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当她知道我是重生的以后 » 第39章 区长叔叔您好

第39章 区长叔叔您好

    吴明远带着秦奋走进家门时,吴区长吴怀之正坐在沙发上喝茶。

    一周七天,星期一到星期六上午是法定工作时间,但对一区之长的吴怀之来说,还得加上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等于免费加班一天。

    这一天主要是骑自行车到区内企业走访,去区各机关找值班的负责人聊聊,现在企业效益不太好,情况掌握的越详尽,问题处理起来越顺手。

    然后中午、下午和晚上才是属于自己和家庭的时间。

    今天中午,吴怀之回到家,打开门发现屋子里居然冷冷清清。

    媳妇是市人民医院临床大夫,昨晚就向他交代过今天要值班,儿子吴明远说好下午返校,这会儿不见人影,也没留纸条,去哪了呢?

    吴区长泡上茶,四五口茶水下肚,儿子的事放到脑后,开始看报纸。

    对儿子家教甚严,又完全他的掌握学习、生活的情况,吴怀之完全不担心儿子会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

    吴明远应该是提前返校,不过没打招呼这事还是得批评一下。

    看到第4版时,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随后大门被推开,一阵细碎的低语。

    吴怀之转过头,看见吴明远带着一个少年出现在客厅门口。

    少年个子比儿子稍高,长的帅气,气质看起来比年龄更成熟。

    “这是我爸。”吴明远开始介绍双方。

    “区长叔叔您好!”秦奋微微一鞠躬。

    吴怀之一愣,然后以不易察觉的表情,瞪了儿子一眼,怪他在学校张扬。

    吴明远也是一愣,瞪秦奋一眼,他没想到秦奋会这么称呼,平时看起来挺聪明的,怎么今天犯傻?

    秦奋倒是很坦然。“叔叔您是区长,这么称呼很合适吧,在我们那儿,乡长来了,学生叫乡长叔叔/伯伯,县长来了,叫县长叔叔/伯伯。”

    吴怀之听他这么说,感觉就是天真没什么见识的农村少年,便笑着纠正。“叫叔叔就行,别叫区长。”

    “哦,怀之叔叔您好!”秦奋马上改口,又微微一鞠躬,蠢萌蠢萌的。

    吴怀之笑笑,站起身,端起茶壶、茶杯准备去书房,把客厅让给两人。

    吴明远看一眼秦奋,意思是看见了吧,我爸不是好说话的人。

    “怀之叔叔,您的报纸。”

    秦奋拿起茶几上的报纸,递给吴怀之,不过递到半路,他停住了。

    “明远,我觉得政治课本上关于‘市场’的概念不用改来改去了。”秦奋指指头版一条评论标题,“《在封闭的环境下搞现代化只能建成‘乌托邦’》,就是力挺改开了,这一年来,力挺市场经济的调子一路走高,年初争论姓‘社’姓‘资’,年中救股市,到近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讨论改革的胆略,我觉得市场经济的春天马上要来了。”

    “你在说些什么?”吴明远表示完全听不懂。

    “小伙子你继续说。”吴怀之放下茶壶、茶杯,坐回沙发,示意秦奋坐下聊。

    之前,吴怀之以为秦奋的成熟,是和社会闲杂人员厮混的结果,没想到是人家思想早熟的原因。

    今年以来,他也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烦恼,在喇叭裤被批判那会儿,这经济抓还是不抓,该怎么抓,他和所有支持改开的官员一样苦恼。

    尽管内部会议支持市场经济的声音逐渐增强,但没有上面定调,吴怀之这样的基层官员,也不敢随意迈开脚步。

    在单位,吴怀之听从媳妇忠告,私底下不讨论不议论这个话题。

    实际上心里是憋着这个话题的。

    现在眼前的少年触及到它,吴怀之忍不住想听一听,聊一聊。

    秦奋其实是故意引起这个话题,见吴怀之来了兴趣,便说:“怀之叔叔,我个人判断,明年1月,向哪个方向走,必有定论。”

    吴明远没有父亲的阅历和见识,听的云里雾里,他看看父亲,又看看秦奋,想插话不知该说什么。

    吴怀之是懂的。“会是哪个方向?”

    “坚持改开,市场经济。”

    “为什么判断是1月份?”

    秦奋当然不能说我是重生的,必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一年之计在于春,明年1月定调子,二三月出政策,剩下九到十个月落实,年底才能出成果,所以1月定调实际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吴怀之点点头,他给秦奋倒了一杯茶。

    吴明远看呆了,父亲这个动作,表明他认可秦奋,但吴明远都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

    “你家农村的,农村研究政策的人,很少有这么深入的吧?”吴怀之好似随意问了一句,听着像是夸奖,实则是在侦察。

    “也分情况,”秦奋端起茶杯喝一口,脸上都是坦率不设防的表情,“一般种地的人,肯定不关心这个,因为关心也没用,但如果是做点买卖,挖点矿什么的,就得密切关注政策走向,怕辛苦赚的钱变成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

    吴怀之点点头,秦奋说的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最近走访调查,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大家担心的都是这个。

    为人坦率,对政策变化敏感,有自己的看法和分析,秦奋精准展示的这些特点,全都命中吴怀之的痒点。

    仅仅10分钟,秦奋就从吴明远的舍友,变成吴怀之吴区长愿意与之聊天的朋友。

    吴怀之又就报纸内容,和秦奋继续聊天。

    吴怀之发现这个少年读报很有一套,对于干巴巴的会议报道,很多人会觉得有啥好看的,都是前篇一律的东西,但秦奋偏偏能从报道的版面变化、领导的排位顺序、讲话用词的微妙变化,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办公室秘书强了几个量级。

    他突然很喜欢秦奋这个少年,主要是和他聊天太舒服了,总能说到点子上去。

    其间吴明远没能插进去一句话。

    他纳闷不苟言笑的父亲,怎么聊到报纸就能和秦奋谈笑风生。

    吴区长结束和秦奋的聊天,时间将近中午,茶也喝上两壶,熟络到不像第一次认识。

    “小秦,吃过午饭再和明远回校吧。”吴区长主动留饭。

    午饭很简单,菜心挂面,秦奋和吴明远到厨房择菜、烫菜、烧水下面,吴怀之切了一盘烧腊肉。

    吃完午饭出门,吴怀之已经联系好一家国有大行在良江开设的支行,行长叫盛运来。

    回去的路上,秦奋蹬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吴明远。

    “秦兄,能10分钟说动我爸的,除了你,我没见第二个人。”

    “你不了解你爸,他是个好官,想做点事,但不确定方向,我是恰好聊到他想听的点子上了。”

    “明年真的会有那啥……历史的车轮将加速?”吴明远想起秦奋刚才和父亲说的话。

    “肯定啦!”

    秦奋加速蹬动踏板。明年会有一个历史性的大机会,要不他今天套吴区长的近乎干什么!

    下午,秦奋将6万块钱装进包里,骑上自行车拜访盛运来行长。

    因为吴区长打过招呼,秦奋和吴明远又是好朋友,盛运来行长特事特办,很快给秦奋办了一张活期存折,存上6万块钱。

    “盛叔叔,您有没有朋友在沪市的证券公司或银行工作呀?”

    眼前的少年有钱,人脉关系也不错,盛运来没有理由不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我有一个同学在万国证券工作,小秦你不会想炒股吧?”

    “盛叔叔,炒股要去沪市现场下单,我没有时间,只能打打新股。”

    此时打新股和后来的不一样,新股上市面值一元,是市场价的几十分之一,最便宜也有十分之一,这意味着打中新股至少10倍利润,所以一有新股发行,通宵排队是标配。

    这是普通人目前最可行、最快的赚钱方法,所以打新股不容易,盛运来知道这一点,没有贸然答应秦奋。

    “我问问同学最近有没有新股发行,过几天我们再联系。”

    拿着盛运来的联系方式,秦奋满意地回到学校。

    自行车驶近南校门时,经过一辆黑色的桑塔纳。

    桑塔纳后座上坐着张方安和张博文父子俩。看着秦奋推着自行车走进学校,张方安对张博文说:“看见没,这就是差距,我们坐小汽车,你的情敌只能蹬自行车。”

    “爸,秦奋是农村学生,怎么会有钱捐奖品?”

    张博文从秦奋展示的财务票据上粗略计算了一下,奖品总花费得500来块钱呢。

    “在农村,鸡和猪养的好,也会有万元户,甩给儿子几百块去装逼也不是不可能。”

    张方安倒是能理解秦奋捐奖品的大手笔,毕竟他经常一次给张博文几百块钱的生活费。

    不过,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儿子,你还是有机会的。”张方安拍拍张博文的宽厚的肩膀。

    张博文看看父亲。“我已经答应不去找邓小娅了。”

    他虽然目空一切,但不是食言而肥的人。

    “邓厂长现在遇到大麻烦了,能解决这个麻烦的,只有我,那个秦奋不行,所以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什么麻烦?”张博文暗淡的脸色又光彩起来。

    “因为电视机、收音机滞销,市无线电厂在全国的7个分厂开始关停,市区总部有部分生产线也停了,资金周转肯定会出现问题,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

    张方安背靠座椅,跷起二郎腿,手指有节奏地叩打前排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