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三十六章:获奖

第三十六章:获奖

    稿件寄出去三天后,唐均跑厂部给任月萍打了个电话。

    电话需要人工接线,很慢,好半天,那边才传来任大姐的声音,说稿子已经看完,过了三审了。

    唐均闻言大喜:“什么时候能够发表,关键是稿费什么时候汇过来。”

    任月萍对于唐均的爱钱如命很是无语:“现在杂志社约稿实在太多,要发表需要排队,你这个稿子估计要排到明年春节才能上刊物。至于稿费,已经汇出来了。因为质量没《棋王》高,千字六块。”

    千字六块,四千字就是二十四块钱,苍蝇虽小也是肉。

    唐均就静候佳音。

    在工会上班也不是见天玩耍。

    很快,邵舵爷就接到任务,去瑶湖给老乡放露天电影,厂地联谊。

    没办法,厂里矿山二十年前属于地方上,占了人家的地,怎么也得跟人家搞好关系。

    于是,唐均就联系了县电影院播音员,选了《神女峰的迷雾》这部电影,和大伙儿一起去了瑶湖。

    瑶湖是个乡,与邻县,也就是苏东坡老家毗邻。

    这是个丘陵山区,十多年前这里修了个巨大的人工湖,唐均老爹老娘当初还推着手推车去工地干过两个月,对地方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体来说,这里算是西关县最贫困的乡镇,山民文化娱乐一点也无。

    放露天电影那天来了很多人,看人数估计过千,都站着看。

    连连阴雨,一千双脚踩得满地泥泞。

    不过,大家却看得非常高兴。

    人上一千,场面太大,结果出事了。

    一个流氓大约是看到电影里的美女演员,保持不住,骚扰身前的女同志,不住去蹭人家臀部,结果被愤怒的群众差点打死了。

    做为负责人,邵舵爷只能和唐均一起把罪犯扭送派出所。

    耍流氓可是大案要案,需录口供什么的,鼓捣了两天,又要安抚受害者,又因为做为组织者工作不力做检查,忙碌了好几天,才把案件移送检察院。

    等待流氓的是法律的严惩,唐均既痛恨流氓所为,又觉得惋惜。

    这么件事放后世,也就拘留十五天的样子。

    哎,何必呢?

    忙完这一切,唐均才记起《青年作家》的汇款单,一看压在工会的信件,果然已经来了,同时来的还有《星星诗刊》叶延兵的一封信,通知他获奖了。

    前头说过,这次星星诗刊的大奖赛奖金丰厚。

    特等奖奖金一千,一等奖六百,二等奖四百,优秀奖二百。

    唐均抄了海子的代表作,对获奖自然有绝对把握,但对名次并没有多大期待,只要能拿就行。

    因为,能拿特等奖的作品首先一点体量得大,要么是上百行的长诗,要么是组诗吗,这样才拿得出手。

    一首区区几行,十几行的小诗拿第一名,说出去大伙儿面子上须不好看。

    就算大家质量相当,评委在《蜀道难》和《静夜思》中,很自然地会给蜀道难投上自己的一票。

    一等奖,应该是给已经成名,年轻优秀的,正当红的诗人,这样才能服众,也能显示出这次大奖赛的质量。

    二等奖则是给诗坛德高望重的老作家,人家能来已经是给星星诗刊面子,不给个二等奖也说不过去。

    优秀奖其实就是新秀奖,颁发给诗坛新锐,做为一种提携,且引领未来诗歌的新流派。

    这也是上次在成都和牛沙河、叶延兵吃饭的时候,听他们说的,算是文学界的明规则。

    所以,唐均拿优秀奖并不意外。

    唐均拿了邀请信就去找邵舵爷:“邵主席,请一星期假,我要去成都。”

    邵舵爷和唐均上次在瑶湖乡给老乡放露天电影,出了那么件事,办了个案子。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感觉怎么也恢复不过来。

    见唐均请假,以为他要去玩,就感慨:“你们年轻人身体真好,准了。“

    唐均又说道:“别忙,你得给我开个单位介绍信。”就掏出《星星诗刊》的邀请信,说明事情缘由。

    原来,如果是往日,唐均去省城随便找一家小旅馆住下也就罢了。

    但这次颁奖会很隆重,又是高级宾馆,需要单位介绍信才能办理入住。

    邵舵爷啊哟一声:“大作家得奖了,单位绝对支持。”

    随即提起笔在标准的介绍信上写下:“今有西关县机制砖瓦厂工会职工唐均因公入住贵宾馆,望接待为谢。”

    说罢就盖了个公章,又盖了个骑缝章,用不锈钢尺子裁下来,递过去,感慨道:”小均,你的小说我读过,以你的才华,不可能一辈子窝在机砖厂,迟早是要调走的。哎,上次在瑶湖,你的工作能力不错。真调走了,我又去哪里找你这样得力的人。“

    唐均揣着介绍信和邀请函回到家中,家里却出了事——唐宁和同学打架,被请家长。

    因为那双回力鞋的事。

    回力鞋是学生们身份的象征,任何一个娃娃做梦都想拥有这么一双,只要你脚上穿了这么一双,你就是众人目光的焦点。

    就好像后世学生拥有一部名牌手机,就是那么叼。

    自从唐均给唐宁买了这么一双鞋后,二妹除了睡觉,就没脱过。

    走起路来都是跳的,仿佛不如此不能显示运动鞋傲人的弹性和对脚掌脚踝妥帖的保护。

    穿脏了,她就会用旧牙刷仔仔细细边边角角刷了又刷,不留死角后才放窗台上晾。

    晾的时候因为怕被太阳把白色的帆布晒黄,还会蒙上一层白纸。

    母亲许梦娟是个刚健朴素的人,母女又是天敌,就看不顺眼,骂道:“哪里有这么讲究的,你以为你是地主家的小姐啊?你就是个农村女娃娃,靠你爹妈吃上商品粮。我看你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装什么装。”

    于是,母女俩就掐成一团。

    每次她们吵架,唐均就无奈上去劝解。

    “好了好了,妈,二妹也就是个孩子,女孩儿爱美是天性。”

    “二妹,你话太多了,妈说的是气话。你是公主,咱们家美丽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