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三十五章 谋事在前心不稳 重任在肩得战机

第三十五章 谋事在前心不稳 重任在肩得战机

    上文说道刘备欲曹操交兵,曹操因为不能即使受到荀彧的回馈,因此一时间并未决断,反倒是吴晨想要实施对许昌的速攻战术,并针对刘备军与曹操军的优劣势提出了战胜曹操的“十胜论”,坚定了刘备等人对这次战斗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吴晨似乎早有准备,提前解决了马腾、张鲁与袁氏一族之间的矛盾,而这些则是得益于吴晨与诸葛亮在卧龙岗中的对谈。商议已定,吴晨便分配了众人兵马,即将开始对许昌发起突袭。

    尽管布置好了整体的战略,但是吴晨并未放松对于任何一个细节的把握,首先要说的就是张飞这一路兵马,尽管刘备总共才筹集了五万精兵,但吴晨毫不犹豫的将一半以上分配给了张飞,因为张飞所率领的部队,在这场奔袭战中作用十分巨大,张飞的部队不仅要承担首要的攻城任务,更是要围住许昌攻打,因此兵力不足是达不到目标的,而吴晨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需要张飞部队给足许昌压力,而曹操的部队来不及救援,而能够救援的部队也仅仅有曹仁一支,曹仁必然知道许昌的重要性,因此张飞如果不能够施加足够的压力,曹仁不会派兵相救。

    而张飞又是一个暴脾气,短时间内无法拿下许昌,张飞必然着急,因而会因此而迁怒与身边的士兵,甚至会在军中引起矛盾,此时只要被守城的荀彧知道,他必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进而选择冒险出城夜袭张飞阵营,如此一来既可以消耗张飞部队的战斗力,又能拖长守城的时间,为曹仁部队,甚至是曹操部队的支援提供更多的可能。而吴晨等就是荀彧出城的机会,如果荀彧选择出城夜袭,那么曹仁是否支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然,如果荀彧足够谨慎,并未冒险出城夜袭张飞阵营,那么曹仁的部队将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吴晨为了能够顺利拿下曹仁,更是设置了两道关卡,第一道可以算是送给曹仁的,曹仁能力本就不差,在前往救援许昌的时候,自然会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小心谨慎,而吴晨选择让刘备守在第一道关卡,等到曹仁达到之后,简单交手后战略性撤退,就是为了让曹仁放心支援许昌。而当曹仁放心加速的时候,赵云的第二道关卡会给他致命一击,这也是为什么此处吴晨选择赵云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赵云足够谨慎,而且非常服从命令,当赵云如愿拿下曹仁援兵的时候,就可以佯装曹军遇伏,被迫杀回许昌。

    至于关羽率领的五千兵马,看似没有任何作用,实则是战场上最致命的尖刀,他们不仅要一直隐藏行踪,还要积蓄足够的力量,一旦赵云的部队为他们打开许昌的大门,他们就会成为最终营救天子,冲垮许昌的生力军。城门打开,则张飞、赵云、刘备等人皆可入城,以保此战无虞。

    吴晨一直在和众人强调的事情是,此战的首要目的是营救天子,而非占领许昌。许昌本就是曹操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其内部的复杂程度远不是吴晨现在能够完全掌握的,而刘备军队若是占据了许昌,在城中等待曹操军队的到来,这势必是一场未知因素太多的战斗,而吴晨觉得刘备军的胜面并不算大,即便是依靠许昌的坚固能够守住胜利,自己的损失也会十分惨重,而那样的结果并不是吴晨想要的,因为他还需要忌惮荆襄之地的蔡氏一族,而刘备军如果在此战中消耗过大,那么吴晨的手中就再也没有像样的军事力量了,即便此时迎回了当今天子,也不能保证天子会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岂不是白给他人做嫁衣。

    吴晨将所有的安排都布置下去之后,刘备军便行动了起来,刘、关、张、赵等人都带领着自己的士兵离开了新野城。吴晨此时手中能够掌握的兵力也仅仅有几千人而已,这是吴晨手中最后可依赖的力量,可以说此次针对曹操的战斗,是吴晨和刘备倾全力而为,而战斗一旦失败,那结果真的不堪设想。吴晨不仅关注着许昌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在关注着荆州内部的情况,对于蔡氏一族,吴晨还是不敢轻易放松警惕。他手里的这几千兵马,一方面是为了守卫新野,另一方面则是等刘备等人进入许昌之后,前去迎接。

    吴晨此时在新野城中,真的有些坐立不安,毕竟这一次的行动十分冒险,而且有很多都是诱敌的计策,既然是诱敌,那很大程度上就要依赖对手的决定,而这些都不是吴晨可以主动掌控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而吴晨并不是那种拥有强大心境的人,许昌之战的意义深远,吴晨实在没有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不断的派出探马打探消息。

    刘备军队已经出发,再说他的对手曹操这边,荀彧驻守在许昌,为曹操安稳大后方,刘备意图进攻许昌的事情,他反倒是比曹操更早一些得到消息,为了防备可能的战斗,荀彧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而对于这一次突然起兵的各路诸侯,荀彧心中也有一些计量,同时他也知道此时关系重大,因此在得到消息之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次的危机,甚至在曹操派出询问荀彧想法的士兵还在路上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将消息交给传令士兵,解决曹操心中的疑虑。其实荀彧与郭嘉的想法还是十分相似的,只不过对待刘备这件事情上面,荀彧所倾向的与刘备正面对抗,而不愿意将刘备诱进许昌在形成包围的战术,因为荀彧觉得这种方式还是有些冒险,毕竟天子就在许昌城中,若是刘备进去许昌,不顾一切的冲进皇宫,见到天子,从而得到天子的授意和支持,很有可能会在许昌城内掀起一股力量,尽管大汉天子的威权早已不复往日,但天子依然还是天子,有很多人还是支持天子的。而荀彧之所以敢于和刘备军队进行正面的对抗,也是看出了刘备军不能久战的原因,而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消灭刘备的实力,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荀彧非常期待这一次与刘备的对抗,因为只要能够在这一次的战斗中,再次打击刘备的力量,那么荆襄刘表必然更加畏惧曹操,而曹操只要给刘表施加一些压力,刘备在荆襄之地就不能继续待下去了,那是刘备还能去哪里呢?若是刘表心中过于畏惧曹操,甚至有可能为了讨好曹操而将刘备擒住,送与曹操,如此岂不是省却了很多事情,要知道刘表虽然和刘备都是汉室宗亲,但是在利益面前,这种宗亲关系根本不可靠,况且还有荆襄蔡氏一族从中辅助,荀彧倒是不觉得刘备战败退回荆襄之后,还能得到什么好的待遇。

    也许是荀彧过于自信,在战斗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谋划刘备战败之后的结果了;也许是荀彧对于刘备还不够了解,才让他见到刘备军出现在许昌城下时,如此的惊慌失措;也许是刘备以往表现在战斗中的能力,让荀彧错估了刘备的这一战决心,才会在战斗仅仅开始几天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当然这些都是随着战争开始之后才能知道的。

    刘备所率领的部队是第一个达到指定位置的,虽然这一次刘备的任务并不算重,但却是起到迷惑作用最大的一个环节,因此刘备非常小心,确保自己的行踪没有曝露之后,才开始着手准备。而关羽和张飞两人则是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他们二人离开新野之后,直接合兵在一处,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关羽所率领的五千兵马需要尽量隐藏踪迹,而张飞率领的三万兵马却要尽可能的隐藏踪迹,但又要被曹军发现,此事就需要很好的掌握这个度,若是太早被曹军发现的话,有可能给敌人充足的时间做准备,若是不被敌人发现就不能引出曹仁,完成偷袭许昌的准备工作,因此张飞行军的难度可以说是最大的。而关羽担心自己的三弟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因此才和张飞一起,等到二人潜入到许昌地界之后,关羽才会放心离去。

    话是说的很轻松,但是真的执行起来就困难了很多,毕竟那个时候兵马的行动踪迹还是很好捕捉的,而想要长距离隐藏兵马,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新野虽然距离许昌算是近的,但也不是绝对的近,需要经过叶城、襄城、颖川等地,这些地方多少都驻守着曹操的兵士,而刘备军不仅要躲过这些守卫的兵士,还要尽可能的消灭这些力量,以保证为自己的军队建立一条安全的撤退路线。能够完成此项任务,功劳不仅仅是那些向导的,还有就是日常对于兵士的训练和指挥,才能够让这几万人,迅速、准确、隐秘地到达约定的位置。

    而此时,荀彧给曹操的谏书已经到了传令兵的手中,已经朝着曹操所在的位置出发了。可以说刘备军的确争取到了一个时间差,而这正是这场战斗的关键。

    欲知许昌之战后续将如何发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