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十四章 皇庄与皇商

第十四章 皇庄与皇商

    十月十八日,京中下起小雪,一片寂静。

    争执多日,袁崇焕和袁可立的任职旨意内阁、六科终于批准,已用印下发。

    而他们早已上路赴任一旬有余。

    而孙承宗总督辽地军政事务一事,百官始终不肯松口答应。连日以来,李标等人费尽心力与群臣商议讨论,百官也只肯松口答应让孙承宗总督辽地军务,总督政务一事他们是怎么也不肯答应。

    “若任由其总督辽地事宜,则其可随时在辽地自立,届时,大明危矣!”

    官员们说话冠冕堂皇,一脸正气。

    但没办成这件事朱由检是无所谓的,他称赞了李标等人连日以来的辛苦,称他们办事用心,并给了些赏。

    反正关于辽地之事百官日后肯定会答应的。

    他暂时还操心不上这些事情。

    今天他来到了北宫之中,这里有李标这段时间内为他招募到的一批人才。

    朱由检今天要检验他们的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李标根据朱由检的指示,一方面汇聚部分朝臣在身边为朱由检所用,一方面又去民间招募落榜举子以及秀才进宫听用。可谓是尽心尽力。

    李标真的是很能任事,朱由检内心里已经钦定他为自己的下一任内阁首辅了。

    很快,朱由检来到北宫中聚拢人员,并指着桌上的几堆账本,说道:“朕这里有几份账本,你们这里的几十人每人单独查账,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朕就派人来检验成果。

    若是有谁查账速度快而准确的,朕会为其加官。

    但若有人是虚有其表,或者是不肯用心为朕做事的,那就……”

    其实这些话不该朱由检来说。

    作为皇帝,他得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李标和王承恩都曾劝诫他,让他和底下人保持距离,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可朱由检只知道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作为现代的打灰人,朱由检无比相信伟人说过的话,钱和枪才应该是自己作为皇帝需要真正掌握的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两样东西,自己才能算是实权皇帝,才有能力去真正改变这个国家,为人民谋福祉。

    自己现在让他们查的,是皇庄的账本。

    皇庄隶属于皇宫,是皇帝的私产,是皇宫内帑的最直接经济来源,也是皇帝最容易掌握的财源。

    这段时间里,朱由检花钱如流水。孙承宗去辽东要带走50万两,袁可立去天津带走了20万两,然后袁崇焕去登莱带走了10万两,自己练兵又要总计花去40万两左右,一来二去,内帑都快空了,朱由检是直接没钱了。

    所以这段时间里,朱由检一直在想怎么赚钱。

    所幸朱由检的先辈们曾经也发愁过这个问题,并且也曾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皇庄应运而生。

    皇庄是皇室的庄田,是皇宫的私产,始于永乐年间,发展至今,已遍布南北直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然而自从万历、天启之后,皇庄的收入一年不如一年。这其中固然是有天灾的原因在里面,但人祸的因素也不能忽视。

    朝堂上百官贪污成风,宫内的太监也是如此,皇庄里的太监都是从宫里退下来的,朱由检还真不相信他们能够品德高尚,视金钱如粪土。

    所谓开源节流。如何增加收入是一大难题,如何节省开支又是另一大难题。

    朱由检原本的是打算开设商铺,经营生活用品。但肥皂他不会做,白糖又很麻烦,香水、白酒啥的又需要很长时间去铺货、竞争,太难,来钱太慢。

    眼下朱由检想到的快速发财的秘诀就是从贪腐着手,靠抄家发一笔快财。

    所幸自己是皇帝,查贪污人手是不缺的,而且名正言顺。

    不过,外廷牵扯太多,阻力太大,而皇庄就没这些顾忌了,并且正好还可以趁此机会清理一批人,为自己将来开设商铺铺路。

    通知完查账事宜,朱由检又来到另一处地方。

    “诸位,朕今日邀请诸位前来,是有一则消息要通知大家。”

    朱由检在“出关”之后的某个时间点,让王承恩通知天下商贾前来京城,竞争皇宫内的原料供应。

    当然参加这个会是需要花钱买参加资格的,而买完参加资格后还得在会议上再花钱购买供应资格。朱由检算过,只此一项就能为皇家每年增加收入50万两。

    这还不谈之后,朱由检开各种工程,商贾要参与又需要交付另外的费用。

    而皇家只用出一个皇商的名头,封个五品官,就能赚到这一大笔钱。

    简直划算。

    有人说这是“卖官鬻爵”!

    可朱由检才懒得管这些呢,钱捏在手里才是硬道理。

    “供应商分每日供应蔬菜及肉食的饮食供应商,布料及成衣等物的衣物供应商,木料及石料等物的材料供应商,笔墨纸张等物的文具供应商……如此种种,各位请放心竞争,朕答应各位的,决不食言。”

    皇帝只用出场露个面站台就行了,说完这些话,朱由检就又回到了宫中。

    朱由检将此事具体操作交给了太监高时明,并给他封了官,作为嘉奖他在这段时间内的表现以及表达自身对其的信任。

    高时明身上的担子很重。

    前段时间,朱由检将宫内十二监四司八局做出划分,并设内事府及外务府,用来分管皇宫内外事宜。

    内事府由皇后周玉凤及皇嫂张嫣共同担任主管,由各自心腹太监、宫女担任其副手,负责监察宫中采买、用度、建设等事。

    外务府干系重大,故不设统领主管,改为由几人分别领导相关事宜。

    在未来,除了皇商管理,朱由检还会开各类皇家建设工程,更会开设皇家商铺,并将之统一划给外务府监管。

    现在外务府人手不够,朱由检只能暂时命高时明负责皇商事宜。

    具体如五年一任,供应材料质量如何保证等具体事宜,就交由高时明与商贾们讨价还价。

    朱由检只有一点要求,那就是交了钱,还得保质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