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诛仙续天问 » 第六章、熬白头旧疾成疴

第六章、熬白头旧疾成疴

    时至二月底,春柳扶风相依偎,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

    清水碧波,几只鸭子在洛水分支阳川河上拨开蹄子四处游着,河水荡漾,一圈一圈的涟漪如画泼开,飘摇着偶尔落下的几片柳叶。

    少女牵着一匹瘦马望着河水怔怔出神,黑衣男子从断桥上走过,默默接过少女手中缰绳,将瘦马牵系在河畔一棵柳树下。。

    “我们再过一阵子就能到清参了,锋哥哥,你说丘道长真能解我俩身上之毒吗?

    少女眼眶微红,望向黑衣男子。

    “总要试试的,便是解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黑衣男子面无表情,说着却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唉,我们总要死一块儿的,锋哥哥,我不后悔;我就是想死之前再去看看芽儿和爹爹娘亲,这些年老是做梦,爹爹、芽儿和我都被人推进火里,娘亲望着我们哭却没有办法,锋哥哥,那个梦当真可怕。”

    黑衣男子没再说什么,只是揽过少女拥入怀中,温柔道:“那只是梦罢了,古人云:“日有忧思,夜作成梦”,咱们须想想开心的事要紧。”

    “等毒解了,我陪你报了仇,你陪我去看看芽儿和爹爹娘亲,咱俩便回蛮荒住一辈子,再也不出来,锋哥哥,好不好?”少女哽咽道,春寒未尽,她柔弱的身子微微颤抖。

    “都听你的,待我报了仇,咱们便再不来有人烟的地方,世上尽是负心忘义的人,呆着原本也没意思。”黑衣男子说完便从包裹里取出一件鹅黄衣衫给少女披上。

    “也不知道芽儿过的好不好?想来爹爹娘亲一定把她好好养大了。”少女痴痴的说着。

    黑衣男子额上早已生出冷汗,这时连气息都有些急促。

    少女察觉到异常,登时替他细细擦拭汗珠,歉疚道:“锋哥哥,怪我不好,我不该又提这些的,惹你动了心思,咱们便继续赶路吧。”

    黑衣男子过了许久,才压抑住撕心裂肺般的疼痛,点了点头,二人按辔徐行。

    瘦马驼负两人沿着俏茜青葱迤逦而行,望着一路云气缭绕的山间景色,到处都是苍翠的树木、星星点点的山茶花,与往日连绵的荒漠殊无相似。

    踏青的人三五成群,孩童赶着纸鸢在草地上飞快的跑着,咿咿呀呀的笑语沿着山谷传的很远。

    杨柳、燕子、田舍仍是旧有的景色。

    人烟辐辏,商贾如云的集镇却到底剥去了几分繁华。

    “敕造清参,表奏万世风骨”。

    黑衣男子弓身下了马,望着石牌坊上的刻字怔怔出神。

    “锋哥哥,是这里吗?”鹅黄衣衫的少女望向男子。

    晨光熹微,衬的她面庞有几分苍白

    黑衣男子点了点头托她下了马,二人沿着市集一路走了过去。

    老松与苍柏拱卫着一座宅子,隐在市井深处。

    “咚咚咚”,门环敲击三声后,一个小道士探头探脑的从门缝间望向二人。

    “施主,本观内里正在修缮,暂不接受供奉。”

    “鄙人有要紧事求见丘真人,十五年前鄙人有幸与真人作了约,劳烦道长通告一声。”黑衣男子双手合十,水波不兴的面容下内心却有抑制不住的紧张。

    “那个,抱歉,施主你当真来的欠了些时候,他老人家元宵后就闭关了。”小道士摸了摸圆圆的脑袋,嗡声向他道了歉。

    “臭道士,把我表哥交出来!”一声叱喝陡然传来。

    男子拉过鹅黄衣衫的少女,转身望去,一匹青骢马扬起烟尘疾奔而来,马上之人到近处翻身下马后宛如一团火焰,直冲门前。

    “女施主,掌门正在闭关,我们也不知道谢公子去了哪里。”小道士一见来人如丧考妣,早已吓得阖上门栓。

    黑衣男子与少女打量来人,约莫二十岁左右的一位少女,着一身红色锻衫光彩非凡,也不知是那户人家的大小姐,此刻一脸怒容对着朱漆门狂拍不止。

    “臭道士,给我开门,我表哥一定给你们诓骗了去。”

    少女直拍了半天,门后依旧无人应声。

    男子隐隐有些愠怒,身旁嫩黄衣衫的少女像是察觉到他心思,拉过他的手微微摇了摇头。

    “小妹妹,你找道长们有事吗?”

    红裙少女暂时住了手,回眸看向她,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行径被人近距离瞧了去,面上不由一红,但看到对面也是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女,而且身旁还站着个男人,心里登时生出三分火气。

    “要你管,好意思叫人小妹妹,自己不也是个丫头片子。”

    说完狠狠瞪了二人一眼,奚落道:“大庭广众下手拉手,成何体统,你们也不知羞。”

    二人相视苦笑,皆想“我们是不知羞,倒是你一姑娘家这般泼辣骂人便知羞了?”不过见她如此“凶蛮”,也就懒得自讨没趣了,站在一旁,由着她对门撒气。

    “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你可叫我们找的好苦。”

    不多时,街上又跑过来五个和尚,为首的宽额大耳,一身白净的僧袍此刻满是污泥印迹,剩下的四个亚麻布衣,也是斑斑点点染了尘土,头上的戒疤还没点上,想是才剃度的小沙弥。

    黑衣男子与同伴退下台阶,看着这场奇怪的闹剧,有些不明所以。

    “你们这群秃驴怎么还在缠着姑奶奶,出家人这般不守礼法我可要上天音寺告你们师傅去,就说你们沉迷女色,缠着黄花闺女不放。”

    少女转头啐了一口,仍兀自敲门不歇。

    “这位女施主,小僧与师弟门正和天师教的几位朋友赶路,你为何便要用法咒对付我们,还请女施主高抬贵手,解了他们身上法咒,阿弥陀佛。”

    剩下的四个沙弥也是低头一顿“阿弥陀佛”念叨着,哪还敢看眼前少女一眼,生怕被她安上个“沉迷女色”的罪名。

    “姑奶奶赶路,你们几个臭和尚臭道士挡路还有理了?小秃驴你再烦我,我便用法咒使在你身上。”

    说完少女恶狠狠的瞥了一眼为首的僧人,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样的符箓。

    “阿弥陀佛,女施主既如此不讲道理,小僧便得罪了。”为首僧人手上不见动作,跨前一步便已捏住少女的手腕。

    少女吃痛,终于不再拍门,口中只嚷嚷着:“大和尚抢人啦,有人管吗?”

    僧人不予理会,念了声“阿弥陀佛”,便双足发力,人已向半空飞去。

    “死贼秃,来人啦,和尚强抢民女了。”少女的叫声愈来愈远。

    剩下的四个沙弥低声念句佛号,也追着两人跑走了。

    黑衣男子摇了摇头,只觉得这世上的人和事永远都这般不可理喻。

    “锋哥哥,我们便是在这里等着吗?”少女遥望半空中的人影,面容倒是有了几丝红晕生气。

    “再等等看吧,我们都等了十年了,也不在乎这顷刻功夫了。”

    望着少女削瘦的双肩,男子心下纠紧,却又着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二人直呆到日头西沉,院子里仍没有一点动静。

    少女早已伏倒在他怀里,沉沉睡去。

    黑衣男子抱起少女解开马的缰绳,由它在四下里啃些青草。

    街上依旧行人寥寥,而郁郁葱葱的山外,正飘来一团巨大的乌云,想来又有一场雨要落下了。

    百无聊赖之际,忽闻一声“阿弥陀佛”佛号。

    他抬头看去,先前离开的白袍僧人此刻已折返回来,双掌合十,向自己颔首致意过后,踱上台阶,轻轻叩了三下门环。

    “天音寺法善求见贵派王真人。”僧人声音平和,只是敲门过后,院子里仍不见回应。

    黑衣男子疑窦丛生,天音寺何等盛名,竟也要吃此闭门羹吗?

    法善僧人静待许久,敲了敲光滑的脑勺哀叹一句,终于再次喧声:“天音寺法相求见贵派王真人。”这一声已蕴含了佛门真力,直震得两棵老松簌簌颤动,松针飞旋如雨。

    回音在四周响彻许久。

    院子里终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次开门的是一个较为年长的道士,满脸络腮,脸上堆笑,不住的打量法善与黑衣男子。

    “这位大师,我们多有怠慢,万请海涵,只是鄙派现今修缮,诸位师叔师祖也各自云游海外,或者闭关修行,小辈们见识浅薄实难接待众位英豪。”

    黑衣男子冷哼一声,“修缮?我在此地恭候了一天,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敢问贵派到底在修什么?”

    “阁下是谁?来我派所为何事?”道士狐疑的望向他,没有理会他的问题。

    “我有要事求见丘真人,烦请道长通告。”黑衣男子想到自己所求于人,还是抑住怒气,淡然的述说来意。

    “丘师叔云游四海,施主你过一段时间再来吧。”道士干笑一声捋了一把络腮胡子,转头看向法善,“大师,我派暂不接见外客,得罪之处待日后掌门师伯回来再作赔礼。”说完便又关上了大门。

    黑衣男子叹了口气,蓦地伸手掷出一物,一道细丝于门缝中扣住道士的脖子,门后传来吃痛的叫嚷。

    “哎哟,施主您高抬贵手,有事的话还请您留下名号,我日后禀告给丘师叔。”

    法善心下不忍,左手运劲,枯禅指如刀稔过细丝,在这佛门一指下本该化作两段的细丝竟如金刚石般坚硬,而且锋锐异常,自己指节已然渗出鲜血。

    法善迫住左手食指,殷红的伤口如箭射出一道鲜血,望向黑衣男子,眉头紧锁。

    “施主使的可是冰原蚕丝?”

    黑衣男子没有理会法善的问话,口中呼哨,正在路边吃草的马扬了扬蹄子嗒嗒的奔了过来。

    他将少女卧于马上,捏着蚕丝的手指倏然用力,门后立时传来道士凄厉的哀号。

    “道长,上午贵派弟子说丘真人正在闭关,你适才又说丘真人已云游四海,丘真人现在到底身在何处,还请你如实相告。”一道白光攀附细丝随着喝问急速蹿向门后,“噗呲”一声爆响,自门缝中飞溅而出一股鲜血。

    “冰原蚕丝蕴含至寒阴力,若你不说实话,可就要阴毒噬体,散去一身修行了,到时候任贵派仙丹灵药再多,怕也救你不成。”

    “施主,我、我真的不知,刚才是我说错了,丘真人确实正在闭关,还请您绕过则个。”门后之人声音喑哑,显然已受重创。

    “阿弥陀佛”,法善双手合十,喧了声佛号,僧袍无风鼓动,一根金色禅杖缓缓现于当空。

    “施主当以慈悲为怀,便请高抬贵手吧。”

    “黑衣男子冷哼一声,丝毫不以为意,手中的细丝仍紧紧捏着。

    “唉,小僧得罪了。”法善僧袍鼓动,禅杖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

    禅杖四周尘烟皆散,,一股气机直扑黑衣男子而来。

    黑衣男子面色如常,却动若鬼魅,抬手间便截住了禅杖的来势。

    浩然浑厚的佛门功法自禅杖涌来,其势几沛不可挡。

    闷哼一声,男子不自禁连退数步撞向一旁的老松,黑衣上满是擦痕。

    “阿弥陀佛,还请施主收回冰原蚕丝,饶过他的性命吧。”禅杖破空击来,如碑石般矗立在黑衣男子面前,端的是宝器庄严,紧绷的蚕丝划过禅杖如琴弦般发出筝鸣声响。

    “大梵波若,”男子面庞闪过一丝阴翳,旋即右手化掌,地上落着的松针随着五指轻拢遥相呼应,如钢针般浮起,霎时间变作一道道寒芒电射而去。

    法善看在眼里,只觉得男子好生蛮横,他心下也隐隐有了些怒火。

    “阿弥陀佛。”法善收回禅杖,凛然的金色卍字真言如屏障般拱卫身前。

    松针如雨,僧人如磐。

    望着满天的松针纷纷化作金色齑粉,只见黑衣男子嘴角却掠过怨毒的笑意。

    一道细线隐于万千松针之中,如一根锥正慢慢凿开佛门卍字后的大千世界。

    法善察觉不妙时已经丧失先机,冰原蚕丝上的阴毒之力略透过屏障分毫,便裹挟摄人的寒气沿着手掌直冲头顶百汇。

    他宽厚的额头细汗绵绵,眼角也耷拉下去,心底微微叹息:佛尚为波旬厄,况我辈乎?

    “师弟,着相了。”

    便在这紧要时刻,一个月白僧袍相貌儒雅的僧人已倏然来到法善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法善深吸一口气,登时灵台清明。

    只见周身哪还有松针,便连手掌上的寒气都不复存在。黑衣男子此刻仍是倚靠在松下,一脸戒备的看着自己身旁的僧人。

    “小僧法相,这位是我的师弟法善,多谢施主绕过我师弟性命。”说完,法相疾点法善手少阳三焦经脉。

    原来法善妄动心念,为了对抗心魔寒气,此时右手手臂已经青筋暴起,若不加以施救,这一臂便算是废了。

    “施主,天师教虽未尽地主之谊,怠慢了我们,可上天有好生之德,还请施主饶过门后之人吧,而且冰原蚕丝终归雪原寒祟之物,于施主自己也是多有危害。”

    黑衣男子觑眼又打量了一番,对这个新来的僧人倒油然生出几分敬佩之意,因此手上发力,细丝顷刻便收了回来。

    适才他只是借由法善禅杖拨动蚕丝发出弦音,那几声轻微的弦音能挑动对手心魔,若心中有执定力不足,便会生出诸般妄念,

    所谓一念生则万念生,万念生不免有求不得之虞,到最后,中术者一身修为只怕尽毁于心魔。

    “阿弥陀佛,多谢师兄相救,多谢施主高抬贵手。”法善虽然性子急躁,但毕竟浸润佛法多年,争执一心一去,也就明了事情原委,这番相斗若不是黑衣男子手下留情,只怕自己已命丧当场。

    只不过看黑衣男子却十分面生,也看不出他身法来历,却有这般精妙的道行,不免也有些疑虑。

    法相平和的向黑衣男子,笑吟吟问道:“施主也是有事相求于王真人吗?倒真是凑了巧,我与师弟俱是天音寺普泓上人的弟子,今日来是为了请王真人替狐岐山周围的百姓治病,未请教施主师承何方高人,又有何事相求?”

    一番话款款得体,滴水不漏。

    黑衣男子虽心下称赞他的为人与道行,可他早已打定注意不再信这世上之人一言,因此随口诳道:“三生河柳氏,怕是入不了贵派法耳,而且我所为何事与大师也不相干。”

    法相也不气恼,知他随口胡诌应付自己,便拉过一旁法善。

    “师弟,王真人既然仍不肯出面,我们只有那个法子了。”法相苦笑一声,随即转头对黑衣男子嘱咐一句,“还请施主后退三丈,护住马上那位女施主的耳目。”

    黑衣男子依言退下,抱起少女远远站着,欲要瞧这位法相如何动作。

    法相默默捻动手里念珠,口宣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经要义精深,佛珠则渐渐光芒炽盛,粲然夺目,威严佛法便随着佛珠光芒四散开来。

    黑衣男子闻听佛法,竟凛然生畏,身子竟不受控制的将欲跪倒,他心下大骇。

    便在此时,一句佛号传音入密,他心中畏惧之意顿消,抬眼望去,法相正颔首点头看了他一眼。

    “施主还请见谅,为了请动王真人,小僧只有这个笨法子了。”

    法相说完便继续念诵佛经,黑衣男子不敢再听,当即堵塞耳目。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

    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

    三弥离提,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无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者,则无世间,亦不施设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灭则触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世间,如是众生、如是魔,亦如是说。”

    法相正念到“如世间,如是众生”处,院内传来一阵匆匆且错乱的脚步声。

    “亦如是说”时,朱门已是大开,一个颧骨高耸的青袍老道士出得门来,在他身后紧跟着一群蓝袍道士,此刻皆是一脸怒容。

    “天音寺的大师今日倒来考校我们这些凡人了,唉。”老道无奈的摇了摇头,双手合十向法相法善同施了一礼。

    “戚长老,小僧得罪之处还望见谅,只是眼下有一方百姓危急,急需贵派救治,王真人素有菩萨心肠,过往又与我们普智师叔交厚,还望戚长老今日能引见一番,小僧也好像王真人聊表崇敬之心。”

    法相缓缓说完,念了声佛号。

    “大师,实非老道不愿引见,只是眼下师兄与几位长老都有要事缠身,我们受了嘱托,才这般闭门不出。至于救治百姓一事,贵派天音寺世间名门,仙草灵药无数,怎会求到我们这里来呢?”

    戚长老有些疑惑的打量法相二人,天音寺与青云门焚香谷并为正道翘首,不知收罗了世间多少高人与名贵药材,怎么会登门求教自家区区丹鼎俗门。

    “小僧受恩师之命,是为了求教一剂配方而来,西南狐岐山近年来盛开波旬毒花,多有百姓牲畜误服此花果实,深受其害。只是波旬花乃域外奇花,与曼珠沙华、曼珠沙罗并称天下三毒,解药配方早已随着毒花的消失遗失人间数百年,恩师想起昔年普智师叔曾与贵派王真人商谈过此花毒性、分布以及相传的解药配方,因此才着小僧登门求教。”

    法相说着说着面上已渐渐沉重。

    他身后的黑衣男子闻听“曼珠沙华”却为之一怔,双目精光闪烁,扫视众人。

    “师叔,刚才就是他伤的我。”戚长老后面的一个道士感受到黑衣男子的目光排众而出,戟指向他一脸怨愤的说道。

    正是刚才为他用冰原蚕丝所伤之人,此刻那个道士面色惨白,手捂脖颈处仍有丝丝殷虹血迹。

    “这位施主,听说你是为了求见丘师兄而来,既是有求于人,却为何又出手伤人?”戚长老义正词严的喝问黑衣男子。

    “十年前,我与丘真人做了一约定,戚通你可是也在一旁的。”黑衣男子冷冷盯着老道士,不紧不慢道。

    “施主,可莫诳老道,你看着面生,我可不记得见过施主你。”戚长老一脸狐疑的打量着黑衣男子,脑海里苦苦思索还是想不起有何印象。

    黑衣男子太息一声,褪去身上黑衣,接着全身骨骼爆响。

    这发生在活人身上的声响奇特之极,一时场内众人俱都看向黑衣男子。

    不过片刻间,黑衣男子陡然换了一副模样,竟变作了一个白头少年郎!

    法善望着白发少年,涩声道:“是“骨化术”。师兄,不会错的,他手底既有冰原蚕丝,又会骨化术,那他一定是魔教中人了。”

    法相阅历见识更甚于他,自是了然,他拦下法善,摇了摇头小声道,“师弟,不可急躁,这位施主纵与万毒门有渊源,可身上并没有嗜杀的气息。是相非相,眼见为相,则心中着相。”

    法善点了点头默默不语。