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湖逍遥书 » 6 玄觉

6 玄觉

    玄朗尘世间,始觉一场空。

    苍茫的荒野中,一个衣着破烂,拄着木棍,戴一顶破斗笠的行脚僧人正在默默前行。

    他默默的走着,风撕扯着他落满补丁的僧袍,裹挟着黄沙咆哮着,试图动摇他古井无波的眸子。

    风,从中午呼啸到傍晚;僧人,从清晨走到日落。

    一座小小的城池,终于出现在他面前。

    “城门关了,想来明天赶早吧!”城门上的兵士对和尚喊了一句,就下了城楼。

    和尚双手合十,对着城门拜了一下,接着在城墙下盘膝而坐,似乎入了定。

    第二天一早,当城门打开时,城墙下已经没了和尚,只有一个盘坐的印,深深的印在地上。

    五天后,京城。

    一个衣着破烂的僧人,走在富丽堂皇的康庄大道上,与周围喧哗热闹的人间烟火格格不入。

    他就像,这五彩的世界中,一个灰色的影子。却又似,这浮世红尘中,一颗静默的菩提。

    大相国寺门口,这颗静默的菩提扣响了门。

    “请问你是?”开门的小沙弥单掌立于鼻前,微微鞠躬。

    “行脚僧,玄觉。”玄觉照样还礼。

    “大师如若不嫌,请进门歇息。”小沙弥推开门,恭立一旁。

    “叨扰了。”玄觉走进门。

    院子里,一些穿着黄色僧袍的僧人正在洒扫,大殿里传来诵经声,晴空下几只鸟雀在院中停停走走,在地上啄着什么。

    玄觉来到广场上,正对着大雄宝殿,盘膝而坐。

    许久,披着袈裟的白须方丈走到他面前,问到“这位同修,你为何不进殿呢?”

    “苍生未渡,未敢面佛。”玄觉淡然道。

    “敢问同修欲如何渡苍生。”方丈也盘膝坐在玄觉对面。

    玄觉不语。

    半晌,午时已到,钟声响起,清昶悠扬。

    玄觉起身,鞠了一躬,走入后堂。

    方丈坐在广场上,静静的听着这钟声。

    下午,玄觉正静坐时,推门声响起,玄觉没有理会,香味却钻入他的鼻息。

    “法师,你好面生啊,是新来的吗?”一个轻柔的女声响起,玄觉抬头,正对上一张明媚笑脸。

    “贫僧玄觉,请问女施主是?”玄觉起身,施礼道。

    “我?我是令福帝姬。你叫我福儿就行。”令福巧笑嫣然。

    “贫僧见过帝姬殿下。”玄觉仍是鞠躬,只不过腰弯的低了一点。

    “你怎么穿的这么破烂啊?”令福用玉指拈着玄觉打着补丁的僧袍,问道。

    “贫僧是行脚僧人,自江南而来。”玄觉不卑不亢道。

    “那你一定见过很多事,遇过很多人喽?”令福的眼睛都亮了,眸子一闪一闪的。

    “贫僧不过在尘世走了一回而已,不敢说遇过多少人,见过多少事。”玄觉仍双手合十,微闭双眼。

    “那你给我讲讲你旅行的经历呗,我天天被闷在皇宫里,好不容易出来,父皇也只让我到这大相国寺来。”令福抓着玄觉的衣角摇晃着,小嘴嘟着,可怜巴巴的看着玄觉。

    玄觉沉默。

    “说说呗…”令福不依不饶。

    玄觉沉默。

    “说说呗…”令福的眼神愈发可怜。

    玄觉沉默。

    “说说呗…”玄觉的衣角快被令福拽下来了。

    “罢了,贫僧就讲讲罢。”玄觉从令福手中拉回衣角,叹了口气说。

    “真哒真哒?谢谢大师。”令福两眼放光,小嘴咧开,露出一排光洁的贝齿。

    “贫僧路过江南时,曾见一行者,挑三百三十斤重担…”

    玄觉坐在蒲团上讲着,帝姬趴在地上,双手拄着脑袋,双腿不自觉的晃荡着。

    三日后,方丈来到玄觉对面,坐下。

    “那日与玄觉法师在广场上听钟,百思不得其解。今日顿悟,特来讲法。”方丈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玄觉不敢,请方丈解惑。”玄觉还礼道。

    方丈不语。

    半晌,午时已到,清昶悠扬的钟声响起,方丈对玄觉施礼。

    “哈哈哈哈…”玄觉大笑。

    “哈哈哈哈…”方丈大笑。

    “我听说,你今天就要离开了。”下午,令福找到玄觉,咬着红唇说道,美眸中噙着不舍。

    玄觉点头。

    “可不可以不走?”令福开口,声线有些颤抖,透露着哀求。

    玄觉摇头。

    令福不说话了,她看着玄觉,眼睑垂下,朱唇紧抿,双目无神。

    “今夜子时,到皇宫西厢找我。”令福小声的说出一句话,转身跑出大相国寺。

    玄觉盘坐着,双手合十,面对着如来佛像。

    是夜,玄觉来到皇城西厢下,一个小小的身影从墙头翻下来,落在地上,动作颇有些笨拙。

    “玄觉?”令福那轻柔的声音传入玄觉耳中。

    “嗯。”玄觉淡淡的应道。

    “你可不可以…不要走。”令福近乎哀求的声音响起。

    “贫僧是行脚僧人,本为渡这苍生,怎能止步不前。”玄觉回答,在夜中看不清神色。

    “那你还俗吧,陪着我,这样多好。我是帝姬诶,你后半辈子都吃喝不愁…”

    令福的话没说完,玄觉已经施礼,转身就欲离去。

    泪,顺着令福的脸颊滑下。

    “玄觉,我喜欢你啊!”令福声嘶力竭的吼道,浑身颤抖,泣不成声。

    玄觉的脚步,停下了。

    “四大皆空。”

    “你说四大皆空,可为何不敢回头看我,你若回头看我,我不信你两眼空空。”令福强忍着哽咽,每一个字都在颤抖。

    “四大皆空。”

    玄觉走了,令福瘫坐在地上,泪如雨下。

    第二天,玄觉走了,背着方丈送他的那口千斤重的大钟。

    十日后,云上天在华山之巅召集天下豪杰,一争高下。

    比武进行了整整三天,就在最后一场比武即将开始时,一个衣着破烂的僧人,背着一口巨大的钟,走上华山之巅。

    众人纷纷惊叹,猜测这僧人是哪路高手,竟能背着这巨钟爬上华山。

    僧人对在场所有人双手合十,鞠了一躬。

    “贫僧玄觉,自少林寺来。”玄觉开口,紧接着搭起木架,将钟挂起。

    他拿起手中木棍,敲了三下钟。

    清昶的钟声响起,玄觉走下山去。

    “他赢了。”亡目道。

    身旁一众武林高手点头。

    再高的武功,哪里能高过寺院的钟。

    那天,令福在平时玄觉为她讲故事的后堂找到一张纸,已经落满灰尘。

    上面只有四个字。

    “若有来生。”

    令福泪如雨下。

    忽然,钟声响起,清昶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