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道正途 » 第十九章 内功心法

第十九章 内功心法

    拜师大会基本上就搞了一天。

    晚饭后,晚课照样进行。

    清松师父没有去管晚课,却把我叫回了他那斗室,要开始正式教导我了。

    他示意我在他对面蒲团上坐下,然后对我说道:“你先默念三遍净心神咒了来!”

    我依言闭目默念起来。这咒语好像是有些效果,我默念三遍后也觉得自己就心神安宁下来。当然,若多念它个无数遍则恐怕又会睡着了!

    待我睁开眼后,清松师父就对我说道:“之前我教过你打坐吐纳的!这吐纳之术,可谓道家内功也!为何称之为内功呢?是因为它练的是我们体内的腑脏功能。

    虽然最开始时你只学了最粗浅的吸气、纳气、和吐气,属于基本功吧!但它也是有其功效的!

    我们人体,除内在有气血循环运行之外,还与外在世界之间进行着物质与气体的交换。

    物质交换方面嘛,主要是指进食、饮水及排泄、排遗!

    而气体交换呢,就是吸进清气,而呼出浊气。

    但我们道家吐纳内功,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呼吸过程!它实则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气体交换。

    第一个层次,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即吐故纳新——呼出浊气,吸进清气。这属于呼吸问题!

    我们通过练习吐纳之术,可以使肺部尽量扩张与压缩,从而增进呼吸的气量。

    可以这样说,吐纳的第一步实陈就是练习的深呼吸。也就是你现在所练的这种最基础的吐纳法。

    而第二层次的气体交换,是肺部与人体内气血之间的气体交换。

    就是吸入肺内的清气要尽量进入血液中,而血液里的浊气又要尽量排到肺部中来!

    这就要憋气!

    所以讲究个气沉丹田!

    这一步你也基本上可以办到了!

    第三个层次的气体交换呢,是血液里裹携的清气要与人体各处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这则需要引气、导气及运气了!

    要以主观意识去引领气血的运行,使之得以强化,从而达到血液与周身各处之间的气体交换更彻底,更有效!”

    还真没想到,看似不多言语的清松师父,讲起这专业课来,还真一整套一整套的!还相当科学的!

    这使得我也怀疑起他是不是也是现实世界里穿越过来的生物学家来呢!

    但他这些理论,现实世界里似乎又真的没有!

    他能如此简明扼要而脉络清晰地讲给我听,很明显是早就思辨得很清楚了的!

    这的确让我很是认同起道家吐纳气功的科学性来了!

    清松师父见我有些㤉异的样子,便关切地问道:“怎么?听不懂?”

    我倒是一听就懂了的!以我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水平,怎会连这也听不懂的嘛!我只是诧异于他那套理论的新颖与太有道理了而已!

    看来,清松师父修行是确有所成了的!

    我摇了摇头说道:“师父,我懂了的!我只是感觉您说得太有道理了!”

    我这马屁拍得清松师父很是得意,他不无自豪地说道:“所以,修道也要有悟性才行啊!千百年来,人们只知道练这吐纳功,只晓得它是有益的,却不知道道理所在。这也是为师在修炼之中悟出来的呀!”

    他说这话,一是表明这是他独家理论,别人是不知道的。

    再有就是表明他对我绝对是倾囊相授的。

    另外就是顺带点醒我修炼时要注重思考与领悟。的确,他绝对是位好老师!

    随后,清松师父又继续对我说道:“所以,我们在练吐纳术时,第一,要心静。

    静而能弛,弛而能纳!

    第二,要专心。

    专注于吐纳过程,才有自己意念参与的能动作用,才能更好地做到吐纳到位。

    第三,要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才能顺利导气下沉,使纳气自然,增进纳气量和气体交换效果。

    第四,那就是要以意导气。

    这是类同于意守丹田使得气沉丹田那么样的过程,不过它延伸到了导气进行周天循环上了。

    今晚呢,就先教你小周天循环。”

    清松歇了一口气,喝了口茶。

    此时,我连忙沟通小石。毕竟学习修炼之法我们是该共享的嘛,不然我还不是得再教他一遍。

    况且,有他的参与,光从记性上说,我们就如同开挂了一般的噻!

    清松喝了茶后继续说道:“小周天循环呢,主要是要用意念使体内的气在身体躯干内运转一周。故称小周天。

    若使内气在全身运转一周,则为大周天。

    其原理类同于憋气,但因是在主导内气运转,故不似憋气那么难受,又有运化的功效。

    但切不可将憋气当成运气的方式去了!

    憋气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弄不好轻则使人昏厥,重则可能走火入魔!

    因为强自憋气是反自然的,它没有运化的作用,只会使体内浊气淤积,反而于身体不利。

    固然,开始运气行走周天时,肯定不是那么顺畅的,需要适当忍耐。

    这时也有些憋气一般,但切不可强求,应适可而止,循序渐进!

    多做些次数,反复冲关,过段时间就打通了,也就可以完成好周天运行了!”

    接着,清松师父继续介绍道:“内气周天运行过程中,会潜在地调动内脏参与运化,会口生津液,肠内产生屁。

    这津液要吞下,纳之以补自身!屁呢也要忍着,不可放了,否则相当于泄了气!这就白修炼了!

    若练得高深了,还会入定,头顶会生雾气,犹若云蒸。”

    其实,我一直认为他说得都挺实在的,但听到这儿不免又感觉玄虚起来!练下吐纳呼吸而已,还会生出屁和雾来,这就有些超出我的认知来。但还是得仔细地听着!

    然后,清松师父就开始讲起运气方式起来:“首先,要保持心静如死水,吸气时意由百汇生,犹若头顶开放了一般。这叫开天门!

    然后带着意念尽量吸气,并在意念引导下,把气导归丹田,如此你就不会觉得肺胀了!

    然后,再导气沉至下丹田会阴穴,再想着气经命门逆脊而上,至玉枕处。

    若玉枕难过,则以鼻观心。此为歌诀“玉枕难过鼻观心”也!”

    他说的“开天门”我倒是懂的,就如同大学体育老师教打太极拳之前,要我们尽量做到“虚云顶净”那般嘛!

    《道德经》里也有“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之语,就是说头脑要开放,甘愿如雌性般怀柔而不争嘛!

    至于啥子“玉枕难过鼻观心”,就不晓得啥回事了。

    我问小石明白不?小石也反应暂时搞不懂!于是,只能虚心地向清松师父求教。

    清松笑了笑说道:“其实方法呢挺简单的!但你得先晓得运气线路!这算我说急了!

    补允下嘛!百汇穴呢就在人的头顶。

    小孩出生时,此处颅骨还没有合拢,故古人认为此处乃人与天地相通之处,世界的万般气息皆由此汇入人体,故称百汇,也称为上丹田。

    中丹田,即膻中穴。

    而下丹田,在脐下一寸处。

    真正要做到气沉丹田,是中丹田炼气,而滋养下丹田聚精。

    故中丹田聚气炼气后过是要经下丹田而滋养之!

    命门在后腰,亦聚气之所,其作用同于下丹田而又聚气于后脊。

    后脊而上,后脑下为玉枕。此乃气行之关隘。本为滞气之所,休眠之需也。此乃天设之!

    然修炼亦为逆天之事,果真气由此弥散,则为休息也!

    故冲关之所,首先以此而当之!

    不过,意念之妙也在于此。此处只消以鼻观心,即想着鼻尖而后由下及心也,便自然而过!此也净心之妙哉!”

    他这番半文夹白的话,我倒是理解起来没多大障碍的。大意是各大穴位属于何等重要的场所,气血过处有何作用。但他把“以鼻观心”说得如此简单,这又让我有些怀疑。

    稍后真的修炼起来,如此一做,果真如此!

    这又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之智慧,实非我等之可想象!

    的确,这内功心法,恐怕是积几千年来的摸索才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