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老文散文集 » 第15章 晋阳泮宫

第15章 晋阳泮宫

    晋阳,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位于今天SX省TY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始建年代不详,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年代是公元前497年,先后作为赵国都城、秦太原郡治。晋国大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在春秋末修筑了晋阳城,稍后成为太原郡、并州的治所。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偏北东18°,面积约28平方公里。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了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还发现了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在古城附近,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古墓葬。

    晋阳泮宫位于晋阳古城的大成门正前方,是一个半月形的水池,被称为“泮池“,它是官学的标志。古代考虑到诸侯不得观察四方,所以官学缺少东南方向,只能将水池设在南面,以示诸侯与天子学问的差距,因此称之为“泮宫“。又因孔子曾被封为文宣王,所以在泮池建造了规制。《诗经·泮水》中有这样的诗句:“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这些诗句意味着在太学中,年轻的学子们可以采摘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缘上,以彰显自己的文才。一些孔庙在泮池畔的砖墙中间嵌着“思乐泮水“的石刻,正是来自这个典故。泮池上常常有各种石桥,有的是拱桥,有的是平桥,还有的是三座洞或多座洞的桥,这些桥被称为“泮桥“。在科举考试时,学生们要过桥前往拜见孔子,这一过程被称为“入泮“。

    晋阳泮宫是一片古老而庄严的土地,在这里,历史长河中的辉煌曾经璀璨绽放。作为北方的大都会,晋阳历经了赵国、秦国的兴衰,见证了智慧和文明的发展。古老的晋阳城墙曾承载过帝王的威严,古代的官学泮宫见证了世代学子的求学之路。桥上的行人在这里追赶知识的火花,展现文才和智慧。

    时光如流,晋阳泮宫的光辉已逝,如今的晋阳焕发着新的面貌和活力。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历史,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文明之珍贵。晋阳泮宫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它是我们民族的宝藏,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遗产。

    晋阳泮宫的历史在岁月中沉淀,而我们要以这宝贵的遗产为荣,继承先辈智慧的火炬,徜徉在桥上,感悟着知识的辽阔。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和温暖的希望,走过泮桥,踏上探寻学问的旅程。晋阳泮宫的光辉历久弥新,它在我们心中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当我们穿越古老的晋阳泮宫,聆听古人的智慧之音,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的智慧得以点亮。晋阳泮宫不仅是晋阳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的辉煌财富。让我们怀着对古老智慧的敬意,传承晋阳泮宫的文化宝藏,在新的时代中为人类展示中华文明的光彩灿烂。让我们走过泮桥,迈向未来的风景,让晋阳泮宫的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