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最强三代,建文帝靠边站 » 033:将计就计

033:将计就计

    吕氏的算盘打的自然是很响,可是以她的身份,自然是接触不到大明的最高机密。

    古人是一妻多妾制,而常氏不亡,她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不成功便成仁,只要扫清了障碍,我就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存在。”

    吕氏想入非非,并未察觉身边的嬷嬷已经是常遇春派来的人。

    吕氏自然很忌惮这个嬷嬷,她帮自己处理了太多事情,知道自己的太多把柄,吕氏的神色自以为隐藏的很好。

    能被常遇春安排取代嬷嬷的人,自然不会是泛泛之辈。

    关于常遇春假死问题,洪武元年两人就在商量,一明一暗。这也就有了洪武二年常遇春征途暴亡的事情,可以理解为他身上因为常年征战,暗伤很多,舟车劳顿,困顿不堪,也就被去世。

    “咱准备给咱标儿物色太子妃,你家长女和标儿自小相识。

    咱需要你以后保护咱大孙的安全。”朱元璋对老兄弟常遇春如此说着,意思不言而喻。

    这也就有了洪武四年朱标大婚,洪武七年朱雄英降世。

    有了太子元妃,是淮西武将集团,那么太子继妃也就是吕氏也是江南士族。

    按照朱元璋的偏执,一定会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

    那么他也就给了常遇春最大的权力,只要一切威胁到朱雄英的潜在风险就需要常遇春去排除。

    常遇春依然很清楚朱元璋内心所想,将常氏家族和淮西武将彻底绑在太子朱标身上。

    而他这个开平王也就是一个打手或者保镖,如何让他心甘情愿做自己的打手,那就很好控制。

    那就是联姻,同时也能让常遇春心甘情愿,和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他常遇春也就要尽心尽力保护好朱雄英,如果保护不好出现意外。

    朱元璋如果扶正吕氏,那么他常氏家族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虽然不会灭族,那会显得朱元璋不近人情。

    而现在,常遇春的小女儿和白莲教有牵扯,朱元璋可不是个大度的人,常遇春想要保全常氏家族就必须更加尽心尽力。

    弃子是没有任何话语权。

    这就相当于朱元璋忽悠他常遇春保护朱雄英,然后朱标上位之后对常氏家族恩宠,在朱雄英上位后,常氏家族就只是个家族。

    有一定爵位,但想彻底恢复荣光是不可能吧,也就是逐渐淡化常氏家族和蓝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力。

    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杀功臣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比较大,不只是勋贵,还是外戚。

    曹国公世系是如此,信国公世系是如此,郑国公世系自然也是如此。

    手下的人报团取暖,顶头上司还怎么控制,最好的控制方式就是不要让他们抱团,各干各的,最好有矛盾。

    常遇春也很是无奈,自己拼死这么多年,还不是为了子孙能生活好一点,就只能答应朱元璋了。

    “如何了?”朱元璋头也不抬问着,仿佛是一件无关轻重的小事。

    如果只是件小事,那就不会让他最信任的同是也是老兄弟的常遇春去收拾和处理。

    “上位,是那样,吕氏有问题。”显然这个结果朱元璋和常遇春一点也不惊讶。

    朱元璋也不怕常遇春去骗他,他的意志无人可以违逆,除了朱雄英和马皇后。

    早在常遇春来之前,朱元璋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切,自然是通过他的心腹二虎知道的。

    “那你说该怎么办?咱的大孙,咱的儿媳,也是你的外孙和女儿。”朱元璋目光如电看向常遇春。

    “上位您说啥就是啥。”常遇春也是在踢皮球。

    “那就将计就计。”

    常遇春和朱元璋相视一眼,异口同声说出了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

    “不过,太子妃和咱的孙儿就交给你了。”朱元璋一脸凝重。

    “我的力量不够,需要上位您的锦衣卫(为了方便阅读,洪武年间统一称为锦衣卫)和三大营。”常遇春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只要能够保证安全,咱自然依你。”朱元璋神情严肃。

    “你也知道,如果常氏出了意外,那是谁获益最大你自己清楚。咱希望以后继承皇位的后人是标儿的嫡子而不是庶子之类的。”

    朱元璋自然说的是真情流露,因为朱标是他的嫡长子,而朱雄英是他的嫡长子的嫡长子,受宗族观念的影响他自然要按照规矩来。

    “臣谢陛下厚爱。”常遇春也不戳破朱元璋。

    “好了,你去安排吧,咱们该看一出好戏了。”朱元璋眼里寒芒一闪而逝。

    随之戏谑一笑,区区吕氏,也敢意图毒害我大孙,那么就别怪咱辣手摧花。

    朱雄英自然不知道自己卷入了一场是非之中,就算知道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当他获得传承的时候他已经服用了一颗药丸,随后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之前的一些轻微不适感随之烟消云散。

    双眼微微一眯,自然也知晓这是有人在搞他,而搞他的人无一例外被他搞崩了心态,而在宫内。

    对他有下手理由的也就是吕氏,长时间的被降维打击让吕氏已经有点不择手段。

    而知道平衡之道的朱雄英自然不会去打乱这个安排。

    那么就不会是帮助自己打造班底,而是淮西武将的催命符,如果没有淮西武将这张保护符,那也就意味着他抛弃了母族势力。

    而这也会让朱元璋对朱雄英失望,连自己母族势力都控制不了,那么大明的未来也就岌岌可危。

    而朱元璋也不好对江南士族开刀,他们拥有大量财富,同时大明都城也在应天府。如果对江南士族太狠,那么朱元璋就别想安宁了。

    正好借此机会,试探江南士族的态度,而淮西武将也是朱元璋不得不依靠的一股力量。

    如果他们对自己认知不清晰,那就借这个理由,好好敲打一番。

    文臣有钱,但所有人的权力都来自皇权,那么就很有意思了。

    期待着他们不开眼的跳出来找死,朱元璋不仁慈,淮西武将虽然是眼中钉,但是他们能被咱控制,而江南士族自然是不怎么听话的,更多是迫于朱元璋的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