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不忍惊动你 » 第十三章 荆轲刺秦

第十三章 荆轲刺秦

    叶离的话音回绕着整个教室,回答完后,目光看向讲台上的沈仲萤老师。此时老师拿起她那课本,高兴的说道:非常好!叶离同学回答的很棒,看来是提前用心学习过了。

    坐下吧!随后老师又开始讲了起来。

    荆轲刺秦王呢是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有谁知道战国策是什么?大家初中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

    台下的同学都不知道,摇了摇头。但是对历史有兴趣的叶离知道,但是他没有回答。目光再次看向苏闪闪,此时苏闪闪已经在认真听讲。刚才紧张而又难堪的气氛也已经消失了,叶离也专心听老师讲道:

    《战国策》是咱们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着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全书是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的。随手老师拿起粉笔面向黑板,写上了这些国家。

    共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从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一共约12万字之多。也是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荆轲刺秦王只是战国策里其中的一部分,前前后后还有很多。

    大家也都知道,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世人只知道他焚书坑儒,初中历史上就学过,但他也有做很多贡献的事情,一世英明被世人唾弃千年。像他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很多,像武则天,风华绝世的女子,被世人说成冷血无情弃夫夺权。还有屈原,大家也都应该知道,他一心为国不被理解死于殉国,一生无羁却投湖自杀尸骨无存。

    大家也都看过水浒传,都知道潘金莲。他本是一位贤妻良母,结果水浒传让她遗臭万年。喜欢戴着面罩的美男子兰陵王,战场上没能要了他的命,君王的猜忌毁了他,他本是一世无忧的白衣少年,为国转战沙场,最终落得个毒酒余生。

    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辩证看待,而不是一味的骂他们,去洗他们。都是不合理的,我们要尊重历史,但也要理解他们。

    好了,在学习之前荆轲刺秦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应该会有人知道战国策的,你们小学的时候就应该知道的。

    老师的目光左右横扫看着台下此时似懂非懂的学生们,老师又说道:学过寓言故事没有,那几个著名的寓言成语。

    老师转身面向黑板,右胳膊柔美的在黑板上挥舞。写道五个成语,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转身又看向台下的学生说道:有谁知道这五个成语跟战国策是有什么关系的?

    老师犀利的目光再次左右扫向在台下的同学们,每个学生的心里都表现出非常紧张的心理压力,最前面离老师最近的同学心里此时都暗暗絮叨着:别提问我、别提问我。谁都不想被老师这样支配。随着教室里的气氛快到顶点,叶离又再次的突然站了起来,回答道:我知道。

    老师的目光再次注意到叶离,说道:好,那叶离你跟大家们讲一下吧!

    叶离再次回答起来,平淡的面孔看着台上的老师,吐字清晰的回答道:《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的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里面著名的寓言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那五个寓言成语,也是我们小学学过的几个成语“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它们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叶离平淡而又自信不急不躁的讲完了整个战国策的文学常识,又把老师刚才说的几个成语也都回答了出来,整个过程中叶离没有丝毫紧张。

    老师在台上开始鼓起掌来,台下的同学也都跟着老师一起鼓起掌来。夏白雪转头看向叶离,暗声说道:不错嘛,又救了大家。

    王浩在旁边低声哼道:又让你给装到了。

    叶离同学回答的非常棒啊,很多细节讲道的都很全面。班级中还没有文科班长吧?老师此时问道,没有!众声说道。那叶离以后就是文科班长了,大家以后向叶离同学学习!

    好!安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翻译下这篇文言文。首先看第一段,秦将王翦破赵,意思是秦国的一位将军攻破了当时的赵国,俘虏了赵王,一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部的边界。

    然后呢,这个燕国的太子就很害怕,就请求这位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了,虽然我想长久的侍奉您,又怎么能做到呢?

    然后荆轲就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我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就无法接近秦王。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背着剑!大王背着剑!”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译文翻译完,老师又讲道:在行刺过程中可谓是惊心动魄,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着一场面的?来大家做一下笔记。

    .........整篇描写了智勇刚烈的侠客、外强中干的鄙人、贪婪暴的君王、表面不一的政客。

    苏闪闪!老师喊道。叶离目光马上的看向苏闪闪,此时苏闪闪刚好也在看叶离。两人对视了一下,苏闪闪然后起身看向老师。

    刚才叶离同学帮了你,老师也知道。这一节课快结束了,看你学到了没有,有没有在认真听。

    你回答一下,你如何评价看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的?

    苏闪闪犹豫了一下,回答道:辩证的看,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秦暴政的正义行为,而亲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力量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

    苏闪闪又讲道: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话音落下,整个教室沉默了三秒。

    很好!看来认真听讲了,理解的不错。苏闪闪同学回答的看法很正确啊。就在此时,下课铃响起,叮叮叮.....

    老师走向讲台,又说道:那么以这篇故事,荆轲是你们心中的英雄吗?这个问题你们私底下自行讨论。

    好,下课!全体同学起立喊道:老师辛苦了!

    叶离扭了扭自己的脖子,发出咔咔的声音。这时夏白雪在她过道后洒了点水,此时庄子杰拿着一个字贴,上面画着一个小乌龟从叶离的身后偷偷的过来,想要偷偷的贴在苏闪闪的背后,叶离没有察觉到。

    庄子杰刚走过叶离身后的过道,双脚踏入夏白雪的身后,不料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动静很大,叶离和王浩夏白雪和苏闪闪同时看向快要到苏闪闪的身后位置,几个人同时哈哈大笑,叶离则过去扶他起来。

    噗哈哈哈啊哈,叶离看着庄子杰此时手上正按着一张画着一个王八的贴纸,眼中多了几分玩味儿,低声笑道说:你这么像荆轲一样坐到了地上?

    庄子杰自己反倒笑个不停,苏闪闪跟夏白雪也被他这般样子给弄的趴在桌子上低声笑来起来。随后全班知道,都大笑起来。

    然后这句话,变成了全班皆知的一句话,看到他就想到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