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五章 议事二

第五章 议事二

    “唉,此事之后再商议吧!”

    朱由检可耻的放弃了。

    同时,他也想通了原身的爷爷二十几年不上朝的原因,应该就是给这群家伙给气的。

    “陛下,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

    正当朱由检准备唾面自干,悄悄转移话题的时候,阁臣李标起身道:“忠臣良将保家卫国有功,不可不赏。”

    看向黄立极、施凤来等人,李标正色道:“陛下所举之人皆与国有功,封赏其功名正而言顺,我等岂可只因小小困难而坏陛下封赏功臣之心。”

    其实李标也是不愿意站出来的,文臣压制武将百年来已达成共识,他也不愿意触这个霉头。

    而且皇帝封赏武将的目的大家都很清楚,其一旦成功后续一定会更加大肆封赏。

    武官过多则一定会分润文臣权力,挤压文官地位,这是文臣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包括李标自己。

    只是国家凋零至此,诸臣尽然还以党争为重,有门派之别,李标实在是坐不住,只能起身出言支持皇帝。

    “说得好!”

    朱由检猛地站起身,又极力克制自己想要上前的冲动。

    终于又找到一位“将军”了。

    当然,论打嘴炮,文官们向来是互不认输的。

    “哼,”次辅施凤来猛地“哼”出声,一抖衣袖,向朱由检拜道:“陛下,首辅所言并非是取消封赏,而是等有司商议之后,再行封赏之事,其并无过错。

    而朝廷明岁有一百万银两缺额乃是既定事实,臣等只是告知陛下,好教陛下心中有所算计。”

    说着说着,施凤来转过头看向李标,道:“怎么到了你李汝立嘴中,我等就皆成了坏陛下好心的奸臣!”

    扣帽子,这绝对是扣帽子。

    “好了,朕说了此事之后再另行商议。”

    朱由检出声维护李标,道:“施阁老还得要实事求是才是,切勿肆意曲解李阁老之言。”

    “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施凤来立马向朱由检道歉。

    “无事!”

    朱由检不可能真的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去处罚施凤来,于是他挥挥手,道:“此事就此揭过,勿再复言。”

    “遵旨。”

    ……

    “唉!”

    等众人重新落座,朱由检故意长叹一口气,感叹道:“今日所提封赏者虽俱是有功于社稷之人,然我大明除开国、靖难以来,若论功劳之大实难绕开二人。”

    于谦!张居正!

    刚坐下的内阁诸臣都是心中一凛:这便是新君吗?如此锐气十足,只是不知是好是坏。

    “这二人便是于少保与张太岳。”

    朱由检停顿扫视一圈后,缓缓道:“于少保保卫京城,有大功于社稷,且其人为官清廉,辅助朝纲、一心为公,九死无悔。

    张太岳晓国事弊端,锐意改革,肃清吏治、富国强兵、弘扬国威,实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二人皆与国有大功,故朕欲改其谥,扬其美名,令其配享太庙,与国同休。”

    这……

    冲击力太大,台下的诸位阁臣都顾不得皇帝在场,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通常宣扬这两人功绩的皇帝都是志在改革,锐意进取的,张居正的考成法,于谦的军制改革,这两项与之对应的就是整顿吏治与重整京营,而在吏治与京营后面站着的,就是百官与勋贵。

    新君刚刚就肆意封赏武将,企图提升武人地位,而今又意图整顿吏治?

    真是不给我们活路啊。

    这时,朱由检也回到了御案后。

    他说了半天,渴了,同时也应该给点时间让阁臣们思考下自己的话。

    自己封赏文臣武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树立标杆,朱由检希望以这样的举动来告诉世人:来为朕效命,有功必赏,绝不会亏待人。

    这件事情一成,则底层人对自己的信任绝对剧增,自己做起事来也就事半功倍。

    只是……

    朱由检暂时不抱希望。

    ……

    眼看台下已经议论很久了,朱由检看了王承恩一眼,后者立马心领神会,直接大声呵斥:“肃静!”

    “陛下,考成法过于严苛,贸然恢复恐引发朝堂振荡,还望陛下三思。”

    次辅施凤来起身道。

    这话一出,就有不少人赞同。

    “是啊,陛下,当年张江陵在世时,就有不少地方官员为完成任务而苛待百姓,恢复考成法实属不智啊。”

    “还望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

    特么的老子什么时候说要恢复考成法了?

    我刚才说了吗?朱由检不由得看向了身旁的王承恩,弄得王承恩有些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诸位师傅放心,考成法过于严苛之事朕自然知晓,目前朕没有恢复考成法的打算。”

    朱由检只能起身安抚阁臣,等众人平静后,朱由检转过头对着施凤来说道:“施阁老,朕刚才所言是为于谦、张居正两人改谥之事,与考成法何干?”

    “臣…臣有罪!”

    施凤来俯身认罪。

    一旁立即有阁臣来宗道为施凤来求情:“陛下,次辅乃是心怀社稷,故而口直心快,还请陛下…念…”

    “你住嘴!!”

    朱由检大喝一声,打断来道宗说话。

    “今日他施凤来可以曲解朕言语之意而无罪,”朱由检手指向来道宗,严厉问道:“明日他是否可以假传圣旨而无罪?后日是否可以造反而无罪?”

    “臣不敢,臣有罪。”

    施凤来吓得一激灵,直接跪倒在地。

    “臣有罪,请陛下息怒。”

    来宗道也立刻跪倒在地。

    “请陛下息怒。”

    余下阁臣一同起身,一起向朱由检拜道。

    “也罢。”朱由检也不是真的生气,他立马借坡下驴,叹息道:“念次辅一心为公,也是初犯,就罚俸一月,在家反省三月,小惩大诫吧。”

    “陛下圣明。”

    众人吐气,归位落座。

    “朕还有一事。”

    其实说到这里朱由检已经有些想放弃这场谈话了,这群人感觉就不是来专心做事的,而是专门来反对自己的。

    但他对自己又不是特别的自信,总想着要和这群古代站在世间顶点的人们聊聊,想看看自己有哪里不足的。

    “朕近日翻看档案,发现旧登莱巡抚袁可立坐镇登莱之时,收难民、练辽兵,设东江镇,于收复辽土颇有成效,只是不知是何原因令其上书请辞。

    如此大才闲赋在家,朕实不舍,故朕欲下旨召袁可立进京,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袁可立年纪老迈,实难当大任,还请陛下三思。”

    ……

    去你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