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十章 袁可立

第十章 袁可立

    袁可立是一名身形消瘦的老人,他今年已65岁高龄,头发花白,但身体看起来还颇为硬朗。

    “臣参见陛下。”

    “来人,赐座!”

    原本袁可立是不愿意再次出仕的,但朱由检请人的时候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了。

    于是在袁可立再三推辞后,朱由检就命人号召其乡人一起跪在袁可立门前大哭,高呼:袁公不出则大明危矣。

    大明朝可以没有诸位阁老,可以没有文武百官,但是不能没有袁公。

    袁公不出仕我们就长跪不起。

    天不生袁公,大明万古如长夜!

    ……

    如此种种,才终于将袁可立“打动”,请回了京城。

    为此,袁可立在面见朱由检时,面色阴沉,脸上极为不喜。

    轻佻不似人君,这是袁可立对朱由检的第一印象。

    “陛下,不知今番召老臣入京是所为何事?”

    袁可立拱手一拜,立在一旁,不愿落座。

    “哈哈,话且稍后再谈。

    袁卿为先帝之师,朕为先帝之弟,袁卿当面,朕当以师长拜之。”

    说完,朱由检持弟子礼向着袁可立一拜。

    袁可立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袁卿曾为大明社稷出力,与国有功,朕为人君,当拜之。”

    起身后,朱由检又是一拜。

    这……

    袁可立略微动容。

    “今袁卿年纪老迈却为朕所迫,不得不出仕而受舟车劳顿之苦,朕为百姓,当再拜之。”

    “袁卿志向高远、为人正直,乃君子也。朕为儒子,当再拜之。”

    “袁卿为官清廉、造福一方,乃天下官员之表率。朕……”

    “陛下,不可!”

    四拜之后,袁可立终于动容,他上前扶住准备再次下拜的朱由检,跪倒在地,拜道:“君臣父子,陛下乃当今天子,为天下人之君父,君为父、臣为子,臣岂可受陛下大礼。”

    “非也,”朱由检打蛇上杆,立马也扶住袁可立,墩身颤颤道:“朕非拜卿,乃感卿之功劳、仰卿之人品,故而拜之。

    此乃重贤,重德!非重人也!卿无需多虑。”

    “臣……何德何能,能得陛下如此看重。”

    袁可立心下感动,叹息一声,随朱由检搀扶而起身一同坐下。

    “袁卿德才兼备,乃大明贤者。何故有此一问?

    不知卿近来身体如何?”

    朱由检故作疑惑问道。

    “谢陛下关心,臣目前身体尚可,尚能日食斗米、肉三斤。”

    袁可立缓缓道。

    君子可欺之以方,袁可立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也知道朱由检的这些举动其实是希望自己出仕帮助他。

    但天地君亲师,朱由检能以人君之身如此敬重自己,这其中固然是有要挟之意,但更多的却是朱由检对自己的尊重。

    人心都是肉长得,要说袁可立内心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陛下召臣进京究竟所为何事?”

    两人闲话家常,聊了一会过往,聊到了正题上。

    此事极为重要,朱由检可不敢打哈哈,于是直言道:“袁卿,朕欲改天津卫为府,下辖六县一州,以卿为巡抚,总督天津大小一切事务。

    天津府内官员之任命,可皆由卿荐之。

    另,朕欲在天津港设立海军,定员额为三万,以陕西难民及运河漕工为主要兵源招募。”

    朱由检自然明白以袁可立原来的官职,这样的任命其实是属于降职了。所以他又接着说道:“朕知此次任命让袁卿有些受委屈了,所以朕另有补偿。

    朕欲加封卿为太子少保,入阁,赐光禄大夫,加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领一品国士衔。天津今后一切事务皆以卿为主,就连朕也不得多言。”

    “臣谢陛下厚恩,只是不知陛下如此放权,是想要让天津变成什么样子?”

    袁可立拱手虚拜,接受了朱由检的条件。

    他向来直来直往,自然不会去说什么皇帝此举不合礼制之类的话,当然也不会去问若大臣们反对,皇帝会怎么做,这些都是朱由检要考虑的事,他只管领命做事。

    他心里终究对朱由检有气,虽然对自己领命做事没有影响,但他也是存了几分考验朱由检的心思。

    若是皇帝朱由检连这点任命也不能达成,那刚才的一切任命就都是空中楼阁,如镜花水月,一碰就碎。

    “卿可知佛郎机国?领土不过我大明一省之地,却能远征海外,天下纵横、四处劫掠。”

    朱由检只当袁可立是要询问自己志向,于是直言道:“都说我大明地大物博、富有四海,今却因制度败坏,内忧外乱而被此等小国叩关。

    此实乃大明之耻也。”

    朱由检直面袁可立,继续道:“前有倭寇、后有红夷,大明海域自太祖之时就不曾安稳。

    朕设天津府,一是为增援辽事,平定外乱。二则是为日后开海禁,使我大明能远渡重洋,百姓能遍布天下做准备。”

    “远渡重洋、遍布天下!?”袁可立一愣。

    “不错,历代以来,我华夏国度皆可算亡于内乱。此皆因天下承平日久之后,百姓日增而土地不够。”

    朱由检说到兴起,兴奋起身道:“若能收天下之土,则养民十万万之数不在话下。

    届时,我大明可一边收天下之财继续恩养百姓,一边也可开疆拓土、探索天下,去看看天边尽头。”

    “嗯,此事须内外一心,百官清廉而将士能征敢战。”袁可立摸着胡须,默默道:难度不小。

    “不错!”

    朱由检点头赞同,又道:“卿去天津之前,可暂留京中选材,等十五日之后,朕为卿送上一份大礼!”

    徐光启纠集人手颇有成效,国器院在制定火器新标准之后,以红衣大炮为原型,加工改造,铸成新炮,威力远胜目前大明火炮,眼下正在加紧赶铸中。

    新式火炮朱由检命名为黑衣大炮,一旬之后,应当能铸成十五门。

    除留下五门大炮继续研究之外,剩余十门大炮朱由检准备全部让袁可立带走,以用于海军建设。

    “臣静候陛下佳音,臣告退。”

    袁可立拜别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