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贞观家教有点躁 » 第212章 熬夜注解

第212章 熬夜注解

    长安城里关于讲述《三字经》的地摊课堂,这段时间很是火爆,最为神奇的是,居然没有出现行业的鄙视链。

    一般情况下,都说同行是冤家,卖米的见不得卖面的。毕竟市场就那么大,你卖的多一点我就要卖的少一点,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竞争。

    然而,这些讲述《三字经》的地摊课堂,却并没有产生矛盾和冲突。

    老李皇帝对这个新事物也是颇为感兴趣,虽然讲述的这内容都属于最为简单的,听课的人也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连一本《论语》都认不全的人。

    而老李最为关心的其实就是这个群体。

    大唐的平民阶层的读书人,大多数其实也认不了多少字,有很多真的是那种一本《论语》都读不下来。

    说实话,如果全部靠这样的人来参加科举,那简直是对老李的科举大业一种侮辱。真的要把这样的人录取到朝堂里面,那可真的就成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了。

    别说后来大宋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情,这事其实当初是一个嘲笑赵普的话。当时的副相卢多逊看不惯宰相赵普,而且每次御前应对的时候,赵老二提起的典故,卢多逊全会,而赵普基本上都不会。所以卢多逊则嘲笑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赵普学问不行。

    如果真的靠着半部《论语》就能把天下治好,那才是笑话,老李皇帝当然不可能把这些水平太低的家伙录取到朝堂上来,他还是希望这些家伙能够读的书更多一点。

    虽然《三字经》的档次比起《论语》来差了许多,但是目前来看,却形成了一个人人读书的好氛围。只要大家都读起来,读的多了,总有几个冒头的。

    所以他也让杨弘礼带人,到这些地摊课堂前去听课,实地考察。

    国子监的人这段时间也忙坏了,他们可不是白出去转悠的,而是带着明确的任务的。每一天回来,杨弘礼还要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

    杨弘礼也知道,皇帝陛下对这地摊课堂十分重视,可是要真的当做一回事啊,所以他选人的时候,肯定是要选那些工作比较认真的,而且临出发前特别强调皇帝陛下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如此一来,派出去的人自然也听得十分认真。

    你别说,这一听之下还是真的有收获的,杨弘礼听了这么几天,他每天都要转几个不同的摊点。

    结果听下来,他发现这些讲课的人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讲的有很多谬误,尤其是对某些典故的解释还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样下去可是会误人子弟的。

    他觉得应该把这些问题给老李皇帝反映一下,最好将这些家伙都拉到国子监进行培训。

    老李皇帝听完之后也陷入了沉思,将这些家伙拉到国子监来培训,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反正这一两天的时间也就挣个五六百文,虽然说生意火爆,参加培训肯定是没办法赚钱了。

    但是回过头来一想,一旦经过培训之后,这些家伙可以讲得更好,是不是生意可以更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相信这些人都懂的。

    再说了,他们去接受培训了,这些课自然就没人讲了,但是听课的人还在,并不影响他们后面赚钱。也就是说,肉不吃还在锅里烂着呢。

    到国子监里边镀一次金,这样的机会谁愿意放弃?

    于是他便同意了杨弘礼的建议,他认为杨弘礼的这个建议是相当有道理的,顺带着对杨弘礼进行了表彰,还告诉他,像侯亮这样的学生,如果再继续捣乱的话,那就狠狠的收拾。

    别以为张济安不在国子监了,就没有人敢管了,要不然这国子监的学校还办不办了?

    杨弘礼急着便要出去组织那些地摊课堂的老师,李世民却叫住了他,让他稍等一两天。

    “这解释的问题,最好还是让那小子自己写一份,要不然咱们万一读错了,让那小子回过头笑话咱们。”

    老李看到杨弘礼多少有点不解,便耐着性子给他解释。

    “那小子的性子你也知道,鬼知道这句子里边有没有用什么生僻的典故,万一咱们看不出来,讲错了就不好了。再如果让那小子听到了,可能还会笑话咱们的,你国子监的面子也挂不住啊。”

    老李这么一解释,杨弘礼明白了。

    他突然想起,这家伙还真的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万一真的埋了什么坑,自己发现不了,这国子监的名声也就毁了。

    还是皇帝陛下考虑的周全。

    老李皇帝的钦差当天就出宫了,晚上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泾阳县,出现在了张济安的侯府里边。

    这速度也让张济安有些咋舌,自己来的时候走了两天才到,可是人家半天就到了。

    这可是接近三百里路啊,这位居然就走了半天。照这速度来说,一天可以跑六七百里路,难道古人所说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是真的有吗?

    张济安看着钦差身后的两匹红马,一直在纠结,这到底是汗血宝马还是火焰驹。

    钦差也是有点无语,这位放着皇帝陛下的差事不着急,倒是在不停的看着自己的两匹马,这该不是在打这两匹马的主意吧?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还真的不好交差。

    这相当于机关里边的工作人员坐着公务用车,去地方上视察工作,结果被人把车给扣下了。

    这回去之后事情就难办了吧。

    “侯爷若是在意这马,在下回到宫里,可以回禀陛下,让陛下再赐给侯爷几匹。就是陛下说的差事,还给侯爷早点写完了,让在下带过去,长安城里边那些先生们可都在等着呢。”

    “我这书是匠作监印的吧?”

    “回侯爷,匠作监也就印了不多,现在市面上流传的三字经,大多都是那些商人们私下印的。”

    张济安心里边多少有些不开心,毕竟他这人还是多少有点版权意识,既然大家都认定这是他的书,那印刷的时候多少也应该给他一些版权费吧?

    如果说是匠作监印刷的这倒好办,他可以直接去找老李要钱了,但问题是现在都是民间光明正大的盗版,全民盗版的时代来了,他这维权的话还真不好办呢。

    关键是,这是老李皇帝带头盗版的,你就是想维权也没有办法。你总不能跑到老李皇帝那边要你的什么版权费吧?

    何况老李都没有什么版权意识,说不定还以为你在和他无理取闹呢。

    他生气的看了看旁边的程处嗣,都是这货,自己给他抄也就罢了,这不要脸的父子俩,干脆拿到金殿上找皇帝给自己脸上贴金去了。

    现在这书广为流传,老程也得到了一个举荐有功的口头表扬。

    感情到头来,你们立功的立功,赚钱的赚钱,学知识的学知识,倒是我这个原作者,反而没有任何收获!

    不但没有任何收获,反而都快累成狗了,一会说让我再写一本,一会儿又说让我连夜把注释写出来。

    你们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想不起老子在这泾阳县呆着,遇到给你们抬轿打红旗的时候,却想起了我。

    这也太不把侯爷当贵族了吧?

    典型的不拿豆包当干粮,不拿村长当干部。

    然而老李皇帝既然发话了,那他还不得不熬夜干活。

    原文九百多字,即便是简单的注解一下,恐怕至少得上万字。

    而且他的毛笔这东西使用的相当不熟练,即便通宵不睡觉也未必能够写得完。

    他看了看那钦差,“我的这个书写可是特别难看,要不我说你写怎么样?”

    那钦差苦着一张脸,他就是千牛卫里边的,也认识不了多少个字,而且他觉得自己的那字,写的或许还不如张济安呢。

    一听有如此重任,连忙摇头,这可是文化人干的事情,可不是他能够承担得了的,连忙把个头摇得拨浪鼓一样,以表示自己是没有能力来承担这个工作的。

    张济安又看了看旁边的程处嗣,按理说这家伙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要不是这家伙把东西送回他家,然后让他老爹拿出来显摆,恐怕自己就不会有今天这麻烦事。

    他都有多长时间没有熬过夜了?

    “游击将军,要不我说你来写?”

    程处嗣一听,这口气有点不对啊,也没多想,也同样是摇了摇头,“我那水平你知道,有的字都不认识,你让我给你写啥呀?”

    张济安看着这家伙,没有一点觉悟的样子,心里面不由得更加来气,抬起脚,狠狠的踹在程处嗣的屁股上。

    “你tnd狗屁都不会,那你站在这里干什么?要不是你,老子今晚会熬个通宵?”

    程处嗣没防备,被张济安一脚狠狠地踹到了屁股,被踹的趴在地上。一边往起来爬,一边用手舞护着菊花。

    这家伙一看张济安脸色不好,大概也能猜到点什么,一声不吭,乖乖的溜了出去。

    看着这家伙居然如此老实,张济安倒也是没啥气的,算了,熬夜就熬夜吧,谁让自己交到了这些损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