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恢复(二)

恢复(二)

    爷爷内心深处所期盼的“恢复”尊严的背后其实埋藏着深厚的社会背景,那是一个复杂的错误事件,还好错误被纠正了。

    爷爷原本打算一辈子背负的,最后得到了好的结果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一九六零年至一九八零年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社会阶段,在这一特殊的年代里,既蕴藏巨大潜力与希望,也包藏各种拖累与祸端。

    这一时期,在农村,老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同劳动,共同饮食,各类农业生产工具被集中交叉使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仰仗这种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期盼获得食物与进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背后也寄托了国家的美好期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新生活。

    但是人性中天然存在利己成分,当人们的积极性无法被彻底激发,又不得不歌功颂德时,掣肘的两面人便出现了。

    爷爷被迫离开县大院,就是小李这个两面人带的头儿,在当时这是有理也无法辩驳的,社会大环境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辩驳也没有用。

    小李这个人是爷爷在县里做书记时格外培养的人,对于私自往家里带白菜梆子的事情,小李是知道的,但是那些白菜梆子也是下脚料,可吃可弃,爷爷私自带回来有错在先,但被揪住上纲上线却是没有想到的,小李从中兴风作浪,更是让爷爷始料未及……

    城关镇的李婶曾对爷爷说过:“俊山书记,你要小心点儿你那个得力助手哦,他在背后到处说你坏话,还说要以举报你以表忠心!”

    爷爷笑着说:“哪里有这些事儿,身正不怕影儿斜,我昨天批评了小李的,不让他跟着起哄闹事儿,没事的,小李年纪还小,热血叛逆也能理解。”

    李婶笑着说:“也就书记你心宽,你把今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大家伙感激你没错,但是不是有人背后使坏就不好说了,还是谨慎些……”

    ………

    人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这句话小子还是比较赞同的,太靠近天使曲高和寡没意思,太靠近魔鬼则万人唾弃更是无地自容,因此人大多数会选择躲在天使与魔鬼的中间灰色地带,等待社会环境更偏向于一边时,再做定夺,跳出来。

    粉碎四人帮之后,社会生活秩序终于走上了正轨,一系列调整政策的出台,爷爷也终于搭上了东风。

    “俊山书记是之前的老书记了,因为一些原因被扣上了“偷盗”的帽子,离开了县大院,其实吧这件事在处理过程中有失偏颇,小题大做了……”县整顿小组组长李国华作为汇报人在县整顿小组会议上说。

    “这件事儿,经过多方梳理,应该是县里面算得上有点影响的事情,建议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纠正。”李国华补充道。

    “那就需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全部查一遍,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有处理不公正的地方,理应纠正,莫要让人心伤透了。”整顿工作负责人赵刚说完,把烟灰弹到痰盂里。

    ………

    就这样,爷爷的事情最终还是被重新摆到了台面上,获得了重新审视的机会。

    随着李国华对当年各种笔录及处分情况资料的不断搜集与整理,一份关于爷爷的个人资料被放在了整顿小组负责人的桌面上,其中第一篇内容的标题就是“蔓子铺满天”!

    “蔓子铺满天”是爷爷的贡献,是在极端困难下,爷爷带领盐山百姓抗击饥饿的真实写照,这是百姓的总结,并一直流传。

    这天爷爷骑着他的大架子自行车行走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他要去盐山县委接受询问,当然是关于纠正错误处分的………

    “被处分后我就回到了旧县镇,由于背负偷盗恶名,工作难以开展,索性回到了刘窑厂村,还好村民父老乡亲信任我,让我做了个管事儿的,没有报酬,不要报酬,村里也穷,吃不饱饭,我家里娃多,有时侯多拿点吃食,村里也没有意见………”

    事后一个月的样子。

    一纸恢复退休待遇的批文由沧州市委奔向盐山县委,并一路飞到了角落里的刘窑厂村,当爷爷接到这一恢复退休待遇的文件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内心的激动与有底气可以扛起家庭重担的感受无法言说。

    这每月几块钱的退休工资如久旱甘霖,滋养了干涸的土地。

    这些钱爷爷无法独自享受,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生活烦恼,但却深深影响了果子未来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