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二十五章:擂台

第二十五章:擂台

    牛老师是因为爱看书,尤其是爱看古籍,恰好春熙路那里有家古籍书店,每到周末就会去逛逛。

    书店旁边有一尊中山先生铜像。

    老头那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摸着铜像感叹,都是铜啊,得值老钱了。

    大炮才是真铜制,不像有的地方雕像都是镀铜哄鬼。

    这话被旁边的群众听到:“什么,真同志,你当他是真同志?”

    于是牛老就被扭送公安机关,送去学习班改造世界观。

    牛沙河语言诙谐幽默又开朗,唐均听得津津有味,和牛老师一口气干了三杯,不觉微醺。

    正聊着,就看到魏兆杰夹着公文包,垂头丧气进来,一屁股墩坐到唐均身边的竹椅上。

    牛沙河对魏兆杰说道:“小魏,没等你哟,快快快,先吃两口菜压一压,等下陪我喝酒。”

    魏兆杰摇了摇头:“牛老师,我没胃口。”

    牛沙河故意问:“是不是刚才被人当成牛沙河,堵门口审稿?”

    魏兆杰惊讶:“牛老师,你怎么知道?“

    牛沙河把先前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魏兆杰苦笑着道:“原来是牛老师你在整我,今天也是邪门了,人家指名道姓要找牛沙河,却把我给扭住不放。我跟他解释说,牛老师德高望重,是一个头发花白五十多岁的长者。我又指着你说那个才是牛沙河。”

    “你猜那人怎么说,那人说胡说八道,那个老头明明就是作家周克勤,写许茂的那个。牛老师你诗写得那么好,应该是风雅潇洒锐气十足,你和我想象中的一样。牛老师,帮我看看诗稿,求求你。”

    “我被拉住说了半天,最后逼不得已,只得收了稿子,答应改天一准回信才脱了身。”

    魏兆杰说到这里,气得脸都红了:“这事做得实在太……太太太……”

    任月萍插嘴:“太过分,太为老不尊,牛老师你要检讨。”

    牛沙河老顽童:“你们谴责牛沙河尽管谴责,我现在是周克勤,我支持你们骂死牛沙河那个糟老头子。”

    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

    唐均听了有些不忍:“魏同志,这事你也不要责怪牛前辈,是我干的,要骂就骂我吧。”

    牛沙河忙介绍说:“这位年轻人是《青年作家》创刊号头条小说《棋王》的作者唐均同志。兆杰,那小说你不是很喜欢吗?唐均也是刚回城的知青,和你有共同的生活经历,你们也是同龄人,想来也能原谅他了。”

    魏兆杰啊一声,激动地拉着唐均的手说:“唐均,你的小说写得真好,依我看来,应该是今年短篇小说最佳。”

    任月萍故意抬杠,说:“兆杰,你是诗歌编辑,也懂小说?”

    魏兆杰很是沉迷:“这点文学鉴赏能力我还是有点,而且,一部优秀的能够传诸后世的作品,你第一读的时候就会瞬间沉迷其中,你知道很好,在未来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依旧愿意去读。”

    给了魏兆杰这么高的评价,小唐同志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正如牛沙河刚才说的,两人都是当过知青的,有共同语言。

    两杯酒下肚,他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唐均这才得知,魏兆杰是在延安插队的,干了几年,就进大学读书,学中文。

    毕业后,顺利地进入《星星诗刊》。

    魏兆杰学业优秀,又是散文作家,加上是清北复交的毕业生,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天之骄子,未来很快会出任星星的执行副总编。

    而任月萍做为青年作家的创始人之一,未来也会做副总编。

    加上牛沙河这个前辈,唐均今天一下子结识了四川未来十年文学界的三个大佬,此行不虚。

    魏兆杰今天被文学爱好者当成牛前辈,堵在星星诗刊大门口,出糗出大了,心中本自郁闷,偏偏牛沙河哪壶不开提哪壶,又问他稿子放好没有,准备什么时候审,回信怎么回?

    魏兆杰头疼欲裂,四千多首诗得看到猴年马月,丧气地说:“熬夜读呗,估计得熬个通宵,好歹得再四五天内回话,也算是对作者负责。如果里面真有诗符合用稿要求,我会送上来给牛老师二审。”

    牛沙河听他说还要拿给自己二审,连忙劝着:“熬什么夜,年轻人不要弄坏身体。”

    魏兆杰还是坚持要熬夜:“牛老师你忘记了,我社下个月要搞大奖赛,本月截止。刚才那位投稿者如果是往日堵我也就算了,既然是这个月投稿,自动归入大赛征集稿件。职责所在,不能马虎。”

    牛沙河一拍大腿:“倒忘记这事了,算了,吃完饭,我陪你一起会社里,咱们一起加班看稿。免得别人说我这个做主编的一遇到工作就梭边边,把活儿都扔给手下。”

    唐均听得好奇,忍不住问:“什么大奖赛?”

    不等二人回答,任月萍就调侃道:“是白老爷子和牛老师不服《诗刊》去年的青春诗会,弄出这个大赛,要和人打擂台呢!”

    牛沙河很是气愤:“对,我牛沙河不服。”

    魏兆杰也说:“我魏兆杰不服。”

    听到《诗刊》社的青春诗会这个名词,唐均瞬间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届青春诗会由诗刊社于去年主办,邀请了当今诗坛年龄三十五岁以下,十八岁以上的全国著名诗人参加。

    诗坛前辈艾青、臧克家、贺敬之等亲临辅导授课。

    被邀请参加诗会的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新生代年轻诗人。

    八十年代正是朦胧诗的时代,这几人乃是朦胧派的代表人物。

    于是,青春诗会就变成朦胧诗的盛宴,在当代诗歌史上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春诗会每年举行一届,因为有第一届的巨大反响,又被诗坛称之为诗歌界的黄埔军校。

    只要能够参加这个诗会,那就是得到官方背书,成为引领潮流的著名诗人。

    但这事却让《星星诗刊》的编辑们很郁闷。

    原来,《诗刊》因为是国家级刊物,在选稿方面有很多硬性要求,也要兼顾各大流派。就拿现代诗来说,传统的现实题材诗每期你得发几首,朦胧诗得选几篇,五言七言律诗各自都得选一篇,词也得有。

    另外老中青甚至青少年作者都要照顾,国家队嘛,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废。

    《星星诗刊》是省级刊物,可没有那么多顾忌。

    而且,总编白航和主编牛沙河、石天河、白峡本就是开明之人,四老凑一起嘀咕半天,决定要把刊物办出特色,选稿方向专一向朦胧诗现代诗倾斜。

    所以,朦胧诗派北岛舒婷等人的代表作都是在星星刊发的,并带动一时风潮。

    现在好了,人家一个青春诗会,就把现在最红的朦胧诗人一网打尽。

    搞得文学界的人都以为,朦胧诗派之所以发扬光大,是诗刊的功劳一样。

    星星诗刊一众老编都是不服,今年弄出个大奖赛,抢在诗刊来年三月的青春诗会之前,和对方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