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四十七章 布置

第四十七章 布置

    朱由检转身就走,留下在场大臣面面相觑。

    崇贞元年才刚刚开始,君臣之间就闹得如此难看??

    底下,成基命义愤填膺,温体仁目光闪烁,周延儒老神在在,各有心思,都不知在想些什么。

    “散了吧。”

    李标叹了口气,无视前方找向他的兵部右侍郎,和钱龙锡两人一同回到文华殿。

    ……

    啥情况!?

    兵部右侍郎心里气得直想骂人。

    ……

    后殿,方正化等人正候着朱由检。

    “参见皇上。”

    等朱由检进殿,他们一齐行礼。

    “客套话朕就不说了!”

    朱由检直接开门见山道:“方正化,京城暂时用不上你了,朕要你亲领东厂之人前往陕西。记住,陕西与京城不同,不要留情。

    即使秦藩等藩王阻拦,朕也要你顶住压力,将他们也给朕办了!!”

    朱由检恶狠狠地说道。

    陕地的王爷不少,但大灾之年肯心怀社稷、帮助百姓的人一定很少,二百年的压制习惯下来,朱由检也不怪他们不敢、不会帮忙,但如果他们敢阻拦自己做事,可就是与自己生命作对,朱由检可不会顾及所谓情面与名声。

    “臣,遵旨!”

    方正化闻言,郑重跪地应道。

    “张永庆、王永年。”

    朱由检又接着下令。

    “奴婢在!”

    两人一起应声。

    “曹大伴需留在京师坐镇,此次出发陕西就由你二人领兵,西厂三千缇骑你二人各领千人带去陕地。”

    两人大喜,急忙道:“谢皇上,奴婢必不负皇上厚望!”

    “嗯,”朱由检点头,道:“王应朝、王之心二人事迹,希望你们能牢记在心里。陕地事宜,但有人敢东厂行事阻拦,你们尽可出手,朕要东厂行事毫无阻碍。”

    “奴婢遵旨!”

    两人跪地,郑重应道。

    “邓希诏、唐文征、王坤。”

    “奴婢在。”

    “你三人领北厂之人前去陕西,各处记录不许遗漏。”

    北厂王应朝、王之心之事,牵连其中的北厂中人共有五百多人,这令人员刚过千人的北厂大受打击,几乎一蹶不振。

    就连最原本进厂的那五六十人中,也有一半被株连入狱。

    “遵旨!”

    三人应道。

    朱由检此次让北厂人去陕地,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补充人员。

    “陕地之中,若有童生、秀才、举人走投无路,可以纳他们入北厂,给他们一条活路。”

    一份工作就能养活一家人,给与工作才能算是真正的赈灾。

    “是!”

    三人齐声应诺,又赞道:

    “陛下仁慈!”

    “嗯,各厂之中,人员若有缺也可以在陕地招纳,西厂人员朕可由你们在陕地另招募至五千人。”

    “奴婢遵旨!”

    “都下去吧。”

    下完命令后,朱由检挥退众人。

    ……

    至于南厂,李凤翔三人早就被朱由检派去陕西探查情报,发展人员了。

    呼!

    接连下令,朱由检感觉有些心累。

    外朝大臣明明知道陕西大旱、叛乱四起,也自然知道陕地民不聊生、贪污盛行,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所奏之法只能维持陕地基本的稳定,无法真正救民。

    但他们就是要固执己见,官官相卫。

    官!官!官!都是皇家的敌人。

    朱由检恶狠狠的想到。

    总有一天,朕要学朱元璋那样,高举屠刀,将你们这群虫豸们,尽数斩尽杀绝!

    “皇上,骆养性求见。”

    王承恩于殿外通报。

    “传!”

    朱由检回过神,下令。

    很快,骆养性进殿。

    “骆养性,你的三千锦衣卫练的如何了?”

    “回陛下,臣的三千锦衣卫早就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听候陛下调遣。”

    骆养性大声说道。

    在其他厂卫都在愉快的分钱的时候,自己的手下却只能眼巴巴的望着自己。

    骆养性感觉最近有人在背后骂自己无能,不能取得皇帝信任。

    在这样下去。他这个头迟早当到头了。

    “很好,蒙古、建奴与安南的渠道都打通了?”

    朱由检没说倭寇,是因为他们暂时不足为虑。

    “回禀陛下,臣俱已派人前往,只是消息传回尚需时日。”

    “嗯,好!”朱由检肯定了他的工作后,又道:“今陕地大旱,叛乱四起,朕欲遣兵平叛。然,朕恐蒙古、建奴趁火打劫,故而,所有一应情报,你必须给朕探查得清清楚楚。”

    “臣遵旨!”

    来了,属于我骆养性的时刻来了。

    骆养性准备即可出京,前往大同府,居中调配。

    “好,下去办事!”

    “臣遵旨!”

    骆养性领命退下。

    ……

    骆养性下去后,乾清宫陷入安静。

    朱由检不自觉踱步,静静思考问题。

    “高时明他们到了没?”

    想了一会,朱由检问起高时明。

    “皇上,他们正在殿外候命。”

    小耗子即时回答。

    “传!”

    朱由检回到御案后坐下,下令。

    “高时明,陈秉政、齐本正,你三人这次前去陕西,是要办几件事。

    第一,高时明你要逐步在陕西各地开设皇家商铺,售卖食盐、米粮等物,替朕维持住陕地粮食、盐等物价格,不使民众生乱。

    第二,你们要接收各厂查抄出来的物资,进行变卖,并南下购买粮食,保证陕地随时有粮。

    第三,陈秉政你要领着皇庄中人在陕地购买土地,注意不要巧取豪夺,购田完毕后,你可将卖田百姓纳入皇庄,为朕耕田,使其有土地耕种,不至于绝了希望。

    另外,朕已下令免除陕地五年赋税,届时皇庄收税也可酌情只收取一至二成。

    注意,朕不是要你取消收税,只是灾情严重,收税可以晚上一两年。明白吗?”

    这时去陕西买田根本就是个赔本买卖,但朱由检又不得不做。

    但,一方面升米恩斗米仇,朱由检不希望消耗自己那么多钱粮结果养出白眼狼,

    另一方面,自己也是要回回血,维持基本的经济循环,不然等到自己资源耗尽的时候,江山社稷也只会便宜别人。

    “第四,收集情报。”朱由检继续下令:“你们若是发现陕地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肆意打压百姓、敲骨吸髓,可即刻通报厂卫进行查处。

    记住,朕要稳定,但大局是陕地百姓,不是当地士绅豪强。”

    “奴婢明白!”

    三人应下。

    唉!

    朱由检叹气。

    陕地形势变化太快,以至于朱由检不得不将自己手头上的力量尽数派去陕地,维持稳定。

    这都是因为明末朝廷,贪污成风,无人可用!

    不过所幸方正化、高时明两人还能大用,朱由检总算不必太过忧心。

    “皇上,英国公求见。”

    不一会,英国公进宫觐见。

    见礼过后,朱由检没有拖拉,直接开口道:“老国公,朕今日要你前来,是要你为朕练兵的。”

    张维贤闻言平静道:“陛下,京营前期各项准备均已完成,目前已募兵一万有余,兵甲齐备。”

    “朕不是这个意思。”朱由检手指案上地图,冲张维贤说道:“陕地大旱,叛乱四起,朕恐山西、山东等地不平,故而朕要卿将京营带往保定。

    在保定大练兵,壮大声势,震慑反贼!使其不敢有反叛之心。”

    “陛下,敢问臣当如何行事?”

    张维贤拱手问道。

    “京营应先组建骑兵,”朱由检手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道:“五军营中骑兵可在朕这条线上完成操练,替朕日夜巡视两省之地。

    记住,声势一定浩大!如此,才可替朕震慑反贼。”

    “陛下大才!”

    张维贤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