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恢复

恢复

    一大早,奶奶又在唠唠叨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吃饭问题,虽然大春和秃子已经离开了家,但毕竟剩下的人也不在少数,吃饭还是这个家、甚至整个社会的第一要务!

    一转眼的功夫,爷爷被从县里大院赶跑,已经过了几个年头了。一开始就是“裸跑”,没有工资,没有退休待遇,虽说当时的社会物质财富不够丰富,但也仅是商品不多而已,并不代表有钱也买不到。没有了工资,家里又有这么多人口需要吃饭,其实生活还是蛮艰辛的。

    小子长大后曾听爸爸说过,爷爷当时在村里当书记,我们家还算是过得去的,毕竟村里生产队多发了一些玉米面子作为补偿和报酬。小子继续问这过得去究竟是如何过的去的,得到的回答是,每天晚饭奶奶将一个玉米棒子饼子按人口掰成几份,泡了一大碗水喝下去,再赶紧上炕睡觉,一觉天亮就不饿了……

    这种过得去的日子如果放在今时今日,简直难以理解和体会了。所以小子的爸爸总是会以一句“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的日子,简直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所以奶奶一大早就在唠叨,应该是昨晚就没有吃饱的缘故。

    “你说你一天天的当这个书记,有个屁用!家里连个锅也揭不开了!得了!家里那俩也别上学了!留在家里干活挣工分吧!”

    “不读书怎么行?好不容易上了学,说不去就不去了!?”

    奶奶撇了一眼爷爷,没有再说话了,直接上炕盘起腿开始梳头发。她也知道再说也没用,家家户户都是吃不饱饭的状态,实在是没有办法。吃了几年的大锅饭了,到头来还是缺衣少粮。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知道很多事没有办法去化解,仍然要继续,在那个年代里,爷爷奶奶这样的夫妻不在少数。作为妻子来说获得不了物质保障,也没有被宠爱的浪漫。作为丈夫来说也难以被理解、崇拜和支持。但生活的难处也并非一无是处,和谁结婚都是一样的,何不报团取暖?也很少听说离婚的。

    生活艰难归艰难,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社会政治大势快速转圜,同样影响了不少人,却是好事罢了。

    爷爷起身来到大队,这天的工作一切看起来都是波澜不惊的,除了指挥大家集体上地之外,就是按时指挥收工。

    晌午时分,一大早去县里汇报粮食产量的孟坛子回来了,汇报工作这个活儿还是昨天爷爷交待给他的。因为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爷爷并未太多放在心上,约摸着也能猜到每次的汇报情况,那就是不够吃饭的!

    但是孟坛子这次回来却神神秘秘,他走到爷爷身,脸上挂着一种似笑非笑难以言表的表情说:“大书记,你可是摊上好事了!据说县里开了会,要给你一个交代!”

    听到孟坛子得话,爷爷内心里一处柔软的地方受到了触动。

    赶忙追问:“哪里来的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如何交代?”

    孟坛子支支吾吾:“我也搞不太懂了,就是说要给那些人一个交代。”

    直到傍晚,夕阳的余晖最后洒满刘窑厂村时,爷爷才吹了油灯从队里抽身离开,一路都在琢磨着一件事,那就是对于自己当年被定下的“偷盗”的事情如何处理。他最想要的就是能够把那件事彻底抹掉,背负着这种“前科”最终会时不时的闪过脑海,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来到家里,奶奶正在灯下的菠罗里收拾着什么,二翠、果子和华子都已经睡下了,屋里被窝散乱,爷爷的思绪也跟着散乱了,走过去收拾了一下被窝,给几个孩子盖好被子,来到油灯旁边。

    按道理来说,一般很晚回家,奶奶都会唠叨的,这天也是奇了,奶奶非但没有唠叨,反而抿着薄薄的嘴唇,脸上呈现出似有非有浅浅的笑意。

    这一天是怎么了,孟坛子中午从县里回来,也是满脸读不懂的表情,回到家老婆子也是这样!于是便问:“今儿们个儿这是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奶奶抬起头,脸上的笑都快要溢出来了。

    “明明有事儿,还问!”

    “今天一大早房后头的喜鹊就在大槐树上对着我叫,到了晌午还真有好事!”说完奶奶拿了一个黄纸信封出来递给爷爷,爷爷一看上面的地址是贵州来的,转念一想,惊叫出来:“秃子来信了!?”

    “嗯!中午镇上的邮递员给送过来的,前天就到了,中间快递员送信耽误了一天!”

    爷爷拿着信,凑近油灯仔细读着上面的字,显得格外兴奋。

    “还不只是信呢!还有这个!”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粗麻布缝起来的钱口袋,掏出了里面的1块钱给爷爷看。

    爷爷看后,脸上更是自豪了,想到这1块钱够买半袋子白面了。

    看完信,爷爷抬起头:“我也快要恢复了!”

    奶奶纳闷,问:“恢复什么?”

    “恢复一个人该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