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章 招商大会

第章 招商大会

    崇贞二年五月初,京城召开招商大会。

    朱由检张贴皇榜,准备与京城附近兴建三座卫城,拱卫京师。

    工程分二十四期,计划十年完成,共分五百标段。

    新城规划大小为25平方公里,分内外城,各距京师五十里。城中划分五区,分别为行政区、军事区、居民区、商业区以及工业区,可容纳百万户。

    此令一下,京师震动。

    百官围住宫门,要求面见朱由检,奏折如同雪花一般送进宫中。

    “陛下,户部郭允厚进言,国库空虚,应当将银两花在有用的地方。”

    高起潜在朱由检身边念着奏折。

    “再看看。”

    “首辅李标询问陛下章程。”

    “工部张凤翔请求主持此事。”

    “成基命痛骂陛下。”

    “礼部何如宠进言要陛下取消此事。”

    “兵部称人员聚集,恐生乱,劝陛下取消。”

    ……

    “简而言之,就是所有人都认为朕此举是大兴土木、浪费钱财?”

    朱由检笑道。

    就连皇后周玉凤、皇嫂张嫣也都曾派人来劝。

    但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

    朱由检也不是不想先向外修路,但边防不稳,只怕是修好的路只会让别人直捣黄龙,深入京师腹地。

    左思右想之下,也只有先建城,才能盘活经济。

    如今,京师商贾云集,大量人员入京,虽乱,却不至于让朱由检放弃。

    他躲开围住宫门的百官,偷溜出宫,在城郊召开招商大会。

    朱由检将进京商贾分为二十四组,分别于城郊开会。

    第一期工程,为基础工程。

    朱由检划分二十标段,预计招五百家商行承包建设。

    仍是高时明主持会议。

    朱由检特意从陕地召回高时明。

    会议开始。

    高时明先讲解任务。

    “此次工程,由陛下的皇家商行总包,各家商行需交纳保证金,当可入局。”

    “高总管,陛下真如此大手笔,预备兴建三座新城!?”

    有人大声问话。

    但高时明置之不理。

    “工程仍采取发卖形式,由皇上出银,各位承建,官府及厂卫监督。

    人手、钱粮均有诸位自行解决,皇上只要求完工,且期间不生乱。”

    “高总管,敢问如何支付银子?”

    这是下方众人最关心的问题。

    “银子共分四步分发。

    第一步,工程完成三成,大明皇家商行则分发一成工程银。

    第二步,工程完成六成,皇家商行则分发三成工程银。

    第三步,工程完成九成,皇家商行分发六成工程银。

    第四步,工程完工,则皇家商行分发九成工程银。”

    “那剩余一成呢?”

    有人急不可耐,急忙发问。

    高时明缓缓解释道:“剩余一成,需一年后才能给与。”

    “这怎么行!?”

    “莫非皇帝要欺负我等!?”

    “万一不给怎么办?”

    ……

    一时间,现场乱哄哄的。

    “肃静!”

    高时明举着喇叭大喊。

    “诸位在家做生意,难道就没有拖欠?

    况且,如今并非拖欠,只是工程需官府验收合格,当才能够支付尾款。

    这难道不是常理吗?”

    “可万一官府侵吞!?”

    “万一陛下不肯为我等做主!?”

    “官员故意刁难!?”

    底下商户纷纷准备告退。

    朱由检没想到大明官府这么没有信誉,明白此事高时明无法让众人相信,无奈朱由检只能自己出面。

    “陛下驾到!”

    众商户一听,不由吃惊。

    皇帝如此重视此事。

    见礼过后,朱由检让王承恩大声道:“朕已张贴皇榜,你们若是不信任朕,就是欺君。”

    说完,朱由检就去一旁做人形雕像去了。

    高时明继续喊话:“今有皇上再此,难道诸位还信不过我吗?”

    其实朱由检这样出面十分掉价,但没办法,皇家信誉太差,他不得不出面稳定人心。

    “非是信不过皇上,只是我等家业不大,唯恐拖欠太久,家财不宁。”

    有人狡辩道。

    “既如此,”高时明放声道:“你可以出局了。

    今皇上发号施令,给与你们银两赚,你们都是商人,若真无利可图那你们还来这里做什么!”

    接着,高时明以慈安院与荣恩院举例,道:“皇上去岁之时,就以这种形式发卖慈恩院及荣恩院,还有各工厂工程。

    承接工程的,都是江南商贾。

    你们若是不信的,可以去问问他们,看看皇家有没有刻意刁难,有没有故意拖欠银钱。”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打探过的,知道皇帝不是故意骗钱,所以才会来参加今天集会。

    “所以你们担心的,不应该是后续的银钱。

    而是你们能不能参与此次工程!”

    高时明大声道:“皇家商行规定,参与此次工程的商户,必须在商行登记,且必须由有建造房屋经验的师傅领队!

    商户需身家清白,需在京城附近安置,且不许拖欠工人薪水……”

    后续还有工程规条五十余条,高时明一一讲解。

    众人听闻要求严格,心中也相信大半。

    “但是,”高时明忽然话锋一转,道:“皇上肯定列位支持皇家商行的心思,故而交代,让我善待各位。

    所以,我决定,先行参加的一百家商户,可赠盐场购盐资格。”

    在郭允厚的安排下,新盐法已经在沿海、四川等地试行,各家商户早就眼馋。

    “我愿报名!”

    此人即是朱由检提前安排,又被利益诱惑,所以不等高时明讲完全部,就直接上前,准备上台登记。

    不过他被侍卫拦下。

    “高总管,请让我报名!”

    他拉扯着侍卫,模样急切,令不少人都意动。

    “且慢,我还没说完。”

    高时明埋怨的看了他一眼,又大声道:“争取资格的保证金,可用粮食、铁等物代替。

    另外,此次筑城的新材料,皇家商行可为各位打折扣,同样是前一百名商户,可享受五折优惠。”

    ……

    “我愿报名,高总管,别说了,快给我登记!”

    内应又一次打断高时明,大声呼喊。

    不少人认出他是承接荣恩院的商贾李老板。

    “那是李掌柜,怎么如此急切!?”

    “是有诈,还是真有利可图!?”

    “到底怎么回事!?”

    多数人开始拿不定主意,被人惊到了。

    “我也要报名!”

    有人不甘人后,大胆尝试,起身上前道:“高总管不必说了,单单购盐资格这一项,我就一定支持您!”

    可我话都还没说完。

    高时明幽怨看了这人一眼。

    他并不是安排的托。

    “王掌柜!?”

    同行吃惊,随即眼珠一转,也起身道:“我也愿参加!”

    渐渐的,不少人起身排队报名。

    眼看人数渐多,许多人坐不住了。于是纷纷起身,来到前方,参与报名。

    人数很快超过一百,商户热情渐渐下降。

    最终参与商户的人数,定在了170余户。

    ……

    呼。

    也算圆满完成任务。

    此次入京商户共三千家左右,再来几次,人数应该能凑满。

    高时明兴奋想到。

    于是接下来,他高兴的宣布尚未念完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