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捞金者 » 第八十三章 高原的日子苦乐相伴

第八十三章 高原的日子苦乐相伴

    来西藏的路上,汪小涵和张曼丽聊天,主题自然是对藏地学校状况的想象。跟其他没来过西藏的人一样,汪小涵觉得西藏的教学条件可能会很艰苦,张曼丽则直接认为可能有的人连温饱问题都未必解决。虽然除了上级的指示精神,每个人进藏支教的缘起各不相同,但是,随着藏地越来越迫近,大家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心里那团热情的火焰也越来越旺。在这一点上,汪小涵、张曼丽和所有进藏支教的教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条件多苦,一定要尽职尽责,倾情奉献,不负此行!

    当他们来到西藏,才发现真实情况比预料的要好得多。一进学校,老校长就给他们介绍了“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新西藏精神”是:老老实实做儿女,踏踏实实干工作,艰苦不降标准,缺氧不缺精神。在这些富有感召力的口号的激励下,他们的支教历程开始了。汪小涵和张曼丽都分配在了这所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

    据老校长介绍,现在西藏所有的公立寄宿制学校,都落实了国家的“三包”政策,那就是国家包每名学生的住宿费、伙食费、校服费。而学费、书费全国都早已经减免,所以家长们不必为孩子读书的费用担忧。也正因为如此,西藏学生的入学率还是很高的。当地政府跟内地一样,对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非常重视,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比较完善且具有可行性的惩戒措施,“这也促进了农牧区家长对于子女教育方面的思想改变。

    汪小涵是以副校长的职务来支教的,所以他除了代课之外,还要作为学校的副校长负责起全校的教研活动。老校长说了,希望汪老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给教师,把科学的教学方法推进课堂。而教研正是汪小涵最感兴趣的事情,所以他欣然接受。

    张曼丽由学生的身份转换为教师,是第一次登讲台。她心中满怀支援边疆的报国热情,来到这辽阔的青藏高原,别提心里有多兴奋!她很快就跟学生打成了一片,成为亦师亦友的好哥们、好姐妹,她的身边每天围着一群叽叽喳喳的男生女生。慢慢地,那些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敢到她的宿舍来找她,还有大胆的学生因为突然来了例假跟她借卫生巾。可是,当队列队形训练课程开始后,孩子们被单调的立正稍息齐步走弄得很乏味,就开始小小地反抗张曼丽。这时,张曼丽青春的笑脸上偶尔也会有生气甚至愤怒,但是却永远没有愁云。即使在最生气的时候,她也会很快用各种方式化解矛盾,把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中。她教孩子们三步跨栏,教他们排球的基本规则,西藏虽然相对来说信息落后,但孩子们都知道姚明和郎平,许多孩子都是他们的铁粉,并立志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张曼丽非常聪明,她摸准了这些学生的心理:好,你不是想成为姚明、想成为郎平吗?那就先把队列队形学好了,如果学不好,那么对不起,张老师不让你进球队,也不会教你篮球、排球。你也不要妄想混进去带球、垫球过过瘾。这招戳中了孩子们的命门,他们可以不怕张老师,但是他们不可以在伙伴们训练的时候被排除在外!那是多么耻辱的事情!所以,很快张曼丽就把这些孩子的心给收服了。

    学校每天都要出早操,以前带操的是一位年岁稍大的体育教师。张曼丽来了之后,老教师就把带操的任务交给了张曼丽。张曼丽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她看孩子们对体育很感兴趣,组建了篮球队和排球队。每天早上天刚亮,张曼丽就在操场上等着球队的孩子们来参加训练。她总是穿一身干练的运动服,手上轻巧娴熟地转动着一枚篮球,神气活现地站在操场上。好像她不是一名教师,而是一名即将挥着千军万马投入战斗的将军。训练开始了,队员们走路热身、奔跑训练、投球练习,张曼丽先示范,孩子们跟着做,老师教的生动形象,孩子们学的津津有味。特别是她惟妙惟肖地模仿有的孩子那些错误动作的时候,大家看得忍俊不禁,也很快明白了错误所在。

    球队的指导训练告一段落,张曼丽就会把球场交给她指定的队长,然后自己去带领全校师生出早操。早操要跑一千米,全校所有班级都出动,每个班的队列间隔很小,几乎是前面班级的尾接着后面班级的头。张曼丽小跑着,吹着哨,前前后后指挥着这一字长蛇阵,不让队伍拉的太远,也要防止挤成一团。一千米跑完,学生们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张曼丽那好看的脸也是红扑扑的。

    汪小涵也在跑步的队伍中。从张曼丽第一天带操,他就每天早上跟着队伍跑。他跟在学生的后面,昂起头,甩开臂,抬起腿,卖力地奔跑,一开始他会有些喘气,但很快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学生时代的汪小涵,曾经是学校的运动健将,只要他一上球场,围观的女生们都会激动地尖叫,高喊加油。那时每个学校都有操场,学生的活动场地很大,学校和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也经常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待他毕业参加工作之后,社会经济已经大幅飞跃,人们都往城市挤,学校的操场越来越小,甚至做课间操都得让班级分批出来才能站下,更别说集体出操了。有时候年轻教师趁着操场没有班级上体育,在操场上投篮,跑几步,却被校长批评:“操场和教室离这么近,你们咚咚咚地拍篮球、跑步,学生们能不分心?再说了,你们的课备好了吗?教案写好了吗?作业都批改完了?谁让你们工作时间玩的?”从此,大家便再也不敢在上班时间上操场了。

    再后来汪小涵结婚成家,他的生活里几乎就没有了体育锻炼这码事。平时上课,节假日补课,或者去老丈母娘家,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虽然他偶尔也会要求高麦子跟他一起去户外走走,但那真的是偶尔,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二的偶尔。丈母娘家的老老小小也是奇怪,油瓶子倒了都想着等汪小涵过来了再扶,好像有什么条文规定了这一项一样,谁也不舍得去破坏这项规定。屁股决定脑袋,汪小涵的脑子里除了研究教学,就是研究菜谱。他像陀螺一样,每天不停地转呀转,别人的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他的星期天比上班还要累百倍。一进丈母娘的家门,不是忙着做饭,就是擦地收拾屋子,等到大家吃完了,一桌子的碗盘就等他来收、来洗,没有人会动哪怕一根筷子。他也不知道这条规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刚结婚那阵儿,高麦子告诉他,他妈妈姜素云不喜欢别人在他家当客人,最喜欢勤快爱干活的。汪小涵你跟我结婚了,就要多讨老丈母娘的欢心,以此来减轻些老丈母娘对他俩婚姻的反对之情。他想一想也对,再说了他汪小涵本来就是勤快小伙儿一枚,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那就也有义务有责任去做这些事。一来二去,老丈母娘开始让他干一些非常细腻的活儿,比如拿出多少年不用的一摞旧盆或旧锅,让他拿钢丝球把它们擦亮;或者让他去把厕所的马桶垫洗了,把厨房的玻璃擦了。实在没有别的事,那就去把屋里的踢脚线擦干净。总之,老丈母娘非常珍惜他在的每一分钟,决然不肯让他闲着。而高麦子忙着在那高谈阔论,也不知的没看到她妈妈如此指使她的老公,还是不想看到。回到家里的时候,汪小涵实在忍不住,就跟高麦子诉苦,高麦子总说:“你不是姑爷吗?干这点活还总是心理不平衡!”他爱高麦子,就不再说什么。不过,高麦子虽然没有在家里向着他说话,去了高家后跟母亲发了几次火,嫌他们太爱使唤人。可是,姜素云已经使顺手了,又怎会有什么改变?高麦子还能总是跟她母亲吵?

    汪小涵觉得,高麦子还是爱他的。但是高麦子许多时候非常幼稚,幼稚到跟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样。两个人的世界,两个人的生活,似乎总是被旁的人或旁的事环绕!他没法跟她沟通这些。他只能自我安慰地想,他的老婆真的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她身上有一种无理的蛮横倔强,他没法去改变她,就像家长打不服、骂不服一个孩子一样,他也没法改变高麦子。这些事得靠她自己去顿悟。因此,他就想权且依着她吧,他甘愿做高麦子身边的一匹马,任高麦子骑任高麦子打,只要高麦子开心。

    可是,他不是高家所有人的马。他愿意等着他的麦子长大,等着她有一天终于会明白,他这个老公也是需要她心疼的,他也是父精母血所生的肉身,而不是永不知疲倦的机器!

    以前的汪小涵,几乎每一天整个身心都是疲惫的,哪还有心力去锻炼!现在这些都不存在了。他没有家务活要干,他也不用看丈母娘的白眼。他可以在食堂吃到不大可口却是现成的饭菜,他也可以不吃食堂,而是和张曼丽或别的同事一起,去外面的小餐馆解馋。

    有时间的时候,他可以去学生家中做做家访,或者在宿舍看会儿书,或者跟张曼丽一起去外面散步。他第一次感觉身心是属于自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兴趣去安排空闲的时间。他的身心都很轻松!尤其当他一边跑步一边看张曼丽在操场上来回奔跑、指挥学生们的时候,他心里所有的压抑都没有了!只觉得张曼丽那张红扑扑的脸比格桑花还美,美得那么纯净!美得那么无邪!

    这时候,他也会想起他又爱又怕的高麦子。他心里会掠过几分惭愧和不安,但也是转瞬即逝。——他又没想别的,他依然爱着高麦子,有什么好不安的!

    没有了家务琐事的烦扰,汪小涵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教学上。这所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牧区,99%是藏族学生。小学生以当地学生为主,而中学生则来自周边各个小学。说是周边,藏地所谓的周边至少在二十里以外,所以,中学生基本上都住宿。这些孩子都有着黝黑的脸庞,黑白分明的眼睛,和被称作“高原红”的红扑扑的双颊。由于各地小学教育条件参差不齐,这些孩子中的绝大部分在进入中学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制度化教育,可是,哪怕是其中最胆小、最羞涩的那一个,在迎面碰到老师时,都会尊敬地问一声:“老师好。”汪小涵难忘这样的场面,一个班的学生向体育场走去,他正好迎面而过,学生们立即自觉地站到路的两旁,脆生生地齐声说:“老师好!”

    令人遗憾的是,每一次考试,孩子们的成绩却都不高,平均只有二三十分,这让热情洋溢的汪小涵禁不住黯然失望。他不得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这些孩子们补课。个别初二的学生,甚至要从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开始补。他的内心非常焦灼。他还发现,初中生住校还能做到基本全勤上课,而有些低年级的班级,有些孩子根本不去上课,有时甚至只有10来个人来上课。他的心里非常难过。他多么希望这些孩子能像喜欢张曼丽的体育课一样,喜欢他的数学课,他也虚心地向张曼丽取经,但是他发现,张曼丽的经验在他这儿没用。

    工作在苦与乐的相伴中一天天进行着,赶上星期天,汪小涵和张曼丽在学校呆着没事,两人会一起去附近走走。他们到来不久,就赶上了那曲的赛马节,藏语叫“达穷”。这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以万计的藏北各地牧民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带上青稞酒、酸**等食品,还有画着美丽图案的帐篷,骑着马儿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

    汪小涵和张曼丽看着这壮观的景象,都激动不已。慨叹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精神!张曼丽看呆了,她兴奋地对汪小涵说:“大叔,我好像看见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汪小涵对张曼丽喊他大叔早已经习惯,他想这么喊也好,毕竟孤男寡女身在异乡,这称呼正好保持一份距离感。所以他很乐意听到这个称呼。虽然他比张曼丽也就大五六岁。他笑着对张曼丽说道:“丫头,你的思想驰骋得好遥远啊!你想到了文成公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到富察皇后?”

    张曼丽头一歪,看着汪小涵:“大叔,你不会有病吧?你让我在西藏想起富察皇后?据我所知,富察皇后都没出过京城吧?”

    汪小涵故意咳嗽一声,摆出一副大叔的架势,说道:“小丫头不懂了吧?且听我慢慢道来。”

    张曼丽抿着嘴唇摇摇头,美丽的大眼睛看着汪小涵,一副不相信的模样,静等他往下说。

    “我先问你,这富察皇后的弟弟是谁?”汪小涵问道。

    “傅恒啊!乾隆皇帝的股肱大臣。这个谁不知道?”张曼丽喜欢追剧,这些年有关清宫的电视剧太多了,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朝的,只要打开电视一调台,大部分频道不是“皇阿玛”,就是“皇额娘”、“儿臣”,汪小涵这个问题可难不倒她。

    “嗯嗯,不错,你知道乾隆皇帝的小舅子,那你知道乾隆皇帝的大舅哥吗?”汪小涵问。

    张曼丽摇摇头,她自小喜爱运动,对于看书写字的事情,一直都比较头疼。汪小涵问她这个问题,那不是在考她吗?就催着汪小涵:“大叔,你就别卖关子了!有啥话快说!要不本小姐可不听你唠叨了!”

    汪小涵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说道:“好吧!那我就给你普及一下!好歹咱们也是来过那曲的人,要是连这段历史都不知道,回去了还不让别人笑话?”

    一听说是普及历史知识,张曼丽来了兴趣,她最喜欢听汪小涵讲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见闻,就静静地看着汪小涵。

    ”这富察家族是乾隆朝的明星家族,号称“侍卫之家”,子弟们都以武功立世。我要说的这个乾隆皇帝的大舅子,名字叫做傅清。

    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派傅清和将军拉布敦进驻西藏。傅清察觉统管西藏的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意图谋反,在来不及请示朝廷的情况下,傅清果断作出决定,以宣诏的名义把珠尔默特那木札勒骗至衙门,待其上楼后抽调楼梯,借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跪拜听诏之时,傅清从后面挥刀砍断了他的脑袋。但他的众多随从放炮纵火,傅清被围在土楼上,身受多处刀伤,他担心被俘,就挥剑自杀身亡!”汪小涵做了个拿剑抹脖子的动作,然后总结性地说道:“正是傅清的相机决断,才为清廷后来平叛戡乱赢得了宝贵的先机!而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正是他两百五十多年前战斗的地方!”

    张曼丽听得入了神,她的脑海里回放着《康熙大帝》、《雍正王朝》里那些激烈的战斗场面,来想象着傅清当时的勇武忠烈!她不大喜欢看书,但她喜欢历史。听汪小涵将这一段历史娓娓道来,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汪小涵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