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人类火种:沉睡后的黎明 » 第四章 航行之后

第四章 航行之后

    宽一百米的洞口在地表灰蒙一片的环境中显得那样刺眼,周边没有一棵树,地表覆盖着沙土和灰烬,2100年的地表没有一丝生机。

    而这洞口下藏有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航宇飞船,而这里将举行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航空工程。

    “这里是阿尔法发射中心,听到请回答”

    “收到,宇航员正接近”

    三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八名宇航员在宇航中心做完了最后一组测试,他们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在宇航中心巡逻士兵和工程师的带领下,前往准备点火发射的运载火箭处,它就站立在宇航中心的地底航空发射中心—阿尔法发射中心。

    映入眼帘的是一架约有30米高的三管式火箭,海蓝色的涂漆象征着地球生命的经久不绝,这似乎也意味着此次飞行旅程会增添不一样的传奇色彩,火箭的第三层装有“光盾”宇宙飞船,其采用近百年来人类航空技术的最顶尖水平--量速。

    火箭的助推力产生还是采用相对传统的气体燃烧,其实科学家们对于暗物质能量研究也有较长时间,即暗物质具备超高能量,其受到外界催化剂影响后会产生极强的熵增,能量供给并不会完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科学家们利用容器吸收暗物质所释放的能量,经过层级过滤,能量将以气态冲量形式储存在飞船的能量仓库中,能量仓库中的能量会被控制仪器根据动力所需而定量释放,避免能量一次性耗费,但是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具体应用,因为科学工程师们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控制仪器,暗物质能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安全起见,科学家们考虑助推火箭的能量供给还是采用气体燃料。

    飞船的传感装置和信号接发设备都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比百年前的GPS和北斗系统精确50倍,整架飞船的重要指令接收和发出都由飞船的“小导”智能系统输出输入,为了安全起见,逃生系统和防卫系统则是具有系统指令和人工双轨操作,科学家们不能完全保证小导系统对飞船运行实施过正能力,且其没有“意识进化”和“过饱和学习”能力。

    “光盾”号飞船还有一个别样意义的名称,在征求地下城人民的意见下,这架飞船也被命名为“希望”号,象征着人类对生命、文明存续的执著、殷切的盼望,即这架飞船满载人类文明能够不断的探索前行的希望。

    时间来到2100年的10月25日,地下城人民在自己的部落里通过投影观看着阿尔法发射中心的直播画面,毫无疑问,这比历史上任何一次航宇飞船发射直播的观看人数都要多,这也比历史上任何一次航宇飞船发射都要重要。延续人类文明的希望寄托在这架飞船以及八名宇航员身上,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我想这是全人类新的一次解放,这重要时刻可以被称为人类的“新独立日”,一次重新赋予人类文明的伟大时刻,一次让人类文明走进新进程的时刻。

    浩瀚的星河中,每一颗星都如此闪烁,静谧的摇椅却无法安置狂热的心!

    航空轨道科学家们通过大型计算机的高精度运算,并结合引力定律和速度的相对性等理论,得出飞船发射时间在10月25日晚上的七点的决定。

    太空中各类天体的运行轨迹密度最少,并且被发现的那颗类地行星--Unix正朝着地球方向稳定运行。不出意外,“光盾”号宇宙飞船将在两年后着陆Unix,双向奔赴是如此美丽!

    “希望人类文明能继续延续”,

    “希望宇航员们平安”

    “希望他们回来”

    “希望每一份努力都不要被辜负”

    .....

    宇航中心的巨型直播屏幕上一直在出现着地下城人民的祝愿,工作人员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们的眼神愈发坚定。地下城的人民也在期待着飞船点火、安全降落、胜利归来。

    夜晚的星空是那样的美好,星星的明亮、月亮的皎洁让人回想起往昔的平凡、普通生活,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那颗希望之星,但Unix依然闪烁,仿佛在和地球招手,欢迎宇航员们的到来。

    “祝愿你们圆满完成任务,为人类带来好消息”

    宇航中心的负责人米歇尔将军和联合指挥中心的负责人阿米汗在屏幕中送来祝福。

    镜头中的八名宇航员已穿好厚重的宇航服,他们做好一切关于太空航行的准备,整装待发。在引导员的带领下,他们步履坚毅地从控制站台列队走出来,没有红毯、没有群众的欢呼声,只有他们铿锵的步伐。

    和宇航中心工作人员确认后,他们将驾驶这架飞船飞往那颗充满着人类希望的星球——Unix行星。

    在之前五年的训练生活中,宇航中心为了保证船员间高效沟通及任务完成度的精确,语言心理学家会一直培养船员们对各自工作的属性认识,以达到任务的处理便可以联想到相应的船员,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的目的,例如

    样本采集任务,船员们都会想到维恩·海格

    工程建筑搭建难题,船员们都会想到.....

    他们逐渐与飞船、与建设融为一个完整统一的个体,在全人类的共同希望下,他们与全人类的呼吸融合在一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困难面前,逃避永远只是短暂、没有成效的方法,接受自己能力不足和保持积极应对问题的心态才是延缓困难持续发酵的办法,团结在一起便是最后解决问题的途径。

    英雄不会绽放光芒,但他们却朝着光的方向不断前行,并始终渴望成为光。无论是地下城的人民,还是宇航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八名即将奔赴宇宙的宇航员,再普通、平凡的人,他们身上都有成为肩负光荣使命并勇毅前行的英雄的可能。

    八名航空员转身向着那架宇宙飞船走去,步伐是那般的坚定、从容。

    “呼吸正常”

    “程序正常”

    ......

    宇航员们通过对讲机向塔台中心的工作人员报告着飞船内部的各项系统情况。

    ““希望号”航宇飞船发射准备完毕,请求最高点火指令”

    “火箭动力系统准备完毕”

    ......

    一次又一次的“准备完毕”激荡着全人类的心,距离七点整还有一分钟。看来一眼手表,首席执行官弗瑞在控制台办公室通过传话筒执行这项命令--点火。

    飞船的操作台那里传来响亮的声音,“10、9、8....1,”

    倒数声与全人类的呼吸脉搏融为一体

    “发射”,宇航中心的飞行器首席工程师弗瑞朝着他们敬军礼,眼神坚毅却噙满了泪水,他内心深知这次任务有多么的重要和艰巨。

    白色浓烟和黄色火光从火箭的基底不断蔓延开来,直至整个发射台都被笼罩,全人类都在焦急期待着工作人员的报告,在这种让人兴奋、焦急的氛围中,画面上,火箭逐渐离开基座,慢慢地腾飞,如一头猛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朝着天空的方向垂直飞行。

    “发射正常”

    欢呼呐喊声响彻整个地下城,人类永远不惧任何挑战,永远不会向困难低头。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人造巨人”在一分钟后突破大气层,到达绕地轨道,意味着飞船以第一宇宙速度快速环绕地球飞行。

    “一级燃料层脱离,加速,脱离地球引力”

    画面上的塔台操作人员不断报告着火箭情况,夹杂着兴奋激动的情绪。

    飞船在绕地运行1小时后,飞船内的维叔也通过无线电向宇航中心塔台报告着飞船的内部情况。

    “一切设备正常,系统运转正常”,厚重而带有磁性的声音让人感到无比的踏实。

    “是否点燃二级火箭燃料层,继续推进”

    宇宙罗向塔台报告请求。

    “允许,24小时后,燃料层将点燃,请维持当前状态,时刻准备加速”,

    操作台回应道

    “收到”

    宇宙罗继续盯着飞船的运行数据,没有调整火箭的燃料喷口方向,等待指令。

    “咻.....”

    火箭的二级燃料层被点燃,火箭第二燃料层运行1天后,将会脱离。

    “希望号”以更快的速度脱离地球引力,飞离地球轨道,奔向陨石带,背影如同一个流浪者渐行渐远。

    “希望号”宇宙飞船在火箭的第一、二级燃料层脱离后,将会以自身能量加速,按照原计划,飞船到达陨石群地带后将脱离火箭第二层燃料,此后,飞船将裸身暴露在太空中,进行量速加速,并不断突破巨大星体的引力,塔台工作人员一直监视着飞船数据,确保下达正确的脱离指令,而船员们只需要在飞船里等候命令,并保证飞船的各项运行指标正常。

    “舱内氧气压力正常,太阳能板运作正常,飞船通讯系统正常...”

    小导系统向塔台报告着。

    透过飞船的舷窗,太阳是那般的耀眼,那颗曾经有着蔚蓝色的星球却失去了生命的色彩。

    时间已经过去24个小时,船员们都在等待塔台发送回来的命令。

    “飞船已抵达陨石带,请求脱离二级燃料层进行更大加速”,焦急的琼斯布拉特通过无线电告知地下城塔台。

    “暂不脱离二级燃料箱,情况有变,等待指令”

    通过飞船的电子雷达和红外光谱监测发现,离飞船3万公里处有许多不明物体,通过飞船的航空望远镜观察,它们竟是有着人类痕迹的航空器残损丢弃的工具和生活垃圾。这并不匪夷所思,在之前近一百多年的太空备战中,各个国家都发射无数的航宇器,他们大部分都无法回收,因此,在寿命期结束后,他们的残骸漂泊在宇宙中或跟随其他星球的周围旋转,除此之外,一些国家提出过关于地球生活垃圾的太空处理方案,虽然受到当时联合国政府的极力反对,但他们却悄悄地干着这样下流的事情,因此宇航员们在那堆庞大的垃圾群中会发现冰箱、塑料袋、易拉罐之类的东西,甚至,由于木星的强大引力作用,这些垃圾成为他的陨石环,不停的旋转。

    百年前,人类航宇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取得非常高的成效,太空如同一片净土有待挖掘,但如今,太空环境俨然是人类隐藏欲望的地方,而人类重要要为欲望买单。

    为减少速度量,船员们将二级燃料层中燃料输出口径减少,不一会儿,飞船穿过小行星带,向木星方向飞去,大概90天后抵达木星轨道。

    届时,“希望号”将继续围绕木星做环绕运动。

    通过望远镜,船员们看到的木星形态越来越清晰,感受到的震撼也愈发强烈。与地球相比,木星带给人的震慑力是那样的巨大,船员们在书本上了解到木星的恐怖,学习到木星的外观是多么壮观,木星是多么寒冷,其极低的温度让一切存活在其中的生物都无法进行,百年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所拍摄的图片中,巨大的气态凝冰围绕着木星,像是给木星戴的美丽的女王光环,层层折叠的颜色让木星表现的像一颗巨大的鹅卵石在广袤的太空中飘浮着,她像一位美丽的冷酷杀手,用美丽的外表不断地迷惑着前来探索的物质,陨石不断的轰击着这样一块圣洁之地,一切坑洼让木星显得更有故事一般。

    但宇航员们可能穷极一生也没有如此真实地看到星环中有如此庞大的冰块,毫不夸张地说,有些冰块甚至相当于整个洛杉矶市;没有看到木星表面云层那般剧烈涌动,地球上任何一场风暴远不及其百分之一....。

    继续前进,通过飞船的透明舱口,肉眼也可以看到,前方那个微小的亮点就是木星,飞船所受到的引力作用也愈感强烈。

    “继续等待脱离命令,直至二级燃料层耗损完毕”

    海格将塔台传输的信息告知船员们。

    “收到”,大家伙似乎对这样的回复失去了新鲜感,他们忙着干着其他的事情。

    在飞船中,等待是如此漫长,时光仿佛停留一般。在暗无边际的宇宙中穿梭,人们的感知系统失去了生理上的意义,而这也逐渐消磨人生的意义。

    海格分析着从地球带来的土壤样本,提前做好与Unix土壤样本元素比照功课,还有欣赏着他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海王星照片。

    “太美丽了,如蓝宝石般”,他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布拉特在飞船的信息数据舱如痴如醉地浏览有关人类太空旅行重大事件以及分析Unix星球的所有资料,他是飞船的副队长,同样他也是个工作狂魔,他的任务是保障船体风险降至最低,他和船员们一同守护地球的未来。

    在整个飞船船员队伍中,海格最为德高望重,担任船员间的队长,不仅因为他的年纪,还有他完成深空计划的意志和决心,在宇航员训练过程中,他总是鼓舞大家坚持,因此,只有他有权限查看塔台发送来的加密文件,重要的飞船飞行指令也是由他来发起。

    在塔台下达丢弃第二燃料层指令前的这段时间中,海格队长和布拉特轮流值班,即使有队员争先恐后地想承担这样的工作,但他们都被这两人劝说回去休息。

    飞船上其他船员们也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得到宇航中心领导层的允许下,“光盾”号飞船的储藏室除了有待激活的受精卵,还有人类图册、小玩意等以及各种动植物、昆虫活样本,他们不仅是实验物,也是抚慰宇航员情绪的宝藏。他们被安排同宇航员一道前往Unix。

    罗斯特对于无线电一直都很感兴趣,为了满足好奇心,在船员休息时候,他会向海格询问这方面的知识,甚至接替了海格的部分工作,即在无线电接收显示屏中观察记录太空中无线电的每一段频次含义,包括宇航中心塔台发射过来的信号和太空中的未知信号。无线电技术的急速提升让人类穿越数光年的距离互相倾听。此外,罗斯特也没有忘记正事,他不断更新着飞船到达UNIX行星所需要的最佳能源配给和飞行速度,并且每日向海格汇报飞船的能源库存和飞船运行情况,这是一份重复性很高,但马虎不得的工作。

    根据宇航中心和人类控制中心领导的要求,宇航员需要向地下层人民分享太空之旅的故事。风被委以重任,有些时候她会打开全球无线电信号,通过地下城信号接收转化系统,与地球上深受太空吸引的孩子们讲解简单的太空知识,让那些对太空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们对于太空的基本构成更加熟悉,为同学们开启一条探索宇宙的梦想大门。

    秀西和宋科在对飞船的一些重要部件进行检查,如动力系统和无线电,他们还需要将飞船的各类运行数据记录下来,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数据库中,这是他们俩每天都必须要做的工作。

    在飞船发现那些宇宙垃圾后,海姆斯便开始推算它们与飞船的相撞概率,前几天,他得出结果:飞船进入木星轨道后,飞船在木星环上做自由圆周运动,由于速度同质,这样的撞击概率为百万分之一,除此,没有什么其他的计算问题需要他处理。

    所以他在飞船航行的这段时间里比较清闲,在宇航员训练的五年时间里,他也热爱上了健身,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科学家们也考虑到飞船的航行时间问题和船员的旅途疲倦,

    为了使飞船更加贴合宇航员们的地球生活习惯,飞船上也有运动室,安装健身器材,海姆斯在等待指令下达前,他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运动室和其他船员的聊天中。

    每次聊天过程中,海姆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有一次,他说道:“我和一位培训长官打赌,猜测进宇航中心食堂大门的是男人是女人,是瘦的还是胖的,是年老的是年轻的,长官每次都输给我,因为他忽略了吸引力的作用,通俗来讲,也是人体磁场的作用,第六感也是属于这一范畴,这会大大提升相关概率”,除了看似玄乎的内容,海姆斯也会讲一些在训练时记录下来的各种糗事,整架飞船上的人都被逗笑。

    但这样的大笑时间很短暂,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宇航员们都要认真处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工作,有时候需要高度认真,专注。舱内的仪器声音又填充了整个飞船的沉静,飞船还在继续绕木星周转。很少有闲余工夫来听大脑的冷笑话。

    博格斯负责激活受精卵,但就目前阶段而言,飞船的运行维护工作并不需要他。

    除了每日查看受精卵状态和动植物标本情况,他花费大量时间在探索太空中,这是他一直感兴趣的事情,他感叹宇宙的壮观,不断用着好奇的眼光眺望外面的太空,通过望远镜观察距离飞船七亿公里的太阳,其表面美丽的日珥,蕴藏超高温度和超强能量的日珥表现出圣洁与不可侵犯,让人无法靠近;还有幽蓝、神秘的海王星球,博格斯陷入其中,完全沉醉于此,她将所看到的壮观景象拍摄下来,并记录成故事。如果有机会,她要带回地球讲给那些孩子们。

    通过飞船的尾部摄像头,那颗蔚蓝色的、不断旋转的、曾经生活过百万年的星球逐渐远离,慢慢成为一个隐隐微光的点,直至全部淹没在黑暗中。

    为了满足宇航员们的工作要求和兴趣,舱内配置高分辨率望远镜,包括电子、光谱和光学等,可以观察太空中的其他行星、恒星以及星团,可以了解星团的运作规律,看到的景象会让人感到无比震惊,如五彩斑斓的庞大星系悬挂在浩瀚的太空中,在做高速环绕运动的星体。

    在人类的历史文明中,太阳似乎永远是一切生命的源头,在人类认知领域中,太阳系中存活的一切生物都需要太阳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其表面和内部的反应所释放巨大的能量让太阳总是显得光明,如此的耀眼美丽。

    “希望号,希望号....”

    此时距飞船向木星轨道航行已经过去了60天,飞船的无线电接收器终于传来了清脆而又响亮的声音。

    此时飞船的所有人都聚集在接收器的周围,等待着地下城塔台从地球上发来的指令。

    “前往木星轨道,脱离第二燃料层,做好量速飞行准备”

    “收到”

    飞船屏幕前出现了塔台的具体飞行计划:

    目标行星“Unix”受到多颗恒星引力影响,正在以每秒3000公里/小时以地外星系“阿尔法”做环绕运动,引力作用持续稳定,希望号可以利用木星引力弹弓进行加速,逃离太阳系,进入“阿尔法”星系,从而进入Unix轨道,最终在Unix行星着陆。

    终于可以结束等待,让我们开始战斗吧!听到这个消息后,舱内响起了一片欢呼。

    罗斯特说着:终于可以飞离太阳系了,这些天所做的一切关于“Unix”的计算可以派上用途了。

    海姆斯也开玩笑的说道:终于可以不用长时间在飞船的运动室呆着了。大家听到这句话后都抑制不住心中的笑声,

    维叔继续通过无线电进行传输回复:“希望号时刻准备进行加速,保证完成任务”。维叔同样也需要每日汇报希望号飞船太空坐标和系统情况。

    作为队长,维叔给其余七名宇航员安排具体任务:

    宇宙罗和救生员进行飞船的方向驾驶,你们两个人时刻保持意见统一,保证飞船的正常飞行;

    琼姐准备好登录前的计算工作,时刻报告飞船所需的落地相对速度;

    推销员和小风关注着仪表盘的数据变化和能源消耗情况,时刻向我汇报。

    明日下午3点,飞船进行加速,消耗第二层燃料并抛弃,木星轨道短暂停留3天,量速启动,飞向Unix。

    “三、二、一,喷头点火,加速,前往木星轨道”,维叔向船员们发出指令。

    “地球上空38度,飞船将在10天后到达木星指定轨道”

    维叔通过无线电频道向塔台传达着信号。

    宇宙罗输入二级燃料完全燃烧指令,飞船瞬间获得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加速度。

    “速度正常,飞船系统正常”

    飞船不断地进入木星的引力轨道范围。

    “已抵达木星预定轨道,飞行速度正常”

    “脱离二级燃料层,飞船抵达引力弹弓位置,加速前往Unix星球”。

    所有船员紧张、激动,但是一直冷静地处理飞船的运行事项。

    引力弹弓:利用行星的重力场来给太空探测船加速,将它甩向下一个目标。即利用行星或其他天体的相对运动和引力改变飞行器的轨道和速度,以此来节省燃料、时间和计划成本。

    “经过验证,飞船已抵达引力弹弓甩力作用最大位置,飞船运行数据正常,可加速前进”。

    飞船驶离木星,朝着阿尔法星系前进,Unix同样也在朝着希望号的飞行方向相对飞来。

    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任务,团队中的氛围如此融洽和谐。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即使前方充满困难,他们认为也能轻松战胜。

    不超过1年,希望号飞船将飞离太阳系,飞船离开太阳系后,不超过半年,飞船将抵达Unix。深空计划一直在按照宇航中心的设想那般进行,拯救全人类的曙光就在眼前。

    飞船提供全船人员50年的粮食储备,同时,工程师们还为船员们准备了休眠舱,休眠舱具有自动唤醒功能。为了减少飞行中的无聊、疲倦感,船员们大都选择在休眠舱度过剩下的1年多时光。

    无边无际的黑暗,连太阳也愈来愈远,一点星光在深渊般的黑暗中是如此的美丽耀眼。

    飞船以量速不断突破行星阻力,接受着寒冷与酷热,但勇敢朝着“阿尔法”星系前进。

    “已发现Unix,请准备降落;已发现Unix,请准备降落。”小导系统的声音在空无一人的飞船中突然响起。飞船已自动飞行1年零2个月23小时54分。

    “轰..轰”,八座休眠舱依次打开。

    “收到了,小导同志”,海格队长伸了伸懒腰,接着向塔台发去信息。

    队员们也陆续起来,穿好室内太空服。

    “根据速度雷达,Unix处于西北角”

    在太空望远镜的视角下,阿尔法星系拥有许多颗行星,且相比太阳系,十分巨大。星系核心是一颗拥有上百亿年的恒星,且处于濒临坍缩状态。

    “就在那儿,离飞船10万公里,我发现他了”。罗斯特兴奋地说道,几乎都要跳起来。此时飞船刚好进入星系边际。

    “蔚蓝色,和地球一样美丽,真像回家”

    近百年的太空搜寻中,科学家们无法找到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从希望变成了一种执念,但Unix仿佛是奇迹一般出现,机缘巧合的脱离星系而运动,机缘巧合地被人们观测到,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阿尔法星系共有三颗主行星和数量庞杂的小行星,Unix处于星系的边缘位置,其自转运动速度和公转运动速度较慢,地球自转的一天相当于其自转两天,但星系的主恒星“波曼斯”质量非常大,其内部的聚变反映一直在释放大量能量,毫无疑问,即使在星系边缘,Unix地表温度依然维持较高,这位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瞧瞧,宇宙中不只是我们,生命遍布宇宙”

    海格同样也通过飞船上的太空望远镜观察到那颗忽远忽近的行星。,

    海格立刻通知队员们,并向塔台申请降落的口令。

    琼姐、大脑,更新Unix行星的运行数据,准时报告给救生员,救生员把握住操作飞船的下降时机,

    随着飞船的持续前进,宇航员们离Unix行星的距离越来越近,

    “停...”,琼姐用她尖锐的声音喊着

    随着飞船最后一个喷口出气,飞船立刻减速,并进入Unix行星的卫星轨道,全员都在紧张观望着飞船的轨道数据,注意到Unix行星周围有其他超近距离行星的强引力作用,飞船的喷口始终为随时打开的状态,以避免飞船进入错误的引力轨道。

    果不其然,飞船差点因为其他星体的引力作用偏离Unix卫星轨道,救生员拥有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立刻打开反作用力喷口将受到的引力作用与飞行冲力达到平衡。

    “还有10分钟可到达Unix降落位置,请穿戴宇航装备,准备降落”

    小导根据飞船外设传感器传送数据,做出提示。

    “10....、1,飞船即将降落”

    时间为2102年3月,

    巨大的飞船穿过Unix厚重的大气层,宇航员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光亮

    “轰...”

    飞船稳稳地抵达地面

    飞船的折叠翼缓慢张开以获取光能来补充飞船的基本消耗,全部人员已穿好宇航服,等待舱门打开。

    踏上新星球,海格一行人的建设任务能顺利开展吗?星球上有水资源吗?能繁衍生命吗?这颗星球真的是移民最佳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