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十一章 孙承宗

第十一章 孙承宗

    “陛下,孙师到了。”

    “快请!”

    又一日,朱由检于乾清宫会面孙承宗。

    对于孙承宗,朱由检同样寄予厚望。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进士出身,以知兵闻名,曾督师蓟辽,坐镇辽东四年,颇有成效。

    朱由检不明白朱由校怎么会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任由魏忠贤做大,胡乱在朝堂掀起争斗,致使袁可立、孙承宗这样的能臣都辞官归乡。

    导致自己现在还得想办法召回他们。

    “朕有意命孙师重督辽事,总领辽地事宜,辽地一切军务、政务皆由卿自理,只用事后上奏禀报即可。”

    为辽地建奴之事,朱由检构思了许久,特意放权就是为了安定辽东之地。

    在他的构想中,今后辽东之事将会以孙承宗为主,由他来统领辽地兵马,实行以守为攻策略,结硬寨、打呆仗,慢慢蚕食建奴生存空间。

    而袁可立、袁崇焕两人则将为辅助,一人督天津、一人督登莱,共同率军袭扰建奴后方,使其腹背受敌而首尾不能兼顾。

    至于说尾大不掉。

    暂时还不能操心这个,先不提九边军阀实际早已成型,就说目前国内动乱,为了维护内部稳定为自己将来变革做准备,朱由检也不得不放权。

    只是话音未落,朱由检就见孙承宗起身大礼拜道:“臣惶恐,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恩赏太重,孙承宗不敢接受。

    “孙师,且听朕说。”

    朱由检起身叹道:“自袁崇焕请辞之后,建奴又卷土重来,攻城略地,辽东已失陷数城。

    辽事糜烂至此,皆因朝堂之上政令不一,朝臣陷于党争,不顾家国利益而肆意攻讦,

    是以朝堂之上政令混乱,政令朝令夕改,朝臣之间相互推诿,不敢担责。

    此次任命,朕既是将辽地之权力托付于卿,亦是要卿将辽地之责背负上身。此事非卿不可,乃卿与朕相辅相成之事,恳请卿切勿推托。”

    朱由检一脸诚恳,语言切切,但孙承宗仍不接受:“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辽地事宜皆归于臣一人之手,若臣有二心,则陛下危矣。

    此事决计不可!”

    这种事情朱由检当然考虑过了,也做了布置,只是不好和孙承宗明说。

    不过,当下为了安抚孙承宗的心,朱由检接过话题,点了点头,道:“嗯~孙师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如此这般的话,不如这样。

    孙师,朕欲明岁在皇城设立侍卫营,宣勋贵子弟入营加以训练。朕观令孙皆已成才,不如就加入侍卫营,伴朕左右。你看如何?”

    ……

    “如何?”

    孙承宗出宫回府,袁可立收到消息后立马上门拜访。

    “嗳,新君锐意进取,恩威并施,行事张弛有度,有一代明君之像。”孙承宗放下茶杯,思索过后,叹道:“只是陛下如此行事,怕是其日后将要有大动作啊。”

    “是啊。”袁可立抚着胡须,也跟着感叹:“阉党整日纠结朋党弹劾陛下,我观陛下早已不耐烦,早晚朝中必有大乱。”

    朱由检不经内阁批复,直接下旨起复多人,其不信任朝中大臣的心思大家都已心知肚明。

    所以,朝堂内,御史们正整日在进言弹劾朱由检,言朱由检不尊祖制,滥发恩赏,胡乱起复,乃昏庸之君。

    但朱由检就是摆明态度不理都察院,任由你去骂。

    如今,内阁李标等人已被朱由检拉拢,正在为朱由检上下奔走,联络人才。

    而封爵的一应赏赐皆由内帑发出,有人为他发声,百官们也无话可说。

    所以朱由检还是很得朝臣支持的。

    目前,阉党众人眼看朱由检一点点掌控朝堂自己却毫无办法,他们正在联络民间准备行逼宫劝谏之事。

    而阉党办事不密,这件事早就传遍京城,但奇怪的是朱由检竟然不提前阻止。

    袁可立和孙承宗旧时就是同僚,又于辽事上多有合作,故而关系不错。

    因此,听闻孙承宗入京,袁可立立马上门商议此事。

    “新君即位之初,便以寻美为名调魏忠贤离京。随后又以贴身内侍替换掉先皇旧人,故而宫中表面一片平静,但实际上已经很少有陛下消息传出了。”

    怕孙承宗刚回京不久,对京城中发生的事情不了解,袁可立慢慢为他讲解:“在朝堂上,陛下勤于政务,勇于断事,可眼里却有些容不下沙子。凡犯事者必有处罚!”

    “可我入京,并未听说有谁入狱受刑。”

    孙承宗疑惑道。

    袁可立抚着胡须解释道:“陛下虽勇于断事,有错必罚。然其轻刑罚,不轻开诏狱。”

    “如此明君,礼卿(袁可立的字)有何顾虑?”

    孙承宗继续疑惑。

    “哎!”袁可立饮茶叹气道:“陛下虽行事有度,却亲近内侍,我唯恐有武宗旧事。”

    明武宗朱厚照,行事乖张、好骑射,宠信宦臣,沉溺于逸乐、荒废朝政,终引得宁藩作乱。

    其后更是英年早逝,无子嗣继位,致使朝堂动荡。

    孙承宗回想今天与朱由检相处的细节,摇头道:“我观陛下非宠信宦臣,实是无人可用。

    魏忠贤势大,你我都曾受其迫害。新君继位,无人可用而信其近侍,实属正常。礼卿多虑了。”

    “唉,但愿如此吧。

    我听闻曹化淳今日入京,其乃陛下亲近之人,观陛下行事,必将是任用其统领御马监,掌控四卫营,进而整改京营。”

    皇宫里四处漏风,朱由检拉拢内侍到处换人,群臣虽然不知道他的近身情况,但对这种事情却是了如指掌的。

    袁可立抚着胡须,轻叹道:“一旦陛下彻底掌握京营,则朝堂之中必有大变,阉党之人为陛下所不容,我恐…陛下年少轻狂,不知进退而使朝堂动荡。”

    “哎……但愿不要生什么大乱子。”

    孙承宗也认同袁可立的说法,虽然与朱由检接触不多,但人老成精,看人有时就是一眼的事。

    “不说这个了,我明日便要赴任,你我多年未见,今日且小酌一杯,叙叙旧。”

    “好!”

    两人达成共识,彼此心照不宣,要为新君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