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半壁黄花 » 九十五

九十五

    一群人被骂的毫无脾气,个个把头夹在两腿之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二伯,不要这样说,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你不要骂他们了。”张起连在一旁劝到。

    老人站起来,微微的向张起连点点头,欠身说到“哎!现在村里看到的,都被盖家三金三兄弟一手把持,下面的队长,村民代表都是他们的人,给点小钱就把人收买,前面得到点好处,后面就把人宅基地收回集体,说是集体的,他们用铁皮子一围,还都不是他盖卓天一家的。”

    “弟妹呀,当初队上,族里的人见钱眼开,现在后悔也晚了,土坯被拆了,祠堂也被拆了,连盖老太也命丧老院子,真是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真的是造孽呀!”

    张起连看老人满满悔意,自己又帮不上忙,只得上前劝到“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年轻人去干吧,我们老人不要跟到掺合。”

    “弟妹子,这真的就没有办法叫大龙回来村子里做事了?”老人不甘心的问道。

    “哦呦,你这还把我问住了,这儿大不由娘,我确实时管不住了。”张起连说到。

    李小雪在旁边看着,那些当初用选票把盖大龙选上去的,又用选票把他选下来,现在看到自己吃亏了,又上门来找盖大龙,这些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盖士村在城边上就是块肥肉,谁都想上来咬两口,郭书记来盖士村后,整顿风气,在陈至生,柳勋老一辈人的配合下,在盖大龙等新一代年轻人的参与下,订下了发展集体经济,全村共同致富的路子。

    很多人都看上盖士村老院子那一片地,当时郭书记力主以保护为主,缓慢开发,全体村民都受益的政策。这种政策虽然不能马上分红,但是保证了广大村民对土坯房和宅基地的所有权。

    等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可以公开招标,邀请村民入股,外来资金入股,集体经济始终是占大头,土地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开发,这样就保证村民世世代代对土地的所有权,就是通常说的父传子,子传孙模式。

    这种模式见效慢,但是公平公正,平均分配,一年分的钱少,细水长流,年年都有。

    以盖卓天为首的房地产开发势力,先期以各种手段混入村里,然后借旧村改造政策,大肆拆土坯房,还搞出人命。

    拆出来的土地,村里一纸通告就收回集体,然后用铁皮一围就成了他盖卓天的地。

    按说这种套路不难看出,也不难破解,只要全村一条心,坚持原来定下的路线,任凭他外部势力如何,也打不破这个村子。

    结果却是盖士村村民见钱眼看,被盖卓天前期的小恩小惠收买,他们这种隐蔽的手段欺骗了村民,结果就像雪崩一样,引发连锁反应。

    李小雪又看看一脸无奈的老人,看他头发都花白了,还要出面为村子里的事奔波。

    李小雪是了解丈夫的个性的,自小过惯了苦日子,在社会底层打拼的盖大龙很讲义气,做事又讲原则,说一不二,一般他决定了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作为妻子李小雪知道丈夫有个弱点,这个弱点是他后天养成的,所以连婆婆张起连都不知道。

    盖大龙喜欢和老年人在一起聊天,爱听老年人说话讲道理。用盖大龙的话说就是先沾沾老年人的寿数,再沾沾老年人的福气。

    “不听老人言,吃亏再前。”这是盖大龙常说的一句话。

    “二伯,你也别太为难,这个事你也别急,你先去我信候祖爷哪里去说说,大龙爱听他的话,请老太爷出山或许有用。”李小雪给老人出了一个主意。

    在坐的人一听,纷纷站起来往外走,老人一把叫住他们。

    “信候老太爷那里是你们随便去的?都先回去,在家听信儿!”

    老人向张起连和李小雪表示感谢,还请他们在家里多劝劝盖大龙,家族里的事,村子里的事都还是需要他。

    四月的南乡正是百花开放的季节,盖大龙看见南山上遍野的山花开的绚烂,两厂村坡地上种植的油菜花金灿灿的一片,像披满了一层黄金。

    盖大龙的心情犹如着片油菜花开放一样爽朗,在经历了一年的寒冬后,终于迎来了春天。

    盖法侯叫盖荣之打电话叫盖大龙到他那里去一趟,盖大龙忙碌了大半年,差点把老院子的事都忘了。

    盖大龙趁着日头还早就回了趟盖士村,这段时间他吃住都在工地上,回了家换了身衣服才去老院子。

    老院子沿途都是铁皮围起来围墙,以前的土坯房都被推到,单家独户的地方都连成一片被围起来。

    盖大龙先去了豆制品厂,这小半年工厂全赖岳老三住持大局,受盖士村老院子拆迁影响,豆制品厂不敢大规模囤积黄豆,产量也只维持最低限度,减少库存,做一批买一批。

    工厂工人现在开工不足,做到下午二三点种就下班了。盖荣正在院子里洗着那辆二手五菱宏光,他把车洗的干干净净。

    “老辈子回来了!”看见盖大龙回来了,盖荣主动上前招呼了一声。

    盖大龙问了问车子和送货的情况,从盖荣口中得知,盖华和盖润富、盖润贵三个人都还在盖卓天手下开拉土车。

    “我不能像他们一样不讲义气,厂子的事就是我的事。”盖荣把洗车布摊在车头玻璃上。

    盖大龙看了看这辆二手五菱宏光车,心里默默的说“老伙计,你也给力,从我创业以来就跟我打江山,拉货又拉人,从没掉过链子,真的是给力。”

    盖荣看盖大龙在看车就说“这车好着呢,省油又省心,是创业的好帮手。”

    “盖荣你在这干了一年多了吧!”盖大龙问盖荣。

    “一年多了。”盖荣回答。

    “好好干,现在厂子不忙,抽空多学一点管理知识,像物流管理,物业管理,以后厂子大了,你也要跟着进步。”盖大龙嘱咐到。

    岳老三正在屋里对账,听到盖大龙的声音就把手头帐目放下开,出门来迎接他。

    两位老友也有段时间没见,两人看着对方都显的憔悴,岳老三带着盖大龙到处看看,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都空空的,不复以前忙碌的场景。

    盖大龙劝慰岳老三再忍耐忍耐,等到两厂村的新厂房建好后就整体搬过去,到那时工厂规模扩大就不似现在这样冷清了。

    看完了豆制品厂,盖大龙才到盖法侯住的小白楼去,老太爷真在藤椅上打瞌睡,神游四海。

    盖大龙没有叫醒老太爷,荣之媳妇倒了杯茶给他,一老一少就坐在院坝里打瞌睡。

    盖法侯慢慢的醒过来,他看见盖大龙在一旁打瞌睡,就用拐棍戳了一下。

    “喂,小伙子,我老汉家人老瞌睡多,你娃娃子精神小伙也瞌睡多?”

    盖大龙眯了眯眼醒了过来。

    “哦呦,老祖爷,你这是老顽童,越活越倒转去了,突然把人叫醒,心急口跳的难受哇!”盖大龙抱怨起来。

    “你这个栽娃子,我叫荣之叫你来有事,你跑到我眼皮子底下打瞌睡了?”盖法侯开玩笑的说。

    “老祖爷,我最近忙着建厂房呢,过来看你睡着,也就没叫醒你,坐在一边打瞌睡。”盖大龙解释到说。

    盖法侯问了问豆制品厂的情况,盖大龙都如实说了。

    “二黑真的是讲义气,知恩图报,当年你父母对他有一饭之恩,现在他投资你的事业,你可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你二黑哥一片心意,现在这社会,即便是亲兄弟又有几人能做到人家这样的。”盖法侯慢慢吞吞的说到。

    在他们这一老辈人眼里,最看重的就是情义,那时还是农业社会时代,种地都是需要人帮忙的,那时都是自己干,不需要请人给工钱,都是你帮我,我帮你度过生活难关。

    盖法后询问盖大龙日后的打算,是不是就不再管盖士村和盖氏家族的事情了。

    “老祖爷,你这是来当说客的吧,劝我二次出山。”

    盖法候指着周边的铁皮围墙说“你看看,这才半年光景,老院子都拆完了,就剩下我这几间小白楼和你那间豆制品厂,你要是不再度出山我这小白楼都保不住咧。”

    “问题是这事咋弄,我的豆制品厂反正迟早都要迁的,你这小白楼可不能拆了,整个老院子现在就剩下你这小白楼有点年成,留下给后人们看看。”

    “我在盖士村啥也不是,说不上话呀。”盖大龙无奈的说到。

    “你带着你那帮兄弟和他去闹!”盖法侯给他支招。

    “要是以前那就不是个事,我带着一帮年轻人去跟他们干,但是现在我的时间就是金钱,两厂村那边还在赶工期,工厂要搬迁,很多事都要安排去做,现在跟他们去闹没有哪个时间呀!”盖大龙说。

    “那你小子就看着祠堂被拆,盖老太家和我这小白楼都被拆了都不管吗?”盖法侯用拐棍拄着地急切的说到。

    “咋能不管,话都说这个份上了,管肯定要管,但是要我二度出山住持家族事务和队里的事情就算了,我现在时间金贵着呢,再说我现在是两厂村的村子顾问,不能再盖士村任职了。”

    “好小子,跑去别人村盖工厂了,当村管去了!”盖法侯生气的说。

    “别人村跑上们请我去办厂,土地是现成的,手续有人去跑,人家村子把我们年轻人当成宝。”

    “相反我们自己的村子处处刁难我们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不尊重人才,要搞房地产,把我们办工厂的往外撵。和人家相比,我们年轻人为什么要回来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