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五十二章 持续的改制

第五十二章 持续的改制

    “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与礼部外交部、内客部、仪部、乐部、精膳部功能多有重合,朕以为不妥。”

    二月中旬,又一日朝会,六部、内阁终于整改完毕,开始重新运作。

    各部识趣的没有正面拂朱由检面子,而是全都老实完成交代。

    又来!?

    群臣心里一慌,明白皇帝又要开始改制。

    这次怕是盯上了五寺。

    唉!

    大臣们心中一叹。

    “陛下,陛下有何想法?”

    李标上前询问。

    “朕以为,可以将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人员迁入礼部,只保留部分人员专门负责宫中礼乐、祭祀、膳食。”

    简而言之,就是职能不变,但机构缩减,今后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只负责皇宫内部,外部一应礼仪均交由礼部管理。

    “如此甚好!”

    一听此话,何如宠立马上前赞同,道:“礼部与诸寺功能重合严重,经常不好协调以致于常常出错,而两边又常常推诿,难以定断责任。

    陛下此举明确职权范围,定能大大增加效率。”

    之前改制一样明确职权,你怎么不说提升效率的话?

    “嗯。”

    朱由检浅浅应了一声,继续道:“还有大理寺。”

    哦?

    刑部改制之后,设警部掌治安、缉捕之事,设狱部掌监狱之事,其他还有文书、审计、库房,掌管内部诸事。

    但原本最重要的提审、问刑之权,皇帝却一直没有明确安排。

    如今终于要确认了吗?

    刑部尚书胡应台心中一喜,刚才礼部权利大增,难道?

    “大理寺掌案件审理之责,与刑部部分功能重合。”

    真的吗?胡应台低头,眼中一亮。

    “按说两部应该合并。

    然,提刑之事事关百姓生死,职能乃重中之重,非郑重其事不可。”朱由检话锋一转,道:“若集于一身,则难免有所疏漏。

    故朕欲改制,下放大理寺至各府各县,从今以后,由大理寺专门负责审理案件,掌管问刑之责。

    刑部下新设按察部,掌诉讼之责,与警部一并至各府各县中设置署衙,直属于刑部,负责掌管民间治安、缉捕、刑名之事。”

    “陛下!”胡应台上前一步,问道:“如此,各县应当如何处理?大理寺断案有误又该如何?按察部与各地按察司职能重合,是否要取缔各地按察司?”

    “嗯,此事朕有思量。”

    朱由检道:“朕一件一件的说。”

    “我大明各县知县之下,配佐官两人、属官两人,日前改制中,吏员定品,典吏一职也有了品级。

    刑名之事原本由各县典吏负责,本不应多管。

    但朕方才有言,刑名之事关乎百姓生死,若不能公正处理,令百姓心服,则无法教化民众,民众不心生敬畏,则大明律法威严不存!

    故朕欲将刑名之事从各县事务中摘出,由刑部、大理寺负责判罚,刑科、都察院负责监督。”

    “这……”

    胡应台看向李标。

    刑部权利大增,身上套上几层枷锁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地方官府如何肯支持改制!?

    此次改制,等同于从县官手中夺权。

    而且,六科和都察院监管刑名大家都还能接受,但六部百官都知道,东厂和锦衣卫才是陛下最信任的部门,届时,想必各部官员也将受东厂与锦衣卫监督。

    难啊!?

    胡应台有心反对,但不知从何说起。

    “稍安勿躁。”

    杨景辰朝着胡应台丢了个眼神。

    他上前一步,问道:“陛下,如此各按察司是否取缔?”

    “取缔!并入刑部,充入刑部各地署衙之中。”

    朱由检随口说道。

    “如此,是否调整俸禄?”

    杨景辰问道。

    有人详细算过,按朱由检方法重新厘定官员品级,全国一千多县加各府、各行省吏员,将增加官员俸禄近一百五十万两。

    这大大增加了朝政负担。

    “不用调整,朕已经明确说过,各部官吏俸禄与品级相关,既已定下,就不做更改。”

    “那…敢问陛下,国库空虚,官吏俸禄从何而来?”

    杨景辰低头问道。

    ???

    朱由检一脸问号,问道:“此事不是户部负责吗?你不该去问户部郭允厚吗?”

    “可户部不堪重负,欠银严重,想必无法负担起这近一百五十万两的薪俸。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杨景辰大声道:“若陛下执意执行,臣还请陛下开内帑支援!”

    “杨阁老,您错了!”

    郭允厚上前一步,冲朱由检一礼后,道:“陛下推行改革,只盐政一项,国朝收入每年便可增收二百万两。

    且,这只是粗略计算,具体施行之后想必增收更多。

    如此,有何不能养吏呢?”

    额!

    杨景辰话语一噎。

    他原本想将这近一百五十万两的重担压在朱由检身上,以此增加朱由检负担,掏空内库,可没想,……

    陛下怎地如此厉害!?

    “如此,臣无话可说!”

    杨景辰准备退下。

    “杨卿且慢!”

    朱由检喊住了他,道:“官制贸然更改,朕恐生疑乱!”

    完了!自己要被报复了。

    杨景辰心中冰凉。

    朱由检继续道:“故非试行不可!

    今陕地大乱,朕恐制度不存,百姓及地方豪强心生匪意。故朕有意命卿带人前往陕西,改革官制。

    推荐主官,安排地方刑名事宜。”

    “臣…遵旨!”

    有意等等下文,但陛下连加衔之事提都没提,杨景辰也只能无奈接下任命。

    “目下,就由顺天府府衙开始变革。大理寺于京中设置分署,同时允许民间上告。”

    允民告官的事情朱由检没提,实在太早了,还不到时候。

    朱由检将京城划分为五区,命令大理寺卿各设置署衙,接受案件审查。

    “从今日始,大理寺即为我大明最高司法机构,凡审理案件需都察院、刑部、东厂、锦衣卫五司会审,并且许民旁听。

    案件审查一定要做到公正、正义、透明,要令百姓心服口服。”

    朱由检郑重总结。

    “臣遵旨!”

    内阁、六部官员也认同此法。

    但其实目前,大理寺卿尚未有人任职。前任被朱由检下了诏狱,朱由检就一直拖着这件事。

    李标、钱龙锡于是就大理寺卿人选,向朱由检提议。

    钱谦益!

    毛士龙!

    刘宗周!

    ……

    刘宗周?朱由检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但这个职位只能是法学专家才能担任,所以朱由检并不准备任用这些人。

    他准备设置考试,非熟读《大明律》及刑部案件之人不能通过考试。

    忠诚无所谓,只要为官清廉,公平公正处理案件就行。

    “此次任命就不经廷推,朕自有考量。”

    “陛下…”

    成基命出列劝阻,言不经廷推乃是乱命,不合规矩。

    乱你马呢!这次,何如宠都没出来反对!

    朱由检笑着道:“朕有意慰问边关将领,只是事务繁重不得离开,成阁老能代朕走一趟吗?替朕出使辽东,抚军发饷?”

    “臣…领旨!”

    成基命也是脸色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