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澶渊盟 » 第九十五章 停战

第九十五章 停战

    因为辽国方面的议和代表没有到齐,还有赵恒也不放心叫寇准等主战的大臣去谈判,还要从东京叫合适的人过来等等原因,正式的和谈大会暂时还不能开始。不过既然双方的最高统帅都同意和谈了,这事也算铁板钉钉了,在和谈开始之前也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比如一些边远地区由于消息还未传达到,战斗还在继续,像定州,要双方共同派信使去通知停战;还有辽军在已占领地区抢得的财物要抓紧时间运走,免得和谈时被宋人要回去。另外既然停战了,这大队的人马也可以开始回撤了,毕竟这秋末冬初的季节在野外宿营并不是什么惬意的事情。

    因为萧燕燕的吩咐,去往定州方向的信使,走得不紧不慢,他也知道太后的意图,无非就是想借宋军的手多消耗一些大贺氏的力量。所以当大贺氏首领接到停战诏书,已是几天后的事了。大贺氏首领捧着诏书差点哭出来,如果这诏书再晚来几天,怕他也要步了遥辇氏的后尘领兵回家了。

    这沈万达坐镇定州,两个儿子带着人马四处袭扰辽军粮道。虽然辽军在耶律婉清的安排下加强了押运的力量,但还是损失惨重。因为沈世礼和沈世仪通常是一个先领兵突袭,引得押运粮草的辽军追击,调虎离山之后。另一个就带人冒出来,也不缠斗,放一把火就跑。弄得押运粮草的辽军顾此失彼,深受其害。

    大贺氏到了以后就想先围住定州,来个围魏救赵,把城外真的宋军引回来。因为根据战报和他的推测,定州城里应该没有多少人马了,所以他刚开始对自己的战术还是很有自信的。虽然缺乏攻城的大型器械,但他还是让士兵利用仅有的云梯全力攻城,他就是要给沈万达一些压力,让他把在外作战的士兵召回来。可宋军的抵抗和反击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拼尽全力的进攻竟然被宋军打回来了!他有点想不明白!退回来的统领告诉他,宋军人数众多,防守严密,凭现在的力量难以攻上城墙。大贺氏首领就纳闷了,这定州的人马到底有多少呢?难道能越打越多吗?好吧,想不明白就先不想了,攻不下来就不攻了。换个战法先把城围起来,再去围剿袭扰粮道的宋军吧!于是大贺氏首领让大部分人马把定州围了起来,分出精锐骑兵让世子贺志箫率领去剿灭城外袭扰粮道的宋军。

    当王继忠在宋辽之间往返媾和的时候,定州方面的战斗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定州城虽被围但这次宋军并没有像上次那样闭门不出,而是经常有人马出城,寻找辽军的薄弱之处,主动进攻。经过几次交锋,大贺氏的包围圈被扯得七零八落,形同虚设了。大贺氏首领郁闷之余把抓到的几个宋军战俘叫来审问,通过审问得知现在定州城里的人马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原来现在定州城里竟然汇聚了好几路人马,都是从其他被占领的州城里跑出来的。这些溃兵在城破之时由一些低级军官率领趁乱跑出来,他们不敢往南跑,怕被以逃兵的罪名治罪,只能游荡在沦陷区,成了散兵游勇。听说定州城还未被攻破,就纷纷向定州聚拢过来。开始的时候因为遥辇部落围在定州城外,他们无法与定州的守军联络。待遥辇部落退兵以后,这些溃兵先后进入了定州城。沈万达正愁人马不足,而这些溃兵也都想戴罪立功,以正名声,所以大家一拍即合,各路溃兵都表示愿意听从沈万达的调遣。因此定州的防守和进攻力量都得到了加强。

    大贺首领审问完了,叫人把俘虏带走以后,心道:这定州还真是个烫手的山芋,遥辇氏既然都搞不定,大贺氏就更难说了。眼下还是要保存自己的实力要紧,所以大贺首领开始对定州城采取围而不战的方法。至于世子贺志箫那边大贺首领还是有些自信的,毕竟与大宋的骑兵比,他们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只要消除了粮道的威胁,大贺部落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这仗并不是大贺氏想打就打,想停就停的。沈万达的心思就是,定州既然成了插在辽军背后的一把刀。那就使劲折腾吧!但也不能瞎折腾,粮道就是辽军命脉,掐住了它就等于卡住了辽军脖子,咽气是迟早的事。所以他安排了所有的骑兵让两个儿子率领,专门袭击辽军的运粮队。现在辽军又派兵来攻打定州城,说明他的战术凑效了。而且现在定州已经缓过劲来了,哪能让远道而来的遥辇氏过得安稳呢?所以定州的宋军不断主动出城袭击辽军。把辽军搅的是片刻不得安宁。

    贺志箫那边的战况也不理想,因为初来乍到,地形不熟,在几次交锋中损兵折将,吃尽苦头。再这样下去谁先被剿灭还不一定呢?

    大贺首领心里清楚,当初各部落首领在临潢府商讨招驸马之事的时候。太后想拉拢他,无非就是因为自己部落的实力强大,而且看上去也算听话。现在遥辇氏已经在定州栽了跟头,又发生了内斗。太后的心头大患没有了,大贺氏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了。接下来太后该担心的就是他大贺氏了,所以他就被派到这定州来了,看来太后对自己也是不放心呐!既然太后顾忌的是他的实力,那他就更应该保存实力。而不是像遥辇氏一样自废武功,落得个任人摆布的下场。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遥辇首领不但不主动与宋军交战,甚至有了退兵的打算。因为与其在定州这里卖力不讨好,还不如早点回家,避免更多的伤亡。就在他即将做出退兵决定的时候,太后的懿旨到了,他能不激动吗?因为大贺氏一旦先退兵,那大贺部落就成了逃兵,虽然部落的实力得以保全,但部落的声誉会一落千丈,儿子的驸马梦也会随之破灭。这正是他衡量已久,迟迟拿不定主意的原因。现在有了停战的诏书,他大贺氏就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