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世界不一样 » 第五十四章:拜师

第五十四章:拜师

    天气渐渐转暖,仁英操场上的人影逐渐多了起来。或许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熟悉和一个假期的想念,亦或者是春天自带的属性,3月开头仁英操场上若隐若现着一股‘暧昧’的气息。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仁英的校风还是很正的,为了让同学们改邪归正,学校发布了一个关于禁止早恋的禁令,严查了每天晚自习后孤男寡女逛操场、甚至是单独吃夜宵的同学,还‘人赃并获’的抓了几对典型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当众进行了点名批评。

    高中男女生真是青春萌动的时候,学校这么一来,让很多同学都收敛了一些。就比如蒋书杰和徐芳芳,他们每次晚自习就不敢再单独的去逛操场了。害怕被抓的蒋书杰和徐芳芳,也没有其他好的约会方式,只能在抱怨学校不近人情。

    学校的一纸禁令,也让陆绪和林大校花逛操场的活动取消了,只能靠传纸条来维持感情。沟通基本全靠纸,所以里面的内容自然比以前要多了一点。那次班会后又过了两个礼拜,陆绪接到了林薇薇的一张纸了,里面一大串话,最后问陆绪周末有没有空。

    陆绪知道林薇薇大概是想约自己周末出来见面(yuehui),但奈何大后天他要去众妙门拜师,作为主人公的他,自然是要提早去的,得提前一天到,所以明天下午陆绪就请假回家了,后天陆峻同志送他去众妙门。

    大后天是周四,拜师完以后陆绪还打算在众妙门修炼几天,毕竟从未修炼过,陆绪也不知道修炼的对不对,总要让三修这个便宜师傅看看。

    修炼到周六,周末让陆峻同志来接,周一正常上课,这是已经计划好的,所以陆绪只能对林大校花说抱歉了。

    周三去众妙门,也就是说陆绪一周只上两天课,请假三天。三天的请假对于其他高中生来说可能需要家长出面特别讲述一下原因,学校才会允许通过。但对于陆绪来说,学校甚至都没让陆峻同志说理由,老师只是打了个电话和陆峻确认了一下后就同意了陆绪的请假。

    老师们心里很清楚,请几天假,不可能影响陆绪的成绩,反正陆绪在课堂上从来没听过,甚至课本都没打开,每节课都是在看课外书。但这又怎么样了,考试满分,老师也说不出话来。

    他们只是奇怪,陆绪每隔1-2天就会换一本书,也不知道陆绪有没有看懂,他们也不好问。

    有些书陆绪其实也没看懂,不过奈何他过目不忘,不懂的存脑子里,以后再慢慢消化呗。

    周四,众妙门

    陆峻同志千里迢迢的把陆绪送来众妙门,又简单的拜会了一下三修道长,给了一些束脩后,直接扔下陆绪就走了,一点不放心的表现都没有。

    古代拜师的时候一般都是要送一些礼物,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这些礼物叫做束脩。束脩原本的意思是一束肉干,有点像现在的腊肉,脩就是肉干的意思。期初古时候拜师的时候就是送一些肉条、肉干或者粟豆之类的。后来渐渐的演变成了拜师礼物的名字,束脩的范围也就不再局限于肉类了。

    上次陆绪来,陆峻也不知道要拜师,故也没有准备什么束脩礼物。这回陆绪正式拜师,陆峻可是特地备了重礼。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混迹商场多年的陆峻相信备一份束脩准是没错的。

    束脩有没有用陆绪不知道,反正自己的便宜师傅教导他还是挺尽心尽责的。在自己的便宜师傅指导下,陆绪修正了一些修行上的错误以后,便抓紧时间去后山修炼了起来。

    没办法机会难得,陆绪终究还是舍不得头上的三千青…呸,呸,又不是和尚。陆绪终究还是舍不得红尘的红粉骷髅么,还是要在社会上混的,去深山老林里做一辈子野人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就几年,噢,不,是几个月。

    在湖城修炼了一个多月,导致陆绪真气的增长跟不上精神力的增长,结果就是到后上一坐下修炼,陆绪的身体本能的有一种十分饥渴的感觉,一练就练了一夜。

    次日拜师典礼开始,陆绪早就捕捉到了众妙门下面的动静,只是自己的便宜师傅让他不要那么早出来,陆绪便索性在后山修炼。

    陆绪以为三修的意思是作为今天主角的他需要最后压轴出场,殊不知三修是怕那群武林同道见陆绪天赋如此变态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毕竟三修对于陆绪也不知很了解,万一有一个不要脸的老头忽悠陆绪,正好忽悠成功了呢。

    所以还是稳妥一点,让陆绪掐着时辰出场,不让其他人有机会试探出什么。而且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了,其他人也只剩羡慕嫉妒的份了。

    “师弟,快到时辰了”

    巳时将至,便宜师兄张元宝上后山来唤陆绪,近前提醒道:“今天有一些其他门派的宾客,待会万万不可失了礼数。”

    陆绪闻言,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了,这些武林的规矩他也是一知半解,踌躇着问:“师兄,那待会……”

    张元宝笑了笑,伸手缓压了压,安抚道:“无妨,待会你只要不要失了的仪态和基本礼数,其他的只要看师傅就行。”

    仪态是不是就是风度?陆绪点了点头,心下稍定。

    下了后山,绕到前门,穿过主殿内,进入后院的堂屋,只见师傅三修端坐在上首,下面左右各摆着4张作为,却只坐着5个人,每个人边上的太师桌上放着一杯茶,身后还跟站着一个或两个人。

    “三修师叔,这就是您新收的弟子?果然是灵根慧种,天赋异禀啊”坐在三修右手第一个位置身着青色长袍,须发皆白的道士看了看陆绪和蔼的笑着。

    “邹掌门过奖了,元绪虽入我门下,却不承衣钵,。”

    上首的三修轻声的回着,然后又朝陆绪招手,示意其过去,道:“元绪,且来,虽还未举行拜师仪式,但是为师先为你介绍一下,在座的几位前辈。”

    “是,师傅”陆绪应了声,就走到三修身旁,转身面对堂下几人,风度颇为不凡。

    “这是楼观派邹掌门,你叫邹师兄便是。”

    三修指着刚刚说话的那位青袍老道士介绍着,陆绪听完便拱了拱手,道了句:“邹师兄好”

    这位邹掌门全名邹明西,摸着胡子笑着回道:“师弟客气”

    三修继续介绍到:“这位是全真曾掌门”

    “曾掌门好”

    陆绪依旧拱了拱手问声好,这位曾掌门神色不动的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这是武当任会长”武当没有掌门这一说,只有武当道教协会,会长就是和掌门一样的职务。

    武当会长是一个中年道士,大约40岁,比楼观派的邹师兄要年轻多了,至少须发都是黑的。

    “任会长好”

    “无量天尊,师弟客气”

    三修继续介绍着:“这是青城刘掌门,你且也叫师兄吧”

    “刘师兄好”

    这位青城刘师兄掌门倒是一个面喜之人,看着陆绪的拱手,也拱了供手回道:“元绪师弟,有机会定要来我青城一游啊。”

    对于这个表达着善意的刘师兄,陆绪也回之一笑,道:“以后一定登门拜访,叨扰刘师兄一番。”

    “哈哈哈”

    最后一位是这里最年轻的一个,看上去只有30岁左右的中年人,穿着一条西装,庄正严肃的坐着。还未等三修介绍,便主动站起来,对着三修拱了拱手,道:“晚辈就不劳还要道长介绍了”。

    又朝着陆绪拱了拱手,十分客气的说道:“在下洪门陈竞,祝陆师兄修行有成,功德圆满。”

    虽然陆绪看起来明显就是17、8岁的模样,但是陈竞还是叫了句陆师兄。一个30岁的人叫自己师兄,倒是让陆绪一阵尴尬,不过还是回了个礼。

    陈竞又回了陆绪一个礼后,再向三修解释道:“会长此次未能亲至,只派晚辈前来道贺,还请道长见谅。道长收徒大事,会长本应亲自前来道贺观礼,只是美国那边临时有事,需会长亲自前往,故无法前来,只是手书了一封,特地让我亲手转交给道长。”

    三修接过陈竞递过来的信封,也不拆,颔首道:“无碍,此信我稍后便看。”

    陈竞点了点头,然后让自己身后站着的一个穿着黑西服的小弟把一个盒子拿了出来,接过递向三修,道:“这是会长喜贺道长收徒之礼,还望道长收下。”

    三修笑了笑,婉拒道:“礼物就不必了,李会长客气。贫道早已不问世事,此次收徒,也只是让各位来做个见证。以后小徒世间行走,如若有所叨扰,还望洪门帮衬。”

    洪门势力遍布全球,门下弟子极多。此次三修特意叫洪门前来观礼,也是想着以后陆绪要是出国有所难处,也好求洪门帮忙。

    “陆师兄以后有事,尽管联系我们便是。会长说了,道长的弟子就是他的兄弟,也算是我洪门千万弟子的兄弟。对于兄弟所托,我等洪门弟子定当竭尽全力帮忙,不然要受万刀和五雷之罚。”

    陈竞一番义正辞严,顿了顿又道:“还请道长放心,收下此礼。”

    三修看了看眼前躬身递着盒子的陈竞,定了一会,才接过盒子,道:“也罢,替我向李会长问好。”

    “晚辈一定带到”三修收下了礼物,陈竞也松了一口气,又朝三修和陆绪拱了拱手后,转身回到位置上坐下。

    其实所谓的拜师仪式,无非就是叫一些人来见证一下祭拜祖师的过程。三修一一给陆绪介绍完以后,过了一会就要正式的进行拜师仪式了。正式的拜师仪式是需要挑选良辰吉时的,等到时辰将至是,一行人走到了主殿大厅内。

    三修先先是自己祭拜了一下祖师。然后三修让陆绪在祖师神像前磕了几个头,三修又拿出了一片祷文念了一遍,再让陆绪签上法名陆元绪后丢经火盆中烧掉。

    然后三修给了陆绪一张度牒,这是前段时间张元宝特地去宗教事务管理处帮陆绪办下来的。也算是陆绪在宗教届的一张身份证了,证明自己也是一个方外之人。

    如此整个拜师仪式便完毕了。

    仪式完毕以后,今天前来观礼的5派宾客便相继告辞离开。

    后院,三修房间。

    三修把陆绪叫进了房间,有些事他还要嘱咐陆绪。

    今天前来的5门宾客,三修让陆绪称呼的稍有不同。陆绪也察觉了这个问题,心想这里面定有什么奥妙。正好三修和他解释了一番,陆绪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5派前来观礼的门派中,除了洪门外,其余四家都是当今修行的大派。除了正一派当年跟随老蒋去了台湾,国内失了道统,和茅山派以外,这四家就是国内道教最大的门派了。

    其中楼观派和青城山与众妙门关系最好,武当因自古受帝皇嘉奖封赏,自有福荫,从不与他派深交。而最后的全真,以前可是与正一派并称道教两大流派,后来正一派失道,不被国家所喜,全真顺势中兴。且全真气派同气连枝,当年可谓是风头无两,傲气一时,所以后来全真和其他门派的关系也就淡了。

    最后的洪门,和众妙门也是老关系了,当年的司徒美堂和三修的师傅贤真道长可是有过很深的交情,此番三修也特意让张元宝联络了一下洪门。

    从三修房间出来后,陆绪就去了后面放着门派典籍的房间。里面的书倒是不多,不过基本都是文言文,所以一本薄薄的书里的内容却是不少。

    几百本书,包含古今,既有道统传承,也有杂史野谈,更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符道、丹道、风水相术,奇技功夫等。陆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凭借着过目不忘统统记下,以便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