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宋家族 » 第8章 家计

第8章 家计

    方远往南走了几步之后,便来到了西南小院门口。

    见何诗的贴身丫鬟金钏,正端着盘子往外走,上面放着几本书簿。

    方远叫住了她:“金钏,你这手里端的是什么?”

    “回老爷的话,是夫人叫奴婢,把今年这几个月的账本,都拿过去给富娘子过目。”

    金钏见是方远,立刻停住身子回答。

    “哦?两人可是起了什么争执?”

    方远有些稀奇的问着。

    金钏沉吟片刻,答道:“回老爷,夫人们不曾争执,是富娘子想要置办些首饰。

    夫人说家中财计有些紧,让富娘子省着些,等到下个月有进项了,再行置办。

    富娘子不信,非要看看账本,夫人拗不过她,就着奴婢来取账本。”

    “哦,原来是此事。你家娘子可与你说过,家中财计的事情?”

    方远其实并不奇怪,装作才知道的样子,伸手拿起一本账目翻看起来。

    这事在方远大婚之前,何诗就找方远提起过了。

    就是因为这次大婚,虽然娶得宗家女,已经被除了籍。

    可天子的颜面不能落,方远只得以娶郡主、县主的规格去下的聘礼。

    金钏、金镯、金帔坠。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素罗大袖缎,还有珠翠团冠、四时冠花、珠翠排环等首饰。

    以及上细杂色彩缎、疋帛,另加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

    此外还有银铤,称为下财礼。也用两个信封装上聘书,做成礼书形状。

    足足花了三万贯,虽然陪嫁时,带回了不少,不过总体上还是入不敷出的。

    来观礼的宾客们,虽然也有带赠礼。

    但,大多是些书画,瓷器,金石药材。

    虽然珍贵,可都换不了多少钱。

    甚至,像皇上,宰相等高官们的赠予,很多都是不能拿去换钱的。

    方远翻了十数页之后,将账本放回了金钏的托盘上。

    命她快快给她家娘子送去,别惹得她家娘子与富娘子起了嫌隙。

    “哎~”

    方远有些发愁的一声叹气。

    “官人。。。何故叹息~可是妾身哪里服侍的不周到?”

    方远被这一耽误,原本落后的赵福姬也赶了上来,在方远身后发问。

    方远转过身来,面带微笑道:“倒是让娘子见笑了,也无甚大事,些许钱财之上的小事。

    待为夫腾出空来,多制上些药丸,此事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方远说的轻松,可是他自己知道。

    药材兑换积分后,换出的成药再拿去发卖。

    以如今物价,其实中间是有问题的。

    卖的贵了,效果虽好,可是卖不出多少,只有些富贵人家,王公贵族会来买些急用,根本不会多备。

    卖的贱了,可又没有多少利润在里面。

    而且卖的多了,需要的积分就多,需要的积分多,自然需要采购的药材也就多。

    采购的药材多了,自然会造成局部性的市场真空,从而导致短暂的价格波动。

    如此利润还会进一步降低,加之药材原料价格波动。

    也会让东京城其它居民,因为生病抓不起药,而闹出事端来。

    之前就有过一次先例,方远每次出货,都是量价而行。

    如今随着自己的发展,终于接触到瓶颈了。

    如果不找出新办法来,方远只能选择紧衣缩食这一个办法了。

    可是前文已经说了,方远不愿如此,一是不愿好不容易得来的富贵,就此衰退。

    二是,他也不愿亏待自己的家人儿女。

    再说,他可是有金手指的穿越者。如果对外说,他穿越十年,穷的快吃不起饭了。

    岂不是要被前辈们笑话。

    “不知,那不老药炼制起来,难度如何,可会拿来发卖?”

    听到方远要开炉炼药发卖,赵福姬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

    她久居京城,今年也不过十七。

    十年前方远发迹的时候,她才七岁。

    自幼也算是听着他的一些事迹长大的,如今再看方远远超三十岁的年龄,却还生的一副二十出头的模样。

    自是有些遐想的。

    想着,方远如果如同市井流传所说的那样,愿意发卖不老药。

    岂不是随随便便,日进万金,富可敌国,财富通天。

    可是她没想过,想要发卖长生药中间可能遇到的麻烦。

    不老药这个东西,皇帝都没多少。

    分些给自己的宠妃,还有家人给点恩赐。

    大臣们找的各种理由,要走的那些。

    他手中都没几颗了不老药了。

    加之,方远的事迹已经传到国外去了,辽主几次发信讨要,他也不好推辞。

    可是对方一开口就要十八颗,也就是方远进献的一半,仁宗赵祯自己都愁。

    若是他手中还有,以他的性格,给就给了。

    可是,因为这几年的赏赐,他手里一共不到十颗,上哪再给他寻来八颗,补齐缺口呢?

    虽然仁宗自己亲自写信去解释,可辽主就是认定他赵祯舍不得给。

    闹得边境陈兵,一副随时要打过来的模样。

    如果是牵扯的其他事情,仁宗赵祯觉得,可能只是个借口。他耶律洪基不过是找个借口,想要来打秋风,多要些好处。

    不过,这可是能长生不老的仙丹。赵祯一时拿不准,如果拿不出这十八颗灵药,对方会不会真的来攻。

    自己的军队,又能否顶得住。

    要知道,之前一个小小西夏李元昊,都能让大宋连续三场大败,逼得大宋拿岁币去息事宁人。

    这次要是因为,长生不老药闹将起来。两边一起发难,又该如何收场。

    此时方远,要是冒头说他已经功力大进,可以炼制不老药了。

    别说发卖了,被征走之后,能给个三瓜俩枣就不错了。

    方远看着赵福姬有些稚嫩,天真无邪的脸庞,笑着摸了摸她那嫩的出水的脸庞。

    “到时就知道了。”

    说完就转身带着赵福姬往前走。

    赵福姬听到这话,虽然不知道到时是几时,又为什么要等到到时。

    可是她听懂了,这不老药,就要拿出来发卖了。

    于是就慢了几步,在她陪嫁丫鬟香莲耳边嘀咕了几句。

    片刻后,香莲就找了个借口,说东西落在房里了,要去收拾。向方远和赵福姬告了罪,独自返回了。

    方远也没在意她的小动作,今天给她吃不老药,还告诉她这些消息。

    有一半的目的就是为此,自是装作不知道,她们内心这些小九九。

    方远一边想着,一边带领赵福姬前往膳堂。

    因为方远每次吃饭,都会叫上妻妾儿女们一起,再加上服侍的仆佣。

    寻常人家吃饭的桌子,自是不太够用。

    方远索性立了个规矩,家中的妻妾子女,必须带着自己的贴身伴当使女们,一起在膳堂就食。

    膳堂有专门的婆子,负责分菜打饭。

    家中所有人,围坐在一张拼凑的长桌上吃饭。

    以后家里再添人口了,只需接着往后面加位置就行。

    方远单独坐一面,妻妾们分坐两边,子女们能自己独立吃饭的,再次之。不能自己独立吃饭的,有嬷嬷带着,伺候着吃。

    再之后就是,各院各家的贴身丫鬟们。

    管家和其它仆佣,则在外间,由管家领头带着一起吃饭,用同样的形式。

    除了吃的菜式上面,有所区别,座次也都是以同样的方法去排,不过这事由管家去定。

    方远和内宅各位主子不会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