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梦幻疾走 » 第21章 Strange people(Part III)

第21章 Strange people(Part III)

    新海口?

    “为什么是那里?”我问道。

    比赛的主办方是一家行业内中上游的传媒公司,总部地点在羊城,而比赛的举办地在莞城,也就是我的“地头”,按理说选择见面的地点是离不开这两个地方的,可是对方却选择了第三个选项,惠城,而且偏偏是新海口。

    “他说他订的酒店在那里。”

    闻言,我就更加奇怪了,你一个投资商,来出差订酒店既不选在合作方的城市,也不选在比赛的举办地,图什么?钱多没地儿花还是时间太多无处消磨?要知道惠城离羊城和莞城都说不上近。

    “没说别的?”我问道。

    “没有。”

    就在我还想继续问话的时候,有人拍了拍我的背,我转身看去,只见清辞抱着一个娃娃站在一旁,“在跟谁打电话?有事?”

    “是大王,在说比赛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我回去再跟你说吧。”后一句是对大王说的。

    我匆匆挂了电话,目光落在娃娃身上,“怎么买这个?”

    据我所知,清辞对很多事情的感兴趣程度都维持在浅尝辄止的程度,就像娃娃,她自然跟普通女孩子一样,喜欢可爱的、毛绒绒的东西,但很少会有真的花钱买下一个的情况出现。

    清辞看了看娃娃,刮了刮它的鼻子,“嗯……可能是被大王的收藏勾起了兴趣吧,反正也就30块,不贵。”

    “……”

    短暂的插曲过后,我们一行四人又随便地逛了逛,然后分别。

    清辞爸爸妈妈来得早,车子停在很里面,于是我们在停车场入口就道别了。

    “那我回去啦!”清辞说道。

    “嗯。”

    “明天见。”

    “嗯,明天见。”

    挥手告别了清辞一家,我坐上了车,回味着那句“明天见。”

    同样的话,清辞出车祸那天也对我说过,而那天的“明天见”自然也没能如约兑现,至于今天,其实发生的事情不比那天少,甚至犹有过之,比如清辞痊愈出院,比如清辞还是加入了我和梓铭的工作室,比如……

    我们终于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

    我发动车子,开始倒车。

    似乎一切都在回到正轨,只要今天这句“明天见”能如约兑现。

    当我磨磨蹭蹭地开到停车场入口时,一辆熟悉的黑色车子往外开去,然后入口横杆缓缓落下,隔开了我们。

    等待横杆再度升起的时间,我的目光随着那辆黑车移动,直至再也看不清。

    也许是下了一场雨又刮了一会风的缘故,今天的夜晚格外清晰,甚至能看到稀疏的星点缀于空中。

    没有了雨的阻挡,我花了半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工作室。

    只是我车还没开进地库,便远远地看到了毕加索坐在石墩子上看着手机。

    “滴滴!”

    嘹亮的喇叭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抬眼看了看然后走了过来。

    “澄哥,你还真快,我还以为你至少得十点后才回来呢。”

    “吃完饭没什么事干,散场就直接回来了。”

    毕加索绕到副驾坐了进来,“到你家了再换我。”

    我轻笑一声,打了个方向就往租房的地方开去。

    “对了,听大王说,我们又能参赛了?”

    “他还真是藏不住东西,是啊,投资商点名我们参赛。”

    “……”

    一路上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不知不觉就到了租房楼下,我挥着手,看着毕加索把车开走后,缓缓补上了一句:

    “明天见。”

    一夜安眠。

    晨曦之光穿透薄纱窗帘落在身上,空调早就定时关掉了,光的温热慢慢地给我闷出了一身细汗,我把被子甩开,坐起了身,想来是昨天发生了太多事情,昨晚难得没有半夜醒来。

    洗漱的时候,大王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何林夕何总来确认明天的见面事宜。

    我这才想起来我好像没给人答复。

    “既然是我们提起的,答应吧。”

    不就是去新海口吗?反正清辞已经没事了,也回到了我身边,那里也该变回以前的样子了。

    也许是昨天约好的今天见,我难得地抛着钥匙来到小区的停车场。当初找房子的时候只想着找近的,看了一轮下来,倒是运气很好遇上了一个本地人,租了一个两室一厅带车位的房间给我,就是租金贵了点,不过工作室稳定下来后,也不是支付不起。

    梓铭有三台车,一台是他爸爸淘汰的公车红旗,一台是他爷爷给他的奥迪A6l,还有一台是十万出头的电车,虽如此,他大多数时候还是开的电车。

    我就没那么多的选择了,只有一台父亲淘汰下来的雅阁,虽然平时不怎么开,但我还是挺喜欢的就是了。

    今早起的晚,等我驱车到了工作室楼下,已经接近十点了,又是工作日,路上除了到处窜的外卖小哥,几乎见不到什么人。

    “澄哥早!”

    刚进门,小王就来了个热情的招呼,我顿时鸡皮疙瘩就起来了,“你干嘛?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小王不满地嘟起嘴,“靠!我就打个招呼!”

    “你也不想想你以前打过几次招呼?”

    “切!要不是看在清辞姐的面子上,我才不想打招呼呢!”

    豁!敢情我这老板这么没咖位。

    又打趣了一会,我便朝工位走去,过程中我瞄了一眼梓铭的工位,上面没人,虽然说我俩上班都比较随性,但基本上为了做榜样都不会很晚来,可是现在可以说是很晚了,却没看到梓铭。

    我没有多想便继续迈动步伐来到自己的工位上,正好看到一道倩影正端着杯子站在落地窗前。

    我轻轻地移到一侧,在这个角度,能看到她时不时啜饮着杯中的水,嘴唇离开杯沿的时候挂上的薄薄的水层,在阳光照射下,真的是红润有光泽。

    从嘴唇往上看去,一侧的发丝被拢在耳后,小巧的耳朵下是柔和的下颚线,配上挺翘的鼻子,很有立体感。

    忽闪的眼睛上是长而翘的睫毛……啊,被发现了。

    “嗯?你什么时候来的?”清辞走了过来。

    “额,刚刚。”

    “是吗?我怎么看你好像站这好久了,我这么好看吗?这么吸引你。”清辞露出戏谑的表情仰着头看我。

    “没,没有,我真的是刚到。”

    清辞歪了歪头,伸手指了指落地窗,“虽然不明显,但你的身影从玻璃上还是能看到的。”

    我扭头看向落地窗,还真是!

    我的脸顿时红了起来,有种偷鸡摸狗被抓包的尴尬。

    清辞见状便无声地笑了起来,“好啦,不捉弄你了,说点正事吧,你给我的PDF我已经看完了,大概也了解了工作室的运作,不过最近是不是太闲了点?没接到商单吗?”

    工作室的业务范围主要是接一些制作动画短片的商单,以及参加一些比赛,而最近这段时间本来是专注于某传媒公司的动画比赛的,可是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如期参加,而当工作室准备承接商单的时候,这件事情又有了转机,当然,这些事情我还没来得及跟别人说。

    “大王在吗?”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

    “大王的话,来了之后就一直窝在会议室。”

    “跟我来吧。”

    随后,我和清辞来到会议室。

    “澄哥,你来了。”

    “嗯,事情怎么样了?”

    闻言,大王看了一眼清辞,两人点了点头算作招呼。

    大王本来是在用笔记本电脑在看东西,我和清辞加入进来后,他就把电视连上了。

    很快,电视上便显示出了两个文档,一个是一个多月前就准备好的参赛方案,另一个……

    “本来传媒公司定的主题是跟花有关的,主要是为西部旅游项目的其中一个宣传分支进行宣传片海选,要说重要,因为是宣传,所以无论是立意还是质量都需要强把关,要说不重要,毕竟大头在旅游项目的主体规划上,分支的工作做的再好最多也就是是锦上添花。”

    大王考虑到清辞刚刚接触这个工作,所以从头开始做简略的说明。

    “所以最初的设想是用短篇故事作为动画的脚本,也就是权重偏向体现工作室的软实力,但是澄哥的稿件太……抽象了,不予采用。”

    “抽象?”清辞疑惑。

    我尴尬一笑,“这不是重点,大王你继续。”

    “然后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来得及申报作品,本来以为这比赛就这样错过了,但昨天比赛的投资商何林夕何总通过比赛负责人找到我,点名要我们参赛,让我们可以略过申报作品的流程,只要在线上评审前把稿件交上去就行。”

    大王说着,把时间表调了出来,“今天是6月25月,申报盲审的截至时间是明天,而从明天开始到7月25日就是入围作品的改稿时间,再之后的一周就是线上评审和线下评审,然后就是定稿了。”

    “也就是说我们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我问道。

    对我们而言,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个时长2分钟之内的动画短片其实不算难,问题是如果这个短片不能获得奖项,那么这一个月的时间可算是白费了,换作接商单,只需要根据甲方要求做到他满意就行了,可是参加比赛的作品没有一个定式,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点无关因素影响后续的发展,导致前功尽弃。

    大王点头,“不止如此,因为我们算是被内定上去的,而同样被内定的还有传媒公司旗下的一个宣发部门,何总的要求是,我们可以拿不到奖项,但是不能比这个宣发部门差,所以为了正面对抗,我们修改方案,走偏向宣传的硬实力路线。”

    “内定的额外要求吗……”清辞感慨。

    “正常,他不是冲梓铭来的,这样的馅饼自然不会白掉,想来他应该跟传媒公司或者别的什么有额外的‘合作’吧,否则没理由特意捎上名不见经传的我们。”

    “嗯,不过,何总也有交代,为了协助我们完成这项指标,明天的见面将会围绕这个做交流,让我们做好准备。”

    闻言,我挑了挑眉,本来我和梓铭约见何总只是为了探他个虚实和目的,但其实怎么探还是个未知数,现在双方默认了参赛这个前提后,似乎交流比赛的相关事宜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不过,既然还是决定了参赛,把比赛搞好还是重中之重的,何总会提出这个建议,想必也是有这一方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