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四十五章:秘籍

第四十五章:秘籍

    次日是星期天,一大早,唐德文就揣了存折和工业票,带着女儿喜滋滋去县百货公司喜提新车,而唐均则和母亲一起去乡镇集市卖鸡蛋。

    县城那边的农贸市场是被单位垄断的,摊位也分配给各大关系户和当地居民。

    外人过去,被撵还是轻的,搞不好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给抓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八十年代初也不例外,所谓江湖,就是小集体的利益。

    乡镇那边则不一样,随便去摆摊,距离砖瓦厂也不远,同样两三公里的样子。

    说起许梦娟要卖的鸡蛋还有一桩故事。

    那年头的厂矿占地面积都大,很多地方都荒着,厂里有不少职工养鸡,从鸡屁股里抠点油盐钱,养得也不多,一两只的样子。

    工厂车间主任魏主任却叫工人做了一排鸡笼,养了三十只母鸡,一只用来配种的公鸡。

    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骨粉鱼粉蝉蛹,大量营养物资喂下去,鸡长得很好,秋冬的时候,每天可以收十枚蛋。

    蛋多得吃不完,许梦娟看到商机,就去打商量,低价购入,然后带去乡镇市场上卖,小赚了一些。

    乡镇不大,一条公路横穿集镇,两边分别是镇公所、粮站之类的单位。

    几个农村老乡在路两边摆摊卖小菜,生意稀差。

    唐均和母亲大冷天的在路边练摊,他年轻活力壮,倒无所谓。

    但许梦娟则嘴唇都冻得没有血色。

    唐均忙用围巾给老娘把脖子围了,又用手不住搓着她的冰凉的手掌。

    手很粗糙,有些地方皲裂了,黑乎乎的,有点变形:“妈,咱又不是赚不到钱,为什么要这样辛苦?”

    许梦娟笑道:“辛苦啥,大家都不都是这样过日子的?你是赚的钱多了,但你和老二将来成家立业都要用钱,现在咱们得多存些。”

    其他几个摆摊老乡都笑:“许大姐,你儿子好孝顺,将来肯定有福享。”

    许梦娟骄傲,得意:“服服服,服服服。”

    唐均的孝并没有感动天,母子如同老鸹守死狗一样守了两个多小时,一个鸡蛋都没卖出去,反把鼻涕冻出来了。

    没办法,大家都穷,吃不起蛋。

    许梦娟心疼儿子,说了声:“算了,明天再说,回了,回了。”

    刚回到家,就听到小宁大声哭泣:“骗子,爸,你是个骗子手。我的凤凰,我的二六轻便车。”

    原来,唐德文先前和女儿去了百货公司后,找到那个熟人买车。

    不料,凤凰和永久自行车实在太抢手,根本就缺货。

    他大约是受了熟人的忽悠,竟买了一辆飞鸽。

    其实,飞鸽也不错,质量和凤凰永久一回事,只不过牌子不那么过硬。

    但人家便宜啊,性价比高啊。

    唐德文买飞鸽就买飞鸽吧,偏偏却买了辆二八的加重。

    老行车按照轮圈直径,主要分为二八、二六和小轮三种规格。

    按照骑车人骑乘时的轻便程度和载重量又分为轻便车、平车、加重和载重车四种规格。

    现在最实用的就是加重车,轮子大,载重大。

    农村里的老乡还会在后轮两边各自挂一个筐,用来装蔬菜和粮食,搭个两三百斤,在细长蜿蜒的田埂上风驰电掣,不知道多威风。

    这玩意儿就相当于后世的农用车,实用性一流。

    问题是小宁是个姑娘,你让一个小美女用农用车日常代步,像话吗?

    唐宁不服气,和唐德文一路吵回家,看到大哥和母亲回来,终于忍不住大放悲声。

    这一哭就没完没了,哭得大家脑门疼。

    唐德文终于忍无可忍,狠狠地给了唐均屁股一脚。

    唐均拍拍屁股:“爸,关我什么事?”

    “不是你龟儿子要买车,你妹妹会闹这出?”唐德文瞪着大眼:“你妹妹都哭成这样,也不知道哄哄,你死人吗?”

    唐均无奈,只得苦笑地抱起糖罐,准备给该死的混账丫头嘴里塞一勺白糖。

    这时就听见门外有人叫喊,是邮递员来了:“唐均,你有一个包裹。”

    包裹很沉,用牛皮纸包好,如同一个炸药包,还附了一封挂号信,落款是谢桦。

    上次在蓉城聚会委托谢桦帮找的中考复习资料终于到了。

    唐均狂喜,大声喊:“小宁,特大喜讯,特大喜讯,好东西,好东西啊,都是你的。”

    唐宁看到这么大一个包裹,好奇地忘记了哭泣:“是吃的吗?”

    “年轻人,不能只追求物资,这是精神粮食。”唐均拿了菜刀割开包裹,里面豁然是十本书和习题集。

    书和习题集都很旧,上面还写着谢桦的名字,字迹略显稚嫩,应该是她初中时的学习资料,书上都勾了重点,习题集上的题目也做完了,都是红勾,标准答案也有了。

    除了这些资料和习题,还有几本最新的教案,通读一遍,大致可以了解今后国家的教育方向和考官出题思路。

    这是什么,这是九阴真经,这是降龙十八掌,只要看一遍作一遍就能暴打黄河四鬼,看一百遍做一百遍,就能华山论剑。

    八十年代初,虽然国家刚恢复高考没几年,但普通家庭教育孩子,还都停留在天生天养。

    娃能读,就读。读不下去,大不了回家种田,或者顶爹娘老子的班去当工人。

    学生还停留在靠天赋吃饭的程度,鸡娃这种事闻所未闻,也没有什么内卷的事。

    唐均先同时代的人一步开始卷小妹,赢在起跑线上,赢在方法论上,双赢,赢两次。

    “秘籍,绝对的秘籍。”唐均兴奋得直拍大腿。

    哥哥在拆包裹的时候,小宁在旁边看着,见全是资料,不禁失望:“这是什么呀?”

    唐均把所有的书本都塞她手里:“你通读一遍,然后把题目都做了,中考应该没问题。”

    “我不要看,我不要做。”唐宁抱头大叫。

    唐均难得地凛然道:“不行,必须读完,做完。否则,别怪我不念兄妹之情。我不会打你,但你别指望我以后会搭理你。因为,这关系到你的前程,你以后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向对自己怜爱有加的大哥此刻变成这样,唐宁呆住了。

    唐均再不跟她废话,拆开谢桦的信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