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发丘中郎将 » 第25章 护宝小分队进入

第25章 护宝小分队进入

    进墓之前,大胆再次从怀中掏出他们家祖传的保命良药——“赤心丹”,询问张人才和老兵油子是否需要服用。

    张人才摆摆手,表示不必。毕竟刚才已有大胆和其他几个盗墓贼安然无恙地进出过,说明墓内并无太大危险,不必浪费这宝贵的“赤心丹”。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小心翼翼地爬进了墓道。约摸十几秒钟,他们便来到了盗墓贼所挖掘出的墓门。与其说是墓门,倒不如说是一面建盏墙更为恰当。原本拱形的建盏墓门,已被盗墓贼破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口子。墓门外散落着一些瓷器碎片、破旧衣物和两只破损的水壶,显然是贼人挖掘时留下的痕迹。

    张人才拾起几片较大的瓷器碎片,借助强光手电仔细查看。只见其色泽青黑,盏面布满如同兔子身上细软长毛般的毫纹,形态均匀而细腻,这正是宋时期盛行的兔毫盏,也是当时产量最大的建盏款式。

    接着,他将手电光束对准那未被完全破坏的建盏墙面,轻轻拂去覆盖其上的泥土,露出了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的兔毫建盏,一层层向上延伸,直至视线之外。

    结合大胆此前的描述,他确信这是一座宋代的建盏大墓,至于具体是北宋还是南宋,还需进一步考证。

    穿越墓道,张人才首先进入墓室。整座墓室由大小约为8:5厘米的建盏垒砌而成,虽历经数百年风雨,墙体依旧坚固如初,丝毫不见裂缝。拂去厚重的灰尘,建盏上的油滴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引人瞩目。

    目测之下,这座墓室面积约为八十平方米,这在瓷器墓中堪称庞然大物,无疑是瓷器墓中的翘楚。在此之前,西北、中原等地虽有明清青花瓷碗墓的发现,但在规模与奢华程度上,都无法与眼前这座建盏墓相比。如此大规模且保存完好的建盏墓,迄今为止尚属首例,令人惊喜不已。

    历史上有言:“唐诗是酒,宋词是茶。”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之间盛行“斗茶”之风,而建盏则是当时上至皇室,下至乡绅皆钟爱的斗茶器具。然而,随着宋亡元兴,饮茶习俗发生变化,加之元末战乱频仍,建盏工艺最终失传,自明代起停烧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如今能发现如此一座建盏大墓,对研究建盏的发展历程及恢复建盏技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张人才心中暗自庆幸。

    提及建盏,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天目盏。虽然这座墓内的建盏或许无法与天目盏相提并论,但数量庞大,其中不乏精品,一旦见世,无疑将成为一项重大的发现,甚至可能登上头版,被评为年度十大重大发现之一。

    最后进入墓室的是大胆,他一眼便看到了一个形似烟囱的物体,长达两米有余,从墓室内部蜿蜒曲折地延伸至墓门外。张人才进墓前也曾注意到它,但对其功能心知肚明。大胆对此颇为好奇,询问他们:“你们瞧这是什么玩意儿?弯弯曲曲的像烟囱一样,难不成人了了还要在墓里生火做饭?”

    老兵油子猜测:“这可能是通风口,墓主担心墓内太闷,像小祖宗一样喜欢空气流通,所以给自己留了个通气孔。”

    张人才笑着摇头反驳:“那时候的人的某些想法,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去理解,确实难以捉摸,他们这么做必有其道理。这种‘烟囱’,,称之为‘灵魂道’,与古人期待灵魂升天的观念相关。古人普遍认为,人了后灵魂会在体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升天,若将古墓完全封闭,灵魂就无法投胎转世,所以会留一个类似烟囱的管道,让灵魂自由出入,这也符合古人‘视死如视生’的理念。”

    大胆啧啧称奇:“古人真是敢想,了了还整出个‘灵魂道’,住着如此精致的建盏屋,真是会享受!”

    他边说边继续向前探索,指向主棺方向:“你们看,还准备了一桌酒席,一套泡茶器具,吃完饭喝杯茶,漱漱口,再点根烟,这日子过得赛过神仙,真是会享受的主儿!”

    张人才先前专注于观察建盏墙和墓室规模,此时经大胆提醒,才注意到主棺前方果然摆放着一张供桌式案桌。尽管历经岁月洗礼,案桌上的器皿仍依稀可辨,盛放着米饭、烧鸡、鱼肉、葡萄、桔子、青菜、板栗、茶叶、酒等各种生活物资,桌椅一应俱全。显然,得益于墓室封闭完好、未遭侵扰,这些器皿得以保存至今。

    突然,大胆从案桌上拿起一块牌子递给我,上面赫然刻着几行朱砂字:“墓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字迹瘦劲有力,虽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见藏锋、露锋等运笔痕迹,风格独特,颇具韵味。

    起初,他们担忧这可能是有人在我们之前进入过此墓的证据,但看到字体为瘦金体,心中释然不少。这座墓未留下被破坏迹象,应是墓主生前所为,简直就像几百年前的预言,墓主预知我们将是他的有缘人,特意准备了丰盛酒席,难道是想与我们共饮畅谈?

    想象着墓主刚刚饱餐一顿,静候在墓中,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仿佛穿越时空之门,来到数百年前的宋代。墓主突然跃起,张口便问:“请问阁下,现在是什么时辰?”

    张人才的思绪又飘远了,这是我常有的习惯,喜欢胡思乱想,或者说是过度臆想。回过神来,他感慨道:“这次我们真是走了大运,第一次进墓就遇到保存如此完好、如此奇特的建盏瓷器墓,真是大饱眼福。”

    老兵油子赞同地点点头,指向大胆,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大胆,你真是个福将。”

    张人才点头附和,深知大胆有个特点,那就是经不起夸,一夸就得意忘形。果不其然,他出乎意料地做出了一个动作:背对我们,身体前倾,双手叉腰,屁股对着我们乱晃,仿佛在跳舞,以此回应我们的赞扬:“那可不是,小爷我天生受上天庇佑,吉星高照,顺风顺水,一马平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吆五喝六……”

    张人才立即打断:“行了行了,你这家伙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颜色就开染坊,还吆五喝六,这都哪跟哪啊!”

    大胆说完这番话,不顾我的反驳,径直走向主棺方向,显然是想一睹主棺真容。毕竟他有些经验,知道墓中主棺才是重点,于是主动担当起探路先锋的角色。

    张人才出声叫住他,示意他回来。大胆被他突然的呼唤吓了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愣了几秒后立刻转身返回,询问叫他的原因。

    张人才向他解释:“按照规矩,进入墓穴后,应在墓室东南角点上一盏灯,鸡鸣灯灭则不可继续发掘。同时,要在墓主人棺椁前烧上三炷香。一是祭祀当地的土地爷或后土娘娘等土地神;二是祈求墓主人的宽恕和谅解,表示敬意;三是通过香燃烧的时间来判断我们在墓中停留的时间。倘若遇到香突然熄灭或断裂,即所谓‘GUI吃香’,必须立即离开,不可取走任何物品。”

    老兵油子问:“现在既没有灯,也没有香,能否用其他物品替代?”

    张人才回答:“可以,点灯这一环节可以省去,毕竟我们并非首批进入此墓的人,而且我们也没有带灯。不过,烧香以示对墓主的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用身上的香烟替代。”

    于是,大胆从口袋里掏出一包,抽出三根,逐一点燃。我双手举过头顶,烟头朝上,一边作揖,一边诚恳地说:“实在抱歉,今天没带好香来,只能用香烟代替,还请不要介意。”大胆连作三次揖后,准备将三支点燃的香烟插在棺椁前。

    就在大胆准备上香时,张人才无意间瞥见一个看似奇特的“棺椁”,定睛一看,那并非真正的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