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教皇万岁 » 第3章 教廷结构

第3章 教廷结构

    宗座图书馆位于凯旋宫内。

    正如罗蒙猜想的,这里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类型的书籍。

    进入宗座图书馆之前,罗蒙回头叮嘱。

    “这几天没有什么事情不要来打扰我。”

    说罢将图书馆的大门直接从内侧关闭。

    被挡在门外的侍从正打算离开,宗座图书馆的大门重新打开。

    “除了每天送饭。”

    大门再度关闭,罗蒙可没有打算饿死在宗座图书馆内。

    整座宗座图书馆的规模比预想的还要大,仿佛是前一世的大英图书馆一样,书架高度达到了惊人了10米,在书架旁边都安置了爬梯,可以保证借阅者能够拿到高处的图书。

    室内散发着淡淡的墨汁味以及淡淡的霉味。

    在接近五千平米的图书馆内走了一圈,罗蒙松了一口气。

    藏书很多,但是已经按照区域和书籍类型进行分门别类,每个书架旁边还都写上了藏书的目录,很方便。

    罗蒙站在教廷历史和传记以及大陆重要事件的巨型书架前,活动了一下脖子,随后开始将图书抱下来,全部堆放到了靠近巨型琉璃窗旁边采光效果最好的书桌上。

    随后趴在案几上开始恶补。

    前身自带的记忆可以保证罗蒙在阅读过程中没有障碍。

    接下来除了吃饭喝水,罗蒙的头就没有抬起来过,书桌左侧摆放的书籍被一本本放到了右侧,代表已经被阅读完。

    等书桌上的书阅读完之后立刻抱回去放到书架上,再重新拿一批过来,每次左侧的书籍都能摆放出两米左右的高度来,完全将罗蒙的身形遮挡住。

    这期间如果累了,就趴在书桌上稍微小憩一会儿。

    哪怕是在上一世,他都没有这么用功过,否则考入清北也不是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上一世读书不好,最多也就是当牛马,在这里要是不努力,可能会有性命之忧,二者要付出的代价不一样。

    随着阅读,关于这个世界的大量信息被掌握。

    这个世界目前已知的有两片大陆,分别是无尽大陆和晨曦大陆,二者中间隔着风暴海。

    晨曦大陆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和大量领主,教廷中枢所在的圣殿山山脉则位于晨曦大陆北方的光明王国腹地,光明王国多山少平原,实力在晨曦大陆上排行中等。

    连续奋斗了五个昼夜,罗蒙揉了揉酸痛的脖子,顶着熊猫眼躺在椅子上,看着已经被阅读的差不多的那些书籍,无奈苦笑。

    现在他终于明白教廷为何会捧着金饭碗要饭了。

    光明教廷与上一世的教廷基本上差别不大,机构遍布整个晨曦大陆,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也基本雷同。

    晨曦大陆上的国家一开始实行的基本都是小政府,什么叫小政府?

    就是说除了军队和上层贵族法制,它将其他阶层几乎所有的职能,包括税收,都下放给了地方群体。

    地方群体是什么?

    地方群体指的是无数以城市为单位的议会,这些议会通常由地方精英组成,这种城市自治体系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最省心的方式维持庞大疆域,上层贵族老爷们可以尽情享乐,比如神圣罗马帝国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这个体系的弊病明显大于得利,随着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生产矛盾,大量的危机显现出来,由于管理松散,地方议会开始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导致地方议会大量停摆。

    由此高层统治者们需要一个能够代替大量停摆议会帮他们管理民众的机构。

    光明教廷粉墨登场,双方一拍即合。

    随即统治者们将繁重且容易赔钱的基层治理任务交给教廷,同时将光明教廷奉为国教,继续当甩手掌柜。

    基层治理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治病,做慈善,培养知识分子,管理婚丧嫁娶,维持治安,解决纠纷,安抚叛乱者,收税,开垦土地等。

    借着这个契机,光明教廷逐渐掌握了庞大的底层民众,开始做大,并将影响力扩展到了惊人地步。

    什一税由此诞生,但仅仅只是一个什一税,机构庞大的光明教廷早特么破产八百回了。

    除了什一税之外,光明教廷还能从信徒身上得到一些杂七杂八的收入,比如香油钱,婚丧嫁娶,治病驱魔,赎罪券,打官司的费用,罚款,以及领主将基层包给教廷干之后给教廷的薪水,俗称年金,要不然哪个冤大头愿意给你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以上收入统一归结为税费。

    可是就算加上这些也不够日益臃肿庞大的教廷开支。

    实际上教廷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捐赠。

    教廷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夹带私货,传道授业,变得日渐强盛庞大,信徒众多,获得了政治资本,于是一些王公贵族为了获取教廷在政治上的支持,开启了贿赂模式。

    大量的王公贵族和富商纷纷慷慨接壤,向教会捐赠大批量的财产,土地,甚至一些神职人员开始诱导俗人捐赠。

    除了捐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大项收入:特许开垦权。

    掌握了基层治理的教廷从王公贵族手中拿到未开垦的殖民地或者蛮荒土地,然后发动广大的信徒去开垦良田,最终都变成了教廷的产业。

    按理说经济收入总量如此庞大的情况之下就算现在光明教廷被王公贵族们抛弃,也不至于穷的要问人借钱吧,总该有余粮吧。

    问题就出在了光明教廷的经济分配上。

    总结起来就是:两统迭立,政出多门。

    所谓的两统迭立指的是光明教廷是由两个平行系统构成的,一个是教士系统,一个是修士系统。

    教士系统的基本组织单位是教堂,组织体系是从教廷中枢到教省,再由教省到地方教廷分支机构的行政结构,有点类似于官僚制度,从教宗到教省或者国家大主教,再到地区主教都有品级,由上至下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而修士系统的基本单位则是修道院,修道院之间互不隶属,简单点说就跟寺院类似,少林寺和灵隐寺,法华寺之类的寺院之间是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隶属关系,是平级的,各自都有一个主持或者方丈,都有一个头头。

    教士系统和修士系统在光明教廷内平行存在,修道院和地方教会之间互相不鸟对方,这就乱套了。

    但它们干的事儿却都很统一,那就是坑教廷中枢这个爹。

    名义上讲,教士系统和修士系统的领袖都是教皇,但是光明教廷的教廷中枢对地方教廷的控制力相当有限,总的来说就是介于央地关系和平行关系之间。

    也就是说地方教廷分支机构和修道院名义上管你教廷中枢叫爸爸,并不是真的要认爸爸,而是为了用爸爸的名头合理合法的向控制区域敛财,之后收上来的钱我们自己截留,不给你教廷中枢,或者逢年过节拿两条咸鱼来给你意思意思就行了。

    这种情况下看起来光明教廷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收不上来或者收上来的很少。

    所以教廷中枢唯一的税区就是圣城凯旋城,财富量并不是很多。

    但是现在圣城凯旋城的子民也不好好交税,加上地方教廷和修道院被世俗统治者取缔,没收财产,连两条咸鱼都没了,于是教廷中枢就穷的揭不开锅,只能借钱。

    “这还真是地狱难度的开局啊。”

    罗蒙痛苦的整张脸都拧在一起,不住的摸着额头。

    比起这件事情,其实他更头疼的是另外一个麻烦。

    从书中了解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独特的超凡体系。

    以神祗为根基的超凡信仰力量体系。

    大量肉眼不可见的超凡神祗存在于世界上,正常情况下是凡人所无法触及的,要接触这些超凡神祗,获取对方的庇护和超凡力量,就必须找到其遗留在世界的超凡徽记,并为其树立雕像。

    雕像的位置也并非随便选择。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能够领受超凡神祗力量的雕像点,雕像只有建立在这些点上凡人才能够获取庇护和超凡力量。

    以光明教廷为例,2000年前,凡人西斯廷·奥古斯都在圣殿山脉的群山之中意外接触到了超凡神祗:光明圣印留下的壁画。

    研习壁画之后获得雕像点的奥秘,并从壁画中获得了光明圣印的超凡徽记:天秤盾徽图案。

    凭借得到的雕像点奥秘,在圣殿山找到了一处雕像点,随即在雕像点徒手塑立了带有天秤盾徽图案的塑像。

    由此获得了的光明圣印的庇护和少许力量。

    随后西斯廷又在圣殿山相继找到了一百座雕像点,并散尽家财塑立百座天秤盾徽图案雕塑,由此获得了光明圣印的认可,获得了更多的圣力眷顾,自此建立了光明教廷。

    随着西斯廷的努力,加入光明教廷的信徒们又相继在各地找到了更多的雕塑点,逐渐发展为千座雕塑,万座雕塑,教廷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凯旋城随之建立。

    历经千年之久,鼎盛时期,光明教廷的雕塑遍布晨曦大陆各个国度的雕像点,达到了4万多座。

    同样,其他超凡神祗的超凡徽记被别人发现,并被其他人在一些隐秘雕塑点上塑造了带有其超凡徽记图案的塑像,最终缔造了女巫,女妖,石像鬼,狼人,精灵,巨人等超凡生物。

    这里有个十分奇特的超凡规则。

    当某个超凡神祗的雕塑不过百时,虽然能为其门徒提供了一定的庇护和超凡力量,比凡人强得多,但凡人依旧能够想办法将其杀死。

    但是当某个超凡神祗的雕塑过百时,其门徒便无法被凡人杀死,唯有另外一个雕塑数量过百的超凡神祗所庇护的生物能够将其杀死。

    这玩意有点像是玄幻小说。

    当你还在炼体的时候,纵然比普通人强,但是普通人只要有机会,还是能干死你。

    但是当你筑基的时候,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杀你,只有另外一个筑基或者筑基之上的修士可以杀你。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超凡生物或者带有超凡属性的异端需要教廷来处置,普通人干不了这事儿。

    罗蒙瞬间明白,百像的重要性。

    一旦教廷的圣像低于100个,自己就有可能会被那些平民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