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复兴大明:从表妹做女皇开始 » 第二章:王庄选人

第二章:王庄选人

    在俞起蛟带回武器盔甲后,朱弘㭕就启动了招募兵员的工作。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讲过优质兵员,他说好的兵源有矿工、纤夫等,这些人在工作中已养成了遵从号令的习惯。另外从个人性格上讲,见到官员不害怕,甚至还敢主动聊上几句的人绝对不能要,油嘴滑舌能言善辩之人也不能要,这样的人不但喜欢违规违纪,还常常利用自己的口才,把事情嫁祸给别人。从面相上看,皮肤黝黑骨骼粗大之人更好,白面书生样的也不是好兵。

    去岁济南被建奴攻破的时候,从那边逃过来很多农民和矿工,虽然随着夏天的到来,不少人已经回去种地了,但还有些人留在兖州城靠着救济和零工为生。

    朱弘㭕又来到自己最熟悉的城隍庙广场,最早的部队,他要亲自招募。

    镇国大将军的旗帜迎风招展,引起了广场上流民的注意,很快这边就聚焦了上百人,这时少年才发现,自己错过了招募兵员的最好时节。

    去年大战期间,远在济南的百姓为了躲避建奴,好多都跑到了这里。但是战事过去了几个月,勤奋老实的人都返回家乡种地去了,留在城里的,大部分是当年戚继光说的奸猾之人,他们整日无所事事惹是生非。

    还有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点本钱,在城隍庙上贩卖小商品的人,他们在这里已经隐隐约约成立了几个帮派,龙头大哥都出来好几个。

    如果说最好的兵源是矿工等,那么最烂的兵源就是小商小贩和市井流民了。在二战时,日本鬼子无论在太平洋岛屿还是东南亚丛林中,都悍不畏死,动不动就猪突冲锋,弄得英美部队狼狈不堪。但是却有一支大阪师团一反常态,经常与敌人一触即溃,稍稍遇到困难就准备投降,这支部队的构成是大阪城中的小贩。

    一上午,朱弘㭕居然一个靠谱的士兵都没有招到,好多前来报名的人眼睛里全是投机的意味,这样的人,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逆风战,肯定分分钟脚底抹油啊。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着一天的经历,他决定改变方法,去周围的农庄看看,去自家王庄寻找贫苦佃农。

    兖州外鲁王庄是王府最早的田庄,后来随着王庄的扩大,周围又有几万亩良田被围了进来,可以说,这里都是自家佃农,有些人已经几代为佃,对王府有着深厚的感情。

    朱弘㭕本来想拿出大杀器,就是只要投军后,就会得到田庄的一部分,结果鲁王听到后差点没哭了,说啥也不让他这么做,说银子没了可以再赚,但是土地是万物之本,绝对不能放弃。

    前后四百年的观念差,少年实在没有办法说服这个时代的父亲,只好拿着银箱出发了,希望白花花的银子能够招募到合适的战士。

    虽然是自家田庄,他却从来没有来过,佃农们听说王子来了,都兴奋不已,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下,这些百姓天然就把自己看成是了朱家的附庸,甚至为拥有这一身份而骄傲不已。

    地方上的三老在村口摆上了香案迎接王子,各家各户听到消息后,都聚集到了村口的场院上。

    朱弘㭕看到虔诚跪下一片的百姓,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只不过因为穿越后继承了人家的王子身份,就能让这么多老的少的男男女女跪在面前,如果不努力,当真对不住这份尊重和信任。

    他站在台子上,向大家述说了自己要招募鲁王护卫的事情。

    人群中一阵骚动,去年冬天很多人都见识过他亲手击毙敌酋,再听到跟着他不但有银子拿,未来还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动了参军的心思。

    “这上阵杀敌可不同于在家种地,肯出力气就有收获的!”少年见大家都想报名,赶紧拿出了考核条件。

    他没有受过一天的军事训练,依仗的全是前世看过的史书,当年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提出的参战标准被他拿出来用了。

    有资格报名的不能是一家的独子,也不能是刚刚娶妻生子的男子,最好是十七八岁尚未婚配的家中老三老四,到时候从战场上挣回功劳,再来光宗耀祖。

    另外对于身体素质,他也有一定挑选,太矮的或者有残疾的不要,眼神太差的也不行,走路顺拐或者听力不佳的也不行。

    经过两天的招募,在鲁王庄园中,总算挑出了四百多名合格的精壮青年。

    人招到了,剩下的事情都没有眉目呢,尤其是这支队伍将如何操练,朱弘㭕到现在也没有想清楚。

    他前世的偶尔去网上看小说,也看过好几部穿越到明末的小说,小说中一般有两种练兵方式,一种就是被网友们极力推崇的戚继光的《练兵实纪》,文中都说主角复制了鸳鸯阵后,就会战无不胜。

    还有一种就是西方的罗马军阵,采用长枪阵御敌的方式。这在早期的小说中用的比较多。

    罗马军阵和鸳鸯阵各有利弊,一个部队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式,关键还是要看他的作战任务,就像二十一世纪,美军之所以大力发展武库舰式的濒海战斗舰,就是因为它大量的作战任务都是出门虐菜。如果是为了和五常大洋决战,他一定会走其他的军事路线的。

    我的任务是什么呢?晚上朱弘㭕坐在油灯下仔细琢磨着。

    按历史发展,接下来的一年里山东应该没有大的战事,李闯贼水淹开封后,并没有继续向山东用兵,这也是后世诟病的一点,很多人说李自成应该继续向东用兵,直到切断运河,占领黄河中下游的产粮区后再逼降北京,然后让崇祯采用和平投降的方式,这样就可避免顺治以给崇祯发丧为名义进而围剿农民军。

    还有的说李自成应该占领运河后直接南下,去攻击富庶的江南地区,然后在中原站稳后形成根据地,再去攻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