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蚂螂回来了

蚂螂回来了

    知道奶奶所说的蚂螂是指爷爷,还是小子长大很久之后才明了的事情。

    奶奶带领秃子和姑姑们去田里干活那天是星期四,中间再隔一天就是星期六了,爷爷就在星期六的中午时回到了家里,也是一个休息日。

    爷爷从盐山县县委调入了城关镇工作,从镇上到老家刘窑厂村大概有50多公里的路程,那时的道路大部分是土路,没有砖道,更没有柏油路。而交通工具也仅仅是一辆自行车,俗称大架子。

    大架子自行车也没有现代的自行车轻便,之所以被称为大架子,正是由于这种自行车的车把、横梁全部都是由手指粗的大铁棍焊接而成,看起来莽撞、憨厚,却也绝对结实耐用。

    那时的人们不怕苦,或者说也是苦惯了。生活生产水平上不去,人们只能穷尽一切资源,勉强创造着各类工具,大架子自行车便是一例,绝非省力,但只求比走路快些。

    爷爷就是骑着这样一辆大架子自行车回到了家里。

    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手机,没有电话,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全部处于慢节奏的状态下,即时通讯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那种长期离家,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回家后的喜悦,是很值得回味的。

    想一个人,那个人突然回家,内心的惊喜与心理的满足感是快节奏、强联络的现代社会不易体会的。

    爷爷家的房子是老式的,从院落的木门进入院子,需要经过一个叫做门洞的结构,也就是在门和院子之间修一间屋子,人在进入门洞的屋子时是不能一眼望到院子里的情景的。

    就是这样一个结构,长期离家的人,回到家里,一进门洞喊一声,屋内的人听到熟悉的声音或称呼,会更增加惊喜的气氛与色彩。

    爷爷将大架车停在门洞时已经接近晌午了,由于前一天夜里下了大雨,大架车上沾满了泥土。

    爷爷挽着裤腿和衣袖从门洞里探出头来张望,大姑透过窗户一眼就望见了,大喊一声,蹦蹦跳跳的冲出了里屋,飞也似的向门洞跑去。

    爷爷满脸欢喜,嘿嘿嘿的特有笑声,也是小子幼时的记忆。

    一把把大姑抱起来,让大姑坐在自己的臂弯里,说:“大春,想爸爸了吧!爸爸可是想死你了!”

    大姑撒娇的说:“想爸爸,想爸爸!”说着说着眼泪竟夺眶而出。

    也许在爷爷不在家的整段时间里,奶奶给予大姑的母爱有限。迫于生计,那个时代的母爱总是略显匮乏,人们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填饱肚子。找吃的,成为生活的第一要务。在温饱生计没有完全被满足的情况下,很难要求人们在感情上付出很多。况且,爷爷和奶奶在婚后的四五年里已经陆续降生了三个孩子,母爱、父爱给予哪个孩子呢?

    好在,爷爷属于慈父的行列,标志性的笑声“嘿嘿嘿”给人以憨厚老实的感觉,与奶奶长脸、小眼、尖下巴的形象存在不小的差别。

    “怎么还哭了?不要哭!”爷爷以一种命令的口吻对大姑说。

    这种命令式的安慰方式,后来在小子的身上屡次被爷爷采用。爷爷再如何慈爱,也是男人,男人的粗糙在那个时代是很正常的。所谓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也许就是说的这种粗糙吧。不浪漫、不细致、马大哈是男人的特征,这种观念很被当时的社会价值所认同。

    后来,小子才理解到,其实爷爷是很心软的,这种命令式的口吻与其说是爷爷安慰别人,不如说是安慰自己。因为,爷爷看到别人流眼泪,需要用这种口吻进行阻止,就好像这种口气可以让一切委屈和伤心显得不是那么回事,不然他自己也要哭出来了………

    奶奶看到爷爷抱着哭泣的大姑从门洞走进来。

    “哭什么哭!给你委屈受了是吧?要告洋状去了?”

    爷爷还是嘿嘿嘿笑着看向奶奶:“肯定是委屈了,不然怎么会哭成这样?”

    “快点儿的吧,别在这腻歪矫情了!”说着,奶奶抱起了大姑放在地上。

    爷爷进里屋看了看秃子和二翠,分别抱起来掂量了一下,嘴上笑的合不拢嘴。

    环顾屋内一圈,除了一个粗木桌子、粗木柜子,里屋再无别的摆设,南面窗户下的整个空间被一整个东西接墙的大土炕占据,姊妹三人平时的活动空间尽在眼底。窗户大概一米五得样子,虽是正午太阳高照,但屋内还是晦暗闭塞。

    爷爷坐在炕上向还在堂屋的奶奶问:“家里还有粮食吗?”

    奶奶回应道:“哪里还有什么粮食,就还剩半口袋高粱面了,别说秃子吃的拉不出屎来,我也干燥了……”

    爷爷叹气道:“今年光景不好,单位里的白菜梆子也是不多了,好在我还带了一点回来。”说着放下秃子向门洞走去。

    大春、秃子和二翠并排扒在窗沿上看着爸爸走进门洞里。

    大姑是很盼望爸爸回家的,一来是因为爸爸长期不在家,自己和母亲一起生活,照顾弟弟妹妹难免受到委屈,虽然自己在父母结婚后不久出生,比弟弟妹妹大三四岁,但这三四岁又能代表什么?大姑本身就是个孩子,只是家庭无法选择,只能替父母扛起重担。

    只见爸爸走进门洞,不一会就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两个布袋子。大姑知道那是大架自行车横梁上的布口袋,两个布口袋呈长方形,折叠后两边对称,搭在大架子自行车的横梁上,方便装载物品,在自行车还没有时兴筐篮的时候,这两个布兜可是主要的货物装卸袋。

    爷爷走进屋里,把布袋递给奶奶,奶奶熟练的拿出布兜里的白菜叶和白菜梆。白菜叶有不少叶子的边缘已经失掉水分干瘪了。白菜梆子上也生出了不少的黑点。但是对于一家人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蔬菜了。

    奶奶将蔬菜择干净放入搪瓷碗中,再倒入热水冲泡的高粱面,与蔬菜混合在一起。

    吃着这一顿白菜高粱粥,大姑觉得格外的甘甜,这或许是半个月来吃的最饱的一餐了………满满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