙,左右亦然,只有大门让人等候的地方空出一块地方,是为前堂。

    男人上前看病。坐堂郎中问,怎么伤的。

    “刚刚在你们这磕到的。”

    郎中忙去叫了人来,不一会,带着一个老大夫回来。

    老大夫气定神闲,坐稳前台,又把男子捂头的手放下来,看了一眼,问道:“还疼吗。”

    额头上没有一点红肿,也没有一点痕迹的男子,耳不红心不跳道:“疼。”

    “看你这样子,怕是伤得很重啊,得好好调理。”

    老大夫接过一只毛笔,不慌不忙地说。

    “脑前淤血堆积,灵台受损极重,我开个方子给你。你呢,自己抓好药,吃上个把月就行。”

    “叫什么名字?”

    “成缘,缘分的缘”

    老大夫写着方子,嘴里嘀咕一句,怎么还有姓成的。

    然后把写好的方子递给男人,吩咐他出门左拐,走数里之后再打开。

    成缘出了门,才想起自己又没付钱,不过也没有这方面的念头,大不了下次来再给。

    他往左走了两步,打开那方子。

    上面是六个二字词语。

    钓鱼,打牌,下棋,读书,看戏,听曲。

    后面有句批语。

    如此行事三十年,灵台可愈。

    待男人走远后,坐堂郎中方从医馆门口回来,回禀老大夫道:

    “师傅,他走了。”

    老大夫点点头,打算回后堂歇息去了。

    坐堂数年的郎中却是不解。”师傅,那人不是找事来的,看不懂。“

    “慎言啊小许,慎言。”老大夫摆摆手道,继续往后走。“货真价实的仙人,可别随便编排,少不了被什么仙家术法听见。”

    “啊?”许郎中小声念叨两句。“有怪莫怪,有怪莫怪。”

    老大夫背手离去,感慨的却是另一件事。

    灵台空明,好生逍遥。

    让人如何不羡慕。

    日落西山。

    霁月书院逐青亭下,文道真人就着落日红霞染漫天之景,慢慢品茶。

    可惜平静很快就被门外的叫门声打破。

    “先生,我回来了,开门啊先生。”

    槎梧真人放下手中茶杯,对几位门童说:“不许开。”

    “先生,开门啊,先生。”

    成缘拍起书院大门来,咣咣咣地直响。

    “先生,在不在。开门,先生。”

    院门响了一刻有余,就再没听见动静。

    槎梧真人悠悠地品起茶来,伏云山的上好明黄茶,入口甘润,复有回味,真是好茶配好景。

    忽然有一个人从墙边掉下来。

    那人又跟没事人一样地爬起,拍拍衣服袖子,装模作样地朝槎梧真人行了一礼。

    真人只当没看见。

    那人快步走来,一下子就到了真人对面。

    “先生怎么不给学生开门,喝个茶也不等学生。”

    “小子,你是不是脑袋有什么毛病,还翻墙,你不会飞进来吗?”

    真人先生把茶杯连那茶水都砸在桌上。

    “哦,对哦,我怎么忘了这茬。”

    这回是真忘了,身上有修为来着。

    成缘赔起笑,又新拿来两个茶杯,给先生和自己添上茶水。

    “你爹也是个脑子有毛病的,还非得把你塞过来。”老先生嘴里依旧不依不饶。“跟你爹确实是一路父子。”

    成缘呵呵地随了两声,从袖里端出一盆苏姜花来。

    “听说先生爱花,特地买来送先生的。”

    “你小子懂了屁的花。”

    真人没好气地瞧了两眼。

    “还是株凡花,你先生缺这些?“

    “俗了,先生。送花这等雅事,怎么到先生嘴里便这么俗。”成缘现学现用。

    “这花使了多少钱。”老先生随口问道。

    “挺贵的。”

    老先生倒没寻思一盆凡花有多贵,只是在想这小子是不是真有些傻。

    “花了一块庇灵仙牌。”

    噗。

    先生一口茶水喷出来,差点溅到成缘身上。

    “你爹给的?”

    “对啊。”

    “成缘,以后出了这个门,你千万别喊我先生,我受不起。”老真人手指山门。”你脑子是不是真有毛病?”

    “不是,先生,我也没有天下金银铜钱啊,就用仙牌抵了。”

    “哦对,先生,今天撞到头,碰着一个凡间大夫,说我脑前什么淤血的,还给我开了一方子,您看看。”

    老真人无奈伸手。

    接过方子,老真人一看,却是眼前一亮。

    “成缘,收好。从今以后,只要是做这方子上写的事,别说下山,坐仙槎出洲都行,也不用问我。”

    “啊?”成缘收回凡纸方子。“先生,那我能不能去青楼啊?”

    “能,你现在就去。”

    青楼一事自是没能如愿,老先生把他赶回去书房看书了。

    口是心非的老真人把那盆苏姜花好好地摆在逐青亭石桌上,给它洒了些灵水,又吩咐下人不许动它。

    运气真好,那小子。活了九百多年的老真人丝毫不避讳地想。娶了年少时的白月光作道侣,成了仙尊,还能有这么好,这么好的儿子。

    “老子听得见,别以为不提真名就行。现在仗着是我儿子先生就乱嚼舌头根子了。”

    有一道天外心声传来。

    老真人一笑置之,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转头将目光投向书房里勤奋苦读的老大孩子,那孩子读书倒是有些费劲,这没得办法。日后教他下棋,得请位棋道仙手才是。

    本名许成缘的孩子,避仙尊讳,只能不唤姓而直唤其名了。

    有些人,苦求一生而不得,终于人道境界。

    但有的人,一出生就在那里,而且再没有路可走。

    成缘,有条大道在等你,而且等你很久了。

    不过孩子,别急,我们慢慢来。

    文道真人想。

    读了大几个礼拜的书,对成缘来讲,不算累,但极其折磨人,宁愿在灵台中多静坐修行十几年。好在先生是个通情达理的,不要求他背下去,只是随便问了几个书中关节就当他过了关,放他下山去了。

    成缘出了山门,晃悠晃悠走到一半,才想起自己又忘了事,赶紧飞回去见先生。

    “先生有没有天下俗钱,借我一些。”

    “先生也没钱。”老真人没好气说。“衢州城有间仙阁,你拿灵钱去那换去。”

    “我也不知道在哪啊?”

    “你小子没长嘴,不会问?还是说找凡人问个路就要道心破碎?”

    老真人再度把他赶下山去。

    他爹怎么连这事都没教过。也是,他爹一直是个不付钱的主。

    “文道老头,又编排上了...”天外又有心声飞来,只是话到一半就被老真人打断了。

    “那便请应许仙尊,把课业费结清罢。”真人以心声回复。

    于是天外刹那便静。

    不是仙尊不想付账,实在是那老头要的价钱太高。

    只要别写在纸上,随便他编排去,应许仙尊安慰自己道。

    成缘发现了,这凡间哪都好,就是哪都要钱。不像天上往来,报个名号就行。

    仙阁的汇率,灵钱换铜钱,一向是一比十千。

    成缘来换钱时吓了一跳,合着天上的灵钱这么值钱,光是自己手上的闲碎灵钱,要全换成天下人的俗钱,不止三千贯之数,怕不是能买好几间花铺。

    这么一算,先生骂自己好像真没错。

    嫌沉甸甸的铜钱坠手,他把这五百贯钱都收进袖里。

    走在衢州城中天大路,男人凭着模糊的记忆要找到那间医馆,还那份看病开方的天大恩情。

    那块仙牌,成缘从没想过要赎回来。

    他那修为高到天上去的老爹,从来就没教过他什么东西,但是给他讲过一句很不讲道理,很不是道理的道理。

    “我从不欠人钱,他们不敢要,那是我的本事。你要送出去东西,在出去的时候,就不是你的了。但凡你要想要回来,老子就当没生过你这么个败家玩意。”

    一块仙牌而已,买了先生高兴,倒也不算什么。

    但是在衢州城大路上走了一个多时辰,他发现了比一块仙牌一盆花更离谱的事情。

    堂堂仙人修为的自己,竟不得不承认在凡间地头迷路了。

    他随便在街边问了几个凡人,知不知道一家匾额写着一心救人的医馆。

    都只说是没去过,不知道在哪。

    成缘垂着脑袋,不一会晃悠到城门外边,见着一条偌大的护城河,又高兴起来。

    一个模样只有十四五岁,正要进城卖些乡下瓜果的少年郎,莫名其妙就被眼前这个自来熟的男人拦下来。

    刚想质问,那人先开口了。

    “小兄弟,劳你帮我进城买些鱼竿,鱼饵,鱼篓之类的垂钓物件,我在此处等你。”

    少年有些愠怒。

    一贯钱砸在他手上,然后又是一贯。

    “可以吗,先给你些路费,买东西的钱,回来再找我要就行。”

    少年呆滞了会。这年头有钱人都是这样挥霍的吗。

    成缘觉得他是着急卖货,怕错过了城里买卖的时辰。

    然后又是两贯钱砸在少年手上。

    “够不够买你这车瓜果。”

    少年点头,而后生怕他反悔似的,往城里飞奔。

    成缘挑了个个头大青色果子,坐在衢州城护城河边百无聊赖地啃起来。

    今日晴空,万里无云。

    从买回钓鱼所需物件到现在,已经三个时辰有余。

    少年郎盯着水面,男人却悠哉悠哉一手持杆,一手拿着半块甜瓜细嚼慢咽着。

    “哥,快酉时了,您真不急啊。”

    少年郎看着空空如也的鱼篓,又看看一脸随意的男人。

    “我急什么,钓鱼不都这样吗。”成缘问。

    “哥,我在外面我们村那条小河捉鱼,一天也能捉好几条回去,您这...”

    “啊?是吗?”成缘咽下剩下半块瓜果,两手握住鱼竿,想从那河水里瞧出个仔细来。

    “哥,你真是第一次来钓鱼啊?”

    “是啊,咋了,我以为都这样呢。”

    成缘有些汗然。

    少年郎懂了,这是不知道哪家富人子弟出来体验生活的。

    “哥,您这样估计是钓不上来鱼的。”

    “为啥?”

    “您已经两个时辰没换饵了,估摸着早就给鱼吃没了。”

    成缘提竿一看,还真是没了,只剩明晃晃的一个倒弯鱼钩。

    今天的大日是有些热,晒得人汗流浃背。

    “不早说。”

    男人换了一条活饵,又抛竿下去。

    “我以为,以为您是钓鱼大家。”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天色渐晚,依旧没有上鱼,少年郎起身要回去了。

    “哥,可能是这护城河没鱼,不是您的问题。”

    少年拉起板车,里边的瓜果已经不剩多少。

    “你说得对。”成缘收起鱼竿鱼篓之物,放在少年的板车上,随手又捻起一颗果子。“带我去你们村那条河,去钓鱼。”

    “啊?哥。”

    “怕什么,我有钱。”男人说着,把果子塞进少年郎嘴里。

    “你叫什么名字。“

    “赵文。”少年回道。“哥,你姓什么。”

    男人避开了这个字眼。

    “叫我成缘就行,走快点。”

    “缘哥,我得推车呢。”

    一大一小的身影并肩而行,离那衢州城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