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寒

    白驹过隙,离家的这一年来,发生了太多事情,无论秃子、华子和二翠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跨出了离开农村的第一步,只是这一步跨出去,难道就能彻底离开家乡吗?

    都说家是一个人灵魂安歇的地方,也许在几十年前那个小子还没有出生的年代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大江南北都在热火朝天拼金钱的时候,这句话未必正确。

    落后的家或者说落后的家乡带来的闲言碎语究竟还能让人如何留恋?或者说家乡还是灵魂安歇的地方吗?

    是的!家终归还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至少华子想家了,秃子想家了,二翠稍微好一些……但是也想家了。

    “秃子!干嘛呢?抱着个被窝!”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后,秃子一个人侧卧在床铺上,整个脸埋进被子里,战友看见这副模样的秃子,不知道什么情况,问了一句后,一把拉开了被子,只见秃子满眼通红,他竟然哭了。

    “哎,没办法的事……”战友没有再继续说什么,慢慢把被子盖了回去。

    至少不让别人进一步看见这副模样的秃子,也是对他面子的保全了。

    秃子的战士经历绝说不上顺利。

    都说掌握信息者才能走得远,商业社会是这样,当年的时代更是这样,只是那个年代百业待兴,机会多罢了。

    对于部队比赛排名决定去留这件事,秃子绝对是信息滞后了,思想上没重视,身体上也有了伤痛。

    其实这些都是能够承受的,后来秃子了解到那些掌握信息的人背后也绝对是有支持的,这一点让秃子对公平一词产生了怀疑。

    更让秃子难过的是,每次给家里寄信时,他都没有在信中诉说这些事,反正家里出不上力,说了那些不顺心的事情反而会让家里担心,何苦如此,报喜不报忧便成了秃子内心的憋闷点。

    秃子的难过是符合常情的,这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能更加认真仔细的把握信息、分析信息,甚至变得神经质。

    毕竟,离开部队后该何去何从呢?这是关系生活的大事。

    相对秃子来说,果子则乐天派了许多。

    自从上次回到高中被校长莫名其妙的支开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反正就是说要等,还要竞争上岗什么的!为了公平!哈哈哈。”

    每当爷爷或者邻居们询问起来,果子都是这么回答的,而且也不存在任何担心。

    “果子啊!你们学校是不是耍你呢?”

    “怎么可能?这都是按规矩办事的,正儿八经的了,规矩也敢破!?这都是上面的规定!不会的!”

    果子每次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他自己,反正他对于规矩、道理、情分的理解就是这样。

    道理就是道理,谁违反了道理那还了得?是要丢面子被人不齿的。

    或许是因为果子在农村生活长久的原因,在那个熟人社会里,大家都多多少少会压抑内心深处人性的黑暗,不会把事情做绝,这也是果子相信道理和规矩的重要依据。

    或许这样想是最节省脑力和心力的,谁又能否认相信人性本善是坏品质呢?何况果子还是村里公认的好心人、老好人。老好人这个词在当时的年代里是绝对受人尊敬的。

    可是,谁能想到老好人在后世会改变含义而让人敬而远之?!

    生活在农村的果子深深浸染在大家互相给面子的世界里,不深究、不尴尬、不过分成为人们和稀泥的绝佳理由,仿佛在一个熟人社会里只要谁较真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一样。

    果子无法决绝,即使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也只能阿Q般自我安慰,当老师的梦想始终是光明的,果子就是不信邪!看起来也并不是乐天派那么简单。

    对比秃子的陌生人社会则完全不同了,秃子可以甩开一切追求自身利益,两兄弟的境遇截然不同,好似两个极端。

    极端必是不好的,中庸才好。

    华子便是中庸的代表!

    来到农场的华子工作稳定收入稳妥,不会大富大贵,但也吃喝不愁。

    更加奇特的是,华子接触到了仓库里的奇怪机器后,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经历。

    “小胡,你知道吗?那天我们在仓库里看到的像电视一样的机器,其实不是普通的机器,那是比电视更厉害的机器!”

    “是啥嘛!卖关子!”

    “据说那个东西叫电脑!”

    “电脑?”小胡抬起右手摸了摸华子的脑门儿,又摸摸自己的。

    “没发烧呀!”

    “哎呀!谁发烧了!我说的是真的!”华子一把打落小胡的手臂,认真的说。

    “那台电脑据说是引进的技术设备,很先进!我计划找场长请求去学习!”

    “学习?你是啥学历?你学的那点东西能够你用电脑的?”

    这句话点到了华子的死穴,是啊!自己仅有的那点知识能够使用电脑吗?

    显然是不够的,不过既然是学习,那就不怕,要是什么都会那还需要学习吗?学习的意义也便是如此了。

    继续深造这一朴素的想法在华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都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华子开始了准备!而电脑只是一个跳板。

    和华子一起在农场劳作的还有二翠。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二翠默默的羡慕上了大春。

    那个年代对女孩子的不屑、轻视、漠然甚至嫌弃随处可见,无论学习还是就业都是不待见女性的,虽然女人半边天。

    二翠从小在奶奶的打骂中成长起来,练就了她叛逆、强硬的性格,为了反抗这种不公的状态,二翠崇尚自由。

    看到大春自由恋爱成功,二翠默默的羡慕。在她的眼里女孩子找到一个好男人比什么都强,这就是她追求的目标。

    黄瓜地里的一夜云雨便说明了一切,或许她觉得这是一种胜利,更是对时代的反抗。

    还有那封信,或许家里人根本也不会在意自己吧?

    ………

    不同的境遇造就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开辟了不同的人生路径……

    华子、果子、秃子、二翠各自都在时代的框架里经历着,不算好也不算差。

    无论如何家都还是他们需要归宿的地方,天气逐渐从凉爽转为寒意,快了,那个普天同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