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许昌 云长趁乱入城来

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许昌 云长趁乱入城来

    话说吴晨用自己的“十胜论”说服了刘备等人,进而将每个人的任务都分配了下去,而其中重点强调了这一次战斗的目标是营救汉献帝,而不是占领许昌。众人都很清楚,许昌之战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战斗,甚至说刘备军都没有什么退路可言,因此每个人都非常谨慎,加上刘备军队训练有素,指令传递非常清晰,确保了这一次隐秘偷袭能够顺利完成。

    张飞将自己手中的三万人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由两万人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许昌;剩余的一万人,则是负责清理道路上的曹军守兵,在完成任务之后再到许昌集合,而张飞部队因为承担着攻城的任务,因此部队中工程器械较多,行军速度明显较慢。张飞也是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才将自己手中数量并不算多的骑兵全部抽调到清理道路的部队中,为的就是提升整体的效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关羽也帮了张飞不少忙,因为安排给关羽的士兵中绝大部分都是骑兵,因此在关羽、张飞两人的配合之下,沿途中的大小关隘并未对刘备部队的进军造成太大影响。而一直藏身于山野、树林中的攻城部队,才能够迅速的接近许昌。

    关羽、张飞那边的事情进展顺利,而刘备、赵云这边也并没有拖后腿,本来刘备的任务就不重,因此准备起来也算是轻松,反倒是赵云这边的工作极为繁重,因为他要确保留下曹仁的援军,为其他部队争取足够的时间和入城的机会,因此在赵云到达约定地点之后,需要准备的事情就非常多,为此吴晨安排在赵云手下的兵士全部都是在新野训练出来的,毕竟这些人对于赵云更加认可,因此行动起来十分迅速。当然为了给许昌制造混乱,赵云事先已经在包围圈中留了一个可以逃生的口子,而这个口子就是留给曹仁的,因为吴晨还指望着曹仁帮助自己打开许昌的城门呢。

    此间之事虽然未曾比得过张飞的任务重要,但也是此战的关键,因此吴晨选择让性格沉稳的赵云到此设伏,他相信赵云可以完美的胜任这一次的任务,而赵云也的确没有让吴晨失望。

    且说刘备军各处的布置都已经布置妥当,只等张飞开始攻城战。荀彧在许昌城内突然得到探马来报,说是张飞率领数万人出现在了许昌地界,距离许昌城三十里的地方安营下寨。荀彧心中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备军的速度如此迅猛,按照如此算来,可能是自己收到刘备有意进攻许昌的消息之后,对方就已经动身了。可是此时荀彧又有些疑惑,若是刘备那时便已动身,自己为何直到今日才收到消息呢?要知道新野距离许昌还是需要经过很多地方的,难道这些地方的守将都没有发现张飞部队的踪迹吗?因为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荀彧一时间还有很多的问题想不清楚,但他知道张飞的部队刚刚达到,还不至于立刻开始攻城,便安排手下人继续打探张飞部队的虚实,同时开始布置守城的工作,之后又安排人快马给曹操送信,可是曹操远离许昌,及时得到求援书信,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许昌都不好说,此时荀彧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了。

    荀彧突然想到了曹仁,自己这边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他相信曹仁也应该得到了消息,不过曹仁那边的情况应该与自己相似,此时荀彧不仅有些忧虑,一则他希望曹仁能够赶来许昌帮助自己守城,二来他又不希望曹仁来到许昌,因为荀彧知道此次前来攻打许昌的人是张飞,却不见刘备、关羽和赵云的踪迹,想来新野是刘备此时的大本营,而其中一人可能坐守新野,荀彧大胆猜测其他两人必然伏击在曹仁救援的路上,让许昌成为孤立的存在。

    经过最初的紧张和慌乱之后,荀彧也渐渐冷静了下来,这一次来攻打许昌的是张飞,而不是其他人,已经让荀彧对于刘备军的意图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他认为刘备是“攻敌所必救”,以此诱使曹仁来救援许昌,牵制曹操在河北的兵力,为袁氏创造反击的机会,毕竟刘备曾与袁绍交好,此时出手相助也算情理之中,若是能够借此攻占一些领土,也能在刘表哪里有所交代,荀彧并不认为刘备经过这几年短暂的发展就有能力攻占许昌。荀彧此时所担心的,并不是许昌的安危,而是曹仁的决定。随着越来越多的探马将张飞部队的信息回报到荀彧这里,他对于自己的这种判断更加认可,因为张飞仅仅带着两万多的兵士,就妄图拿下许昌,简直是痴人说梦。于是便让人快马将此处的情况报于曹仁和曹操。只不过荀彧还是低估了许昌在曹仁心中的重要地位。

    其实曹仁得到消息要比荀彧早一些,也正是这消息的时间差,让曹仁提前做出了部署,曹仁自从最开始就跟随曹操,忠心程度自然不需要担心,且经历多次战场洗礼之后,曹仁已经有了一些傲气,并未将刘备军放在眼里,再加上他深知许昌的重要性,而曹操临行前安排给他的任务就是戍卫许昌外围,因此在得到张飞部队奇袭许昌的消息之后,立刻整顿自己手下的兵马,朝许昌而来,誓要在战场上杀一杀刘备军的锐气,让刘备军知难而退。

    荀彧派出给曹仁送信的探马遇到曹仁的时候,已经曹仁与刘备相遇之后的事情了,曹仁看到荀彧给自己的书信中所说的内容,根本不以为意,因为他刚刚才“重创”了刘备军的伏兵,甚至差一点就可以活捉刘备了,而刘备败兵逃走的方向,正是许昌的方向,曹仁并不想放过这个活捉刘备的机会,因此没有理会荀彧的建议,执意带领军队前往许昌救援,如此一来曹仁便可以在曹操面前邀功了,毕竟这一次攻伐袁氏一族,曹操没有安排曹仁参加,他的心里很是不爽。作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领,若是让他一直安静的待在一个地方,比杀了他更让他难受,曹仁的心里就是如此想的,因此才会不听荀彧的建议。

    曹仁如此决定,也正是中了吴晨的计谋,若是曹仁听从荀彧的就此返回,赵云的伏兵就没有作用了,而关羽也失去了冲进许昌最好的机会。

    再说许昌这边,张飞在安营稳定之后,就下令开始攻打许昌城,而荀彧早有准备,深沟高垒,张飞的攻城部队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一来二去之下张飞有开始些焦躁,进而在战场、军营之下喝令士兵,只要有不服从的就斥责、鞭打,手下兵士多有抱怨的声音,甚至有一些士兵为了保命,逃亡许昌城。荀彧对于这些降兵十分谨慎,因为荀彧担心这些士兵会成为许昌的隐患,因此对于这些士兵进行了严格的看管,不过荀彧也借此机会知道了张飞营中的大概情况。

    荀彧本就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之一,虽然临场指挥并不一定是他最为擅长的,但审时度势,却是荀彧喜欢做的事情。他知道,击溃张飞部队的机会来了。张飞部队连日攻城,未取得半点进展,而军营里面已经出现了逆反、抗拒的情绪,再加上张飞本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而近几日荀彧已经感觉到张飞部队攻城时压力小了很多,知道张飞部队已经疲惫了,而许昌城中兵士本就以逸待劳,再加上守城器械充裕,相对张飞部队而言,不论是数量的消耗、体力的消耗还是精神的消耗都小的多,因此荀彧才敢冒险做次决定。

    当然支持荀彧如此决定的很重要原因,就是曹操已经在回许昌的路上了,而按照如此进度来看,刘备军很有可能在临撤退之前发起最后的冲锋,而荀彧为了减少这最后一站的压力,选择了出其不意的主动出击——夜袭张飞营帐。

    荀彧将自己手中的预备队派遣了出去,因为这支部队算是荀彧手中最后的兵力,却也是开战以来并未承受任何损失的一部分,因此战斗力十足、战斗意愿高涨,很适合执行夜袭任务。所以荀彧快速的安排了下去,在今天晚上执行偷袭张飞营寨的计划。只是荀彧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边夜袭的计划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还不算什么,因为于此同时许昌迎来了曹仁的败兵,荀彧知道曹仁兵马,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可是为时已晚,一时间涌入许昌的曹军兵将不知几何,原本坚固的许昌城门此时不得已而打开。

    关羽看到近几日的战况,心急如焚,恨不得此时自己前往战场攻伐许昌,只是此次战役的谋划阶段,关羽就被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而这个任务需要的就是隐忍,需要的就是时机,可是时机却迟迟不来,让关羽甚至有些担心了。终于关羽等到了机会,看着如此众多的曹军败兵涌入许昌,关羽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手下五千兵马,直冲许昌大门。

    曹军见此,再想要关闭城门已经是来不及了,因为此时的曹军已经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