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人类火种:沉睡后的黎明 » 第五章 别来无恙

第五章 别来无恙

    紧接着,舱门缓缓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红褐色的土地,一望无际,很平静,远处却有几处巨大的沙尘暴。

    第一个从飞船走下来的是海格,他穿着厚重的宇航服,谨慎的脚步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兴奋,手上拿着土壤采样器和大气抓捕工具,他需要在Unix行星上采集新鲜的土地样本以及空气样本,接着在飞船的化学实验室里做相关化学分析实验,确定Unix行星是否具备一定环境条件以使地球植物存活释放氧气,并能供有氧生物呼吸,同样也可以确认Unix上的最佳基地建造点,为飞船的迁移提供方向。

    海姆斯和秀西也相继走出舱门,他们有重要任务,即乘坐探测车在Unix行星上给陨石坑拍照,根据坑的深度和密度,他们需要分析陨石的重量和降落密度,最后计算出这颗星球被太空中的陨石所撞击概率有多少,当然准确的概率计算还需要Unix光亮方向的移动速度和光的强弱,即考虑行星的自转。

    剩下的船员们都在“希望号”飞船上搜寻与地球的连线信号,毕竟地球与飞船的距离太遥远了。

    “这是飞船,坐标阿尔发星系-Unix星球,塔台收到,请回答”

    飞船每隔15分钟向地球方向发送无线电信号,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复。

    “有信号了,塔台发来信号了”船员的对讲装置回荡着这一激动的声音。

    “收悉飞船登录目的星球,新家园建设刻不容缓”

    飞船信号虽然是无线电形式,但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下,接收和发送信号也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塔台和飞船无法做到实时信号传输,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指令一定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这是人类文明走出太阳系的里程碑时刻,令人激动的时刻,在地球的地下城中,全球人类中心已将飞船成功登陆Unix行星的消息传播开了,居民们都难以掩盖住内心的喜悦,他们看到了存活的进一步希望,不仅是自己,更是子孙后代。

    可是,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紧接而来的是遮遮掩掩的叹惋,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时刻是短暂的,他们知道地球留给人类存活的时间远远不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宇航员们需要建设一个适合全部人类居住的生态工程,这需要耗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要么在短时间内建设一个小型生物圈,要么这七名宇航员代表人类文明的方向永久居住在这颗星球上,而放弃地球上的一切人类,这是宇航员和宇航中心领导层在考虑所有的因素后所做出的决定,宇航员们清楚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他们要尽可能快地改造这颗星球,建设容量尽可能大的生物圈,提高地球上的人类存活的希望。

    “Unix上的土壤可真硬,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海格队长带着土壤样本和空气样本回到了飞船。

    过了20分钟,海姆斯和秀西也回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飞船将不会发生移动,船员们要分析Unix行星上的土壤样本以确定人类在Unix星球上的基本生存环境,他们还要做出陨石坑的分析报告以确定最佳的建设地点。这些工作内容无疑是琐碎、耗时的,但船员们还必须付出认真和耐心。

    寒冷的夜席卷这艘孤独的飞船,Unix星球很少大范围地起风暴,飞船降落的那片区域几乎没有什么外部危机需要预防的。

    几天时间里,飞船只是静静的坐落在该星球的西北角,闪烁着警示灯,抵御每次晚上温度甚至比地球南极的平均温度都要低20度的严寒,还有每次早晨温度大概50、60度的酷热,如果宇航员没有穿上特制的航天服,他们很有可能会无法踏足这半步。

    很显然,没有人会这样冒险。除非紧急情况,他们做出的动作需要请示塔台负责人以及队长海格。

    在建设工程开始之前,飞船上的宇航员们是按照地球的作息时间来工作,他们在没有完全弄清楚Unix行星的运行规律之前,都不敢贸然制定自认为完善的时间计划,一旦出现差错,飞船便会进入“宇宙失真”状态,这非常可怕,意味着飞船成为流浪粒子。

    飞船里的环境和外面截然不同,温馨、温暖且和谐,飞船展开的光能翼板捕获恒星在白天不断散发的光芒,并进一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飞船里,LED灯的光亮让人感到安全,计算机显示屏不断出现样本研究所需要的化学符号,小导系统也在不停播告着宇航员们休眠时期地球发生的事情。

    舱内巨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宇航员们开展许多除了科研之外的活动,在研制飞船的内部构造时,工程师们舍弃了所有不必要的航天器材,只留下供船员们生活以及地面工作人员所要求的硬件,一是减少旅途的疲倦,二是当行星建造工程无法施展,飞船可以保证船员们更长久的生存。

    每个宇航员都在紧张的忙碌着,身影穿梭在实验室和信息库等地方,他们同样期待着分析结果能更早出来,但实验需要充分的严谨,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距“希望号”飞船降落在Unix行星上已经过去了五天,联合国旗帜依然坚毅地矗立在飞船旁边的高地上。

    “把这份数据结果发送给地球塔台吧,真不容易。”

    船员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众人看向队长海格。

    终于,实验结果在第五天出来了。

    报告表明:

    Unix行星的大面积地表土壤酸碱浓度符合种植物生存的酸碱浓度,且特别适合种植玉米和小麦。除此,空气的离心分层检验也表明空气中具有相当含量的氧气浓度,但比地球的氧气含量较低,且氧气层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行星部分区域氧气浓度高,其他区域氧气浓度低,同理,Unix行星部分区域的大气层同样能够抵挡大部分的辐射,宇航员们可以穿着非常简易的航空服在行星表面行走,但不是现在,更不是这里。宇航员们并不能完全放心地摘下航空面罩,随意在Unix行星上行走,他们还要驾驶飞船赶往另一处大气层厚度足以抵挡辐射的区域。

    “感谢上帝,这一切没有白花费功夫”

    海格将这些报告数据及时发给塔台工作人员,但塔台接收信号得在一个月后。

    “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当他们知道Unix行星是一颗可以适宜人类生存活动的星球后,人类花了几百年的时间来寻找适合我们生存的第二颗星球,终于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被找到。宇宙或许给予了我们一种启示,他像上帝一般将我们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

    “哦,船员们的报告真是棒极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地球塔台负责人会议中,宇航中心负责人米歇尔将军激动地阐述着,人类文明迁移的计划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如此完美的星球也有其他生命存在的可能。”

    会议中,一位首席生物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

    从探测器着陆另一星球开始,我们便开始极大程度相信宇宙是极大可能孕育着其他与人类相同的生命文明。

    “按照原计划进行工程建造,注意探索其他生命”

    飞船船员们在50天后收到了来自塔台的信号和一段录制视频。视频中的詹姆斯上将向船员们说明他们的要求以及展示近百年来,他们观测到的外星生命迹象。

    “太震撼了,原来外星生命真的存在,真希望和他们面对面打上交道。”

    现在,宇航员们不仅仅是在Unix星球上开展人类的活动,保证人类的繁衍生息,将人类文明带到这颗我们不是十分了解的星球上,站在更高维度上,还有在地球上的宇航中心的高级指挥官和科学家的指引下,他们要继续搜寻太空中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体,并且和他们的文明进行沟通、建交,这种事情人们的印象中可能只是发生在科幻电影中,但在关乎人类真正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任何幻想都值得被尝试,并最终变成现实。

    人类拥有过无数次救赎自己的机会,但人类在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地球之前,对自己的家园进行百般的凌辱与蹂躏,对一切回应置之不理。

    温柔善良的母亲总是会惩罚她淘气、不懂事的孩子,但是在母亲眼中,孩子犯下的错永远不会那样巨大,孩子永远没有坏的那样无可救药,在生命尽头,他为孩子指出一条属于自己未来的道路。但这一次,人类需要独自探索这条道路上的风景,去追寻更加遥远的目标。

    “轰轰轰...”飞船引擎声启动

    10分钟后,飞船将抵达Unix的另一片区域,那里更适合人类基地的建造。

    随着飞船的稳稳落地,船员们已经做好了出舱的准备,这次他们全员出动,穿好简易的防护服,坐上探测车,身上携带着地球上种植过的蔬菜和水果种子,虽然地球已不供地下城居民们吃这些。他们打算在Unix星球上找到一块最适合种植这些蔬菜和水果的区域,当然,目的地找寻已经在出舱前就完成了,罗斯特和海格驾驶飞行器在Unix星球上投掷几颗放射性映像炸弹,其所覆盖范围可以囊括地表的大部分,在启动扫描后,整颗星球的地质面貌和地表特征会被全部显示在飞船中的电脑上,这种技术被称作3D空投全息投影技术,最早被用于探测海洋构造,经过技术改造,船员们可以找到人类建筑学意义上作用最大的地表位置。

    当然,探测车可以探测到最适合种植这些东西的土壤区域。

    船员们探测的位置是一块盆地,盆地中的土壤是黑色、红色的,像是被人耕耘过一般,而其他地方的土壤是灰色的,这是因为星球上的酸碱度并不是平均分布,有的地方酸性较强,就像盆地四周的土壤,而有的地方碱性较强,就像这块盆地。

    当然,种植量大的植物通常喜欢碱性环境,而且大多数的蔬菜和水果都比较适合在弱碱性的环境下生存,所以船员们选择在这块弱碱性盆地,这块盆地被称作塔里木斯盆地,船员们驾驶探测车来到了塔里木斯盆地的中央处,

    在这里,航天员们用真空袋装好的蔬菜水果压缩种子放在挖好的坑中,真空袋子是可溶解的,在接触土壤后1小时内会自行降解,飞船从地球上带来的蔬菜种子大部分都是土豆和玉米种子,因为土豆、玉米的耐性相比其他的蔬菜具有较大优势,对于水果种子而言,这次船员们带来的是西红柿和葡萄,西红柿具有非常好的维生素补充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飞行员们在较强紫外线等辐射下的可能症状,船员们的健康得到充分保证。

    在将20公斤的土豆种子和西红柿种子都做好填埋处理后,一行船员准备离开,大约在一周后,不出意料的话,种子将会发芽,船员们会再来到这块盆地观看他们具体的生长情况。

    和其他年纪的小孩一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风从飞船上带来了电子照相机,按下快门,拍摄宇航员们“辛勤劳作”的样子,还有拍摄下“塔里木斯”盆地对面约有几百米高的山丘,可是谁也没预料到有关“山丘”的这张照片将会改变人类在Unix星球上的生存方向,甚至会改变地球联合指挥中心设置的一切计划,他们会受到以至于改变数百年科技认知的影响,总而言之,代表渺小的人类,一行船员将遭遇他们一生中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回到探测车,前往离这不远的飞船处。

    过段时间,他们将乘坐更为庞大的搭载建筑材料的行驶工具来到这里。

    终于能抚慰降落Unix星球前忐忑不安的情绪,内心里的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下,八名宇航员回到飞船后,他们只需要等待生物规律发生作用,土豆、西红柿种子发芽的时间大概为两周,在产生结果前,船员们可以在两周时间里放松长时间紧绷的神经。

    飞船上有下载完毕的地球NBA篮球比赛视频,经典人物乔丹、詹姆斯、欧文之类的,经典绝杀之类的,来自美国的航天员总是不厌其烦地看着这些视频;飞船上的健身房也有人经常光顾,他们觉得锻炼好身材是一种伟大的事情,进出身影次数最多的就是罗斯特上校。

    海格队长以及海姆斯依旧在准备下一阶段的工作。

    “瞧,这是什么....”小风吃惊地说道

    原本在整理塔里木斯盆地中宇航员们身姿照片的她,用眼睛紧盯着一张高清的山丘图片。

    “好奇怪的东西啊,出现在这里太不可思议了”,

    小风吸引了海格队长和海姆斯的注意,但其他人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认为不过是飞船上某个陌生的智能器件引起的惊叹而已,便又投入到放松活动中。

    队长凑上前,眼睛快速地审视桌子上的照片。

    “小风,怎么了”

    小风指了指那张拍摄有悬挂在山丘上空的飞碟的照片,飞碟上还有对称且闪烁着的亮灯,这与照片上其他漆黑的天空、闪烁的探测车灯相比显得十分突兀,海格脸上表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表情,惶恐却又平静、害怕却又期待。

    “这张照片从哪里来的?”

    “塔里木斯盆地四周的景色太美了,我....”

    小风逐渐从海格队长的眼神中清楚了这张照片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数百年,人类痴迷于追逐太空中智慧生物,但都是有始无终,“他们”似乎在与我们玩捉迷藏。

    “大伙都来看看,我们发现了一件震惊的事情”

    队员们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和娱乐活动,来到了摆放着照片的圆桌子上,海格队长将这张特殊的照片映射在飞船的白色屏幕上,以供船员们仔细观察。

    滴滴....滴,照片被慢慢的、一行行显示出来,等到这张照片被完全显示出来后,后面围观的五名宇航员也没有看出这张照片有什么异样,他们看着自己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却需要小心翼翼地放下种子的画面,感到好笑。

    “你们发现这张照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直到海格将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天空那块闪着光亮的区域后,众人的神色与之前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天啊,那是什么,我好像在地球上见过多次,大家都称之为不明飞行物,在这里,也会有“他们”吗?”

    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数百年来,官方并没有宣布那些模棱两可的照片中的身影就是外星人驾驶造访地球的飞船,受到过高等科学教育的宇航员们也不会太过关注早就发生过的事件,他们坚信:在太空中,在Unix星球上,附近的区域只有人类驾驶的“希望号”宇宙飞船,并且这艘搭载着全人类生存希望的飞船还在我们的控制下,完全不可能有自主起飞的可能。

    “值得肯定的是,这不会是我们自己的飞船,照片上那个点如此光亮,与其他隐约的星光形成鲜明对比”

    这到底是什么,宇航员们内心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诧异与不知所措充斥了整个宇宙飞船队伍。

    “先报告给地球塔台吧”

    海格队长亲自将这张图片和相应报告发送给地球塔台负责人员,一并传送过去的还有宇航员们的相关解释,1个多月后,塔台将会回复,并做出指示。

    宇航中心的科学专家们除了收集飞船的无线电信号,最近还在研究地球两极突然出现的磁场异常情况。

    咚咚...咚

    宇航中心的主任办公室里,高级计算机响起了来客造访的声音,这台电脑连接着“希望号”飞船的信号接收器,二进制信号将会自动转译为语言。

    主任任飞博士戴上眼镜,打开了从飞船上发来的报告和图片,

    端详了一段时间后,任飞拉来办公室的其他人员。

    “这个亮点真的很特殊,比阿波罗登月的照片中“疑点”还要更显眼”

    他们面面相觑,接着,任飞急忙将图片和报告传给全球人类控制中心的外星生命研究专题组,希望得到最权威的答复。

    地下城的恒温控制器能源耗损更为严重了,因为人口增长,地下城需要更多的空气转化器,也需要开拓更大的空间范围,人类控制中心的粮食计划署也不得不减少口服粮食液中部分营养元素的摄取。人类的命运逐步走向坎坷。

    飞船上,船员们再次没有了放松的时间,他们在等待塔台发回的消息,在这期间,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清楚自己在Unix的地理位置很可能已经暴露,他们的生命安全处在在某种未知力量的掌握中,他们所驾驶的飞船也将时刻面临打击的威胁,船员们自觉地减少一切外出探测,减少飞船的信号散播。

    在任何危机面前,一切等待都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

    在浩瀚的星河中,我们始终在不知疲倦地寻找与自己有着相同命运的生命,我们敬畏未知,但又轻视已知。当不同于人类的未知生命文明突然某天闯进了我们自认为归属于自身的领域,打乱原本的计划和规律发展时,在这个阶级森严的世界,代表着绝大多数人并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群,我们更多地不是向往和惊喜,而是茫然与惊慌。

    事实上,我们人类只希望在危机中得到生的机会,无论是以何种姿态生活,即使如蝼蚁一般,生存也弥足珍贵,未知和现实相比,不足为惧,好奇心永远搭载于未知中。

    那个亮点真的是智慧生物驾驶的飞船吗?宇航员们在茫茫宇宙中有机会和那些高等文明真正面对面接触吗?“他们”能挽救濒临灭亡的我们并给予我们人类新的生存希望吗?船员们甚至地球塔台的航空团队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我们不了解“他们”,正像百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无法想象哥伦布一行人的奇怪样貌和穿着,但“他们”或许对我们有了充分认识,或许那些奇怪现象的发生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或许人类单方面对各种奇怪迹象的解释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期待外星文明的造访,但是以期待他们怀揣着与人类共同在宇宙建设平衡体系的初心,与人类进行友好的交流作为前提,但一厢情愿难以抵挡现实的残酷,所有的选择权不在我们这。我们如此年轻,外星文明可能很野蛮,随意摧毁;可能很友谊,帮扶其他星球升级改造。他们是否是建立在人类的美好假设基础之上而降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