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王妃修炼手册 » 第五十四 学堂

第五十四 学堂

    学堂是破旧无主的院子整修的

    工人们在修整着学堂时,招生处也在火热进行中

    不少百姓领了孩子过来报名

    “俺家报名”一男人扯着一个约十岁左右的男童局促的说道

    “叫什么名字”

    “俺叫牛二,这是俺儿子牛大头”男人赶忙回答

    那孩子站着自己家老爹身后,忐忑不安的看着负责报名的人

    负责人记录下名字又问道“几岁了?”

    “十岁”男人答道

    “家里有适龄的女童,也可以报名”

    负责人又说道

    “一个女娃子上什么学堂”男人嘟囔了一句

    “学费两百文,拿着这条子到那边交钱”负责记录的人又说了一句

    对于男人的话充耳不闻

    那句女童可以上学,不过是完成王爷的交待而已

    男人也没说错,有那个闲钱不如攒着将来给儿子娶媳妇

    到了学堂开课那日,来上课的人十不存一

    虽说两百文的学费已经是百菜价了

    但架不住凉州的百姓穷啊

    大力发展经济也是最近两年的事,百姓们虽挣了些钱,大都用在了衣食住行之上

    比如说,以前一家老小整日吃不饱饭,有了钱,自然是饱餐一顿

    家里穷的连套换洗的衣服都没有,有的人家甚至共用一件衣服

    有钱了,自然是添置两件衣服,不需多好,遮体即可

    家里的房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没钱的时候凑合着过

    有钱了,自然是修整一番

    再把欠的外债还一还

    是以,凉州的百姓们,大都没用什么存款

    家里孩子少的,手头富裕,这学费便不难拿

    家里孩子多的,手头紧巴,这学费自然难凑

    毕竟人要先吃饱了饭才有精力想别的

    一个人连饭都吃不上,你跟他谈理想,谈抱负

    他不打你一顿,就是他有病

    更何况,家里的孩子多,谁去上学又是一个问题

    当初冲动而报名的人不占少数

    冷静下来后,便后悔了

    好在周如生从小就混迹在矿上,对于穷苦百姓的想法也有了解

    他自知,要达到人人识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先生这一块,周如生并没有依照惯例招了秀才

    年轻的秀才们还要忙着应付县试、会试,就算去请,人也不会来

    年老的秀才虽不再奢望能考中,自己开个私塾,挣到的比学堂发的工钱要多得多

    周如生知道凉王府还有一批收养的孤儿

    这批孤儿人人识字,年龄大的已经领了差事

    年龄小一些的还在府里养着

    以后自是派了差事分出去

    周如生便向李祐要了去

    那些静坐的士子,见这招对凉王没用,便找到卓煜

    希望他可以劝止李祐

    “太傅乃是伯爵之后,也是世家之人,凉王此番广开学堂,让那些贱民之子得以进学,无疑是辱没了圣人”

    一士子侃侃而谈道

    卓煜闻言皱了皱眉头

    “贤侄乃是故人之后,吾才让你进府叙旧,若贤侄此番是为让吾劝止凉王,那大可不必”

    “太傅何出此言?学生与太傅都是世家之后,太傅也应当知道,这天下读书人的份额就那么多,若是贱民崛起,岂不是夺了吾等世家的地位?”

    “太傅就不担心?”

    那士子没想到卓煜不吃他那一套,又说道

    卓煜闻言,心中冷笑连连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说什么辱没圣人的鬼话,分明是这些人,怕以后不能再享受到士子所带来的私利

    自己不努力也就算了,还阻止别人进步

    他竟不知道世家已经腐烂至此

    “吾与贤侄,道不同不相为谋”

    卓煜冷冷的说道

    那士子还欲再说什么

    却听卓煜说道“送客”

    这士子也是世家之后,虽是寒门,可自认为是有骨气的,当即拂袖冷哼一声“希望太傅日后不会有后悔那日”

    卓煜懒得与他多说,挥挥手让人把他带出了卓府

    天气寒冷之前,温室里的土豆终于丰收了

    纵然天已经黑了,管事还是敲开了凉王府的大门

    这土豆,娘娘每隔几日就要问上一遍,他们怎么敢不尽心?

    如今丰收,自然是第一时间表功

    土豆很快就送到纪凌烟面前

    看着满满的四大框土豆,纪凌烟很是欣喜

    可看到筐里土豆的大小,纪凌烟又有些失望

    这土豆大都是拳头大小,最大的也不过茶碗大小,更有许多鸡蛋大小

    完全不是后世的那种大土豆

    此时正是晚饭之前

    一众孩子们正等着用饭

    见这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很是欣喜

    纷纷拿在手里把玩

    李瑞更是拿着土豆滚了起来,惹的纪凌烟一顿训斥

    “这就是土豆?”李祐也拿起一个土豆问道

    “嗯,这就是土豆,产量高,不挑地,还好吃”

    说起土豆,纪凌烟高兴的说道

    “真的吗?那我们晚饭可以吃吗?”迟迟一听,忙问道

    “好,我亲自下厨给你们做”

    说着便挑了几个大的,放到一个篮子里,去了厨房

    众人皆是好奇,均跟在纪凌烟身后

    呼啦啦的一群人去了厨房

    第二日一早,孩子们还嚷嚷着要吃土豆

    纪凌烟挑出了些小的,又让人把这些土豆送回了温室

    还是任性吃的时候

    为了这几个土豆,纪凌烟还特意让人宰了头牛

    在关外的好处就是,肉不值钱,尤其是牛羊肉

    凉王府外静坐的士子们,终于受不了寒冷的天气

    打着回家读书的幌子不来了

    凉王府的门房不屑的说道“还以为能坚持些日子呢”

    百工学堂也开学了

    除了日常识字外,还多了算学、医术

    更有各种匠人来此上课

    这些课都是周如生临时加上的

    若不能及早让百姓看到读书的好处,只怕来上学的孩子会越来越少

    毕竟只要过了十八就可以下矿,每月都能挣上三百多文钱

    下矿又不需要会认字,既然出把子力气就能挣钱,何必再花费钱来读书?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读书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考中功名,光宗耀祖

    早在李祐决定开这个百工学堂时,纪凌烟就让人去挖了那座石墨矿

    磨成细粉的石墨加了黏土就成了铅笔芯,再装上木头,一根铅笔就成了

    一根铅笔卖三文钱,再买张白纸就可以书写,不仅方便还便宜

    可纪凌烟觉得三文一根的铅笔还是贵了,她原本的价格是定在一文

    只是人的工钱大涨提高了成本,不得已才卖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