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23章 鉴证

第23章 鉴证

    小太监闻言,也是立刻捧起种植手册,大声的读了起来:“土豆种植手册,由太子朱樉殿下编纂。”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合理摆烂,造福社会!”

    “土豆喜欢干旱的沙地,所以土豆最好种在沙地中。”

    “土豆喜钾,所以最好施钾肥,草木灰就是一种很好的钾肥......”

    小太监读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田里的老农闻言,听的也是如痴如醉。

    是啊,之前他的路子,都走错了!

    不知道方向,一味埋头苦干有什么用?

    只有知道了努力方向,干的活才是有意义的。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有时候就要学会合理摆烂。

    既然土豆喜旱,那就每三天浇一次水。

    别的水,绝不多浇。

    宁可躺在田里睡觉,也不做那无用功。

    有时候不做无用功,这东西反倒能种的更好呢!

    老农这次算是悟了,大彻大悟。

    【叮!检测到宿主传播摆烂价值观,产生影响,获得100点摆烂值。】

    朱樉听见熟悉的系统音,也是满意的微微一笑。

    好样的,又能从系统中兑换好东西了!

    又勉励了老农几句,朱樉便优哉游哉的走了。

    他下午预定的歌舞剧可是马上就要开演了,他才不想错过美丽的小姐姐呢。

    然而朱樉这一番操作落在其他人眼里,却又是另一副样子。

    正在偏殿给朱允炆讲学的黄子澄闻言,激动的直接抚掌大笑:“这太子殿下还真是个奇人。”

    “太子殿下刚去那农田转悠了一圈,怎么那种田的农人就直接躺平睡大觉了?”

    “就这种工作态度还想种出亩产二十石的作物?老夫牙都要笑掉了。”

    “哪怕是用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模式,要种出亩产四石来的水稻也是难如登天,秦王殿下怎么就敢直接让人放手?”

    “难道这懒惰也是会传染的么?”

    一旁正在喝茶的方孝儒闻言,也是微微一笑:“依老夫之见,那秦王殿下八成是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或许他只是不想输的太难看,所以才特意命人偷懒的吧。”

    “要是最后种不出这土豆,秦王殿下大可把责任全都推到那几个种地的农人身上。”

    “这一招,实在是狠极了啊!”

    “老夫看那几个农人,八成是要倒大霉了!”

    黄子澄和方孝儒两人相视一笑,俱是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幸灾乐祸的光芒。

    而一旁的朱允炆看着两位老师开怀大笑的模样,也是悄悄绽开了一个微笑。

    看来他这个叔叔,怕是得意不了多久了。

    等土豆长成之时,就是他们一派弹劾朱樉的时候!

    ......

    时间过的飞快。

    很快,土豆便长成了。

    这天,朱樉在早朝时缓步出列,冲着朱元璋朗声道:“父皇,儿臣亩产二十石的土豆已经种出来了。”

    “眼下儿臣还没开始挖掘,儿臣想请父皇亲眼见证这伟大的一刻!”

    朱樉兴致满满,整个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喜气。

    而反观朱元璋,却只是不咸不淡的挥了挥手道:“这事朕知道了。”

    “既然如此,那下朝后樉儿就带朕一起去看看吧。”

    朱元璋并不希望朱樉把这件事情大肆宣扬。

    朱元璋只希望此事办的越低调越好。

    朱元璋甚至有些埋怨朱樉为什么哪壶不开提哪壶,非得在早朝上众目睽睽之下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朱元璋根本不相信朱樉能种出这亩产二十石的土豆。

    他笃定,这次绝对是一场大失败。

    朱元璋只希望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少越好。

    要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明帝国的堂堂太子殿下被一个无名宵小骗了,那还得了?

    朱元璋可不希望皇家像个红屁股猴子一样被人围观。

    可是朱元璋这次注定是不能如愿了。

    一听朱樉这话,齐泰宛如嗅到了血腥味的狼,瞬间就跳了出来。

    望着自信满满的朱樉,齐泰笑的颇为不怀好意:“太子殿下,您能种出亩产二十石的粮食,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啊!”

    “臣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听说过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臣孤陋寡闻这么多年,实在是惭愧啊。”

    “既然太子殿下已经种出来了如此高产的粮食,那您不妨让我们一起开开眼如何?”

    “这天大的功绩,自然是要众人一起鉴证才能圆满的啊!”

    轻飘飘的一顶高帽子,就这样给朱樉戴上了。

    齐泰望着朱樉,笑的很阴险。

    被捧的越高,掉下来才会摔的越痛。

    齐泰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朱樉被群嘲时的惨烈景象了。

    要是在百官面前丢脸,朱樉日后的威望一定会大打折扣。

    失去了威望的朱樉,还想稳坐太子之位?

    绝对不可能!

    朱允炆一派的文官见状,也是立刻连声附和。

    “太子殿下,这等天大的事情,请务必让我等一道鉴证!”

    “太子殿下,要是这粮食真的是亩产二十石,那太子殿下在史书上一定能被大大的记上一笔啊!这绝对就是不世之功!”

    “太子殿下,您可不能小气啊。马上您就要鉴证历史了,这喜气不如分我们一点如何?”

    各种奉承之言,宛如雪片一般朝着朱樉飞来。

    要是定力不足,怕是当场就要破防了。

    然而朱樉闻言,却是面上一派淡然,只是淡淡道:“既然诸位大臣们想看,那我就让诸位一道开开眼吧。”

    众臣闻言,顿时一喜。

    鱼上钩了!

    然而高居上首的朱元璋闻言,面色却称不上好看:“樉儿,朕劝你还是三思啊。”

    “这么多人去看,人多嘴杂,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可就不美了。”

    朱元璋这已经不算是隐晦的提点了。

    朱元璋恨不得把标准答案送到朱樉嘴边,求着他咽下去。

    这么几个月相处下来,朱元璋对自己二儿子的能力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要是悉心培养,朱樉未必不能成为一个明主。

    朱元璋可不希望就因为一件小事,断送了朱樉的政治生涯。

    朱元璋也不是神。

    要是被这么多人看了笑话,怕是朱元璋也无法挽回朱樉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