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捻陈风 » 熟悉新环境

熟悉新环境

    穆鹏和室友匆匆告别后,和王浩,纪有生一起坐着公交车前往火车站。每年这个时侯,武汉大学的樱花纷纷开放,白色既纯洁又让人心旷神怡,远远望去,好似一片花海。看樱花的人挤满了整条路,有的还爬上树拍照,想要抓住美好的瞬间。玫瑰园、牡丹园也会在接下来相继开放,迎接游客。只要你来到这个学校,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在旁。有很多留学生在这里留学,穆鹏在路上经常看到。由于没有直达车,所以先坐到BJ,然后换乘BJ到赤峰的火车。

    几个人到达BJ西站后,拿着行李箱往出走。穆鹏问出租车去BJ北站多少钱?司机果断的要了一百块钱。王浩忙着说不坐了,几个人向前走着,纪有生查手机导航,显示前边有公交车可以到北站。果然走了几百米就看到了公交车站牌,仔细看了168路公交车的路线图,确认可以到后,就一个接一个的上车了。他们在北站候车室等了三个小时,本打算在附近吃点东西,又感觉不能便宜,最后决定上车后泡碗方便面吃。过完安检,穆鹏和两人聊的正欢,刚要坐电梯去楼上候车室,就听见身后的王浩说:“穆鹏,你的行李呢”?穆鹏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跑到安检机旁,一个银灰色的箱子静静的伫立在那。要不是有同伴,这个皮箱准会丢了。

    到赤峰已经是凌晨四点多,项目经理的司机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一个牌子,上边写着学校的名字。三个人坐上车,打着哈欠,满脸的疲惫。司机按经理的安排先带三个人吃早餐,然后拉到宿舍,被子褥子都是新的,上午内勤已经准备好了,分别放在三个人对应宿舍的床铺上。穆鹏属于热控班,纪有生是电气班,王浩是机务班。三个人在不同的宿舍,也是太困了,匆匆回到宿舍,行李箱放在一边,躺在床上就睡觉了。第二天中午左右,穆鹏起床后,宿舍一个人都没有。他准备去洗把脸,于是推开门走了出去。来的时候天还很黑,没仔细看看即将要生活的环境,宿舍是用红砖垒起来的,房顶是平的,一共有两排。电厂就在平房北侧的墙外不远处,感觉和实习的电厂外观没什么两样。穆鹏沿着路往前走,左边有一间屋没有门,里边是两排水管和两个长水池。找到洗漱间,穆鹏回去带上毛巾,洗头膏,牙刷牙膏,走了过去。头发已经油的不行了,还有点刺挠,于是就决定先洗头再刷牙。十分钟左右,收拾的干净利索。东西放到宿舍后,准备出去转转,走着走着,看到一个食堂,一个小卖部。穆鹏走进食堂,问里边的工作人员吃饭的事,知道了需要买一个饭盒,一般中午、晚上都会炒三个菜,价格不等,自由选择。走出食堂,进入小卖部,买了一个洗脸盆,一个不锈钢饭盒。穆鹏把了解到的信息都分享给了另外两个人。到了中午,人们翻着墙跳了过来,墙很高,两侧用红砖堆成一个斜坡,方便来回过人。穆鹏看见都下班了,也跟着去食堂吃饭了,这顿吃的很饱,饭菜还挺合口味。

    第二天,穆鹏随着班组成员去到热控班组,屋里一般大小,靠近窗户口有一台电脑,一个瘦瘦高高,长的特别精神的小伙在看着电脑,他是热控班班长,对象是人事部经理,也就是总经理的外甥女,脾气特别硬,很傲气。门后有一个床,上下铺,床边的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半躺,都在玩着手机。还有一个戴眼镜,眼睛小小的,坐在方桌上也在玩手机,他是技术员。加上带自己来的小伙,班组一共五个人。穆鹏很谦逊,介绍一下自己,然后给每个人发了一圈烟,有两人不抽烟,剩余三个人开始吞云吐雾。班长介绍了一下工作环境,又介绍了一下成员,然后又各玩各的。

    这个电厂是两台流化床炉,对设备要求比较低,所以热控班很清闲。穆鹏打算学点技术,可是事与愿违,设备不出问题也没法去操作。就这么的一天天待着,天气开始转热了,穆鹏就脱下外套,光着膀子躺在长椅上。有一次,甲方热控班班长过来了,看见几个人在屋里干啥的都有,简单提醒了一下,大家伙就都坐了起来,就只是这么坐着。等他走了以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姓杨,胖胖的,眼睛很小,总是微笑,给人一种很精明的感觉。杨班长平时会做一些表格,偶尔会把穆鹏叫去帮忙。穆鹏只要负责复制粘贴就行,很简单。杨班长总是在穆鹏旁边放上一盒芙蓉王,在纸杯里放上茶叶,接上热水后放在穆鹏手边,还不断忙说谢谢。中午要是没忙完还会把穆鹏带到他们的食堂吃饭。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无论从环境,还是菜系,简直不在一个层面。穆鹏要了一份牛肉柿子,简直太香了,吃的饱饱的。用餐结束后,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穆鹏拿了一个橘子,一个苹果。

    项目副经理姓马,大家称呼为马经理,人情世故做的特别好,凡事尺度拿捏的恰到好处。他也比较喜欢打篮球,经常参加甲方举办的比赛,于是就以公司名义给几个平时一起打篮球的人买了队服和篮球鞋。穆鹏主打后卫,组织进攻,经常单人突破得分,左右手都会,得心应手。甲方总经理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所以每年都会有足球比赛。马经理又给足球队队员买了一身队服和足球鞋,大力支持。裁判员选的都是部门经理,所以正常比赛都是围着领导踢的,只有对面的副总经理认真的玩着,他踢的很不错,带球过人后射门,皮球快速的滚进了球门。总经理想都没想就说越位了,然后边裁立马举起旗子,示意刚才的球是越位球,不算数。小小的比赛把人情世故展现的淋漓尽致,穆鹏看到后,也不再那么认真。集控经理装作跑不动,说穆鹏年轻,多跑点。穆鹏一口答应着,跑了几步,就在前面开始散步模式。附近有球的时侯就跑几步,没有球的时候就小范围转圈。第一次对职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很矛盾,又试图去理解。

    穆鹏攒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没打算来学习,主要就是玩CF游戏。虽然比不上网吧的效果,也符合穆鹏的预期。晚上穆鹏一如平常的玩着电脑,王浩突然抱着半个西瓜进来了,穆鹏吃了几块直夸很甜。王浩让穆鹏给马经理送几块去,穆鹏问他怎么不自己去,王浩说自己和马经理不太熟。穆鹏也没往深处问,端着西瓜走到马经理宿舍,把西瓜摆在桌子上,俩人聊了一会儿。马经理问:“在热工干的也么样”?穆鹏:“还行吧,平时活比较少,也比较清闲”。马经理:“不如我把你调到锅炉班,半年我让你当技术员”。穆鹏:“呵呵,谢谢经理,我还想在热控班学点知识,不然这三年白学了”。马经理:“那行,你考虑考虑,啥时想好了,随时过来找我”。穆鹏:“好的,马经理,我先回去了”。出门后,穆鹏想起来马经理就是从锅炉班出来的,所以也算是给老班组物色人选。穆鹏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过一次机会,如果走这条路的话,起码马经理可以把自己提拔到班长。无奈穆鹏缺乏安全感,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措手不及,又对所学专业恋恋不舍,殊不知,放弃才会得到。

    电气班就在热控班隔壁,纪有生性格外向,很快和电气班史班长打成一片。其实都是下班后,一顿顿小酒喝出来的友谊。最近,史班长打算去科右中旗,纪有生也跟着去。王浩准备回河北老家附近找工作,这个月底就辞职回家。纪有生打算带着穆鹏一起去,史班长也是吉林人,又有纪有生的关系,所以答应了。穆鹏在赤峰检修部待了不到一年,没学到什么,正和史班长、纪有生一起坐车去科右中旗。穆鹏很是期待着,走出校门想的就是多学一点东西,不客气的说,赤峰的一年是荒废掉的,这也是穆鹏要走的直接原因,不是同事不教,真是不出问题。到了地方,史班长和检修部领导通过电话,不一会儿,有人出来迎接。保卫处打开大门,几人跟随来人一起走着。史班长和纪有生还是在电气,职位变成了史主管,升了一级,穆鹏去热工班。一切事宜确定以后,回到宿舍。热控班宿舍住着两个人,一个是松原的,一个是NMQ的。对于穆鹏这个新来的人也不是很热情,简单聊了几句。晚上的时候,两人和以前离职的同事出去喝过酒了。

    第二天,穆鹏先去的项目部经理室简单聊了几句,一会儿,热控班主管辉哥来接人了。到了班组,互相介绍了一下,然后两人讨论以前都学啥了,穆鹏把情况说了一下,也表明自己想要学技术,于是辉哥给他拿出一打订好的图纸。穆鹏津津有味的看着,有不懂的就问。现场有需要处理的问题,穆鹏就给老师傅背包,一起过去检查。虽然是老师傅,但人一点不老,老包比穆鹏大五岁,一米八的大个,干起活来很麻利。后来穆鹏渐渐知道这小子最能糊弄人,有技术,不多,属于样样通,样样松。包师傅也是吉林人,性格爽快,所以两人关系慢慢的也好起来了。一个多月里,穆鹏感觉比之前一年学的都多,很开心,也很用心。周班长人也不错,技术很厉害,就是人不太变通,性格很拗。和辉哥两人是同学,辉哥总是说他这方面做的不好,周班长也不服气。其实周班长和各个部门处的不错,消除设备缺陷,一半是缺陷处理好,一半是沟通好,即事半功倍。

    周日穆鹏在宿舍休息,辉哥打电话说有一个仪表的大神要来,一会儿去宿舍。穆鹏按约定地点出去迎接刘志武,远远望去很瘦小,个子比自己高,接过行李,俩人聊了起来,可谓是性格相投。接下来的日子俩人成了好朋友,技术上互相学习,都成为班组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穆鹏也开始从背包小弟,渐渐地独立处理问题,空闲的时侯总是去现场观察管道走向,对于汽轮机侧处理问题很重要,结合原理图一一对应。慢慢的机侧就交给了穆鹏负责,包括和甲方热控机侧负责人的对接。刘志武接手主机外围的工作,很快就拿起来了。慢慢地,班组里调皮捣蛋的人陆续离开了。又来了一个新人白新民,退伍老兵,老家河北的,妻子是铜矿的,俩人结婚后来的科右中旗,买的房子,妻子开出租车。附近就这一个厂子,所以他来找份工作,听别人说热控不错,就过来看看。虽然技术不行,情商先行,能留下纯纯是情商起了作用。刚开始也跟着背包,慢慢的也学习到不少知识,就想自己独立干,试了几次,还是不太行,就又开始背包了。由于平常和穆鹏、刘志武干活比较多,所以三个人关系越来越好。那个时候集控后边有个吃饭的地方,空间不大,有个小冰箱,里边摆满了饮料,于是老白就偷偷往工具包里塞,拿出后,几个人偷摸喝着。很多人都这样拿,最后就是运行人员吃饭的时候,冰箱空空如也。后来运行人员把侧面窗户关上,离开的时候都会锁门,谁要想喝饮料就到值长那里拿钥匙。本以为这样可以防住,没想到依然有人在觊觎,窗户的把手被弄坏了,从外边跳窗户进去,这回不多拿了,够喝就行。由于拿的不多,后来也没人发现。

    有一天晚上,穆鹏、刘志武和李洪光三个人点了一份一锅出,排骨炖豆角,又在超市买的花生米,三瓶七两的牛二,边聊边喝着,很快几个人就都喝光了。借着迷糊劲,躺在床上呼呼地睡了起来。屋里只有三个人,第二天穆鹏接到辉哥的电话,这才知道迟到了,通往电厂的班车也早走了,放下电话,穆鹏把他们两个人叫了起来,三个人穿上衣服,脸都没洗就打车去单位了。到了班组,穆鹏精神多了,志武状态也很好,只有李洪光还没睡醒。辉哥让他们先在班组待着,如果不特别忙,就不用出去。下午的时候他让三个人多干点,让其他兄弟心里平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