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丐帮钱帮主 » 第七十七章 以假代真

第七十七章 以假代真

    “该死!该死!”钱海一拍大腿,“怎么又牵扯出《九阴真经》来?莫非皇帝老儿也练武功么!”

    柳文策苦笑道:“并非如此。皇帝所在意者,乃是仙人传书的说法,他好像认为此书记载有长生不老之法。”

    钱海一听,当即明白了,从古至今的皇帝,无论明君昏君,对于长生不老总是没有抵抗力的。

    只听柳文策接着说道:“属下与陈琦聊起暂缓献书之事,说《武穆遗书》被混在故纸堆中,翻找起来需要时间。陈琦开始时不信,还说咱们是故意轻怠圣意,要治咱们的罪。等我明里暗里许下好处,他才松了口,说不是不能通融,但他需要给皇帝一个交代。然后他就把皇帝对《九阴真经》感兴趣的话透露出来,明里暗里就是希望咱们主动献出此书。”

    钱海问道:“你是怎么答复他的?”

    柳文策摊手道:“我能怎么说?只好说此事事关重大,需要跟帮主你商议一下。”

    钱海沉默半晌,叹了一声,道:“这可如何是好?”

    柳文策道:“帮主,如今之计,只有先答应下来再说。”

    钱海道:“答应?我拿什么来答应?!”

    柳文策道:“帮主,不知你可曾看过那《九阴真经》?”

    钱海道:“自然看过。怎么了?”

    柳文策道:“那好极了!帮主完全可以自己默写出一份。”

    钱海道:“我只是大略看过,怎么能……咦?”他忽然想到什么,看了看柳文策,发现后者一脸笑意,便道:“难道……你是让我胡乱默写一份糊弄人?这个……”

    柳文策笑道:“皇帝可没看过原本的《九阴真经》,他也不懂武功,帮主只要依照记忆大致录写一份就好,顶多加一些云山雾绕的道家术语,他又如何分辨得出?”

    钱海眼睛一亮,觉得此计甚妙,然而他又心中一动,道:“不成!还是不成!”

    柳文策奇道:“为何不成?”

    钱海道:“你有所不知,这《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本是朝廷中的官员,后来遍读皇家道藏,才写出这本书来。此事皇帝未必不知,到时我献上经文,皇帝要是找出黄裳的真迹,以此来彼此印证笔迹,不就穿帮了吗?”

    柳文策抚须道:“原来如此,此经原来是黄裳的手笔。”

    钱海点头道:“是啊。”又问道:“你知道黄裳?”

    柳文策道:“当然知道。此人学富五车,工诗擅文,又曾考取过状元,他虽在官场不得意,却在士林之间名望甚高。他的诗文,很多士子都有收藏,不少人还喜欢模仿其字体。属下嘛……嘿嘿,便是其中之一。”

    钱海喜道:“那好极了!我先默出一份经文,然后你模仿黄裳的笔迹抄录一份,这就足够糊弄皇帝了。”

    柳文策笑道:“还不够。我需用上等的锦书抄录,再做一做旧,起码一看就是几十年前的宫廷旧物,这才能够取信于人。”

    钱海连连点头,道:“很好,那就一切拜托柳长老了。我这就默写经文,你先去应付陈琦。”

    柳文策答应一声,转身要走,又被钱海叫住,问他道:“那《武穆遗书》的事?”

    柳文策道:“此事我已有些眉目。等将《九阴真经》的事情处理完,容我斟酌一番,再来禀告帮主。”

    钱海闻言点头,柳文策便转身离开,去敷衍陈琦了。

    到了晚间,钱海已按照之前与柳文策所议,默写出一份似是而非的《九阴真经》,交给柳文策,再由柳文策将经书献给陈琦。等到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他命人设下丰盛的宴席,亲自坐陪,为陈琦接风洗尘。酒席宴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自不必说。

    翌日一早,钱海梳洗已毕,吃过早饭,便在后客厅召集了总舵内几位长老,商议关于向皇帝献《武穆遗书》之事。

    钱海先将以假本《九阴真经》拖延献经时间的事告诉了大家,众人听闻神色各异。

    赵天玄道:“咱们被人堵上门讨要《武穆遗书》,这本就令人憋气,现在竟从献一本书变成了献两本书!他乃乃的,狗朝廷欺人太甚!要我说干脆把那个阉人乱棍打出去,皇帝老儿要怪罪让他怪罪好了,他有千军万马不假,咱们也有百万帮众,他敢来,咱们就敢打东西!”

    柳文策冷笑道:“然后丐帮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无数弟子死于非命?”

    赵天玄怒喝道:“那也比卑躬屈膝来得强!”

    柳文策“哼”了一声,道:“胡说八道!”

    赵天玄霍然站起,勃然道:“你说什么?!”

    钱海忙喝道:“都住口!”然后对赵天玄道:“赵长老坐下!”又转头对柳文策道:“柳长老,你也少说两句!”

    赵天玄噗通坐下,抱着肩膀,歪着头抬眼上望,呼呼带喘。而柳文策也扯动颔下长须,双眼眯成了一道缝。

    钱海道:“俗言道:光棍不斗势力。咱们丐帮乃是江湖帮派,是光棍,真要得罪了朝廷这个势力,给咱们集体安个叛逆的罪名,到时帮中百万弟子,该去何处容身?莫非要效仿少林,去北边接受金国的敕封么?”

    他这话一出,众长老不禁悚然而惊。他们不禁想到自己等人一朝成为叛逆,被逼着去做民族的罪人。到时自己遗臭万年不说,子子孙孙都要被人指着脊梁痛骂,那后果……

    想到此处,就连最不服气的赵天玄,都是激灵灵打个冷战,不禁低下头来。

    钱海环顾众长老的脸色,道:“好了,今日我召集诸位长老来,是商议献《武穆遗书》之事。我和柳长老用计搪塞朝廷使者,使得献书日期缓了些时,可此事终究是要有个结果的,总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大家对此可有主意?”

    尤大坚忽道:“帮主,你之前说自己默写了一份《九阴真经》,其中内容似是而非,却足以糊弄皇帝?”

    钱海点头道:“不错。”

    尤大坚道:“那何不再用这种办法,默写一份《武穆遗书》献出去?”

    钱海苦笑道:“尤长老的想法虽好,可惜我并未通读过《武穆遗书》,对其中内容更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又如何默写?况且朝廷中人对武功不甚了解,我是行家,自然可以随意糊弄。但在兵法一道上,人家才是行家,咱们都是外行,一个外行又怎么去糊弄行家?”

    尤大坚听罢,点头不语。

    钱海又将目光投到柳文策身上,问道:“柳长老,你有什么主意?”

    柳文策正自盘算,听钱海问他,便道:“帮主,属下想了很久,此事并无十全的办法,属下的主意,也只能说姑且一试。”

    赵天玄咕哝道:“有屁就放,拽什么文呀。”

    钱海忙道:“柳长老请说。”

    柳文策瞪了赵天玄一眼,转向钱海,道:“帮主,《武穆遗书》本是裘千仞献给你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他还留存有副本。”他话一出口,在场众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钱海也琢磨了片刻,道:“是有道理,若我是裘千仞,八成也会留下副本。”

    赵天玄道:“可是帮主,这只是猜测,万一裘千仞没有副本呢?”

    柳文策道:“赵长老所言不无道理,所以我才说此策没有确实把握,因为它是建立在裘千仞确有副本留存的基础上的。”

    钱海若有所思道:“柳长老的意思,我大概懂了,是要向裘千仞求取那《武穆遗书》的副本,然后仿照《九阴真经》抄本故事,做假做旧,献给朝廷。”

    柳文策道:“正是如此。”

    钱海暗道:“这确是没有把握的事。先不说裘千仞有没有副本,就算是有,他硬说没有,我也不能强搜铁掌山,况且也搜不到。”他如此想着,脸上不禁带出了为难迟疑之态。

    柳文策忽道:“帮主,我有一策,若是裘千仞真的留有副本,就能让他乖乖的交出来。”

    钱海忙道:“什么计策?快快讲来!”

    柳文策一字一顿道:“独~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