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死了一次又一次 » 第60章 为啥会缺水?

第60章 为啥会缺水?

    丁毅一听不是家丁,当下道:“下午小的请个假,想去南安镇试试。”

    “特娘的,你——”李和生话说到一半,没说下去。

    他想说王承恩这么选兵,可能要打仗了,最近河套地区的蒙古人不老实,老是想打榆林地区,总兵可能有新动用。

    不过话到嘴边,他还是没说出来。

    “弄二两银子,给兄弟们加加餐。”丁毅这时大叫道。

    哈哈哈,四周一片叫好声。

    “咱们支持你,志贤。”

    丁毅抱拳向四周,脸露得意之色。

    张献忠看起来更不爽了,最近王志贤的风头,隐隐盖过了他。

    两人和以前在衙门的关系,有了天壤之别。

    当天齐鹏飞走后,明军就不训练了,整个就是过过场,给人看的。

    老朱知道丁毅下午去射箭,立马给他优先修理了弓箭,按丁毅要求,弄了七斗。

    丁毅昨晚睡了一天,感觉伤势好了很多,力气也恢复不少。

    八斗太伤身体,弄个七斗比较合适现在的身体。

    他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摆弄了一下弓,脑子里不时闪过辽东边军甲长杜威的记忆。

    杜威当过夜不收,能骑射,水平不是有多高,但十二箭中三箭肯定没问题。

    要说明军这考核标准也太低了,难怪被后金打成狗。

    这可是开国之初,老朱定下来的,到现在已经荒废的一踏。

    而且根据现在他的记忆来看,明军考核还不是全考,每年都是抽考。

    洪武十六年前是五抽一,但因为抽的人里太多不合格,洪武十六年后又改十抽一。

    凡每个营里,十分之一合格,就算全营合格。

    如果全营考核不合格的,武官会受到调整甚至惩罚,反之合格就会有赏赐。

    更离谱的是,明初时凡参与考核的,不合格的还给六百文安慰钱。

    合格的则赐钞五锭,有多项合格的赐钞六锭。

    当然,后来随着明中后期朝廷越来越缺钱,现在参与考核的,不合格的六百文早就取消了,合格的能拿到的赏钱也极少,还得被上头剥削。

    此时王承恩为自己援兵营挑选精锐,选中者赏银两银,这可算是大手笔。

    李和生虽然没说,丁毅却隐隐猜到,恐怕要被拉去打仗了?

    别人害怕打仗,他可不怕,反正死了就回,我怕个鸟啊。

    若是能活着回来,和王承恩拉上关系,到时劝他好好屯田,为延绥镇打下基础,防止干旱和缺粮。

    想到这里,他赶紧出堡,出了围墙没多久,就看到百步外的明堂川河。

    明堂川河从无定海北出来,往北一路经过碎金镇司、鱼河驿、银州关、归德堡、榆林镇,最后出关到关外。

    往南一路到绥德州,大明在绥德州的各种货物都可以从水路运到榆林镇。

    丁毅走到河边,看到有很多灰林墩的孩子正在河里玩水。

    他低着身子看了看,很快脸色微变。

    “志贤,看啥子哟。”身边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

    丁毅回头,看到是之前拿铳的青年。

    青年叫高来,儿子才六岁,正在河里玩,他在河边看着儿子,一脸的宠爱。

    “你老家四川的?”丁毅下意识问。

    “你怎么知道?”高来很意外,然后道:“天启元年,跟着我父亲从四川调来的。”

    万历四十六年,朝廷从这里调走三千多营兵,到辽东参战,结果一人未回,全军覆没。

    高来随后跟父亲从四川补到这边。

    他还在这边讨好婆娘,生了儿子,算是扎根在这里了。

    “你那铳能用吗?”丁毅很有兴趣的问。

    “有屁用,火药不好,我怕炸膛,都不轻易打。”周来苦笑:“反正也不用打仗,摆摆样子。”

    “那个,那小子就是我儿子,像我不。”周来指着远处玩水的小孩子:“就是有点瘦,听说你我屯田,我支持你,我们在四川,都屯田的,不过其他人,怕没人愿意。”

    周来主动来找丁毅聊天,原来是支持丁毅屯田。

    丁毅大喜,终于有人支持自己。

    他马上指着河道:“你看到没有,你看到没有,水位在下降。”

    “?”周来一脸懵看着河面。

    “你看这里,这片土还有占湿,但水位降了有大概一厘米,这么短时间怎么降这么快,你过段时间来看看,肯定还要降,咱们做个标记。”

    丁毅左右看看,从地上捡了块石头,弯腰在河墙上划了条深深的线。

    “我线划在水面上,等过段时间,水面肯定还要降,你看着,一定会降。”

    周来听的似懂非懂,丁毅说什么厘米更是完全听不懂,他下意识问:“你这说的,什么意思?”

    “会缺水,咱们得想办法蓄水。”

    “明堂川从无定河过来的,这么长达上百里的河道会缺水这意味着什么?到时整个陕西西北方向都会缺水。”

    “没有水怎么屯田,没有水怎么种豆,没有水我们怎么活下去?”

    周来这下听懂了,但他还是不解:“为什么会缺水?为什么这河水会降下去?”

    “我怎么知道。”丁毅也不知道啊。

    按他的理解,一是这明堂川一直通到塞外,外面全是蒙古人在牧马牧牛,他们用的多,二是连续不下雨,河水越用越少,自然就少了。

    “咱们先不管别人,等我回来,咱们想办法挖沟渠,把水引到灰林墩,再建个大大的蓄水池,先蓄起来,然后再挖井,一定要保证咱们自己先不缺水。”

    周来茫然看着他,王志贤这会在他眼里就是个新兵,哪有这样的权力,除非当上甲长。

    “挖口井老费钱了,最少好十几两银子。”周来只好劝他:“没人会这么干的。”

    关键你挖的不一定会出水。

    “咱们靠着无定河和明堂川边上,只要挖井,必然出水,十几两银子也值。”丁毅暂定截铁道。

    别的地方他没把握,但这边就靠近水源地,只要愿意挖井,肯定出水。

    他激动的说完后,抬头看到周来一脸奇怪看着他。

    他这才回过神来,这是明末。

    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根本不能理解他的想法。

    而且就算在榆林附近挖起了井,不缺水,那其他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