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年代1979 » 第十三章:二丫家的麻烦事

第十三章:二丫家的麻烦事

    这年月纱巾可是奢饰品,一条纱巾居然三块多,王建军左挑右选买了两条红纱巾,让服务员包好美滋滋地装进了书包。

    一身绿军装,再围上红纱巾,王建军脑补着徐帆的飒爽英姿,摇头晃脑地进了广盛泰。

    进去一看他傻眼了,他兜里的全国粮票只有二斤,买点心根本不够用。

    卧槽这可咋整,回到通河买点心?跟在奉天买的能一样吗?

    王建军站在柜台前直咽口水,槽子糕的奶香味儿,核桃酥的油香味儿直冲鼻子。

    足足站了五分钟,身后有人拽了他一下,他回头一看是个小老头。

    “小伙子外地的吧?全国粮票不够用?”

    王建军一脸警惕,他不知道这小老头要干啥。

    “你紧张啥?你要是想买点心我可以给你奉天的粮票,不过你得用全国粮票换。”

    王建军撇撇嘴:“我说大爷,我要是全国粮票够用早就买了,还用跟你换?”

    小老头左右看看,拉着王建军到了门口,找个角落低声说道:“换的话自然是二斤换一斤,你又不吃亏?要是你没全国粮票,补我钱也行,一斤粮票三毛钱。”

    “大爷你咋不去抢啊?粮店一斤大米才两毛五,你一斤粮票就敢要三毛?”

    小老头嘿嘿一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让你是外地人呢?干不干吧,你要是觉得亏我可走了。”

    王建军心里骂着该死的黄牛,在柜台买了六盒点心,给了老头二斤全国粮票,还补了六毛钱。

    该买的都买完,他这才坐车往火车站走,六盒点心他一盒都不敢拆,都已经安排好去处了。

    红姐给的票果然好使,到火车站给检票员一看直接放行。

    上了火车王建军直接去了八车厢,王红一看见他大包小包的,把乘务员室的钥匙给他,让他去乘务员室待着。

    看着车窗外的风景,王建军盘算着下一步该干啥。

    放山抬参是撞大运,他这次能采到山参,那可是上辈子用命做代价找到的窝子,野山参又不是大萝卜,咔个跟头都能啃到。

    采药的话他一年也采不了多少,看来吃铁路还真是个最稳妥的生财之道。

    不一会儿王红检完票回来,王建军直接把两盒点心推到了她面前。

    “姐,我在奉天就待了一天,也没买啥,这两盒点心你跟列车长一人一份,算是老弟的一点儿心意。”

    王红赶紧往后推:“你这是干啥啊建军,我看见你就像看见我亲弟弟,知青不容易姐知道,这点心你拿回去走走后门,争取返城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到现在王建军也没说自己不是知青,听王红这么说脸都发烧了。

    “姐你要真拿我当弟弟就把点心收着,我打算回去就张罗上车卖货的事儿,这以后还少不了麻烦你和列车长呢。”

    王红这才笑着把点心放进了储物柜里。

    临江开往京城的车一天一趟,不过王红这个班组需要倒班,一周只能跑一趟,来回是三天时间。

    王建军跟王红和列车长约好,到通河就下车了。

    上火车卖货的事,他还得跟老爹还有二丫研究一下。

    老爹只能在家做米花糖,他那腿脚和身体不能太辛苦,最适合上车的就是二丫。

    如果二丫和他爹同意,他还得去焊个推车,再买点塑料袋,甚至得自己做个电封口机。

    在火车上卖货只能卖袋装食品,既方便运输又方便盘点,最主要的是,王建军打算等政策再放开一些,申请个执照和商标,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王老蔫食品厂,以做米花酥为主。

    下车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半,王建军特意去十字街左右转了转,却没看见王老蔫。

    王建军心里直犯嘀咕。

    老爹是个待不住的性子,咋会不来县里做买卖?该不会又出事了吧?

    他来不及等小火车,搭上一辆去回山里的马车,直接回了小站林场。

    到家一看小推车在院子里放着,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

    一进院儿小花叫了两声凑过来,肿得像猪头一样的狗脸恢复得差不多了。

    听见狗叫王老蔫打屋里出来,王建军明显看出来老爹这腿脚更不顺当了。

    “爹你咋了?摔跤了?”

    王老蔫叹了口气:“不服老不行啊,砖头硌一下就连人带车摔沟里了,这几天恐怕干不了活,你那东西卖上价了?”

    见王建军手里提着点心匣子,王老蔫就知道人参肯定是卖了。

    王建军赶紧扶着老爹进去,把手伸裤兜子里掏半天,拿出信封放到了炕桌上。

    “爹,咱现在成万元户了,别说林场,就是在通河县有万元户吗?咱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你以后再不用推着小车走街串巷,躺着享福就行。”

    厚厚一沓子大团结,还是没打捆的,王老蔫啥时候见过这么多钱,激动得老泪纵横,拿着信封都不知道藏哪安全。

    “爹,我还得跟你商量点事儿呢,我在火车上跟乘务员大姐唠得挺好,还搭上了列车长这条线,他们答应我,可以让我上火车卖东西。

    我打算卖咱家的米花酥,不知道除了大米小米苞米的,您还能不能做更好吃的酥糖?”

    王老蔫一撇嘴:“你爹我这做糖的手艺是祖传的,咱不做干果的是因为贵不好卖。

    等明天你去供销社买点花生,我记得咱家还有山核桃和榛子没卖,爹给你做花生榛子仁糖,那种吃着才香呢,上火车肯定好卖。”

    见老爹信心满满,王建军就把自己想用二丫的想法说了。

    王老蔫低着头想了想:“我看这事儿悬,即使二丫爹妈同意赵勇也不能让。

    这段时间关老四的腰见好,赵勇都不在老关家住了,住到了蚕场的窝棚里,我看老关家劈犊子是早晚的事儿,赵勇天天盯着二丫,就怕亲闺女不认他。”

    听爹这么一说,王建军觉得心都发堵。

    重生前几大遗憾,其中就有二丫,从她跟赵勇离开林场就再没音讯,王建军还托人打听过,可没人知道他们爷俩去了哪里。

    这回即使分家,王建军也不想让赵勇爷俩离开小站林场,看来这事儿还得去找关二爷。

    打定主意,王建军揣上红纱巾拎着点心,又从信封里抽出一千块钱,奔了关二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