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千尘里 » 第二十三章:蝴蝶效应

第二十三章:蝴蝶效应

    夜深了,陈队站在派出所的院子里抽烟,每吸一口,他眉头间的皱纹似乎就更深一分。直觉告诉他,杨成峰的案子另有隐情,可他和同事能调查的都调查了,能走访的都走访了,一点实质性的线索都没有。这个案子,怎么说呢,太完美了,所有的怀疑都有合理的解释,就好像是精心设计的一般。

    “陈队!”吴警官走过来,站在陈队旁边,也点燃一根烟,“想什么呢?”

    “想案子。”

    “杨成峰那个?事实挺清晰的啊!”

    陈队把烟头掐灭在垃圾桶的上方,缓缓的呼出一口气,“你也这么觉得?”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虽然杨昔年没有不在场证明,但也没有证据显示他就和杨成峰的死有什么关系。再说,他就是一个小屁孩,你看他那个瘦弱的样子,也不像是杨成峰的对手。”

    陈队半眯着眼睛,不管别人怎么想,他眼里,杨昔年可不止看上去那般手无缚鸡之力。至少,在智商上是呈碾压式的。这个孩子身上给人一种很强的矛盾感,一方面因为皮囊好看,身形瘦弱,天然给人一种弱者的感觉,又常年遭受杨成峰的毒打,让人很心疼,不自觉想要帮着做些什么,另一方面又因为表现的太过冷静,甚至是冷血,就算是看到杨成峰的尸体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不是同龄孩子能企及的。

    他很想跟这个孩子再聊一聊。哪怕只是聊一聊。于是一个人开车到了杨昔年的住处。可当他站在门口看着窗户亮着的灯时又有些犹豫,靠着车门点燃一根烟,一口一口的抽着,直到烟抽完了这才上前敲门。

    “陈队?”杨昔年开门看到陈队后很意外,“这么晚了你来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吗?”

    陈队见杨昔年的黑眼圈极重,即便是在晚上也看的分明,一张脸因为过分憔悴而显得无精打采,虽说已经年满16岁,可到底还是个读高一的孩子,看着有些让人心疼。“没什么急事,路过,看你家里亮着灯,我猜你应该没睡。既然睡不着,走,跟我出去溜溜弯。”

    杨昔年看了眼手机的时间,凌晨1:27,他虽然不大情愿,但还是关上房门跟了出去。

    二人沿着巷子朝北走,狭长的巷道在两侧房屋的包围下,愈发让人觉得孤寂。陈队走在外侧,杨昔年走在里侧。谁也没有先开口。他们一直走,一直走,直到走到护城河边,陈队才靠在护城河的围栏上,掏出一根烟。

    杨昔年站在陈队对面,还是那么面无表情,冷冷的,看不出在想什么,“陈队,你来找我,不会就是想纯遛弯吧?”

    陈队咧嘴一笑,嘴里吐出一团烟雾,“杨成峰淹死的就是这条护城河,我们排查过了,他出事的路段附近没有监控,当晚又下暴雨,根本没有人经过,我们询问了小区的人,和你说的一样都说杨成峰是个酒鬼,我们在杨成峰体内也检测出了高浓度的酒精残留。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我们,你父亲就是醉酒意外失足落水,淹死了。”

    “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陈队说到这故意顿了顿,“杨昔年,你怕吗?”

    杨昔年反问,“怕什么?”

    “我不知道,你看上去很害怕。”

    “我?”

    陈队抽烟的时候眼睛不自觉半眯着,但却难以掩饰其中的犀利,“怎么?我这么说你觉得很奇怪?人的身体是很诚实的,有时候在大脑做出反应之前就已经行动了,比如……你的手。”

    杨昔年下意识停下不停扣指甲的左手,“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陈队吸了一口烟,然后扔掉还剩很长一截的烟头,“抱歉,不该在你跟前抽烟的。我紧张、压力大的时候手里就想夹根烟,习惯了。欸你说,杨成峰的那些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调查了一下,杨成峰有很多习惯,他习惯喝酒,习惯下班后到护城河边的小餐馆坐坐,习惯点一盘花生米一瓶二锅头,习惯坐在角落的位置,习惯喝一口酒吃一口花生米,习惯每次酒瓶里都剩一点,习惯沿着护城河回家,开门的时候习惯踹门一脚……都说一个人养成一个习惯要21天,那么如果养成杨成峰这样的,得多少天?”

    杨昔年沉默不说话。

    陈队继续,“真没想到,习惯会害死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习惯,你说,他会不会就不会死?”

    一阵风吹过,杨昔年额头的头发挡住了眼睛,他下意识用手指去拨开,缓缓开口,“陈队,你知道蝴蝶效应吗?一只蝴蝶在大洋彼岸煽动翅膀就能造成风暴。杨成峰的这些习惯,就是一只连着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他自己给自己带来了一场风暴。”

    陈队眉头紧紧皱起,“说点我能听懂的。”

    杨昔年轻笑,“好啊,那我换个说法,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充满定数和变数,不过我们更喜欢把变数叫做意外。你说杨成峰是醉酒意外坠河身亡,可那个意外是偶然发生的,还是会必然发生?”

    杨昔年说完这些自顾自的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说的话感到不满意,但很快就恢复成冷漠的样子,“陈队,我不知道你今晚找我到底想从我嘴里听到什么,你是警察,查案是你的责任,我只是一个学生,有需要我配合的,我一定配合,可除此以外,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陈队听后就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于是不再聊案子,转而问,“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继续回一中上学,还是回老家找你弟弟?”

    杨昔年原本就冷漠无神的眼睛此时此刻显得更暗淡了,呆呆的盯着护城河看,“我不知道,可能,得先把杨成峰安葬了再说。陈队,很晚了,我有点困,我可以回家了吗?”

    “可以,走吧,一起,我车子停在巷口,正好送你回去。”

    两个人再次并排往回走,陈队依然走在外侧,杨昔年依然走在里侧。到了家门口,杨昔年准备进家门,陈队突然开口,“杨昔年!”

    杨昔年回头。

    陈队,“没什么,早点休息!”

    杨昔年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轻声说了句,“陈队再见!”随后关上房门。

    陈队走到巷口,并没有上车,而是再次点燃一根烟,皱着眉头,回想起来之前接到所长的电话:

    “老陈啊,杨成峰的案子怎么样了?”

    “还在查,案发当晚下了大暴雨,尸体又在护城河上飘了一整晚,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能用的线索非常少。我们排查了死者的人际关系,也扩大了监控范围……”

    “老杨啊!”所长打断,“还有很多更急更重要的案子等着我们,不要在这种案子上浪费太多精力。依我看,尽早结案吧。”

    他当下就明白,是有人给所长施压了。“尽早是多早?一周?”

    “不,一天!我再给你最后一天时间,如果还没有新的证据出现,就以醉酒意外落水溺亡结案。”

    一根烟很快就抽完了,陈队将烟头摁在墙上熄灭,然后扔进灌木丛里,最后看了一眼依旧亮着灯的窗户,随后上车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