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最后的练气士 » 第5章 犁山大典

第5章 犁山大典

    犁山,是禹州境内为数不多的高山之一。

    相传万年以前,如今掌管耕耘之事的犁山老祖在此飞升,因此而得名。

    此行,秦思远身为伍长,自然作为卫队跟随。

    盔甲厚重,印刻着精美复杂的纹路,胸前还点缀着几颗价值不菲的宝石。

    此盔甲乃是秦思远获伍长官职时,世子李元青所赠的贺礼,据说那些宝石都是李灵玉亲手缝上去的,也算是个友谊的见证。

    别看秦思远年龄小,但穿上此盔甲却有种别样的霸气。

    李灵秀趴在马车窗户边,砸吧了下嘴道:“不错嘛,秦大将军,穿起来人模狗样的。”

    秦思远瞥了她一眼:“你也不错,长开了,有屁股大好生养的趋势,再接再厉。”

    李灵秀当即破防了:“大胆下人敢对本小姐如此无礼,信不信本小姐现在就扒了你这身皮!!!”

    李元青站出来打圆场:“你们俩可消停点儿吧,搁家里吵就算了,出来怎的还要斗嘴?让我禹王府的脸往哪儿搁。”

    一旁,李灵玉掀开营帐,心疼道:“秦哥哥,烈日炎炎,还请进马车吧,我备了些梅子水,可替你解渴。”

    “家兄本就是想为您填份军功,才让你以伍长身份随行,其实你没必要跟他们一样的。”

    秦思远摇了摇头:“即为伍长,便要行长官之则,我若不能以身作则,又怎能服众?又怎对得起王爷和世子对我的器重。”

    此话一出,周边士兵皆投来异样的眼神。

    原本很多人对于秦思远小小年纪就担任军官之职是十分不服的,但如今看来,此子之坚韧,禹王爷并没有看走眼。

    李灵玉望向秦思远的眼神愈发倾慕,唯有李灵秀颇为嫌弃道:“切,装的一本正经的,记得刚见面的时候,还是个爱哭鼻涕的小屁孩儿呢,跟着老师学了点笔墨,倒是会摆弄些文字了。”

    “好,既然如此,本世子自然也要以身作则,来人备马,本世子要与军同行。”

    李元青一声令下,不多时便有士兵牵汗血宝马而来。

    原本以为随军而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半柱香之后,李元青就有点受不了了:“秦兄,穿那么厚重的盔甲,你不热吗???”

    秦思远转头:“还好,盔甲虽重,但负重前行,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得,你自个儿修吧,本世子是受不了了。”李元青热的满头大汗,狼狈逃入马车之中。

    犁山本就在禹州境内,有官道直达,因此这一路上并无什么危险。

    而与世子同行,免不了的就是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好不风雅。

    不过这对于修身养性却是有着不小的好处,几天下来,秦思远那因修炼速度太慢而焦灼的心,也平静了不少。

    只可惜,那天材地宝,他并未寻得。

    随着愈发靠近犁山地界,秦思远也发觉,周边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

    有其他地界的军队,贵族,百姓,甚至还有穿着统一着装的江湖门派中人。

    “本次犁山大会,也算是个契机,父亲邀请了宣武国各地封王前来参加,意在商讨宣武国新皇之事。”

    “都说无利不起早,这些江湖门派看来对于此事也颇为关注,毕竟这有关于他们未来百年的命运。”

    闲聊间,车队前突兀的冲出一个小女孩儿,冲着秦思远大声喊道:“哇,娘,你快看,这位哥哥好生威武。”

    得亏秦思远反应及时,牵住了缰绳,不然这军马铁踏可不留情。

    “玥儿,不可无礼。”身着道袍的女子上前,将小女孩儿护在身后,抱拳道:“呃...小兄弟?小女多有冒犯,还请赎罪。”

    “无妨,小孩子嘛。”秦思远摆了摆手,随即从怀中掏出个机关鸟丢了过去:“小丫头,以后可得听你娘的话,不可这般鲁莽。”

    李灵秀气愤的揭开窗帘:“喂,你倒是会做人情,那可是爹爹给你的。”

    秦思远耸了耸肩:“我这般年纪,已无需玩具来消遣,不如将其交给更需要的人。”

    “禹...”道袍女子看了一眼卫兵军旗,突然发问:“敢问这可是禹王府的车队?”

    秦思远点头,随后便见那道袍女子情绪激动的抱拳道:“太好了,可否为我引荐禹王爷,我有重要军情禀报。”

    “重要军情?”李元青主动露头,打量了道袍女子片刻:“看装束,你可是王都境内,青云派中人?”

    “正是。”

    李元青思索再三:“我是禹王府世子,家父提前开拔,已于前几日到达犁山,不如你随我同行,本世子自会帮你引荐。”

    “多谢世子。”

    于是,队伍中又多了两个人。

    通过简单的交谈,道袍女子名为侯清淑,乃是青云派的核心弟子。

    至于那悦儿,便是她的女儿,此番前来,便是为了寻禹王爷。

    只是那重要的军情,她并未明说,想来是世子李元青年少,不易接触这机密之事。

    “青云派?”提起这个名字,秦思远只觉得熟悉,倒是想起几十年前,来到这凡俗界不久所发生的事。

    当时正值老皇驾崩,九龙夺嫡,宣武国境内气氛尤为紧张。

    在那种大环境之下,有不少江湖门派选择的押注,其中就包括门内上下只有数十人的青云派。

    当时,他们所投靠的,乃是如今逃往南蛮国的秦王,秦王并没有让他们失望,短短数年便让青云派激增数百门徒,成为了一方势力。

    但就在大决战的前夕,作为中坚力量的青云派却突然倒戈,转投了当今圣上。

    这也是青云派能在王都境内扎根,成为一方大派的真正的原因。

    不知如今这局势,他们寻上这禹王,是好事,还是坏事。

    还有三日便要到达犁山,但一行人却再也没了游山玩水的闲情雅致。

    因为这几天,他们遭遇了十余起刺杀,那些人以黑布掩面,看不出跟脚,但出手却是极为狠辣。

    纵使连秦思远,都不小心“受了伤”。

    “秦哥哥,疼吗?究竟是何人,竟然如此狠心,都破相了。”一边给秦思远上药,一边望着秦思远满脸的抓痕,李灵玉心疼的眼泪都下来了。

    秦思远无语:“这...你得问你姐了。”

    一旁,李灵秀抱怀,委屈道:“当时战局那么混乱,黑天半夜的,谁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本小姐纯纯是为了自保。”

    侯清淑手握瓷瓶而来:“小兄弟,这是我青云派的御颜膏,除了美颜,还有祛疤之功效。”

    “这一路感谢诸位的照顾,也是时候说再见了。”

    李灵玉疑惑:“前辈,你身上还有伤,黑天半夜的,你带着悦儿,要去哪儿?”

    李灵秀不爽:“是你将我们拖入此险境,现在见东窗事发,这就想跑?”

    侯清淑语气凄凉:“是我们娘俩连累了你们,我实在是没脸继续待下去了。”

    这时,李元青掀帘走入:“既然如此,前辈何不将真情真相公之于众?此行若不是秦兄英勇,卫兵誓死力博,我等未必能活到这个时候。”

    侯清淑仍有顾虑:“世子,不是我不愿说,只是此事...”

    李元青摆了摆手:“本世子知你看我等年幼,不想将我等牵入其中,但事已至此,我等算是将这头颅别在了裤腰带上。”

    “既然早晚都是个死,不如死个明白,前辈还有何顾虑?”

    侯清淑叹了口气,总算是愿意说了:“一年前,皇朝崩殂,王都泯灭,按照往常,早已是群雄逐鹿,只是此事太过惨烈。”

    “各地封王藩王,本着国哀之期未满,恐让百姓寒心之意,未有动作。”

    众人听的一头雾水:“此话何意?”

    侯清淑淡淡的道:“虽明面上未有动作,但在私下,他们一直在较量,商业,农务,乃至这江湖,都有他们的身影。”

    “原本只是小打小闹,未曾有过大动作,但就在数月以前,王都境内的数个门派突然遭遇了灭门之灾。”

    李元青大惊:“怎会如此,此消息我禹王府竟一无所知,难不成,青云派也...”

    侯清淑绝望的点了点头:“没错,我青云派也没能幸免,只是早早察觉了不对,侥幸存活下来百人罢了。”

    “早就听闻禹王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坊间传闻,新皇之位,禹王乃是众望所归。”

    “此番前来,只求禹王能为我青云派,讨回一个公道!!!”

    李元青怒拍桌椅:“这些贼人如此大胆,竟将我宣武国法制视为儿戏,前辈你且放心,家父绝不会袖手旁观。”

    得知了事态的严重性,李元青紧急调集了数个卫队前来护送,这倒让接下来的路程安静了不少。

    三天后,犁山下,耕耘城。

    作为犁山境内唯一的一处歇脚会客之地,再加上犁山大典的加持,自是热闹非凡。

    城中客栈众多,还有一处专门的皇家别院,比禹王府还要贵气上不少。

    只是,往来宾客如此之多,这入城是要花些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