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人类火种:沉睡后的黎明 » 第三章 呼唤“感召者”

第三章 呼唤“感召者”

    2095年

    “Unix”目前状态正常,太阳系行星团稳定”,宇航中心局行星观察组向中心局领导层汇报。

    倾听报告的领导层有中国组、美国组、法国组和日本组,其中最高领导组的领导人员是美国组的乔斯。乔斯致力于飞船推动力研究,他负责宇航中心局的重要事项拍板,2050年开始建设的地下城工程便是乔斯下定决心,极力推荐的,虽然当时大多数科学家建议在地表设立能量防护罩。

    行星观测数据显示太阳系和贝塔星系中的行星运行轨迹稳定,暂未对拟定的宇航计划产生影响,且“光盾”飞船的建造已经完成。地下城居民都在等待着人类飞船飞向太空的新闻直播。摆在联合国指挥中心的领导层面前还有一个难题,去哪里寻找符合飞行条件的宇航员?根据深空计划,他们要有具有人类代表性的优秀基因,如果排除这个条件,宇航中心局里有数千位飞行员整装待发,他们争先恐后地向领导层推荐自己,但不幸的是:经过多轮配对,他们的DNA均没有完全匹配,虽然飞行员们有非常娴熟的驾驶技术,但是这是一项延续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被挑选人必须那一类含有优秀基因的人群。

    关于基因匹配方法,科学家们通常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将基因图谱与受检人员基因进行比对,即使多么浩瀚的数据,答案都能快速得出,但这一类方法却在多年前无法奏效。

    在比利时,全球基因检测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建规模,截至目前,其储存着全球所有人类的基因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轻易显示人类的性别、身高、人种等,是绝佳的寻找优秀基因宇航员的数据库,人类管理中心的管理者本可以向基因检测中心申请导出数据,并匹配出拥有优秀基因的宇航员,获取他们的全部信息。但基因检测中心的大部分信息在之前的一场网络病毒攻击中丧失了真实性,这些信息被攻击者有意打乱并进行破坏,完整的基因数据无法得出,这意味着基因检测中心的匹配数据无法保证挑选出的优秀基因人类是准确的结果。

    这次攻击战是俄罗斯Found组织挑起的,他们号称为那些无法进入地下城的人类伸张正义,抗议深空计划中优先输送优秀基因人类进入新家园,他们的目的是引起联合国指挥中心高层领导者的注意,并将优秀基因人类的信息彻底损毁,在他们眼中,人人平等,特别在危难来临前,所有人都需要接受同样的前途命运。

    人人平等是人类文明中最鲜明的特征,无论痛苦还是快乐,平等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其实,这样的闹剧在数年前--人类没有任何生存危机时已经发生过。

    2039年,部分人类走在大街上,喊着响亮的口号:反对转基因,拒绝商业化、批量化生产,他们走向转基因实验公司,扔燃烧瓶;他们用手中的铁锤破坏当地售卖转基因产品的商铺;他们制造恐吓事件威胁种植大户和生产厂家等等。各种领导者们虽然知道转基因产品对人体并没有危害,但还是妥协。最终,各国的基因工程科学家们相互之间达成了协议--《有关转基因技术使用的强调说明》,协议规定“转基因技术只能在部分可食用蔬菜水果中使用,而不可在存活的动物肉类中使用,转基因技术应限制自身发展高度”。

    制定协议的目的不仅是制衡各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安抚百姓的担忧,全球转基因协会也担心部分疯狂的科学家会萌生跨物种基因杂交的想法,他们可能会制造各类怪胎,给地球带来安全隐患,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影响以及日本核废水影响都向我们证明,怪物是有可能诞生的。协议里内容不长,我国转基因高级研究协会代表人员率先在协议上签署确认,其次是英国、匈牙利等国家,日本国代表人员不情愿地跟随美国转基因科学家代表签署确认。

    基因对于人类而言十分重要,是微观层面的身份辨识器,破坏、转移、嫁接都是对身份的不认可!

    根据全球基因检测中心负责人说明,全人类基因数据无法修复,如果没有其他的途径方法,科学家们只能在100亿人口中逐个采样进行检测,这样的工作量太大了。而且将一名宇航入门学员培养成真正宇航员需要大概5年,如果这样做,深空计划的第一步耗费的成本和时间无法想象,我们需要想出另一种方法。

    值得庆幸的是,此前发生北非臭氧层空洞、日本富士山爆发和大西洋海啸事件后,地表居住的人类总数已经减少了10亿,且北非臭氧层空洞波及更广的范围,大部分人类的基因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全球人类管理中心数据,基因完全没有受到地球百年来灾害影响的人类大致有10亿,这10亿人的基因没有潜在缺损,基因信息稳定,但工作量依然庞大。科学家们也在虔诚希望那批拥有优秀基因的宇航员们在这茫茫人群中,他们要尽一切可能找到他们。

    他们或许非常平凡,做着非常普通的工作,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释放着不一样的光芒,或许是地表空轨维修工、或许是一名教师、或许是人工智能训练师,毫无疑问,他们都深爱着眼下的一切,给予爱和被爱!

    叮铃铃...铃铃...

    基因检测中心的美国分支机构--麦哲伦基因组基地里的一通电话打响了。

    “是负责基因检测机构吗?”中年男子用着粗糙的声音讲道

    “是的,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我看到基因检测中心官网有一份关于挑选优秀基因序列人员的告示,我好像能为这件事做些什么”

    听到这,麦哲伦基因组的接话员张开嘴巴,睁大眼睛

    “请问您什么时候有空来麦哲伦基因组基地一趟呢?我们的首席基因科学家一定很希望”

    “周三吧,对了,我叫布朗特”

    “好的,布朗特先生,欢迎您的光临”

    不管是何种巧合或是预谋,“深空计划”中,宇航员的选拔有了重要眉目。

    周三下午,阳光明媚,街道上,人们遛着机械狗,走过来、走过去,人们的步伐不再那么匆忙,他们是不是看向孩童的笑脸和绽放的花朵。

    一名穿着粗糙的风衣,长发、手上提着微型电脑的中年男子在麦哲伦基因组基地驻足一会儿后,看上去些许邋遢,但让人醒目的一点是他手背上是不是漏出的纹身,形态像一种爬行动物,他径直伸手按响门铃。

    “叮咚...”

    “我是布朗特,来见你们的首席基因科学家”

    “欢迎,奎恩博士在等您了”

    奎恩博士办公室里,两人交谈了3个小时,期间,送去6杯咖啡和2盒面包,时不时传来大笑声音,除此没有听出其他的交谈内容。

    晚上8点,奎恩博士和布朗特同时走出办公室,相互致意后,布朗特走出麦哲伦基因基地大门。

    “紧急会议,所有成员到会”,奎恩博士在30分钟后通过投屏向基地所有人员发送通知,会议上,奎恩博士激动地告诉每一位研究人员:“人类文明有救了,刚刚离开的布朗特先生是一位独立基因学家,15年前,他和基因检测中心里的钟长晓教授合作,探究环境对基因行为的影响,便暗地从全球基因序列中挑选出优秀基因序列人员,并对其进行编号,共有200人,15年来,名单上的人员生活行为一直被观察着,观察结果也形成一系列报告,关于这份名单,布朗特教授已经给到我,我们可以向全球基因检测中心负责人报告这件事情,这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麦哲伦基因组基地里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的基因工作终于能如释重负。但这份名单真的来得如此轻易?布朗特手背上爬行动物纹身到底意味什么?

    听到奎恩博士的汇报,全球基因检测中心的负责人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并立即联系全球人类管理中心,搜寻聚集名单人员。根据名单和智能网联系统、天眼系统的匹配情况:200人中,138人居住在亚洲,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印度;40人居住在美洲,包括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22人居住在欧洲的西班牙、法国、匈牙利和英国;200人中,有超过100人的年龄已达60岁,超50人年龄未成年,且其中有部分人员早期遭受事故,无法做出正常行动。经过宇航员标准筛查,全球人类管理中心确认的宇航员人选共计20人。

    行动起来,为了人类。

    联合指挥中心当日通知各国派遣宇航飞机将目标人员送至位于智利的宇航中心总部。睡意朦胧的准宇航员们也许正在酣睡、也许正在闲庭散步、也许正在深夜工作,他们很难料想到自己在未来会担负起延续人类文明的重要任务。

    他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适应各种场景,打破、服从自发形成的规则,可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似乎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做着实验,一切都在意识的偶然中进行中,但看似偶然的本质却是必然。

    2095年9月,智利温度较低,广阔的沙漠除了航宇基地建筑没有其他景色,阵型4排五列,20名乘坐宇航飞机连夜到达的人员被要求整齐列队,他们挤着惺忪的睡眼,时不时打着哈欠,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抓到这里,他们满头雾水注视着对方,谁也不认识谁,毕竟这是他们在没有知觉后睁开眼睛的情况下第一次相见,。

    “立正”,不一会儿,宇航局的一伙人便快步走到队列,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领头人是美国上将詹姆斯,他是宇航中心的二把手。

    “你们这时当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将会面临什么,没关系,听从我之后做出的所有指令就是最正确的事情”詹姆斯上将轻声说道但是听起来及其严肃渗人。

    说完后,詹姆斯回到基地,看样子,他非常忙碌。

    队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请跟随我的脚步,你们队伍名称为“醒悟者”。”一名女军官向着一群队员说,军官旁跟随着一个人形机器人。

    你们将要接受更加系统的监测和训练,目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太空宇航员,期间,你们有人会被淘汰。“醒悟者”们边走边听着。

    “可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呢?我们只是社会中很普通的人啊,我只是一名卡车司机,像他,在美国洛杉矶是一名流浪歌手”队员中有一个胆大的黑人询问到。

    女军官沉默着,嘴角向两边脸颊拉着

    “布朗特教授去哪里了?”詹姆斯对奎恩博士说道:

    “报告,自从我和他在麦哲伦基地谈完话后,就无法和他取得联系,非常奇怪,即使天眼系统中也无法查询到他的信息”。

    詹姆斯手指交叉着,在思索些什么事情。

    “奎恩博士,辛苦你了。”接下来的基因检测和训练可以全权交给我们宇航中心。

    布朗特教授身上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詹姆斯主席不对这一人员深挖严查。或许,这个秘密在宇航中心负责人心里已经十分透彻。

    早在2045年,科研人员在地底实验室工作时,在雷达探测仪上经常会有庞然大物移动,而且移动速度十分迅速,等科学家们布置好追踪装置后,这些物体却神秘消失,这一现象被写成报告递交给联合指挥中心,但一直没有准确的定论。有些专家提出雷达出现故障,也有些专家提出地底可能存在未知生物。这一切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打开门,“醒悟者”队员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首先,宇航中心的外墙装饰和里面完全不同,墙壁似乎是透明的,可以360度环视周边,里面没有一台电脑或者仪器,全部是投影操作。“醒悟者”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此先进的技术。在他们的认知水平中,空中轻轨和智能机器就是地球最高深的技术了。

    其次,宇航中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甚至比科学研究人员数量还要多许多,他们负责样本检测分析。宇航中心24小时巡逻的武装人员也是如此,包含纯种人类、半机械人和机械人,半机械人和机械人是人工智能科学家经过改造后的智能人员,当他们被派遣执行任务,若自身遭到较严重的身体损坏或者科学家发出远程指令后,便会引发自毁机制。

    人类将不断发展的智慧变现成现实,环顾四周,宇航中心的高科技设备应有尽有,令人叹服,百年前,这些只是想象中的无数场景,是魔法,是幻境,但它们就展示在我们面前。

    宇航中心的办事大厅中,有一处特别醒目的地方,环屏投息智能信息系统,它与人类控制中心局的天眼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他们共同监测地表以及地下城的各个位置,目的之一是为防止人类之间出现矛盾冲突,若发现重大冲突,人类控制中心局的武装人员将会出动。

    科学家只需要输入必要的芯片,智能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便抵得上100个人类。这也毫不奇怪,为了尽可能减少监视的差错,操作信息系统的几乎都是智能机器人,人类更多的是分析信息并传达运行指令给相关机器,这和近百年前的电影《i,robot》中的机器人场景十分相似,操纵这些智能机器人,人类只需要远程发送指令而已,当然机器人也有寿命和回收流程,人类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处置机制,但是机器自我学习能力并不可预测,它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情感信息。

    智能信息系统除了监控区域的冲突现象,它还调度地表和地下城的交通秩序,是交通系统的“大脑”,如空中轻轨、水中潜艇和军用飞行器等,在智能信息系统安装以来,全球交通环境中已经连续10年没有出现一起事故。更让人惊讶的是,人们在从事各类活动过程中,都有空气中弥漫的微型机器人进行记录和分析,甚至,根据联合国指挥中心大会决议,全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集中统一保存在南极洲,那里被防卫机器人24小时无休保护着,人类根本没有办法靠近,军队训练人员和重要执行岗位也有智能机器的渗入。

    人类相信自己创造的生命,但智慧不仅掌管在创造者中。

    GICC的负责人出现了,身后有詹姆斯上将和一行气宇轩昂的军官,这位负责人面容慈祥,有着一口茂盛的白胡子,

    “你们好啊!我是宇航中心负责人,欢迎来到全球宇航中心,大家都称呼我为米歇尔将军”,他眼睛仿佛会发光一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浅蓝色正装胸前贴有“宇航中心负责人”的胸牌。

    “这也是“深空计划”运行的控制、决策中心”。米歇尔将军用夹带着荷兰语气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

    “感悟者”们紧紧盯着米歇尔将军,空气仿佛静止一般,仅有机器运行的嗡鸣声。

    作为高级军官,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机械改造,即他们大脑中植入了一定量的芯片,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器官已经更换。米歇尔将军已经70岁,但是他拥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得益于其大脑植入了名为“XM”的记忆芯片,这类记忆芯片可以释放信息因子,与大脑细胞融合,并激活大脑记忆层,米歇尔将军心脏也更换过,液态金属心脏的植入可以让他免受之前心脏病的困扰。詹姆斯上将同样也更换过手臂。

    芯片的使用并没有在民间生活铺展开,但这种芯片植入方式将会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得到广泛推展,10年、30年后,人们逐渐会利用成熟的人造科技来缓解生理、心理压力,比如植入激素控制器来调节激素的释放程度,更换仿生心脏来加强血液循环等。这些人造科技产品可以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使他们持久地担任相应的工作,就目前而言,这类人造科技只会在重要决策机构的重要人员上进行使用,毕竟,这群人控制着“地下城和地表”的有序运行。

    “感悟者”们心中仍然充满着疑惑,被运送到宇航中心已经过去三天,他们想念着远在他乡的妻儿、父母、朋友,想要直接向米歇尔将军询问具体情况,

    “米歇尔将军,请问...宇航中心..与...”

    “感悟者”们顿时感到头晕目眩,没等其中任何一人说出具体问题,他们就被周围的透明的催眠雾气迷晕,不一会儿,晕倒的“感悟者”就被带到一间房里,宇航中心大厦拥有1000层,最高端可以可以抵达大气的对流层。宇航中心可以接受发送无线电信号,拥有最先进的光学望远镜和电子望远镜。

    房间内部全都由钛合金制造而成,这与大厦的主体建筑材料相似,因此,宇航中心大厦可以抵抗11级地震,核弹冲击波等,“感悟者”面前摆放一张圆桌,圆桌中间摆放着一个充满着蓝色液体的水晶玻璃罐,罐子旁摆有一些小酒杯。这到底有何用途呢?

    30分钟,队员们断断续续从睡意中醒来,他们完全感到迷茫,面部展现生气的模样。

    那名女军官又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按钮器,突然,四周整面洁白的墙壁上出现了全系投影,投影内容是关于人类在近几十年来遭受的一切磨难,以及5年内地球将面临的生存威胁,女军官讲述:“在2100年,地球受到陨石撞击后,地表生活将不再有可能,那时的地表因太阳光无法照射而温度极低,同时,人类建造的地下城也会由于重金属能源匮乏和人类生存繁衍问题而无法长久生存在舒适的“恒温箱”中,我们可以避免陨石撞击的浩劫,但人们依然存在灭绝的威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那就是飞向太空。”

    “飞向太空?飞向太空就能避免人类灭绝的威胁吗?”

    “对的,科学家们已经锁定一颗可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你们将作为宇航员率先进行开拓,根据“深空计划”,在之后几十年内,将人类转移至那颗星球上”女军官斩钉截铁地说道。

    “如果不选择探索深空,不选择太空移民,人类将在60年的时间内逐步灭亡,所有的人类文明都将不复存在”。

    “感悟者”们互相看着对方,心中若有所思。

    紧接着,这名女军官用着温柔的语气说道:“率先前往Unix星球的人员须含有人类优秀基因,显然,你们是全球基因监测中心从地表10亿人类中筛选出的含有人类优秀基因的人员,在你们休眠时间段,智能机器人也再度匹配了你们的身份,确认无疑。”

    “全球宇航中心的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已经研发出短时间穿梭Unix和地球的宇宙飞船,“光盾”量速宇宙飞船,这是一艘将人类文明延续下去的生命之船,但我们缺少你们作为宇航员去延续人类的文明。我们需要尽可能快地将你们训练成能操纵这驾飞船的宇航员,你们必须担负起人类探索Unix星球的重担,你们要在那里繁衍,延续人类生命,建设人类生存基地”。

    “面前摆放的蓝色瓶是记忆忘却剂,作为繁衍人类文明的第一批人员,你们需要忘记在过去人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忘记各种关系,甚至忘记最爱的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女军官继续补充道:

    地球上数亿人类在期待着,而我们也不得不迁徙,这是唯一的活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需要做出牺牲,拯救濒危的人类文明,否则,地球不过再变为一颗荒无人烟,没有任何生命气息、恐怖荒凉的星球,成为遗失在茫茫宇宙的群星中的一员,我们所见所做毫无意义。

    人群中议论声逐渐散开

    “作为丈夫,我更希望能陪伴我的妻子和女儿”、“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为地球做一份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要去地球之外看看”、“竟然生产出量速飞船,这是科幻世界里的东西啊,太好奇了”.....

    咳咳,女军官两声咳嗽将人群里纷杂的议论声打断

    “我们充分尊重你们的选择,选择成为宇航员的“感悟者”将被留在这里,而选择放弃的人员可以搭载宇航中心的派遣飞机回到原地,过着原来的生活、继续爱着家人,像往常一样工作生活。

    不一会儿,房间厚重的钛金属门突然一下打开,放眼看去,桌子上那瓶蓝色药剂减少了一大半,蓝色药剂将会逐渐干扰神经系统,喝下的队员,记忆将会在1天内完全衰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会感到任何不适,甚至会产生一点兴奋感。

    很显然,他们当中想当宇航员的并不少,他们步履坚定地走了出来,表现高傲的神气,当然,也有人选择回归正常生活,珍惜陪伴家里人的剩余时光,与选择当宇航员的队员相比,他们眼神里含有落寞和哀伤。

    “现在请选择参与宇航员训练的队员去休眠层休息吧,次日清晨,请到67层会议中心集合。”

    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只要顺应自己的内心,便是最正确的。“感悟者”中,许多人选择为地球,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而奉献自己,抛弃自身利益,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也有决定放弃宇航员选拔的,即便知道自己基因的特殊性,他们选择陪伴家人、朋友,在得知他们的任务前,可能是一名律师,一家公司的职业经理,一户家庭的全职太太,他们并不是向即将到来的灾难妥协,求饶,他们想将最后的时光变得那般温馨、从容。不是他们怯弱,而是深沉、浓厚的爱在给予他们最牢固的束缚。

    清晨的阳光让人不经意忘却了所有的不平静,宇航中心里无论是机器还是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手中的活。在之后的五年时间里,队员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或需要付出更多。不一会儿,“感悟者”们准时到达67层会议中心。

    “欢迎你们的加入,地球很幸运拥有你们”,米歇尔将军磁性的声音从会议室门口处传来。

    “你们身上流淌着含有人类优秀基因的鲜血,除此之外,你们和普通人类毫无差别,但地球需要你们,人类文明需要你们,因为你们必须承担起延续文明的重担,因此,你们需要加入宇航中心,接受最系统、最全面的训练。”

    “在飞往Unix的路途中,飞船会遭遇各种挑战,你们极有可能会因为飞船受到撞击、或飞船失去信号等而丧生于茫茫宇宙中,你们的生命安全并没有充分保证,宇航中心研制出的量速飞船具有非常先进的驱动技术、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信息决策系统,你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熟悉飞船的每一个细节和太空中的操作手册。希望你们能明白自己现在在从事一项伟大的工程,一次关乎人类命运的博弈,你们的终极任务便是在Unix建立人类基地,并繁衍第一代Unix人类”,米歇尔将军继续补充道

    9位队员眼中噙满了泪水,他们心里知道,自己喝下那瓶蓝色药剂后,就只有一个目标,献身于人类文明的迁移。

    之前讲话的女军官继续说道:“飞船的操纵人员容量是8名,意味着你们中有一位队员无法登上飞船,而只在宇航中心的信号基地里担任监测员一职,当然,宇航中心负责人需要综合考量你们的训练结果才会做出最终宇航员人选,毫无疑问,你们都需要做出比你们想象中艰辛10倍的训练,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接受极大的考验。

    “感召者”们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这些看似十分普通的人类,在被召集前,和其他人类一样做着普通的工作,和朋友、家人们谈论着地下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会因为一些事情笑着、哭着,事实上,但他们已经忘记了脑海中的发生的种种曾经,他们现在仿佛是一张未经世事的白纸般,只能表达直白的情绪。

    成为一名优秀宇航员的训练过程就像是从成千上万吨砂砾中挑选出黄金颗粒一般,他们需要重复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重复动作,队员们要忍受身体的极限。过去的老者说过:“在强大的信念下,即使孱弱的人也可以变为无所畏惧的强者。”

    在人类命运存亡的关键时刻,“感召者”用实际行动会向我们证明他们可以承受住任何的身体训练,甚至放下自身的性命不顾,捍卫地球的未来,他们是平凡的、但又是英雄的,在地球危机时代充当全人类坚强的臂膀,挺身而出是他们对人类文明未来的宣誓。

    “训练时间共5年,期间,宇航中心的教官员会耐心指导你们,有关身体训练、飞船系统、太空生存、基地建设、应急管理、沟通能力、地质勘探、船舱维修等几百项内容,这些课程将会交叉教授,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训练你们的教官吧”

    站在“感召者”右手边第一位,是主要负责身体训练和太空生存的教官,名字叫作杰华。(杰华是东南亚人,虽然身材较为矮小,但杰华有着多年太空飞行的经验,在职业生涯中,他多次乘坐航宇飞机执行任务,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在航宇飞机穿越大气层,因温度过低,飞机的动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杰华通过弹射从万米高空落下,并顺利降落地面,将船舱内的重要数据资料保存下来,但因为失温而导致自己的脏器受损,至那以后,无法再乘坐飞船执行任务。为了在岗位继续发光发热,杰华主动申请成为宇航中心训练员,进而为宇航中心筛选最合格的宇航员,在过往培训期间,杰华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布置难度极高的项目,考验这群“感召者”的能力。对于这群“感悟者”,他们要接受更为综合性、高强度的训练。)

    站在你们右手边第二位,是主要负责基地建设和地质勘探的余光博士,余光博士在中国和德国工作生活多年,具有丰富的地质勘探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Unix星球具有非常广泛的勘探前景,根据前期调查,无论是金属材料、还是燃烧材料,都可以大量获取,你们的任务是在登陆Unix的十几年内,打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所,便于后续太空移民。

    站在你们左手第二位,是主要负责飞船系统和船舱维修的中本根一教授,中本根一教授对于飞船的加速系统、生命系统和驾驶系统研发都有参与,综合各个层面,他来教授大家有关飞船相关课程再合适不过了。

    ......

    “感召者”们在这五年中无疑是孤独的,他们无法接触外界的任何事情,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放松,他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课程的学习中,他们俨然已不记得往事,他们的亲人、朋友会想念他们,但无法获得他们任何消息,他们销声匿迹般人间蒸发了。

    在人类危机面前,航天员的训练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格、更为残酷。通过为期五年的训练,太空航行能力几乎为零的“感召者”将成为拥有超强综合太空素质的宇航员。五年来,他们不断锤炼相互之间的默契度,接受小组任务,接受各种批评。

    他们每周接受50次的离心机试验,以便适应超重状态。

    他们在南极洲生存半年,以适应极端天气条件。

    他们在模拟飞行中重复系统操作上万次并牢记系统指令。

    他们熟记银河系几十万颗重要星球位置

    他们掌握工程金属和塑料材料冶炼、合成

    他们演算太空飞行公式和能量公式

    他们熟悉生物学、生殖学知识并进行实操

    ......

    他们此次航行的目的是延续人类文明,因此,为保证“深空计划”万无一失,飞船所携带的保存大量人类受精卵的培养皿被设置自动智能系统指令,若飞船发生意外,无人激活培养皿,培养皿将会自动摄入材料,并激活受精卵,最终受精卵成长为胚胎,摄取营养物质。当然,船员们在Unix太空家园工程建设完后,他们也必须进行繁衍。不同环境的胚胎需要进行对比,以验证Unix是否允许人类进行繁衍的结果。

    五年,时间快得让人匪夷所思,地表浓厚的尘埃云和地下城监测地表温度仪均表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厄运没有避开。2100年,祷告声和哭泣声在地下城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

    经过五年的训练,宇航员最终均能完成宇航中心布置的各项任务。虽然每位宇航员对各类宇航知识都融会贯通,但他们被要求负责各自的主要任务,方便他们对项目作出合理、正确的决策。

    飞船容量为八名宇航员,意味着其中一位“感悟者”无法登上飞船,虽然无法航行太空,但同样作为深空计划的推进人员,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剩下的八位“感召者”,他们将代表人类驾驶“光盾”宇宙飞船翱翔太空,前往Unix建设人类基地。

    “请大家笑一笑,挨近一些,3...”

    爽朗的笑声充斥着宇航中心的媒体中心办公室,在宇航员面前是智能机器人,他可以自主拍摄照片,并与宇航员们交流。按照宇航中心的惯例,宇航员们在出发前会被要求拍合照,因此次飞行任务过于重要,宇航中心的负责人米歇尔将军也会入镜。

    他们脸上纯真的笑脸宣示着建设新家园必胜的决心。合照被挂在联合国指挥中心的大厅正中央位置,工作人员每天会朝照片致两次意,每次上早班前会敬礼示意,时刻不会忘记他们,每到日落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朝着照片再次敬礼。为地球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应该被永远铭记。

    合照也被传送至地下城的各个角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地下城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就如矗立在亘古岁月的不朽丰碑。地下城人民也知道此次飞行如果产生意外,人类文明将无法延续、无法繁荣。

    不妨介绍合照中的八位宇航员吧,三位女性、五位男性构成了“光盾”宇宙飞船的飞行小队。五年中,八位宇航员在飞船模拟器中进行了上万次的模拟飞行,并且接受各种严格环境的考验,飞船上还安载重要的智能系统,名字叫做小导,小导在五年学习中不断迭代航空知识,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它的知识库囊括了各种人类文明,如华夏、欧洲、美洲文明等,并且可以娴熟回答绝大多数宇宙问题。小导的安装是保证飞船运行指令执行的科学性、安全性,它不仅可以辅佐飞船的操作员,更是在危机情况下保存人类胚胎。

    合照中最左边的是布拉特,来自澳大利亚,有着茂密的棕色头发,她主要负责飞船航行的轨道计算,确保飞船的定向降落和飞行方向最优,在成为宇航员之前,是一位大学学生,主要学习哲学,拥有十分惊人的第六感。

    身高最高的是那位是海格,来自英国,之前是从事石油探测的工作,一位中年男性,他负责Unix的地质样本采集以及工程建设,化学分析地质样本后冶炼相应的金属材料,他是本次航行的飞船船长。

    黝黑皮肤的是海姆斯,来自美国,之前是一位计算机公司的CEO,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在地球取得的成就很不错,但是年纪不大,他擅长处理大数据的模型分类,主要担当飞船的路程风险概率试算,将飞船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如宇宙垃圾、信号失联等,有力地规避飞船的操作风险和地面控制人员信号失真风险,他需要和小导经常沟通。

    褐色皮肤、留有长发的是博格斯,她来自匈牙利,是八名宇航员中曾经有过子女的女性,之前在某生物研究所工作,担任细胞结构生物学家,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体外受精胚胎,在细胞学界拥有很高的权威,她在此次飞行小队中负责激活冷冻受精卵和探索Unix行星上的生物信息样本。

    拥有黄色皮肤、英文说不流利的是宋科,来自中国,他是飞船检修员,之前在中国一家私人航宇公司担任航宇飞机的器件维修,以及火箭的软硬件调试工作,在此次飞行中,他每天都要检查飞船的器件是否完好,如机械控制臂、镀层金属窗、无线电接收塔等,负责保障飞船零件完整无损,系统的每次初始化和运行都是正常的,除此,他还是一个军事武器迷,曾经申请试飞高超音速飞机,并试飞成功。

    配戴眼镜的是罗斯特,来自印度,是飞船动力系统的主要操纵人员,其负责调整飞船的飞行速度和动力供给。他之前在著名的量速工厂--凯斯量子担任量速实验小组成员,他的老师在宇航中心研制出的第一代量速飞船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具有非常扎实的飞船动力供给工程知识,在训练中,他总是能够发现在各种环境下飞船最优航行的途径。

    来自菲律宾的秀西负责行星全貌数据的收集,他之前在一所大学任教地理老师,他需要在飞船经过的任何行星中快速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地球宇航中心。

    合照中还有一名女性,叫做风,他是来自韩国的一名孤儿,在成为一名宇航员前,她在韩国就有相当大的名气,当时主要的韩国新闻都有她的身影,她天生拥有比计算机还快的运算速度,还具有超感知能力,就是那种用科学始终无法解释的。在飞船中,她被安排从事布拉特和海姆斯计算结果的核验以及量子动力冲量计算。

    飞船的起飞时间定在2100年的10月份,位置:地下城的西部地区,相当于地表曾经的非洲区域,为尽可能减少飞船的能量损耗,飞船突破地表引力需要搭载运载火箭,突破第一宇宙速度后,利用飞船自身能量进行太空航行。

    五年的时光稍纵即逝,在这段时间中,八位人类航天员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咬牙通过了宇航中心给他们的各类考验。他们在冰天雪地集群取暖、他们在荒漠戈壁中勇敢前行、他们在枯燥动作中聚焦精神......,他们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人类文明。

    宇航员们整装待发,焦急地等待着宇航中心下发的命令,他们等待全球宇航中心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对“光盾”飞船和推力火箭的最后检修。

    科学家们不断计算验证着动力、时间、气候、方向,他们要保证此次飞行过程的万无一失,他们要保证最新的量速动力系统完全适配飞船,他们不断调试参数,他们还要建造一架新的火箭,他们要为“光盾”宇宙飞船制作最美丽的嫁衣。科学工程师们需要时间来完成这项工程,据估计,这大概耗时3个月,出发前,宇航员们仍然需要心理练习,3个月内,需要接受宇航中心心理老师的耐心辅导,他们会被不断提醒着并且牢记:“无论宇宙深处有什么,那不足为怪;无论发生什么,请保持淡定”。

    为纪念这些伟大的勇敢者,八位宇航员们各自拍摄纪录片,指挥中心将他们的纪录片传送至地下城的公众媒体网络,作为透明人,宇航员们俨然已经忘记在医院、公司、学校等地方生活工作,和周边同事、家人、朋友的各种联系,宇航员们失去作为人拥有的生活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但这些关系正是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这种关系正体现着人们活着的感受。他们家人如果看到他们在屏幕中大笑,会感到慰藉,看到他们安然无恙,会感到喜悦,这解答了他们心中长达五年的疑惑,接着,这会使他们感到自豪,但令人遗憾的是,宇航员们无法与他们做最后的告别,因为他们要告别的是全人类,是这颗蓝宝石般的星球。当然,当他们坐上宇宙飞船,他们就要告别曾经的自己,他们要变成真正的战士。

    前方充满未知,预想扑朔迷离,这一切真的如“深空计划”一般进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