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剩女三嫁 »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时间紧迫,钱盼晴不再犹豫,直接安排。所有的孩子分别安置在几个农庄,由老护卫挑着教授武艺。钱得胜代理邓钱两家一切产业,如果她回不来,邓谦和长大了就继承邓氏产业。

    丁香茉莉嫁与钱得胜为妾,得多多生养孩儿。钱得胜的婚事由他自家做主。

    此去救钱三爷与冯氏,愿意去的就自行把后事安排好,不愿意去的就好好为邓家钱家尽忠。这么多孩儿,不出十年,邓钱两家必复兴旺。

    虽没有明说,人人心里都有数,此去必定有来无回。然为了家国大义,仍有十余人自愿拿着兵器随钱盼晴走。其中,就有怎么赶都赶不走的丁香。

    “你不好好嫁人,你跟来做什么!”

    “小姐身子不好,我当然随着小姐!”

    “我不用你陪!”

    “我不要嫁与少爷!”

    “随便你嫁给哪个!”

    “我哪个也不嫁!”

    ……

    一行人一人两匹马换着乘,快马加鞭,一路喂养盐巴精料,40里路就下来洗马鼻,休整一下,行动非常迅速。

    钱盼晴的身孕倒是没有很碍事。胎已然坐稳了,她是习武之人,又打小虎惯了,可在旁人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谁家的大肚婆能骑马如飞还安然无恙的?邓家这个子嗣也是生来命大!

    没人知道是缘于廖晴在体内默默调息,维持内息运转安如磐石。否则怎么可能会无事!

    一行人露宿荒郊野外,吃干粮,饮泉水,紧赶慢赶终于进了山。

    山里面静逸的反常,鸟叫声都没有,也没有小动物的声音。

    她们走的是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洞,马匹都留下来了,钱盼晴让丁香和几个人手留下来照顾马匹,带着另外轻功较好的人从陡壁攀爬往上。

    费了半日功夫,终于到了桃花镇对面的山头上,可以眺望桃花镇。

    没有人烟。没有人活动的迹象。太安静了。

    钱盼晴在一众人里身手轻功最好。她吩咐几人原地等待,自己拿了胡哨往桃花镇掠去。

    她小心地踏着树梢,或者躲于树后观察,确定没有问题了再往前走。越靠近就越不下树。在离桃花镇两百米外,她停在树上微微颤栗。

    远处那棵大树,树下垂吊着密密麻麻的人,脚上头下,老少都有。

    早已经没有了声息。风刮过,有恶臭袭来。

    钱盼晴开始手心冒汗,只犯恶心。她拿出棉布巾,挡住鼻子,系在头后。

    “别过去,不要过去。”哪怕廖晴是多年外科医生,对这种情景也发怵。她在心里默念。

    钱盼晴深吸一口气,从背后抽出长刀,一跃而下。

    桃花镇里已经没有活人。甚至没有活物。牲畜全都不见,屋子烧得断壁残垣。每个屋子附近基本上都有肢体不全的死去的男人。

    镇中心一片略开阔的地界,大片的倒伏着的人,头首分离。地上的血已经凝固,变黑,成痂,变质。

    井水被下了毒药,发散着刺鼻的气味。

    钱盼晴站了一会儿,吹响了胡哨。

    他们用了很长时间,把所有人都翻了一遍,没有找到钱三爷与冯氏。

    “保持原样。别动,得保持原样。”

    四十几岁的钱罗锅艰难地咽了一下唾液,哑着嗓子低声道:“不能让鞑子知道还有后人活着。”

    钱盼晴闭了闭眼,全身发颤。

    几人默默转身,从来路返回。

    山洞里,钱盼晴、丁香禁不住哭了。几个汉子不出声安静的咬着干粮,腮帮子紧得生疼。

    “因路途遥远,少爷这一批是最早撤离的。”

    “老爷既知道鞑子要来,肯定是会想办法的。”

    钱盼晴摇摇头。有这么多小孩留在了这里,说明时间全然已经来不及了。

    突然,她抬起头,女人都去了哪里?人数不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只要有活人,爹娘的去处必定有着落。

    精于打猎的男人们很快探查出结果。众人包裹了马蹄衔尾而去。方向越来越向西南,越来越接近凌霄城。

    路上渐有女人被丢弃的尸骨,受虐伤之重,惨不忍睹。

    终于,在看见一个被剖开了肚子挖出了胎儿的孕妇尸身后,钱盼晴脸色惨白,呕吐不止,冷汗打湿了衣衫。

    前方已经隐约可以听见大队人马的声响。

    不能再让他们跟下去了。不是必须的牺牲。钱盼晴做了决断。

    她说: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这就是最好的报复。我们是杀不完,死不绝的。

    她把丁香指给了钱虎头。虎头一路上对丁香的呵护,明眼人都看得到。

    “你们全部都回去。好好活下去,把孩子们养大。告诉他们,宋人永不断绝。且看将来。”

    “不要给我拖后腿。”她最后说。

    丁香泣不成声。众人叩头离去。

    ……

    是夜钱盼晴吃了干粮,喝了皮囊里的水,更衣净手,默默调息。前方渐渐安静。

    在夜色中她努力分辨方向,朝凌霄城的断崖绝壁那一面寻去。

    因为怕凌霄城宋军突围,蒙古人在那面防守非常严。层层的军寨,密匝匝的帐篷,裹着油脂的巨大火把,来回巡视的军哨。

    钱盼晴把一个出来放水的小兵用暗器撂倒,点了穴拖到背着火光处,剥去了衣服帽子,套到自己身上。她摸出来小兵怀里的兵牌放到自己身上。牌子上写着蒙古人常见的名字。

    因着邓一伦的缘故,钱盼晴已经学会了一部分日常蒙古语言和文字。是药铺里救下来的一个蒙古老妇人进府教的。

    老妇人是一个奴隶,病得重了,主人将她发卖,然而无人买不中用的老人。在地上等死之时,药铺老板从伙计口中知道了,花钱买了下来。遣婆子照顾,又花费了三个月的汤药,终于救活。后来就进了邓府教邓谦和蒙古语。

    这个老妇人背后不知道有什么故事。毕竟就算是蒙古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文字,只会说。她居然会写,应该也有不足为人道的过往吧。

    钱盼晴只是旁听了个大概,学霸廖晴却如饥似渴,学会了大部分。乱世之中,多学点东西可没坏处。

    钱盼晴小心翼翼的在树影里帐篷的阴影里腾挪慢慢向山崖脚下移动。终于跨过了最外围的营房。

    中间的军营防守反而很松。时不时有女子凄厉的哭声响起。

    钱盼晴仔细分辨着有没有乡音。她留意着各个帐篷里的动静。

    她祷告上苍冯氏不在这里。

    突然,她隐约听见了黄家大儿媳的声音。她寻摸去,伏地在帐子边掀开一条缝。

    黄家大儿媳有一把好嗓子。她唱起山歌来像百灵鸟一般。此刻,她正在唱歌。声音低哑,带着哭腔,不成调子。她怀里,搂着一个四五岁的瘦弱小女孩儿。

    她们缩在帐子边边,帐子正中间的毯子上,一个高大的蒙古人已经熟睡,鼾声如雷。

    黄家大儿媳的脖子上套着一根铁链。她的下半身光着,衣不蔽体。小女孩光着身子。母女俩都冻得瑟瑟发抖。

    钱盼晴把帐子缝掀大了点,闪身进去。“凤仙嫂子!”她低呼女子的闺名。示意不要出声。

    黄家大儿媳住了声。她分辨着,往钱盼晴这边挪了过来。

    “是我,盼晴。”钱盼晴流出了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