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斜风细雨入剑南 » 第107章见父母

第107章见父母

    “你也要把梁南域的很多事情为刘大人考虑到,比如如何处理好黑甲军的关系,秧苗你也要为刘大人考虑好,不能因为刘大人离开剑南域就人走茶凉。”唐苏开始提点曾玉麟。

    曾玉麟知道他的话另有深意,“在下一定谨记侯爷的教诲。”谦卑的回道。

    对于曾玉麟的回答和态度,唐苏听后非常满意。

    刘谦交接完准备去梁南域走马上任,欧阳丰和唐苏商量派魏涛带200边军护送他去梁州城。既是给刘大人撑场面,也是表明剑南域不会忘记他为锦官城做出的贡献。

    曾玉麟和佟诗诗带上粮草、细盐和农具,率领一营人马同行。

    欧阳丰又派秦怀率领100边军护送刘成去充州上任。

    在充州,见到唐仁和赵朔二人。二人为了早日开通河道,过年期间只是回家呆了1-2天,然后又在工地守起。

    曾玉麟除了给他们带来剑南烧,又每人送了一把苗刀的腰刀。都是习武之人,对于苗刀两人自是爱不释手。

    百姓因为蜀都商号提供伙食,干起活来格外卖力,河道的疏通目前也初见成效。

    刘成计划疏通好河道,让百姓把水道两旁的水田好好打理起来。他先在工地上熟悉两天,和大家混个脸熟,方便以后行事。

    曾玉麟等人稍作停留,就陪同刘谦和魏涛到梁南域黑甲军的驻地李村,拜会黑甲军的统帅以及曾玉麟的父母。

    黑甲军和当地的官府属于两条线,它受制于兵部,实际上归君上直辖。它在地方有任何过错,当地官府根本管不了,也不敢管。

    所以搞好关系,就尤为总要。这也是刘谦,特别重视曾玉麟的主要原因。

    没有想到,现在曾林已经升为黑甲军的统帅,原统帅调回帝都另有任用。

    曾林听从了子墨的建议,专门为刘域主训练了200官兵作为他的亲兵,曾玉麟的表哥方海作为这只亲兵的统领。

    曾玉麟这次除了带来粮草、细盐和农具外,还给父母送上2匹雪域国战马,还有工匠们新锻造出的战刀。

    给父亲曾林准备的刀是他仿制的唐刀,其实唐刀又叫隋刀或者横刀,是“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四种刀的统称。刀长7尺开外,刀刃长3尺,刀柄长4尺,重32斤。刀头有回勾,可以斩马腿,也可以刺对手。

    曾林是久经沙场之人,对刀剑的用材和坚韧程度有超于常人的认识。对于儿子的礼物钟爱有加,他手握唐刀,练了一套刀法,是舞舞生风。

    曾玉麟见状知道他意犹未尽,他让人把准备宰杀的老马牵了过来。战马死在战刀下,对于它来说也是一种尊严和体面。

    曾林也想试试唐刀的威力,手起刀落,首体分离,马头被砍了下来,战马没有受到一丝痛苦。

    这一幕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锋利而坚韧的战刀所震撼。如果斩杀敌酋,那不是砍瓜切菜一样。

    曾玉麟又送上一柄佩刀,佩刀是单手刀,刀总长三尺七寸,刀形似禾叶。曾玉麟是仿制的苗刀,上古名刀,兵器谱排名第二的蚩尤之刀,号称是苗刀之祖。

    排名第一的是传说中的黄帝的轩辕夏禹剑。

    曾玉麟送给母亲的刀是双手握苗刀,刀总长5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属于双手刀。佩刀也和父亲一样的单手苗刀,无论单手刀还是双手刀,刀首都有一个孔字。

    母亲也想试一下刀的锋利程度,让亲兵拿着自己原来的战刀和新刀交汇一下,只听得嘭的一声,原来的战刀断为两截,新刀则完好无损。

    父母作为将领都有自己的马童和刀童,重兵刃都有专人携带和养护。另外亲兵有1200多人,类似于唐大人的牙军。

    曾玉麟也没有那么多兵刃,只给几位近侍送了几柄刀,仿制的是绣春刀。绣春刀来源于杜甫的诗句,绣衣春当霄汉立,宋人把绣春当做园名,明则作为刀名。

    曾玉麟见表哥方海那炙热的眼神,拿出两把刀。长刀尺寸和长苗刀一样,只是刀形不一样,刀尾没有回勾,是斜面,双手握的斩马刀,俗称砍刀,腰刀是单手的苗刀。

    收到自己的礼物,那是爱不释手,别人自是碰不得的。

    曾林看着100多名的乡勇腰间悬挂着清一水的绣春刀,知道现在曾府的实力比想象中还要强大。

    他也知道寻得一柄好的兵刃对于将士意味着什么,很多都是可以世代传承的。

    看着众将官那通红的眼神,对曾玉麟道:“你的叔叔伯伯们,手里也缺少趁手的兵刃,你来安排一下,马匹也是一样。”

    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将士来说是多么的珍贵,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曾玉麟能够寻来,那可以大大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

    曾玉麟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对的众将官抱拳道:“各位叔叔伯伯,我父亲用的长刀叫做唐刀,大家如果感觉实用,我的铁厂可以锻造,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报一个数据给我,这个需要很长的交付时间。腰刀叫做苗刀,这个我会在年底前交到各位的手中。至于马匹,今年可以交付30匹或者更多,因为它是从雪域国交换来的,我确实掌控不了”。曾玉麟不能把话说死,即使他可以提供的太多,太容易到手的东西,大家也不会珍惜。

    上次子墨来说起过这位佟诗诗姑娘的家世及各种情况,孔娴今日见到也没有感到唐突。

    “娘亲,这位是佟诗诗,您的儿媳。您儿子我有本事吧!”曾玉麟说完,故作洋洋得意。

    “上次你姐和珠儿来,就说过。我就想知道诗诗姑娘眼睛有没有毛病,怎么会看上你!”

    “娘亲哪有您这样的,在姑娘面前贬低自己的儿子。”

    “好好,你有本事行了吧!”

    “我和诗诗3月中旬在曾府办婚礼,你们提前安排好时间,到时候智王爷要参加。”

    “你已经见到亲家了,好,我们提前把这边安排好。”说完看向佟诗诗。

    佟诗诗害羞的点了点头。

    “那珠儿呢?”孔娴知道这个问题有点不合时宜,以她的性格,不吐不快。

    “珠儿已有孕在身,年三十他们就把婚礼给办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知会到你们,还望你们不要见怪。”佟诗诗把情况告诉了孔娴。

    “你这孩子,出身高贵,知书达理。他要敢欺负你告诉我,我帮你收拾他。”孔娴开始维护起佟诗诗,心里也替儿子高兴,关键是曾家有后了。

    曾玉麟也顺便把剑南域官场的事情做了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佟诗诗留下来陪孔娴。

    大家都是女人,又都从军,共同话题自然很多。

    佟诗诗还把秦悦交给她们的武技演示给孔娴看。

    孔娴看后赞不绝口,手痒又教了她们一些自己的看家本领。

    女兵严加练习,孔娴细心指导,让女兵受益匪浅。

    曾林亲帅官兵把刘谦送到梁州城,这让刘谦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