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年代1979 » 第十二章:行家

第十二章:行家

    王建军哼了一声,伸手就把棒槌包拿过来,把人参包上就揣进了书包。

    “这就是同裕堂的规矩?这跟旧社会黑吃黑有啥区别?我没想到国营单位也能这么干。

    你要是觉得我这参来路不正可以报警,我虽然岁数小可也知道当前的政策,我抬参的窝子还在,就是警察来了我也能说清楚。”

    见王建军挺倔,黄大夫笑了。

    “小伙子你别急眼,孙经理逗你呢,不过你没介绍信问一下也属正常,现在可以把大货都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了吧?”

    王建军冷笑了一下:“等会吧,你们弄这一出我有点怕,人生地不熟的我怕挨闷棍。”

    孙经理笑着摇摇头:“你这孩子脾气倒是不小,放心吧,咱同裕堂可是百年老号童叟无欺,你现在是嘀咕能卖多少钱吧?

    我这有同裕堂收中药的价格表,你自己看看,野山参的收购价都是按年头算的,到时候咱称重,按标准不会少给你一分钱。”

    说着话孙经理把手里的本夹子放在了桌上。

    本夹子里确实是价格表,而且还是油印的,上面还有通红的公章。

    王建军先看了下黄芪五味子这种普通药材的收购价,居然比王敏给的价格还高,这他才把心放在了肚子里,看来这个孙经理并没跟自己使路子。

    价格表上药材分类和收购价很详细,药材有野生和种植两种,人参也一样。

    种植的人参按斤收,八年收的每斤大概三十多块钱。

    王建军回忆了一下,八十年代初确实是这个价格。

    野山参可就贵多了,是按年头按克收购,王建军粗略估算一下,自己这三棵参最少也能卖六千多块钱,这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孙经理我家就在林场,山上药材不少,一会儿能不能让我看看咱收的药材,如果可能我想跟同裕堂做长线生意。”

    孙经理笑了:“你小子人不大心眼不少啊,你是想看看我们收的参吧?行啊,第一次出来卖货谨慎点没毛病。”

    说着话孙经理站起身,黄大夫忙打开门,王建军跟着孙经理去了库房。

    同裕堂的库房足足占了二楼三个房间,一进屋就能闻到扑鼻的药香。

    地上捆着的药材都是黄芪葛根啥的,还没切片,王建军过去撅下一点黄芪放进嘴里嚼了嚼。

    “这是种植的黄芪,没有野生药材吗?”

    孙经理一愣:“这你都能尝出来?你小子到底是干啥的?就是药剂师没几年经验也尝不出来啊?”

    王建军笑笑没说话,又走到边上,从麻袋里抓了一把红顶天闻了一下。

    “这倒是野生的,不过晾晒程度不够,这么放久了容易捂。”

    这回连黄大夫都一脸惊讶:“孩子你家是搞中医的?你这眼界不低啊,对药材很在行啊。”

    “我就长在大山里,山上的中药材我基本都认识,孙经理人参应该不放在这儿吧?我想看看你们的存货,是不是有我的货好。”

    孙经理已经不笑了,看向王建军的眼神有些不同。

    王建军虽然看着像个半大小子,可装在这身体里的却是个四十岁的灵魂,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哪像个毛头小子?难怪孙经理会觉得怪。

    打开一道门,里面都是比较贵重的中药材,货架子上就摆着不少木头盒子,应该就是珍藏的野山参。

    孙经理拿过一个盒子打开,递给了王建军。

    王建军把盒子凑到了鼻端闻了一下,仔细看看摇摇头。

    “孙经理你是在考我吗?这不是野山参,是移植的林下参,看芦头只有十几年,而且还用硫磺熏过,这东西不值钱。”

    孙经理没说话,把盒子收起来又换了一盒递给了王建军。

    这里面的还真是棵老山参,看着芦头上的纹路,已经超过了五十年。

    “这棵参不错,不过参艼比较细,估计是在山帽上采的,按药用价值来说不如岗鼻子处的参好,这就是你们最好的货了?”

    孙经理很认真地看了一眼王建军。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是个行家,这的确是店里最好的货了,比这好的都送去了总店,咱这儿条件有限不利于储存。

    刚才我给你看的价格表你可以忽略,这回你可以把抱子参全须全尾给我看了吧?”

    王建军笑了笑,走到桌子前面打开了书包。

    两个棒槌包,三株老山参,孙经理和黄大夫足足看了十分钟,才开始跟王建军讨价还价。

    离开同裕堂的时候天都快黑了,王建军怀里多了个大信封,揣在海军衫里,贴着肚皮沉甸甸的。

    一万一千块,比王建军的预期多了好几千。

    明天红姐那趟车正好往回返,看来今晚得在奉天住一宿了。

    孙经理推荐他住红星招待所,离同裕堂只有几百米,而且是军队招待所比较安全。

    临走时孙经理特意给他开了张介绍信,方便他住宿。

    揣着这么多钱,王建军特意要了个单间。

    锁好门他才解开裤腰带,拿着那个厚厚的信封不知道这钱藏哪儿合适。

    看着老爹给的手绢包,王建军咧咧嘴,出门找服务员借来针线,用手绢在裤衩子里缝了个兜,把那个信封直接缝在了裤衩子里。

    除了爹和关二爷给的十几块钱,王建军还从信封里抽出了三十块,他想临上车前给老爹他们买点啥,而且红姐和列车长自己也得表示表示。

    太晚了王建军没敢出去吃饭,在招待所食堂吃了碗大肉面,吃得舔嘴咂舌的。

    重生后他还是第一次沾到肉味儿。

    数着兜里的全国粮票,王建军盘算能买点啥。

    这年月没啥时装店,他又没有布票不知道能给二丫和徐帆买啥,至于老爹和二爷可以买两盒点心,广盛泰就在招待所边上。

    第一桶金赚得如此容易,王建军躺在床上兴奋得一宿没睡,第二天一早在招待所吃完早饭,他就去了中街最大的百货商店。

    中街的百货商店是三层楼,一楼除了锅碗瓢盆还有布匹,王建军看了半天,的确良和棉布都要布票,最后他看中了花花绿绿的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