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贞观家教有点躁 » 第213章 有二年级了

第213章 有二年级了

    三月三,春风暖。

    三月初的泾阳县,天气已经比较暖和了,张济安的教学生涯和火药制造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与此同时,一队人正在离开长安,朝着泾阳县走去,这群人大概也就两百人左右,其中一半都是小孩,剩下的大多数看起来似乎是仆人。

    最前面还有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从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似乎应该是经历过战场的洗礼。

    没错,这些人正是赶往泾阳县的,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张济安之前教过的一些学生。

    随着去年放寒假,这些学生暂时回家了。然而,等到一个年过完,他们发现,他们的老师离开了长安。

    同样的,他们的学校,没了。

    这一下子便没有书可以读了,对于老程他们家的孩子来说,其实影响并不算太大,程夫人自己都可以教儿子读书了。

    但是,对于那些退役比较早的老弟兄们来说,他们想要给孩子请一个像样的先生,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虽然老程说可以让孩子去他家里,让他老婆帮着教。就像放羊一样,放一个也是放,放一群也是放。

    但是孩子们还是更加喜欢张济安的教学方式,更加自由,寓教于乐,又不用死记硬背经典原著,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不知不觉之间,也还学到了一些真本事。

    可是偏偏的老师走了,学校没了。

    然而,最近长安城里边火爆的《三字经》,一下子让这些孩子和家长们重新想起了张济安,他们才知道张济安在泾阳县又办了学校,顿时也就有了去泾阳县学习的想法。

    前两天,皇帝陛下派人连夜去泾阳县,让张济安注解《三字经》,并且将长安城里边地摊课堂的那些先生们,全部集中到国子监,按照张济安的注解对他们重新进行培训。

    这事儿影响很大,这些先生每天开讲之前,还要专门强调一下,自己的《三字经》,可是在国子监培训过的,是平襄侯亲自注解的,是最有权威的。

    关于这背后的故事,别人不知道,但是老程他们却是很清楚。

    如此一来,大家都觉得,张济安这个老师还是很厉害的,连皇帝陛下都连夜派人向他请教!自己为什么就因为路途遥远,而把孩子们的学习耽误了,难道比皇帝还尊贵?

    就这样,才有了这一只前泾阳县的队伍。

    还是原来的那些学生,只不过,因为距离长安太远了,这些孩子们都需要我在泾阳县居住了武将家里边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非要待在长安城里锦衣玉食。

    用老程的话来说,“反正待在家里不听话,都扔到泾阳县去吧,让张济安那小子收拾这些家伙,免得在长安惹事情。”

    而尉迟敬德对老程的话深表赞同,“就是的,这些小崽子们待在长安光惹事,而且在长安城里边一惹都惹的是大事。如果打发到泾阳县那边,即便惹事又能惹多大的事?”

    大老黑的意思很明显,打发到泾阳县,即便是惹出个事情来他也能摆平,而在长安城里边惹出来的事情,他怕有些时候他没办法摆平。

    也是泾阳县里边最大的两个家伙,不是已经被张济安摆平了吗?

    至于学习开玩笑,大老黑是注重学习的人吗?在他看来,学习这事最多也就是看起来有面子一点,这就是个面子活。

    张济安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学生居然还追到泾阳县里面来了。虽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从内心来讲,他还是挺高兴的。

    不顾路途遥远,从两三百里之外追了来,而且是从大唐的国都长安追到一个小县城里面!这代表的什么?这代表的是对自己的认可啊!

    当老师的,最在意的是学生的认可,这可是比老李皇帝的一句表扬有面子的多。至少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事业的成就感。

    不过,问题肯定是有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人怎么安顿的问题。

    虽然说侯府里面有的是地方,安顿这些人住在侯府里面,自然是能够住得下。

    但问题在于,住在这里不方便。

    整座府邸里边,东边生活区和教学区,西边是军事管理区,在那里有着大唐最高的机密火药!

    这东西可是任何人都碰不得的,没看到老李皇帝派程处嗣专门带着三千人马在那里看守着吗?

    瓜田李下,嫌疑之地,还是让自己的学生躲远一点吧。否则万一这地方出了什么纰漏,这些学生可能就要遭受池鱼之殃,谁让他们离得近呢?

    没看到张济安连学校的门都开在湖底的后面了吗?

    整个府邸的东边和西边,全部用墙隔开着,只有一座小门。

    而这只小门,能够自由出入的只有张济安和程处嗣两个人。

    墙的两边都有岗哨,一边是程处嗣带来的人,一边是秦用的无影雪。

    这一方面是为了火药的安全,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为了不落嫌疑。

    学生上课,走后门进来,上完课就回去。

    而且,他放学的也早,早上九点左右开始上课,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

    这些事情,虽然老李皇帝并没有给他安排,但是他必须得有这个自觉,因为他相信,他在泾阳县的一举一动,肯定都在老李皇帝的全程监控当中。

    这很正常,换了他是老李他也会这么做,甚至比老李做的更加严格。

    其实老李对于这小子的这点自觉还是相当满意的。

    至于这些学生的到来,张济安相信,老李皇帝肯定也很在意。毕竟,这个时候盯着火药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两个,老李不在意才怪了。

    所以他直接告诉我这些带着学生来的人,这个地方,他们除了上课之外,任何时候都不能来。

    而且,他们只能在上课之前,将学生送到府邸的后门,放学的时候,再到后门处接这些学生。

    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进入府邸,而接送孩子的一律不许入内。

    于是这些人纷纷到了泾阳县城里边,离府邸较近的地方,寻找地方居住。

    包括程咬金家的老五老六!程处嗣在这个问题上相当原则,军事管理区是不讲亲情的,不容许弟弟们住进来。

    附近的居民家里面,五六百文钱可以租一处房子,如果你掏一贯多的钱,甚至可以租下一座小院子。

    这些人里边,有些是军中的老弟兄们,情况一般。有些家庭条件还是挺不错的,这些人也舍得花钱。

    张济安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便是教学进度的问题。这些家伙们之前跟他学过半年和今年刚招收的学生相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优势的。

    张济安决定干脆分个班,将这些学生都定为二年级,而刚招收的那些学生编为一年级。

    只有一个例外,黄小牛被分到了二年级。

    只不过分了两个班之后,张济安又面临着新的烦恼了。

    这些人既然来了,他总不能不要,更何况,对于这些学生的到来,他内心还是非常开心,也十分欢迎,也是十分认可的。

    然而,问题在于,他太忙了,既要负责火药的事情,又要教学,分身乏术啊。

    现在干脆是两个班的,他怎么忙得过来?

    是得想想办法,从长安那边找一些可以承担教学任务的家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